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点评李小龙
10896800000018

第18章 好莱坞之痛

从初到西雅图到女儿出生,李小龙在美国已经整整度过了12个年头。在这12年里,有辛酸,有欢喜,有困难,也有希望,可李小龙自始自终都不曾放弃,不幸的是,李小龙在1970年初的一次练功中腰部严重受伤(即上一章中提到过的那次重伤),整个上半年几乎都是在病床上度过,李小龙借此机会阅读了大量武学专著,对已经形成的截拳道思想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完善和补充。

三十而立,从1965年起,李小龙就一直在为打开好莱坞之门而奋斗、而坚持。如今,一晃5年过去了,李小龙在美国武术界已经是响当当的人物,也是当时最贵的明星教练,但好莱坞的大门却始终没有完全向他敞开。在莲达的悉心照料和鼓励下,李小龙的伤势康复得很快,休养耽误了李小龙的事业发展,却给了他充足的思考时间,究竟是好莱坞出了问题,还是自己出了问题?

李小龙想起了自己在1969年初在与好友李俊九交谈时写下的一个预言:“我,布鲁斯?李,会成为美国第一个片酬最高的东方超级巨星。我能演出最刺激的功夫表演,表现一个演员所能有的最佳业绩。从1970年开始、我会赢得世界性的声誉,从那以后,一直到1980年底,我的财产会达到1000万美元之巨。我能随心所欲地生活,能得到内心的和谐与幸福。”而这个预言的标题,就叫“我绝对可以达到的目标。”

在当时看来,李小龙的预言无疑像吹牛般不切实际,但谁又能想到,仅仅用了几年的时间,李小龙就兑现了预言的前半部分,若非英年早逝,预言的后半部分也完全能够实现。

“30岁,时不我待啊!”李小龙如是想。年龄会让一个人产生巨大的紧迫感,李小龙也是人,他也会想,生命已经过去一半,可现实与理想的距离还是如此遥远,就武言武的影响力毕竟有限,要想把中国功夫推向全世界,就必须借助电影的力量,可到现在,我连一部影片都不曾主演过,出路又在何方?

与其坐等机会,不如主动出击!李小龙想起了两年前的那个大胆的计划,尽管那个计划因为种种原因而被暂时搁置,但李小龙觉得,现在,时机已经成熟,是到重新出手的时候了!

李小龙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好友史达令?施里芬,如果换了别人,一定会觉得李小龙养伤养得头脑发热,但施里芬却不这么看,早在2年前,他就曾站在一个好莱坞专业人士的角度上对李小龙这个大胆而又极富创意的计划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可行性分析。

上个世纪60年代,由于电视的普及和推广,电影观众急剧减少,好莱坞的电影生产也大幅度缩水,很多从影人士都面临着失业的危险,好莱坞电影业陷入了空前的低谷。为了自救,一向看不起电视的电影公司只得“屈尊降贵”与电视制作公司合作,一边把影片卖给电视,一边单拍摄影电视剧,电视收入在60年代后期已经占了好莱坞收入的30%以上。正是因为如此,出道不久的李小龙才能多次在电视剧中客串演出。而在电影方面,各大公司都紧缩银根、控制预算,就连那些一线白人明星都未必能找到好的角色,包装一个像李小龙这样来自美国本土之外的新人,势必要冒很大的风险,这是电影公司所难以承受的。

在那样的大环境下,李小龙所期望的一部由他自己主演、又能淋漓尽致展现中国功夫的大投资、大场面、大制作的电影,显然就成了不切实际的镜花水月。

然而,困难和机遇是并存的,进入60年代后期后,好莱坞的各家电影公司都想从电影本身寻找解决危机的出路。电影是一门不断发展变化的艺术,观众也是一个不断追求新鲜刺激的群体,外部的融资和重组只是权宜之计,要想让好莱坞重新焕发青春,就必须不断推出新人和全新风格的电影。万事总是在高潮低谷间轮回,一根弹簧只有在收回来后才能迸发出最大的力量――60年代的电影危机,既是市场规律作用的结果,也可以看成是好莱坞电影在破茧成蝶前的一次反思、整合与积聚力量,电影公司在小心摸索的同时,也在寻找一举突围的机会。施里芬觉得,李小龙在美国武术界的巨大声望和多年来在电视剧及其它宣传活动中积累的人气,已经在美国掀起了一股中国功夫热,现在的确是一个利用荧幕实施大胆突破的好机会,以李小龙目前的实力,并不是没有杀出一条血路、一鸣惊人的可能。

尽管两人的出发点并不相同――李小龙是压抑太久需要一次爆发来改变人生和事业的轨迹,是主观需要;施里芬更多的是基于混迹好莱坞多年练就的敏锐直觉和对市场前景走势的把握,是理性思考,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要抓住好莱坞的大势所趋,该出手时就出手!

