书城养生糖尿病用药配餐指南
10898600000002

第2章 糖尿病医学小常识

一、血糖及其来源

血糖,即人体血液中含有的葡萄糖。血糖的升高或降低,代表着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升高或降低。人体血糖的高低,是以血糖的标准值为判定依据的。简单地讲,人体血糖值低于标准值为低血糖;相反,高于标准值,就是高血糖了。

我们的日常膳食是影响人体内血糖升高或降低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膳食中摄取的糖分过多,则会造成血糖升高;相反,如果进食量或摄取的糖分过少,则会出现头晕甚至昏倒,这即是我们常说的低血糖。

血糖是人体血液的重要组成成分,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能量来源。但糖尿病患者血糖持续过高,则可造成多个脏器损害。

1.血糖的来源

人体内的血糖有两大来源:一是食物中的糖类,二是糖的异生。食物是血糖的主要来源,而糖异生过程则是维持血糖平衡的必要补充机制。通常情况下,人体内多余的血糖以糖原、脂肪、氨基酸等形式在体内存贮,这些物质在机体需要的时候能够逆行分解生成血糖。

我们通过食物摄取的糖分主要有三类:单糖、双糖和多糖。单糖是指含有3~6个碳原子的多羟基酮或多羟基酮,如葡萄糖、果糖等;水解后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是双糖,如我们通过牛奶所摄取的乳糖就是由葡萄糖和半乳糖所组成的双糖,而白糖和红糖等蔗糖则是由葡萄糖、果糖组成的;多糖是能水解生成许多分子单糖的糖,人们所吃的大米、白面、玉米、红薯、马铃薯等食物中所含有的淀粉属于多糖。

人体内的血糖主要来自于饮食所摄取的多糖。除淀粉外,膳食纤维、糖原亦属于多糖。但膳食纤维是一种不易被人体吸收的多糖,而且它还能延缓人体对其他糖分的吸收和利用,因此摄取膳食纤维不仅不会升高血糖,而且还能改善饭后血糖值。摄入的糖类有一小部分以糖原的形式贮存。而糖原的存在是为了在人体需要时用以补充血糖。

2.血糖的生理功能

(1)人体内的血糖随着血液循环被输送到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为其提供生理活动所需的能量。可以说,血糖是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

(2)血糖对于组织器官的生理结构及功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正常的血糖水平是人体各个组织器官正常运转的必要保证;而一旦出现血糖异常,这些脏器就会出现功能异常。

二、胰岛素的生理功能

糖尿病的发生与人体的胰腺、胰岛素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胰腺功能和胰岛素的数量将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血糖水平。胰腺是人体的一大重要消化腺,胰腺中大量的细胞群即为胰岛。其中,胰岛α细胞所合成、分泌的是胰高血糖素,胰岛β细胞所合成、分泌的则为胰岛素。

人体内时刻都在分泌胰岛素,但在一般状态下,胰岛素的分泌量会比较少,这种情况称为基础胰岛素分泌。只有在完成进食后,胰岛素的分泌量才会大量增加,一般情况下会增加到基础胰岛素分泌量的5~10倍。这是因为,一旦分泌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受到血糖水平升高的刺激,就会开始大量分泌胰岛素,但这个过程比较短暂,一般在10分钟后,胰岛素的分泌便会趋于正常。

胰岛素的分泌量除了会在进食结束后迅速增加外,在整个进食过程中,也会缓慢地增加,达到高峰后逐渐降低,这个过程通常会持续2个小时之久。而饭后胰岛素分泌量的增加,达到高峰后逐渐降低,恰恰是人体得以保持血糖水平稳定的关键因素,任何人在进食后,血糖都会有所增加,此时如果有足量的胰岛素分泌,则能够有效降低迅速升高的血糖,从而使机体血糖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

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不仅与其分泌量有很大关系,同时还与胰岛素的受体数量和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度有关。在肝脏、肌肉、脂肪等组织细胞的细胞膜上,都存在有大量的胰岛素受体。而胰岛素只有与其受体良好的结合后,才能够发挥出有效的降血糖作用。

正常情况下,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应该有高度的敏感性,这样才能共同产生生理效应。而胰岛素受体的数量及其与胰岛素结合时的亲和力,都会影响对胰岛素的敏感度。一般来讲,胰岛素受体的数量越多,胰岛素的亲和力就越强,进而胰岛素的敏感度也就越高。反之,如果人体内胰岛素受体数量不足或胰岛素亲和力较差,那么胰岛素的敏感度也就越低,从而就很难与受体良好地结合而共同产生降血糖作用。由此一来,人体的血糖水平则无法控制在一定水平内,大量进食后可造成血糖高居不下。

三、胰岛素决定血糖的升降

人体自身对于血糖的调节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血液中的葡萄糖和胰岛素的数量是在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过程中达到平衡的。一个健康的人,不会因为大量进食或食用了高糖食物而使血糖骤然升高,同样也不会由于一时饥饿而立即出现低血糖反应。

胰岛素能够平衡进食所摄取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营养物质所转化的葡萄糖,从而可有效起到降血糖的作用。而人体对葡萄糖等物质的利用,则主要依赖于胰岛素的数量及其与受体的良好结合。如果胰岛素分泌量不足或与受体结合的敏感度较低,则无法充分利用和贮存葡萄糖,以致葡萄糖无法进入细胞而蓄积于血液中,从而造成血糖升高。

人体所摄取的食物在经过消化、吸收后会分解出大量的葡萄糖,而这些葡萄糖会进入肝脏并停留于血液之中。此时,如果胰岛β细胞能够及时分泌出足量的胰岛素,且组织细胞对胰岛素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则胰岛素就能够有效利用和转移葡萄糖,并保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在饥饿或高强度运动状态下,血液中的葡萄糖会被大量消耗。此时,体内胰岛素的分泌量也会随之减少,而体内储存的肝糖原亦会迅速转化为葡萄糖并进入血液之中,从而可保持血糖水平的正常。其实,一个健康的人,即便是12小时甚至1天不吃饭也不会出现低血糖反应,这是因为人体内的蛋白质、脂肪分解成的氨基酸、甘油、乳酸等非糖类物质经过糖异生途径转化为葡萄糖继而合成糖原。由糖原分解而补充所消耗的血糖。

