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气场大全集
10894000000024

第24章 气场说话术是软实力(4)

这样看来,要想有所作为,可自己却没什么先天和后天的优越条件,那么运用气场说话术就能算是一条通往成功道路的捷径了。

看看你身边的大小官员们,他们都常常需要当众讲话,有些还经常在电视、广播上发表演说。从一定意义上讲,演说及其他方式的讲话是领导者工作的重要组成。假如你已经下决心步入官场,那么你就要刻苦地练习、再练习,获取必须的领导者资格——成功的气场说话术技巧。

人们将语言视作是最有效、最经济的管理手段。相关资料证实,一个领导者的工作从动员班组开始,生产会、计划会……直至全体职工大会,都是通过运用气场说话术形式以达到管理目的,竟然占到整个工作过程的80%多。

在西方社会,很多管理学家觉得,具备“擅长辞令、豁达大度、头脑冷静、善于鼓动”等才能,是身为企业领导者的基本条件。在某些机关、企业中,也许你会时常看见这样的现象:某些口才非常差的领导,讲话总是词不达意,报告拖沓冗长,虽然讲话者口干舌燥,可台下却乱作一团,闲谈、打闹、打毛线、看书……就这种讲话水平,怎可能达到开会的目的呢?

假如你是一名成功的管理者,就可以利用比较少的时间达到管理目的,人们从你坚定的讲话情绪中便会受到感染,那些懒散的职员也会为之感动、振奋,从中获取力量。这就显示出了你的非凡才干——极大地提高了管理质量与效率。

演讲者必须有比较强的组织能力,也就是要具备比较高的敏捷的反应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假如作为一位从事管理的工作人员或领导,虽然学富五车,因为缺乏运用气场说话术能力而“难产在腹中”,实在是一种浪费和遗憾。因此,一个现代化管理者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要精通业务,同时也应当是一个将语言与专业相结合的演讲家。

在管理科学发达的国家,极其重视训练气场说话术能力,美国哈佛大学管理学院首创了“案例教学法”。50多年来,让学员时常进行口头表达训练,培养出许多企业界的著名领导。斯坦福大学管理学院的教学法上有这样一段话:“广泛地使用现场访问会、讲习会、演讲会、小组活动的方法……让课堂成为一个检验判断能力、分析技能以及口头表达能力的场所。”

如果你拥有了优秀的运用气场说话术的能力,你便是一个有能力的,有前途的领导者。

首先要说在人前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命可以辉煌一些,而不愿意一生都只能坐在无名的观众席上看着别人的演出而喝彩。

每个人都怀有美好的梦想,某一天自己站在舞台上,或是歌唱或是跳舞,或是站在演讲席上,亦或站在领奖台上。但是,舞蹈演员必须要有优美的身材,歌唱家要有动人的外表、甜美的嗓音,运动员就需要有超人般的身体素质……这些最基本的条件往往都是天赋,并非每个人都具备。虽然你也梦想着有一天参与其中,登上那光辉耀眼的舞台上,可是,梦想只是一种愿望,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向往。

你是一个普通人,没有其他过人之处。那么,难道你的一生就只能做观众吗?不是的,你千万别悲观,因为你拥有一个一切正常人都拥有的天赋——你有资格十分自信地说:“我有一张嘴!”

只须一张嘴,你便有了当演说家的“天赋”。和成为其他的“家”一样,要想成为一名演说家,也需要你去刻苦练习,不停拼搏,总之这绝不是容易的事情。

你也许会说:“我可有许多缺点,不能和正常的人比。”朋友,没关系,你已经承认自己有一张嘴了,可以开始奋斗了!

你会因为自己矮小的身材而自卑吗?无须自卑,伟大统帅拿破仑叱咤风云,前菲律宾外长语惊四座,你肯定都不会觉得陌生吧!

你因为自己长得难看而不敢站在舞台上吗?长相并非获取气场说话术的根本性条件,美国总统林肯长得也不好看,可是他凭着自己的意志和才华,终于登上了总统宝座,并且成为了世界上最杰出的一位演说家。有一位8岁的小学生,因为小儿麻痹症而成了跛子,长相极不大方,畏头缩脑的,老师叫他站起来背书时,他总是哆嗦不已,局促不安;更加糟糕的是,他长着一副参差不齐、暴露在外的龅牙。也许你会觉得这个孩子的个性肯定很内向,神经过敏,没什么前途。可是你错了,这个小学生日后成为了极受美国人民爱戴的罗斯福总统。他将自己的缺点当作是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他很清楚自己的各种缺点,可却一一都克服了。