主意已定,两人立刻开始对电影的细节展开讨论。影片毫无疑问是由李小龙来主演,而且扮演的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功夫高手,问题随之而来――美国电影的主要消费者是白人,白人欣赏的也都是那些白人英雄,如果主角是亚洲人,号召力就会减弱许多;另外,如果不由白人主演,也很难在好莱坞电影公司的决策层获得通过。所以施里芬向李小龙建议,在影片中增设一个白人主角,其地位和功夫也要与李小龙齐平,这样才能满足白人观众的一贯欣赏口味。

为了影片能够顺利获得通过,李小龙接受了施里芬的建议,那么,由谁来扮演片中的白人高手呢?李小龙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弟子,好莱坞一线明星麦昆,但麦昆对此却不抱任何希望,觉得那是李小龙一厢情愿在异想天开,好莱坞根本不可能接受一个中国人来主演一部大制作的影片。道不同不相为谋,李小龙和施里芬退而求其次,想到了詹姆斯?科本。科本是好莱坞老资格的动作演员,名气虽然比不上麦昆,但却是一位实力型的演技派演员,由他出演的动作片一直都很受欢迎;其次,科本的片酬也比麦昆低了很多,这才是打动制作方的关键一点。

科本听说这个计划后非常兴奋,不但答应出演片中的白人高手,还与李小龙、施里芬一起构思了故事梗概:由李小龙扮演的中国功夫高手和由科本扮演的白人高手原本是誓不两立的对头,但是在一系列矛盾冲突后,最终握手言欢,成了惺惺相惜的武学至交。故事梗概出来后,由于施里芬正忙于另一个剧本,李小龙又因长期养病没有收入而被追债,所以只得由科本和施里芬一同出资邀请了一位剧作家来撰写剧本。

但是第一稿出来后,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施里芬只好让他的侄子出马重新撰写剧本。小施里芬是好莱坞剧本生产线下的职业作家,很快就拿出了剧本的二稿。在这一稿中,外星人和怪物不见了,李小龙和科本摇身一变成了武术教师,整个剧本完全可以去当武学理论教材。施里芬决定亲自操刀。为了使剧本让大家都满意,施里芬改变了传统的创作方式,而是写一部,就把李小龙和科本请来交流讨论一次,讨论之后,再根据大家的意见进行修改,然后再次讨论,直至敲定内容。

在撰写剧本的过程中,李小龙还与科本发生了严重的分歧,李小龙觉得这是一部中国功夫片,增加白人主角只是为了获得审议通过,所以科本在片中的戏份不多。但科本认为,这种白人挂名的办法不但无法在制作方那里获得通过,也会让影片的双线结构和矛盾冲突大大减色,应该二者并重。施里芬觉得科本的话很有道理,最后也说服了李小龙,大大增加了白人高手的戏份。

为了表现李小龙扮演的中国高手对武道孜孜不倦的追求,剧本中还加入了一句由李小龙亲自创作的台词:“我甚至不知道我经历过什么样的路――也不知道我怎么走过来的。我还有怀疑,疑窦多多……我怎么能不经过更多的挣扎而将疑难解决呢?”这,其实也是李小龙真实心态的写照。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响亮的名字也能让影片增色不少。那么,究竟用什么名字才能传达影片的真髓呢?我们知道,李小龙创造的截拳道有着浓重的“禅意”,简单说,就是由“顿悟”得来,但是在李小龙的武学体系中,最根深蒂固、最鲜明的,还是道家思想。李小龙把太极阴阳作为截拳道的标志,也汲取了老子“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哲学思想,并将其运用在电影中,这才有了《无音笛》这一充满东方哲学意味、意境悠远深长的片名。

何谓“大音希声”?电影《英雄》中由甄子丹扮演的长空与由李连杰扮演的无名在雨中闻琴对决那场打戏,就很好的表现出了这一道家至高境界,而甄子丹恰恰是香港众多武打明星中最深得李小龙神韵的一位。也许在拍戏的时候,甄子丹就想到了这部搁浅了的《无音笛》,想到了李小龙想要表现的东西,这才能把长空塑造得如此张弛有度。

《无音笛》的剧本创作过程十分漫长,我们之前所讲到的很多事件都是发生在此期间,比如施里芬为了解决李小龙的债务问题而在《春雨中的漫步》一片中增加打戏,邀请李小龙出任武术指导;又如李小龙为了参加《无音笛》剧本创作例会而与波兰斯基家的惨案擦身而过;李小龙的爱女李香凝也是在此期间出生,还有那个看似狂妄的预言……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创作和讨论,《无音笛》的剧本终于完成,并且很快获得了华纳兄弟公司高层的一致肯定,但是,用不用李小龙担当主角,还需要华纳老板泰迪?雅士利的拍板。在后来的接触中,尽管李小龙给雅士利留下了不错的印象,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无音笛》的剧本还是被搁置下来,李小龙又在一次练功中严重受伤,不得不休养半年,《无音笛》的拍摄计划便无限期的延后了。