正常情况下,只要血糖水平不超过300mg/dl(16.6mmol/L),胰腺就能够分泌出足够量的胰岛素来调节血糖。但是,如果血糖水平超过了300mg/dl(16.6mmol/L),那么胰岛素的分泌会由于胰腺功能的明显降低而出现分泌量就会减少,从而难以有效起到调节血糖的作用,此时便会出现持续性的高血糖状态。这就是医学上所讲的“高血糖毒性作用”。

高血糖的这种毒性作用,会造成胰岛β细胞功能失常,从而会严重影响胰岛素的正常分泌;同时,胰岛素分泌量的减少又会造成血糖持续升高。因此,如果出现了高血糖毒性作用,这将是胰岛素数量不足与高血糖之间的恶性循环。由此可见,胰岛素与血糖之间,既能相互协调,又会相互制约。

四、血糖的代谢过程是怎样的

血糖的代谢过程,与神经系统功能、激素水平及各个脏器的调节作用都有极为重要的关系。因而在机体各项功能运转良好的状态下,即便是偶尔的大量进食,血糖的波动也能够维持在正常范围之内,而不会出现持续升高的情况。

血糖在被利用和转化之前有多个来源途径。其中,最主要的来源是人们通过食物所摄取的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而糖类又是血糖的最主要来源,它们在经过消化作用后会转化为葡萄糖,并由肠道吸收后进入血液,从而成为血糖。同时,蛋白质、脂肪经过消化、分解后所形成的甘油、乳酸、氨基酸等,也会通过糖原异化作用而转化为血糖。

此外,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的肝糖元和肌糖元,在某些情况下会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并用于人体在特殊时候对葡萄糖的需要。

血糖形成后,它的代谢过程和作用有如下几点:

1.转化为热量

血液中的大部分葡萄糖在进行有氧氧化后,会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以提供人体所需。

2.提供人体急需

人体在剧烈运动或患有某些疾病的情况下,身体会出现缺氧状态而急需大量的能量,此时葡萄糖会被无氧酵解而产生出乳酸和能量,作为人体应急之用。

3.多余的储备起来

对于暂时不需要的葡萄糖,人体会自动将其合成为肝糖原和肌糖原并储备起来,在人体急需的时候,这些糖原会再分解为葡萄糖用于人体所需。

4.转化为其他物质

在经过了上述转化途径后,人体剩余的葡萄糖会转化为脂肪、氨基酸等非糖类物质,且特别容易转化为甘油三酯。摄取的糖分越多,转化的甘油三酯就越多,因而许多糖尿病患者极易并发高甘油三酯血症。

五、还有哪些激素对血糖造成影响

在影响血糖水平的激素中,除了胰岛素外,还有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儿茶酚胺、促胰液素、促胃液素、胆囊收缩素、抑胃肽激素等激素,都会对血糖水平造成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因此,人体的血糖水平直接受到激素的影响,而激素对血糖水平的作用则完全取决于人体本身。

当人体遭受精神紧张、情绪骤然变化、高烧、剧烈疼痛、饥饿、休克等应激状况时,体内的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儿茶酚胺等应激性激素的分泌量会大大增加,这些应激性激素会对胰岛素的分泌起到抵抗作用,从而造成血糖水平迅速升高。但随着应激性状况的解除,应激性激素分泌的量会迅速减少,同时胰岛素分泌量会随之增加,人体的血糖水平便会逐渐恢复正常。由此可见,人体内激素或者能够升高血糖,或者可以降低血糖。正常情况下,它们对血糖水平的作用能够相互制约、相互协调,而使血糖水平达到动态平衡。

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除了受应激状况的作用外,还与它们周期性分泌量的改变有很大关系。例如,对血糖水平有升高作用的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就是呈昼夜周期性的改变,一般在夜间的分泌水平最低,在凌晨4点左右分泌量开始逐渐增加,至上午8点时其分泌量会达到高峰水平,此后又会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因而人体的血糖水平亦会随糖皮质激素的昼夜周期性变化而变化。

正因为体内具有抵抗胰岛素分泌的激素是在凌晨开始增加分泌的,所以许多糖尿病患者在清晨没有进食的情况下,血糖水平也会升高。也就是说,体内胰岛素分泌量越少,就越不足以抵抗清晨时具有升血糖作用的激素,从而便会出现清晨空腹时的高血糖现象。

另外,体内激素的分泌水平还与自主神经系统有一定关系。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如果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那么肾上腺激素的分泌量就会增多,并起到抑制胰岛素分泌的作用,从而会造成高血糖。如果人体的副交感神经兴奋,则能够刺激胰岛素的分泌,进而可起到降低血糖水平的作用。

六、哪些药物对血糖变化有影响

不同的药物可以起到升高血糖的作用,也能够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因此,药物因素对血糖水平的影响是很大的。其中,具有升高血糖作用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1.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对机体的糖代谢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会通过促进糖异生和糖原合成而起到升高血糖的作用。这是对血糖水平影响最大的一类药物,无论使用量多少、次数如何,都会造成血糖水平升高。常见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主要有泼尼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曲安西龙、氟轻松等。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肌肉、韧带或关节损伤以及皮肤病、风湿病、肾病综合征、白血病或肿瘤化疗等。

2.交感神经兴奋剂

交感神经兴奋剂会由于兴奋交感神经而减少胰岛素的分泌,继而会引发血糖水平的升高。常用的交感神经兴奋剂主要有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麻黄碱等。

3.钙离子拮抗剂

钙离子拮抗剂在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病症的治疗中非常常见,这类药物会通过阻止细胞外液中的钙离子进入细胞而达到治疗目的。但是,它们在拮抗钙离子内流的同时,也会对胰岛素的分泌造成负面影响,因而在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的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血糖变化。

4.噻嗪类利尿剂

噻嗪类利尿剂常用于高血压的临床治疗,这类药物在起到利尿作用的同时,会造成人体出现低血钾现象,继而会减少胰岛素分泌,造成血糖水平升高。应用最普遍的噻嗪类利尿剂主要是氢氯噻嗪、呋塞米、布美他尼等,这些药物都会由于不同程度的降血钾作用而造成血糖水平升高。

