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老年保健养生一本通
10894400000018

第18章 中老年如何避免空巢危机

今年春节是张某结婚后过的第一个春节。小两口一起过第一个春节自然是十分高兴,但是让人头疼的事情也随之而来,那就是该到谁家去过节。年三十是去和岳父岳母吃年夜饭守岁呢,还是和父母吃年夜饭守岁呢?现在中老年只有他一个独生子,妻子也是她家里的独生女。如果子女不回去,老人们的年夜饭可就有点冷清了。一向听话的妻子也耍起了小脾气,非要回她家吃年夜饭。张某当然不干了,凭什么让我父母孤独地过年呢?我怎么能做那种“娶了媳妇忘了爹娘”的人呢?于是大年三十早上,张某和妻子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商量,最后他们俩一致同意把双方的父母都接到自己的“甜蜜小窝”来吃年夜饭。年三十晚上7时许,双方的父母都已到了张某的家里。张某的母亲和他的丈母娘一起掌勺做菜,张某小两口打下手帮忙。

春节晚会刚刚开始,张某家丰盛的年夜饭已经上了饭桌。

4位老人相谈甚欢,小两口也高兴得不得了。酒过三巡,张某当着老人的面表示:“吃年夜饭亲家在一起,才是一个大团圆。做儿子的要孝顺自己的父母,也要孝顺自己的岳父岳母。过年这样的节日,一定要让老人充分感受天伦之乐。以后每年除夕我们都这样过。”虽然张某想出了妙法让他和妻子的父母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免除了孤独和寂寞,但是平时他们的4位老人却都是在空落落中度过的,他们就像辛劳的大雁抚育大自己的孩子后,独自守着儿女远去的巢。

据了解,目前,像张某父母及岳父母一样独守“空巢”的中老年有很大一部分,随着独生子女长大成人,踏入社会,他们的父母便不得不开始面临空巢危机。

一、什么是空巢

什么是空巢?据说空巢一说最初起源于一则童话:在一片茂密的山林里,栖息着很多小鸟,它们有的在翩翩起舞,有的在歌唱,然而在这片山林里,却有一对老鸟趴在窝中,它们心中感叹着:孩子们的翅膀硬了,都飞走了,剩下我们两个老的好凄凉、好孤单……

单从字义上讲,空巢就是“空寂的巢穴”,比喻小鸟离巢后的情景,现在被引申为子女离开后家庭的空虚、寂寞的状态。换句话说,空巢家庭即是指无子女共处,只剩下中老年独自生活的家庭。

老年空巢家庭是指达到退休年龄,身边又无子女共同生活的中老年家庭,其中包括单身中老年的家庭和夫妇两人的家庭。“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对空巢的中老年的形象比喻。

关于空巢的几组数据

2002年人口普查时,全国65岁以上的单身老人户中11.5%为空巢老人,而这个年龄段的老年夫妇中11.4%是空巢家庭。其中,城市中空巢家庭的老人户占老人总数的27%左右,也就是说,1/4以上的城市老年户生活在空巢家庭中。而乡镇的这个数据则比城市高,城镇合计约有1/3的老年户是空巢家庭。

2003年3月公布的北京市空巢中老年家庭调研究情况(截至2002年底)表明,北京市约有近120万户老年家庭,其中,空巢家庭竟然高达45万户,占全市中老年家庭总数的38%。也就是说将近四成的老年家庭是空巢家庭。特别是在中关村地区,由于学院和研究机构较为集中,文化层次较高,空巢现象也相对明显。据统计,中关村地区的老年知识分子的空巢家庭率接近70%,且逐渐向低龄化发展。

天津社科院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天津市区的老年家庭的空巢率为55.06%,独居老人比例为49.2%,并观察到空巢老人的丧偶率明显高于非空巢家庭。

上海市是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目前上海市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口约有250万,占人口总数的18.7%,中老年人口的比例居全国之首。其中,空巢家庭的比例已经超过40%。