为了能够重新启动《无音笛》,李小龙和施里芬重新找来科本,三人对原来的剧本又做了一些改动,进一步加大了白人高手的戏份。就在此时,华纳公司竟然主动向李小龙抛出橄榄枝,邀请他前去参加《无音笛》的相关事宜。这一次,命运没有再与李小龙开玩笑,华纳公司的确有意拍摄《无音笛》,而且决定起用李小龙和科本来担当片中的两位主角。在合约中,科本是第一主角,李小龙则是实际上的主角,而且需要在片中饰演五个不同的角色。华纳公司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要求:《无音笛》的全部外景都必须在印度拍摄。原因很简单,华纳公司在印度有一笔钱无法兑换成美元汇出,如果在当地拍摄《无音笛》,正好可以把这笔钱用掉。

“这是什么荒唐的要求!”李小龙对此很不能理解,印度的环境和氛围与中国完全不同,在那里拍出来的东西能称之为中国功夫片吗?但华纳公司毕竟是强势方,如果李小龙不答应,他们就会取消拍摄计划。

在施里芬的劝说下,李小龙科本都同意先去印度进行实地考察。李小龙和科本都是性格强硬之人,事情一帆风顺时,两人尚能相处融洽,一旦遭遇不顺,两人在性格上的矛盾就会爆发出来。这次考察进行的很不顺利,三人都很不适应印度的气候,还要顶着蚊虫叮咬之苦深入深山老林寻找可以用作外景的寺庙和古迹。对此,李小龙倒是显得兴致勃勃,因为这是他自己的影片,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放过,这就苦了在好莱坞养尊处优的科本,长途跋涉加上水土不服,科本根本不愿跟李小龙一起去踩点,只愿意呆在宾馆里休息。李小龙觉得他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科本则是一个劲的抱怨,在他的潜意识里,《无音笛》并不能算是一部很重要的影片,他完全是为了那份所谓的“师徒”情谊才同意拿这么一点片酬出演角色。如果不是施里芬从中调解,两人或许早就拳脚相见、大打出手了。

回到美国后,三人一致认为《无音笛》不适合在美国拍摄,但是在对待影片的态度上,李小龙和科本又持截然相反的态度:科本直截了当的说,如果华纳还坚持要在印度拍摄,那他就退出;李小龙却要求华纳一定要把《无音笛》拍出来,不管是在印度、香港、台湾、甚至唐人街,不管花费多大的代价。

不久,华纳给出了他们的答复:取消《无音笛》的拍摄计划。

也就是说,科本的威胁正好给了华纳一个台阶。

对于华纳的决定,李小龙既失望,又愤怒,《无音笛》可以说是他闯荡好莱坞几年来的心血结晶,承载着他在好莱坞打出一番天地、跃入一线明星的全部希望,可现在,一切都化为泡影……他的努力,他的执着,他的自信,他的汗水,换来的又是什么!

科本走了,施里芬却仍然留在李小龙身边。华纳的态度让他认清了一个事实,对李小龙,华纳始终都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如果华纳真的重视李小龙,他们完全可以另找演员来和李小龙配戏,可华纳却只是拿他当新式影片的试验品,拿他当收回那笔钱的幌子,即便没有《无音笛》,没有了那笔钱,他们也无所谓,正好可以省去新式电影可能带来的风险。

《无音笛》的搁浅给李小龙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也告诉他和施里芬,在当时的美国,李小龙想要凭借自己的力量去拍摄一部完全中国风格的功夫片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李小龙想要继续在好莱坞发展,还是得走回电视的老路上去。

所幸者,李小龙和科本都是性情中人,虽然在《无音笛》考察过程中发生摩擦,但两人都没有记恨对方――站在外人的角度,科本的表态并没有错,而且他一直都是直言相告表达自己的看法,而没有像很多人那样在背后说坏话、捅刀子,况且印度的确不适合《无音笛》的拍摄。

事后,李小龙和科本重归于好,科本一如既往的关注李小龙的演艺事业,还把李小龙给自己设计的训练方法和武打动作拍摄下来整理成片,这也成为后人研究李小龙功夫的重要影像资料。

命运再一次和李小龙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把你捧到最高处,然后重重的摔落。如果换成别的人,也许会就此消沉,甚至退出演艺圈。可他是李小龙,他身上流淌着的是不屈不挠的战斗着的血液,他的骨子里从来没有“服输”两个字――只要他还活着,只要生命不息,只要还有一口气在,他就要为了理想而坚持不懈的战斗下去,于逆境中奋起!

这就是李小龙的性格!

这就是真正的李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