5.其他药物

有一些药物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如阿司匹林、保泰松、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甲巯咪唑、丙磺舒、胍乙啶、磺胺、土霉素、呋喃唑酮、氯贝丁酯等。在使用这些药物的同时,若不谨慎则可能出现低血糖反应,因而更要规范使用,并加强血糖水平的监测。

另外,除前面提到的一些药物会升高血糖外,像生长激素、甲状腺素制剂、雌激素、口服避孕药、烟酸类降脂药、苯妥英钠、咖啡因、氯丙嗪、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等药物也会起到不同程度的升血糖作用。

七、糖尿病的诱发因素

目前糖尿病是继高血压、冠心病之后发病率位于第三位的危险疾病。至今我国已有近5000万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全身性慢性代谢疾病,饮食、遗传、药物等多方面的原因均可导致发病。具体说来,造成血糖升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因素

“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传统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就指出了饮食与疾病的密切联系。不合理的饮食会导致各种疾病,糖尿病的发生与高糖、高脂、高蛋白等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以及暴饮暴食、饮食无度、嗜好烟酒等饮食习惯联系密切。

另外,营养过于丰厚的不健康饮食因素是造成肥胖的重要因素,而肥胖的发生又会诱发高血糖的出现。还有,饮食中的热量、脂肪、蛋白质、糖类物质摄取过多,亦会对人体的血糖造成一定影响。若再加上缺乏运动或胰岛素分泌不足等因素,则会造成血糖水平持续偏高,继而发展为糖尿病。

2.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也是诱发糖尿病的重要因素。某些人群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而具有较高的糖尿病易感度,因此也就较易成为糖尿病袭击的目标。

需要指出的是,糖尿病的遗传性仅体现在易感度上,能够遗传的只是对于糖尿病的敏感度,而非糖尿病本身。因而,即使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也大可不必过于紧张,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就不会患上糖尿病。

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较大关系。2型糖尿病的遗传倾向,主要是以增加糖尿病的易感性为主,因而有家族病史者较无家族史者的发病概率要大很多。

3.药物因素

药物的滥用也是糖尿病的重要诱因之一,长期使用一些药物可能引发糖尿病。这些药物有:

(1)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强的松、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氟轻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2)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氯噻嗪等。

(3)血管扩张剂——如米诺地尔、二氮嗪等。

(4)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酒石酸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

(5)其他——如口服避孕药、交感神经兴奋剂、口服甲状腺激素、烟酸类降脂药等也可诱发血糖升高,长期或大剂量应用均可能引发糖尿病。

4.体重与肥胖

肥胖者较非肥胖者更容易患糖尿病,尤其是腰腹型肥胖者更是糖尿病“青睐”的对象。肥胖者体内多存在胰岛素抵抗和一定程度的胰岛β细胞功能衰退现象,易诱发糖尿病。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中,肥胖因素是其主要发病原因之一。调查表明,肥胖者患糖尿病的概率是体重正常者的2倍。

5.激素

内分泌激素水平异常也会导致糖尿病:①某些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糖尿病,如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甲状腺激素等。②某些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糖尿病,如胰岛素。

6.生活方式

现代人们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容易忽略运动、睡眠和作息规律的重要性。而这也恰恰是许多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其中,尤其以缺乏运动的负面影响最大。缺乏运动会在某种程度上降低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长期缺乏运动还会影响机体的代谢功能,从而可造成血糖升高。

7.心理因素

如精神紧张、抑郁、悲伤、烦躁等不良心理因素的刺激会造成体内应激性激素分泌量增加。而应激性激素的增多正是造成高血糖的重要原因,这些激素长期大量分泌会导致内分泌代谢紊乱,从而可诱发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

8.病毒因素

1型糖尿病的发生与病毒感染有直接关系。当人体受某些病毒侵犯后,会由于病毒对胰岛β细胞的破坏,而抑制胰岛β细胞的生长发育,从而造成胰岛素的分泌量大大减少,以致血糖水平居高不下。

八、糖尿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糖尿病发病初期并无任何明显的症状表现,只有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患者才会出现自觉症状。

1.“三多一少”典型症状

糖尿病患者,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常常表现为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即多尿、多饮、多食、消瘦。临床证实,糖尿病患者24小时内排尿次数可达20次之多,尿量也多达2~3升,重者甚至可达10升;而每日的饮水量可高达8~12升左右。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出现食欲大增而身体消瘦的情形。这是由于患者体内的葡萄糖都随尿液排出体外,机体组织无法贮存、利用葡萄糖而消耗脂肪乃至蛋白质所造成的。

2.全身乏力

除了“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外,糖尿病患者还常见有易疲劳、全身乏力、倦怠、腰酸、腿疼等症状表现。这是因为患者体内的血糖不能进入细胞,被细胞所利用,而导致细胞活力下降所造成的。统计表明,有全身乏力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占到了总患者数量的2/3.

3.免疫功能减退

糖尿病发生后,患者的免疫功能和机体抗病能力会大大下降。而这种免疫功能的减退易导致患者出现皮肤疖肿、痈疽、丹毒、蜂窝组织炎以及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炎症等。

4.视力障碍

糖尿病可造成患者的眼睛及其相关部位出现合并症,这与血糖升高有直接关系。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的视力障碍轻则表现为视物模糊、昏暗、视力减退等,严重的可造成眼前经常发黑,甚至失明。

九、糖尿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糖尿病一旦发生,即为终生疾病,对患者危害极大,血糖的持续升高、反复波动会造成机体出现多种并发症或并发病,甚至导致不可逆的损害。糖尿病发生后,患者不仅需要终生接受治疗,而且极易出现其他急、慢性并发症,生活质量难以保证。

糖尿病发病率很高,调查显示我国的糖尿病患者有近5000万人,到目前为止,其发病率仍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糖尿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也比较高。因而糖尿病与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肿瘤等并称为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几类疾病。

糖尿病属于慢性进行性疾病,既可归为代谢系统疾病,也可作为内分泌系统疾病。糖尿病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而慢性高血糖则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功能出现障碍有极大关系,同时,这两方面因素又可综合作用导致血糖的持续升高。胰岛素是人体内的一种重要激素,由胰岛β细胞合成、分泌而形成,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各个与代谢系统相关的组织器官和细胞中。

