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凡尔纳科幻故事精选(中)
10898200000009

第9章 降服海浪

豪华游艇邓肯号在大西洋上乘风破浪,急速向东而行。

玛丽整日心神不定,茫然不知所措,但寻找父亲的信念仍然没有丝毫改变。弟弟罗伯尔此次跟随格里那凡一行人到南美大陆探险表现出色,让她欣喜不已。当她得知父亲极有可能在澳大利亚时,她的心情又好转了。

虽然,格里那凡爵士赞同地理学家巴加内尔的推测,邓肯号也为之改变了航程,但是,麦克那布斯少校却坚持他一贯一丝不苟的原则:眼见为实。

少校不大赞同地理学家巴加内尔的原因是,原先大伙儿把三份求救信的残剩部分进行揣摸推测,得出格兰特船长在巴塔哥尼亚附近等结论。但此行寻找却一无所获。巴加内尔认为格兰特船长落难澳大利亚的原始根据依然是那些求救信。但少校不希望大家又空忙一场,徒劳而返,为节省金钱和时间,他赞成爵士沿着南纬37度线环球旅行的建议。

巴加内尔随手翻开地图顺着37度线,手指沿线比划着,边指边讲,俨然一副大学者身份。

他娓娓道来:“各位细看此处,南纬37度线越横大陆后,第一个相交的陆地是特里斯坦-达库存尼亚群岛经此冲出大西洋,绕好望角,进入印度洋,这一路上只有阿姆斯特丹群岛在南纬37度线上,而没有澳洲。我们再细看那几份求救信,澳大利亚(Australie)反复出现,事实上很明显了,格兰特船长肯定是在澳大利亚遇难了。我们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才得知到这一点,难免又耽误了一些时间。我不否认南纬37度线同样也横过新西兰。但是我必须反复申明的是,求救信中明明写的是大陆,而新西兰却只是一个岛。如果一定要坚持到底的话,南纬37度线还经过一个荒凉小岛马利亚特雷萨。但信中从未提起过啊!你认为呢,麦克那布斯先生?”

此言一出,大伙儿自然是没有话说,巴加内尔如此精确推测,不由得人们不信。但少校却仍然不放过对特里斯坦-达库存尼亚群岛和阿姆斯特丹群岛的寻找建议。爵士认为这个计划十分周密,他答应了。

邓肯号开足马力,很快就到达了第一站特里斯坦-达库存尼亚群岛。格里那凡登门拜访了当地总督。总督的回答让格里那凡非常失望,同样,他们也没有听说过哈利·格兰特船长以及不列颠尼亚号。孟格尔命令水手划着小艇不断在周围绕岛寻查,依然一无所获。

达库存尼亚群岛的海豹特别多。海豹被俘,立即被剥皮、煎油。邓肯号在离岛时,船身加重已经倍添了许多桶海豹油。

邓肯号继续前行,他们已经看到了阿姆斯特丹岛的圆锥形山峰。抵达岸边,大伙儿又分工寻找,依然一无所获。

没办法,邓肯号只得继续前行,船行半途,天气陡然变坏。大海一直是风平浪静、万里无云、艳阳当空。紧接着突然无风,孟格尔经验丰富,海上无风对航行非常不利,他惧怕大海的狂风巨浪。要知道,海啸一到,邓肯号在大海无处藏身,必是大祸临头。

孟格尔船长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半夜三更的时候,海风越刮越猛,大浪也跟着拍打起来。孟格尔船长作好了紧急防御措施。

印度洋素以风暴猛急出名,几百年来,吞没了不计其数的大船小艇。就在这时巨浪掀天,狂风横扫,海风呼啸,邓肯号顿时左摇右晃。突然,船上警笛响起,此时蒸汽机的推进器叶片扭歪了,被卡住再也不能转动。

孟格尔临危不乱,命令大力水手张帆扬旗,见风折风,望浪扑浪,依赖海风定向航行。孟格尔船长剑眉微皱,忽见后面大浪一个高过一个,尾随而至,紧追掀动。虽然澳洲近在视野之中,但就此路程行驶起来丝毫不逊于登天爬峰。孟格尔眼观八方,耳听六路,今逢大难,竟是连气都不敢喘一口。

又行一段,孟格尔已见一片浅水滩在前面不远处。浅水滩前,水波大起,巨浪高掀。孟格尔极目四眺,发现仅此一处是避风大港,生死由命,不管多么凶险也只有拼命一搏了。

孟格尔苦思冥想,发觉如果要邓肯号顺利进滩,唯一的办法就是倒掉豹油,以油扑平浪花,让海水平定一二十秒,邓肯号就乘这一丝机会往前疾驶。一经想好,孟格尔不敢再耽搁,立刻指挥行动。

孟格尔站在甲板上,一声令下,只见十几桶海豹油齐挂在船首,桶盖已开,大力水手这十几桶油全部倒入海中。油落浪平,再大的海浪都被海豹油压住了。邓肯号乘机硬闯入浅水滩。船到滩口,孟格尔下令抛锚停船。此时风暴已去,邓肯号再也不用担心害怕,海面又像平常一样宁静。

要修复邓肯号的推进器只有到墨尔本等大港口才能办到。格里那凡让孟格尔将邓肯号借风力渐渐沿海岸而行,又派出水手乘坐小艇四处查访,两天过后,水手们仍是一无所获。

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南纬37度线横截的百奴衣角。如果在这里也寻访不到,那么格兰特船长只能算失踪了,最后的结果是无处可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