退休老人精神恍惚

家住和平区的李先生原是一名正局级干部,去年,60岁的他正式退休回家,可是就在回家后的半年中,他的精神状态每况愈下。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后,原本有秩序的生活一下子被打乱了,不用每天按时上下班,没有人向他汇报工作,也再听不到同事们的欢声笑语,在家里的一切都显得枯燥乏味。整天无所事事,每天不二的规律就是吃饭、看电视。而更为严重的是,他总是觉得自己的身子发硬,腿脚越来越不灵便,自己的腰还总是弯的,每天一点精神都没有,而且还时常胡思乱想,寻思着单位里的那些人和事。

对此,心理教育专家说,李先生患上的是退休老人综合征,目前,在退休老人中,有60%以上的老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退休综合征,主要原因就是一时难以适应脱离工作的状态,有些甚至不愿意放下“架子”和同龄人接触。“空巢老人疑神疑鬼,我今年刚刚63岁,自从一次体检出现误差后,我总是怀疑自己得了癌症,而且整天坐立不安。”一直接受心理治疗的张女士说。据介绍,她是一名机关退休的干部,在一次体检中,被怀疑得了胃癌,虽然后来已经确诊,胃癌根本是子虚乌有,但只要她的身体有一点问题,她就认为得了癌症。因自己的孩子早已成家,很少到其家中探望,甚至电话都很少。她整日郁郁寡欢,而且经常失眠,毫无食欲,当她接受治疗时,已被诊断为抑郁症伴有强烈的焦虑症。

这就是空巢老人综合征,因其患病率较高,目前已经引起了医学界、心理界及社会上的重视,而有90%以上的原因是儿女离巢并少于联系造成的,易发人群为单亲家庭。

其实快乐离中老年并不远

那么如何让快乐离中老年近一些,避免出现类似综合征呢?对于退休中老年来说,应该及时调整心理,适应人生发展规律,利用其惯性能量,培养自己的爱好,重归社会,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对于“空巢”中老年来说,应该正确认清孩子“离巢”的家庭规律,重新建立新的生活模式,多参加社会活动,利用身边的各种设施及活动场所,开拓新的业余生活环境。

同时,专家建议,年轻人平时工作比较忙碌,尤其是成家后,各种压力和负担一并而来,但还是要尽量多地抽出一些时间陪陪老爸老妈。儿女常回家看看,老爸老妈的脸上就会泛起更多的笑容。

空巢老人养宠物更健康

中国学者首次代表中国参加研讨会并与外国专家联合发表研究成果称:养宠物可使人更健康,从而减少看病次数。

据研究显示:宠物主人比非宠物主人更健康,上医院看病的次数更少。在5年的调查期间,伴侣动物主人比非伴侣动物主人每年上医院看病的次数少15%~20%。人们由于养伴侣动物既改善了身心健康,也节省了自身的医疗开支。

2002-2003年间对北京地区的700多个空巢家庭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伴侣动物对空巢中老年身心健康有积极的影响。拥有伴侣动物的空巢中老年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方面都更加健康,生活满意度也更高。伴侣动物提供了非人类的社会支持元素,如安全感、被关心、被爱和被喜欢的感觉以及个人价值感等,满足了中老年渴望交流和关注的欲望,缓解了人们由于生活压力和变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喂养伴侣动物对中老年的身心健康有直接或条件性影响。这是国内首次就“人与动物关系”开展的大型学术调查。

在澳大利亚和德国进行的调查历时5年(1996-2001年)。数据分别来自澳大利亚国家社会科学调查(被调查者1246人)和德国社会及经济调查组(被调查者9511人)。为了反映伴侣动物主人在身心健康方面的变化,保证研究结果的科学性,调查员采集了5年前后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最健康者是持续拥有伴侣动物的人;其次是在过去5年内首次养伴侣动物的人;最差者是从未养过伴侣动物或曾经养过但后来终止的人。在除去年龄和健康的差别等因素后,此结果仍然成立。而且,在5年调查期间,宠物主人比非宠物主人每年上医院的次数少了15%~20%。

专家在人类身心健康和宠物关系方面的调查结果为:有宠物的“空巢中老年”其心理健康状况要优于不养宠物的“空巢中老年”,他们对自己的健康、工作、家庭生活、精神、情绪等各方面的状况感到更满意。此外,在身体健康状况上,养宠物的“空巢中老年”也优于不养宠物的“空巢中老年”。“身边有宠物相伴,生病上医院的机会将下降。”中老年养个宠物吧,这样会更健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