胰岛素形成后,会与人体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从而引发细胞内的代谢效应,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在所有这些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都会造成胰岛素分泌量减少或作用强度降低,以致葡萄糖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形成高血糖。此外,如果摄入糖分过高而胰岛素分泌又相对缺乏,或过度肥胖而导致胰岛素受体功能降低等,也是诱发慢性高血糖的重要因素。

调查发现,糖尿病患者中有饮水多、经常口渴症状表现的占55%~65%;有进食多、易饥饿症状的约占35%;有排尿多的占有50%~75%;有体重减少的占50%左右。

另外,糖尿病的发生还可诱发低血糖、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等多种急性并发症;疾病长期发展也可造成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白内障、眼肌麻痹、青光眼、高脂血症、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足、糖尿病性肾病、尿路感染、肾功能不全、周围神经病变、脑梗死、脑出血、皮肤感染等多种并发症。

因此,积极预防糖尿病是保证自我生命安全、生活质量的必要措施;而对于已经发生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及早治疗、积极治疗、有效治疗更是至关重要。

十、什么是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又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发病人群主要集中于30岁以下的儿童及青少年。我国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3%~5%。

1型糖尿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饮水多、进食多、排尿多、体重减少的“三多一少”。研究发现,1型糖尿病患者的体内存在某些特殊类型的组织相容抗原,使其具有易感性。如果遭受了病毒侵害,启动了自身免疫反应,导致产生免疫学异常变化,从而造成胰岛β细胞破坏,以致无法正常分泌胰岛素。随着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量的减少,血糖和胰岛素之间的动态平衡则无法保证,便会出现明显的高血糖症状。

1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均需应用胰岛素,且治疗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其治疗过程通常会经历3个阶段,即急性代谢紊乱期、缓解期和强化期。

1.急性代谢紊乱期

所谓急性代谢紊乱期也叫糖尿病发病初期,只要患者能够有效地进行外源性胰岛素的替补治疗,就能够使血糖水平降低,病情亦能得到迅速控制,进而便会进入缓解期。

2.缓解期

缓解期又称“蜜月期”。1型糖尿病患者在缓解期内的病情较为稳定,被损坏的胰岛β细胞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其分泌胰岛素的功能也可部分恢复。患者在缓解期,一般通过小剂量的胰岛素注射就能使病情控制在安全程度内。

有些1型糖尿病患者,在缓解期以小剂量胰岛素就能使病情顺利维持数月甚至数年,但只要停用胰岛素,便会造成病情在短时间内迅速恶化,甚至比第一次的发病情况更为严重。

因病情不同,每位患者的缓解期长短不尽相同。大多数1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后6个月左右,就会因为胰岛素分泌功能再次遭到破坏而出现病情加重。此时,患者便进入了强化期。

3.强化期

在强化期内,患者的胰岛素使用量也要随之增加。如果治疗效果比较理想,能够将病情控制稳定,那么患者便会由此成为“慢性”糖尿病,此后胰岛素的用量也会相对稳定。

1型糖尿病发病较急、病情较重,在发病后的7~90天内就可确诊。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后如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则极易发生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及时地进行胰岛素治疗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十一、什么是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又称胰岛素抵抗型糖尿病。所谓胰岛素抵抗,是指人体对一定量胰岛素的生物学反应低于预计正常水平的一种现象。2型糖尿病的发病症状比较隐蔽,发病过程也相当缓慢,患者对病情不易察觉,甚至有些患者在发病数月或数年才得到确诊。调查发现,有50%~70%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未能得到及时确诊,以致延误了病情,造成并发症的出现。

2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肥胖者及中老年人。一般从40岁开始,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就会呈现逐渐攀升的趋势,直至70~80岁这个年龄阶段,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就会达到最高峰。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人数相当多,占糖尿病总患者人数的95%~97%。

2型糖尿病的显著特点常表现为饭后2小时血糖水平迅速升高(即医学上所说的:胰岛素分泌在第一时相出现延缓或消失);而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在第二时相的延缓,则会造成饭后高血糖表现加重。有些患者在此阶段会出现低血糖表现。

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时的病情较轻,因而除非必要,否则无需进行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病情发展相当缓慢,少则几年,多则可达10年以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保证有一定好处。但需要注意的是,2型糖尿病的早期病变非常隐蔽,因而中老年人、肥胖者等2型糖尿病易患人群在生活中应加强保健,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并做到定期体检,以有效预防或尽早发现2型糖尿病。

但是,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加之长期高血糖所造成的毒性作用,患者自身具备的胰岛素调节血糖的功能会发生很大变化。高血糖毒性作用会抑制胰岛素受体功能,不仅会降低人体利用葡萄糖的能力,还会加重受体对胰岛素的抵抗,从而造成患者病情恶化。此时,如果患者使用降血糖药物后,已经难以控制高血糖病情,则表示患者体内的胰岛功能已经开始衰退。

十二、继发性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

在糖尿病的类型中,除了最常见的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外,继发性糖尿病与妊娠糖尿病也是比较常见的。

1.继发性糖尿病

所谓继发性糖尿病,是指由其他疾病诱发的糖尿病,主要包括三种情况:

(1)内分泌疾病所致的继发性糖尿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肢端肥大症、库欣综合征、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等内分泌疾病,会造成患者体内分泌大量的抵抗胰岛素的激素,从而会因为胰岛素功能障碍而引发糖尿病。

(2)胰腺疾病所致的继发性糖尿病。坏死性胰腺炎、胰腺脓肿、胰腺肿瘤等胰腺疾病会严重破坏胰岛β细胞的功能,从而造成胰岛素分泌量缺乏,以致无法平衡血糖。

(3)药物因素所致的继发性糖尿病。由于某些疾病的治疗,需要患者长期使用某些具有抵抗胰岛素作用的药物,从而造成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功能障碍,以致难以平衡血糖而造成慢性高血糖的发生。如皮肤病、关节炎、风湿病、肾病综合征、白血病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要加强对糖尿病的预防。另外,利尿剂、交感神经兴奋剂、口服避孕药等也可诱发继发性糖尿病。

2.妊娠糖尿病

是指女性在妊娠期间初次发现的糖尿病。严格地说,妊娠糖尿病也可以归于继发性糖尿病的一种。妊娠糖尿病的发生,主要与遗传因素、妊娠期间饮食热量不平衡以及妊娠所造成的女性体内激素的分泌发生变化有关。

妊娠糖尿病不仅对胎儿健康有极大危害,对孕妇的健康也十分不利。虽然大多数孕妇在分娩后,随着具有抵抗胰岛素作用的激素的消失,妊娠糖尿病可得到好转,一部分妇女血糖恢复正常。但也有一部分女性会由此转为永久性糖尿病患者,或因再次妊娠、肥胖、更年期等原因而成为终生糖尿病患者。对有妊娠糖尿病发生的妇女在分娩后6周以上应再复查,重新按常规诊断标准再行确认其归属。

妊娠糖尿病的发生,对胎儿的发育非常不利。调查发现,患妊娠糖尿病的孕妇,生出畸形胎儿的发生率约为10%~25%,围产儿病死或早产的发生率约为5%~10%。另外,如果孕妇在妊娠期间进行胰岛素治疗,还可能使新生儿出现低血糖症。因此,女性在妊娠生活中应尤其谨慎,从饮食、运动、生活习惯等方面要多加防范,加强对妊娠糖尿病的预防。

十三、不要忽视糖尿病的早期表现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的全身代谢性疾病,其在发病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尤其是2型糖尿病,在发病初期很难发现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而患者又会因为忽略糖尿病的早期信号而延误了确诊和治疗的最佳时期。因此,了解糖尿病的早期表现非常重要。

1.低血糖症状

糖尿病患者在早期会出现多汗,尤其是局部多汗症状。同时,患者还可伴随饥饿、胸闷、头晕、心悸、乏力等低血糖表现。

2.周围神经炎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常出现肩部或手足麻木,并伴随灼热感、蚁爬感、行走时如踏棉被等感觉,这些往往是周围神经炎的典型症状。

3.反复出现感染

如果发现有胆道、尿道、肺部、皮肤等部位反复感染,并且经久不愈,则应检测血糖水平,以判断是否患了糖尿病。

4.皮肤瘙痒

在糖尿病发生的早期,极易出现局部或全身性的皮肤瘙痒症状,甚至夜间难以入眠。

5.菱形舌炎

菱形舌炎是指表现为局部舌苔出现菱形状态,且舌体中央部位乳头萎缩。有部分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众多的糖耐量降低者可以出现菱形舌炎。

6.肌腱反射功能减退

统计表明,有高达53.3%的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肌腱反射功能减弱甚至消失。

7.顽固性阴部瘙痒

这是女性糖尿病患者的特殊表现,约有2%的女性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阴部瘙痒表现,这与糖尿病发生后皮肤组织糖原含量的增加和机体抵抗力的减弱,易受真菌感染有很大关系。

8.性功能障碍

统计表明,高达40%左右的男性糖尿病患者合并有阳痿等性功能障碍。另外,有35%的女性糖尿病患者会出现性功能障碍,这与身体受感染后出现的阴道疼痛、瘙痒等有较大关系。

9.出现排尿困难

排尿困难主要见于男性糖尿病患者,约有30%左右的男性患者会出现这一表现,且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发现这一情况时,应考虑与糖尿病合并前列腺肥大有关。

10.腰臀比例失衡

统计资料发现,大多数妇女在出现糖尿病之后,腰臀比例会发生明显失衡。她们的上体肥胖指数往往不会增多,但腰围和臀围会有明显增加。

十四、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及临床表现

如果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初期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会由于各种原因而造成病情逐渐发展,甚至出现并发症的情况。糖尿病的并发症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两类,其中,急性并发症常见有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乳酸酸中毒、低血糖昏迷等。了解这些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对于及时确诊和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1.酮症酸中毒

在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中,酮症酸中毒的出现最为常见。初期可见排尿增多、心烦口渴、体倦乏力等临床表现;随着病情的发展则会表现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嗜睡。酮症酸中毒患者还可出现呼吸深快、呼气有烂苹果味;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严重失水、尿量减少、皮肤枯糙、眼球下陷、血压下降等临床表现;晚期多种反射迟钝甚至消失,嗜睡昏迷。

2.非酮症高渗性昏迷

发生时患者糖尿病病情加重,表现为多尿、烦渴多饮、疲倦乏力等,也可出现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出现脱水以及精神障碍,表现为:尿少或无尿、皮肤干燥、眼眶下陷、嗜睡、意识混乱、反应迟钝、失语、昏迷,甚至因血压下降而引起休克。

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如果未得到有效治疗,在发病1~2个星期后,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很可能逐渐进入昏迷状态。

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较为明显,如嗜睡、幻觉、精神失常等。同时,患者还会伴随有皮肤枯糙、舌燥、嘴唇干燥、眼球凹陷、呼吸急促、心率加快、低血压、四肢厥冷、失语等临床表现。

3.乳酸性酸中毒

对于长期、大量服用双胍类药物的糖尿病患者,乳酸性酸中毒的发生可能非常大。发病轻者可见乏力、恶心、食欲不佳、头晕嗜睡、呼吸深快等症状;重者则表现出呕吐、头晕头痛、血压下降、脱水、四肢反应迟钝、瞳孔扩大、意识不清,甚至昏迷、休克。

4.低血糖昏迷

低血糖昏迷通常出现在餐前或餐后3~4个小时,发生时患者往往表现出饥饿难耐、心慌手抖、头晕多汗等;严重时可出现注意力无法集中、言语混乱、意识混沌,甚至发生昏迷。

低血糖昏迷情况的出现,往往与患者口服降血糖药物或使用胰岛素剂量过大,以及进食过少或运动量过大有直接关系。

十五、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临床表现

糖尿病如果发现较晚或治疗方法不当,则极易引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这些慢性并发症常见于眼部、肾脏、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足部、皮肤等多处器官组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视网膜病变

在糖尿病性眼病中最为常见的是视网膜病变,其发生时,通过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出现血斑,发现新生血管和纤维增生等。

除视网膜病变外,还可引起黄斑病、白内障、青光眼、屈光改变等眼病。

2.糖尿病肾病

发病早期多无明显不适,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见蛋白尿、水肿、贫血、血压持续升高、肾功能异常等;并可见视网膜病变以及周围神经病变,严重者可导致肾衰竭,甚至造成死亡。

3.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可见有黄色瘤、肢体麻木或乏力等临床表现,严重时可引发急性胰腺炎、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等。

4.高血压

早期在劳累后可发生血压轻度升高,常出现精神紧张、情绪不定的状况,以后会逐渐产生头晕、头胀、头痛等神经系统症状,严重者可发生心、脑、肾等多个器官损伤和功能障碍。

5.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下列类型:

(1)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常有双下肢麻木、双下肢沉重、针刺瘙痒或烧灼样感觉异常、自发性疼痛、闪电痛、刀割样疼痛等两侧对称性的远端感觉障碍。

(2)非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常见全身无力、肌肉萎缩、靠近躯干的肢体近端有运动障碍等表现。

(3)脑血管与神经病变。面部或一侧肢体麻木、不能活动,甚至出现偏瘫、痴呆等;也可见头痛、呕吐等症状。糖尿病并发出血性脑血管病时,常出现头痛、呕吐、昏迷、偏瘫等症状,严重者亦可发生脑疝、消化道出血等。其脑神经病变常表现为眼肌麻痹、动眼神经功能不全等症状。

(4)自主神经病变。患者常表现为排汗功能障碍、胃肠功能紊乱、血管运动障碍、头晕、跌倒、排尿障碍、小便淋漓不尽、阳痿、不育等。

6.糖尿病足

可见足部干燥、脱屑甚至皲裂,皮肤黯淡无光泽,足部抬起时可见苍白,下垂时可见瘀血,行走时可见小腿抽筋等;随后开始出现下肢感觉异常、间歇性跛行与疼痛、皮肤溃烂、脚踩棉花感、足部畸形等症状。

7.皮肤病变

①微血管障碍所造成的皮肤病变,表现为皮肤潮红、紫癜、丹毒样红斑、胫前色素斑、糖尿病性疱疹等。②代谢障碍所造成的皮肤病变,表现为糖尿病性黄疸、睑黄疸、糖尿病性硬肿症、皮肤瘙痒等。③神经损害所造成的皮肤病变,表现为糖尿病性无汗症等。④糖尿病性皮肤感染,表现为疖、痈、毛囊炎、蜂窝织炎等化脓性皮肤感染,以及阴道炎、甲沟炎、手足癣、股癣等真菌感染。

十六、低血糖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

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患者的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之间的关系没有协调好,或者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的剂量过大等因素,都可造成低血糖的出现。

有些糖尿病患者,因为缺乏低血糖的相关知识,在出现了低血糖症状时自己没有察觉,未进行及时自救,以致低血糖继续发展而酿成不良后果。低血糖症状的出现对糖尿病患者危害很大,一方面可造成突然昏倒等危险情况的出现,另一方面则会对患者血糖水平的稳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了解低血糖的相关知识、临床表现,积极防治低血糖,对糖尿病患者是非常必要的。

糖尿病低血糖并发症最显著的症状是:饥饿感、汗出不止、心慌、烦躁、手抖、全身疲乏、四肢无力、面色苍白、头晕、头痛、视物不清等,还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混乱、语无伦次、呆滞、抑郁或突然兴奋、情绪暴躁等精神症状表现。若低血糖反复发作,降低程度较大且历时较久,脑细胞可发生不可逆转的病理改变,如点状出血、脑水肿、坏死、软化等,从而出现持续性的相关临床表现。低血糖发展至严重时,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抽搐、昏迷等危险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出现低血糖并发症,再加上老年人通常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肾等脏器功能不全。因而一旦出现低血糖并发症,不仅会加重心、脑、肾等脏器的缺血性改变,还会诱发心绞痛、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血管疾病、急性肾功能不全等病症。

此外,还有一些正在进行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也易出现低血糖并发症,并且许多患者还可能出现无症状低血糖,即不自觉低血糖。这种无症状低血糖症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而患者必须提高警惕,以防在不自觉状态下突发危险情况。

十七、糖尿病临床检查的主要内容

有关糖尿病的临床检查,主要包括血液检查和尿液检查两大项。血液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而尿液检查的内容主要是尿糖、尿蛋白、尿酮体等。

1.血液检查

(1)血糖化验。血糖值是目前确诊糖尿病的重要依据。临床上常用的血糖指标主要有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在医院检查时,两次空腹血糖值高于7.0mmol/L,或者空腹血糖达标、但葡萄糖耐量试验后2小时血糖值高于或等于11.1mmol/L,就可诊断为糖尿病。

(2)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值具有不随进食和血糖变化的特点,可以反应个体在1~2个月内的血糖平均水平。正常人体内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平均为3%~7%,而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可高达12%左右,可预示血管合并症的发生。

2.尿液检查

(1)糖尿。正常人尿糖浓度约为0.1~1.0mmol/L,且24小时尿糖量约为0.56~5.0mmol,尿糖检测呈阴性。当血糖浓度超过8.88mmol/L,就称为“糖尿”,此时尿糖检测呈阳性。

(2)尿蛋白。正常人每日尿蛋白量不会超过29mg,当每日尿蛋白总量在30~300mg之间时称为微量白蛋白尿,预示早期糖尿病肾病;而当每日尿蛋白排泄量高于300mg时就会出现蛋白尿。

(3)尿酮体。即尿液中所含的酮体。正常成人的24小时尿酮体值为0.56~5.0mmol。若出现尿酮增多,则提示糖尿病的发生。

十八、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临床上通常使用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有两种:一是1999年WHO(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另一个是1997年ADA(美国糖尿病协会)糖尿病诊断标准。

1.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诊断标准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可诊断为糖尿病:

(1)有“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表现,且随机测量血糖值高于或等于11.1mmol/L。

(2)空腹血糖值高于或等于7.0mmol/L。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口服葡萄糖75g后2小时血糖值高于或等于11.1mmol/L。

(4)无典型症状,但具备上述条件之一,且OGTT后1小时血糖值高于或等于11.1mmol/L。

(5)无典型症状,但重复测量空腹血糖高于或等于7.0mmol/L,或者OGTT后2小时血糖值高于或等于11.1mmol/L。

2.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的诊断标准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诊断为糖尿病:

(1)糖尿病症状典型,且空腹血糖值高于或等于7.0mmol/L。

(2)随机血糖测量值高于或等于11.1mmol/L。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后血糖值高于或等于11.1mmol/L。

3.目前临床常用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参考上述两种糖尿病诊断标准后,我们在诊断糖尿病时依据的标准是:在具有典型症状表现的情况下,血糖检测、空腹血糖检测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只要达到诊断标准即可确诊。但如果症状表现不典型,则需要在另一天再次检测以作证实。具体来说:

(1)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一天中任意时间内检测的血糖水平均≥11.1mmol/L。

(2)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

(3)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2小时的血糖水平≥11.1mmol/L。

4.糖尿病的诊断步骤

临床确诊糖尿病,不仅要对糖尿病本身进行确诊,对其伴发症的评估亦是不可忽视的内容。糖尿病诊断时,一般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是否符合WHO或ADA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2)是否存在或存在哪些致使血糖升高、糖耐量异常的因素。

(3)评估胰岛素功能。

(4)对糖尿病并发症的评估。

(5)确定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诊断糖尿病时,还需要对肾性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服用某些药物等继发性糖尿病进行鉴别诊断。对由于服用药物而对糖耐量造成影响的情况也要加以了解。

十九、根据不同类型的症状确定其诊断标准

不同证型的糖尿病患者可出现不同的症状表现;针对不同临床表现的患者,诊断标准亦有所不同。

1.具有典型症状的患者

这类患者在血糖检测后,如果空腹血糖值≥7.0mmol/L,而且饭后2小时血糖值≥11.1mmol/L,就可以确诊为糖尿病患者。所谓典型症状患者主要指具有“三多一少”(即排尿多、饮水多、进食多、体重减少)症状的糖尿病患者。

2.具有非典型症状的患者

非典型症状的患者,是指不具备典型的“三多一少”糖尿病症状。对于这类患者,单凭借空腹血糖检测结果不能确诊。其诊断标准为:第一次空腹血糖检测值达到7.0mmol/L,再次复查后空腹血糖值>7.0mmol/L。另外,如果非典型症状患者的空腹血糖值<7.0mmol/L,但葡萄糖耐量试验的空腹检测值>7.0mmol/L,则也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3.具有并发症的患者

具体来说,主要是指出现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没有原因的体重明显下降(尤以肥胖者多见),女性感觉外阴部瘙痒或泌尿系统感染反复发作,多发性皮肤化脓感染,多发性疖肿、痈疽,外伤不易愈合,视力突然减退、视物昏暗,月经不调,饭前低血糖、常有饥饿感,性功能障碍、遗尿等病症者。由此可以看出,并发症患者主要指已经出现了糖尿病并发症症状,但却未被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

对于这类患者,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血糖检测,以确定是否患有糖尿病。而一般诊断标准则为空腹血糖值≥7.0mmol/L,饭后2小时血糖值≥11.1mmol/L。

4.疑似型患者

一般而言,空腹血糖值>6.1mmol/L,饭后2小时血糖值>7.8mmol/L,或者尿检测中发现有尿糖加号,则可以提示为此人属于糖尿病疑似型患者。这类患者必须进行进一步的葡萄糖耐量试验或馒头餐试验,来确定是否患有糖尿病。如果葡萄糖耐量试验的检测结果为:服糖后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则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二十、血糖检验是确诊的基本手段

糖尿病有其相当典型的症状,即“三多一少”,但并非每位患者都有显著的“三多一少”表现,而且,还有许多其他疾病的患者也可能出现排尿多、饮水多、进食多等症状表现。

举例来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也常会感到口渴难耐且易感饥饿,以致饮水量、进食量大大增加;又如发烧的患者会因为倍感口渴而大量饮水。而恰恰相反的是,一些糖尿病患者反而没有明显的排尿多、饮水多、进食多或体重减轻的表现,尤其是合并有肾血管硬化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肾糖阈值的升高,患者一般不会出现排尿量增多的表现,同时也少有饮水多症状。

对于某些糖尿病患者来说,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在发病初期的症状表现并不明显,以致许多患者因没有及时察觉身体的细微变化而造成患病几年后才确诊,此时已经为时太晚,最佳的治疗时期已经错过了。

由此可见,糖尿病的症状表现并不具有特异性和独特性,因而患者更不可只根据自我感觉和表面现象来判断是否患病,明确的诊断只能依靠血糖检验来实现。

血糖检验是目前为止国内外诊断糖尿病的基本手段,其诊断标准是在1985年由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1999年又做了最新修订。血糖检验,是指进行静脉抽血后,通过葡萄糖氧化酶法对血液进行的血糖检验。化验后所呈现的相关数据,则是医生判断检测者是否患有糖尿病的基本依据。糖尿病的血糖检验主要包括空腹血糖检验和饭后2小时血糖检验,此外还有糖耐量试验等也是确诊糖尿病的重要检验方法。

二十一、尿糖测定不是确诊的标准

临床研究证实,只有当人体血糖值已经升高到一定水平后,尿糖检测才能查出尿液中含糖。也就是说,如果单凭尿糖检测来确诊糖尿病,必然会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在确诊前其实早已患病。尿糖有加号只能证明血糖水平升高,但尿糖没有加号却并不能表示血糖是正常的。因此,不能将尿糖检测结果用于确诊糖尿病。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对糖尿病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只要是尿中有糖就可以确诊为糖尿病了。事实上,科学研究证明,血糖检测比尿糖检测准确、可靠。

具体说来,健康人的肾糖阈(肾脏排糖的最低血糖阈值)是血糖8.9~10mmol/L。也就是说,只有在血糖达到了8.9~10mmol/L的时候,尿糖检测才会出现加号。而确诊糖尿病的血糖诊断标准却是高于7.0mmol/L。

由此可见,如果以一个尿糖检测加号来确诊糖尿病的话,那么血糖水平高于7.0mmol/L而低于8.9mmol/L的人会被漏诊。

同时,在诊断糖尿病的时候,还要对糖尿病和肾性糖尿严格加以区分。肾性糖尿的情况包括:①短期内大量食用高糖食物所出现的滋养性糖尿;②在过于饥饿的情况下,饱食一顿后也可能会出现糖尿;③青年人由于先天缺陷造成肾糖阈较低,出现糖尿;④女性在妊娠期间,肾糖阈降低,乳糖随尿液排出后出现糖尿。因此,肾性糖尿虽然尿中含糖但并非糖尿病所致,因而从这个角度讲,尿糖检测也不能作为糖尿病的确诊方法。

由上可以得出:如果一个人的血糖值已经达到了糖尿病的确诊水平,但尿糖未出现加号,也应被诊断为糖尿病;而如果单纯是尿糖检测出现加号,则不能简单地确定为糖尿病,而应进行血糖检测后再下结论。

二十二、葡萄糖耐量试验是血糖检测手段

葡萄糖耐量试验包括口服和静脉注射两种方法。其中,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适用于大多数人,而进行过胃切除术、胃空肠吻合术或有吸收不良综合征的患者则需要进行静脉注射葡萄糖耐量试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需要在清晨进行,试验前要求至少禁食(包括不能服用或注射任何治疗糖尿病的药物)10个小时。试验前30min,要先抽静脉血做血糖测定。

葡萄糖耐量试验主要是针对未确诊的糖尿病高危人群所进行的一种血糖检测手段,其检测结果将直接关系糖尿病的诊断。一般来讲,血糖水平已经高于正常范围,但又未达到糖尿病确诊标准者,都应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

在做葡萄糖耐量试验时成人需要口服葡萄糖75g,并于服糖后的30min、1h、2h和3h时分别抽取静脉血做血糖测定,同时要搜集试验者的尿标本用于尿糖测定。另外,如果儿童需要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则要严格控制服糖量,一般每千克体重按1.75g葡萄糖计算,服糖总量不得超过75g。

葡萄糖耐量试验的诊断标准为:服糖后2小时的血糖检测水平大于11.1mmol/L则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如果服糖后2小时血糖水平小于11.1mmol/L而大于7.8mmol/L,则可以诊断为糖耐量低减。

健康人的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一般为:空腹血糖在3.9~6.1mmol/L,糖吸收高峰约在服糖后的30~60min内,且吸收高峰时的血糖水平不超过9.0mmol/L,而服糖后2小时的血糖水平能恢复到正常范围,3小时后则能够降低至正常以下水平,另外尿糖呈现阴性。此外,如果是50岁以上的试验者,糖耐量一般会出现生理性降低,糖吸收高峰时的血糖水平会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一般每增长10岁,高峰血糖值增加10mg/dl。

二十三、检测血糖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血糖检验包括空腹血糖检测和饭后2小时血糖检测。血糖检验对受检者有一定的要求,目的在于保证血糖检验结果的准确,以免血糖值出现误差以致影响准确的诊断和病情监测。以下是不同情况下血糖检测时的注意事项。

1.饭后2小时

饭后2小时血糖检测主要是评估患者进食、用药的治疗方案是否合适。这是了解患者糖尿病控制是否得当、治疗是否有效的重要依据。

(1)坚持用药。进行饭后2小时血糖检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患者必须按时、按量地服用药物或注射胰岛素,饭量也应该和平时一样。

(2)确定检测时间。所谓饭后2小时,并非指吃完饭开始计算的2个小时,而是指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算的2个小时。

(3)暂停加餐。对于需要在饭后一个半小时的时候进行加餐的糖尿病患者,应暂停常规加餐,可以等到检测完毕后再吃。

2.空腹

空腹血糖检测的是糖尿病的控制程度,以及患者自身胰岛素的分泌水平。如果检测发现患者清晨的血糖值就比较高,那么表明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水平已经下降,甚至已经难以平衡清晨的升血糖激素的作用。进行空腹血糖检测应注意:

(1)上午7:00~9:00进行。空腹血糖检测在上午7:00~9:00进行最为合适,这样能够保证空腹血糖检测结果的准确。

(2)保持空腹状态。空腹血糖检测不仅要求患者在检测前不可进食,而且从前一天晚饭过后直至第二天接受检测的时间内都不能再进食。

(3)不能中断用药。对于已经开始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而言,空腹血糖检测也是衡量患者前一天晚餐前的用药量是否适宜的重要指标。因而在检测的前一天,患者同样要严格按照医生确定的药物治疗方案进行,如果睡前需要加餐也应按要求进行,这点对于进行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尤其重要。

需要提醒的是,血糖检测的目的之一,在于医生要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患者的用药剂量和饮食治疗方案,因而进行血糖检测的患者一定要保证食量和用药剂量与平时一致。如果检测前患者改变平时的饮食习惯或用药剂量,那么检测出的血糖值则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因此,受检者严格遵照本文所说的注意事项是非常必要的。

二十四、葡萄糖耐量试验需注意的问题

葡萄糖耐量试验对于糖尿病的诊断非常重要,尤其是血糖水平已经高于正常值但又未达到糖尿病确诊标准的人来说,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更为必要。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在试验前和试验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药物可能对试验产生不利影响

噻嗪类利尿剂、胰升糖素、利尿酸钠、呋塞米、二氯甲嗪、可的松、可乐定、氯噻酮、儿茶酚胺、咖啡因、生长激素、醛固酮、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苯妥英钠、三环类抗抑郁药、酚妥拉明、口服避孕药、异烟肼、吲哚美辛等具有升高血糖、影响糖代谢的药物,对于葡萄糖耐量试验的结果均会造成影响。

2.清晨、空腹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

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前,应保证已经停止进食至少8~16个小时。另外,必须在清晨的7:00~9:00进行,此时检测的血糖数值才可用于诊断。

3.计时必须准确

进行血液抽取是在服用葡萄糖后,需要分别在此后的1个小时、2个小时和3个小时的时候进行静脉抽血用于血糖检测。而服糖后的计时,应从服第一口开始。

4.避免情绪波动

在进行试验前,应尽量避免情绪波动,也不要产生紧张、忧虑等不良情绪,心态的放松有助血糖水平的稳定,有利于检测结果的准确。

5.不宜进行试验的人群

对于患有某些应激性疾病的患者,应在病情稳定或痊愈后再进行试验,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如目前患有发热、肺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严重外伤或刚进行完手术的患者,均不宜马上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