你是否发现了获取气场说话术的天敌——你有口吃吗?那也无妨,古雅典时期卓越的演说家、政治家德摩斯梯尼,他在年轻时不但口吃,说话时气短,而且爱耸肩。这对一个学习演说的人来讲,实在是太可悲了!最初他因此被听众哄下了台,可他并没有垂头丧气,而是为了练习发音,在嘴里含着石子练习朗诵;为了克服气短,他一边攀登陡坡一边吟诵诗歌,甚至架起了两把剑用来矫正自己爱耸肩的毛病。德摩斯梯尼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最终成为了著名的雄辩家、演说家。

培养运用气场说话术能力,让自己成为一个重要的人,你应当尽可能地到公众中去,假如每天都闭门不出,待在家中帮着父母亲做做家务,躲在书房里看书,或者为上司打印材料,又怎可能让你拥有开口说话的能力呢?因此,你应该到公众中去,也就是到人们集中的地方,比方旅游团体、成人学校、舞会、交际会、欢迎会、图书馆、音乐会、欢送会、生日晚会、演讲台等等。假如你已经具备了比较高的语言技巧,为你过生日的朋友讲几句生动精彩的贺词,或者在欢送会时发表几句热情洋溢的讲话,你肯定会十分引人注目。

人们非常羡慕那些声音圆润而且动听的报幕员和电视节目主持人,并非全因为他们长相漂亮,主要的是佩服他们总能妙语连珠、才思敏捷,那好听的声音一遍遍敲打着人们的耳膜,真是一种享受。你无须要去做电视节目主持人,可假如你的口才好,一定是有机会去担任报幕员或某种场合的司仪的。

你要承认,极少有不善于运用气场说话术的政治家,也极少有不关心政治的演说家。气场说话术作为一种工具,从古至今,不但外交家、大人物、统帅们、军事家会使用它,就连那些最平凡的人们也不能离开它,不管是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的主张,或者在法庭上申辩自己的权益,还是在智者之间宣扬自己的学术见解等等,这些都离不开气场说话术。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中国古人很早便深刻地认识到了气场说话术辩论的伟大能量。舌头就是一把利剑,它可以产生巨大的能量。

如今的西方世界,将舌头、金钱以及电脑合称叫作三大战略武器,说明他们已经将气场说话术提高到非常重要的地位。

充分运用气场说话术必须要有非常大的勇气与胆量。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交谈,也许你能谈笑风生、滔滔不绝,假如你站在了讲台上,面对着一片黑压压的人头和利剑一样的目光时,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呢?普通人是不敢去尝试的,尽管也渴望上台去展示自己,可害怕出洋相,害怕失败,从而有损形象。因此,对于一个勇于上台讲话的人,无论他的水平怎么样,人们在内心深处都有着或多或少的钦佩。就算是一名战斗英雄,他也会赞叹你的勇气,因为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的他,也有可能惧怕站在讲台上去发表讲话。事实上,许多名人、伟人在第一次演说时也会不停地发抖。所以,当你站在讲台上,你便是一个勇敢者,便值得别人佩服。当然,不是说站在那你就比战斗英雄更加勇敢,更加视死如归,只是说在某个方面证明你确实有些胆量。对于普通人来讲,这便足够了。相信你肯定碰过这种情况,在某个集会或会议上,主持人邀请某某说几句话时,有的找出诸多理由拒绝,不敢露头;有的非常做作,羞羞答答的像个新娘子;也有的勉强上台后,结结巴巴地说不出什么,让听众非常所望。最后,有自动溜下台的人,有被听众哄下去的,也有听众反应十分冷淡的。

面对运用气场说话术时的环境与压力,是一种自我挑战。对惧怕的正常反应,要么是逃避讲台,要么作自我斗争,最后战胜自己重新踏上讲台。假如你最后站在了讲台上,没成为逃兵,从某种意义上讲,你便是控制住了自己脆弱的情感,而且战胜精神障碍,成功地超越了自己。

气场说话术是表演艺术

民主党候选人约翰·亚当斯在竞选美国总统时,遭到共和党污蔑,说他曾派其竞选伙伴平克尼将军到英国去挑选四个美女做情妇,两个给平克尼,两个留给自己。约翰·亚当斯听后哈哈大笑,马上回击:“假如这是真的,那平克尼将军肯定是瞒着我,全都独吞了!”

约翰·亚当斯最后成功胜出,成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二位总统。亚当斯的胜利当然不应全归功于幽默,但却不能否认幽默魅力的功用。试想一下,如果亚当斯听到攻击之后气急败坏、暴跳如雷、脸红脖粗,或辱骂对方的不义,或对天发誓:“若有此等丑闻,天打雷劈!”这样的后果,是越辩越清还是越辩越“黑”都有待商榷。

再介绍一个加拿大竞选中的小情节:加拿大的一位外交官斯考特·朗宁,1893年生于中国湖北的襄樊,是喝中国奶妈的乳汁长大的。他回国后,在30岁时竞选省议员,当时反对派多方诽谤、诋毁他,说:“你是喝中国人的奶长大的,你身上一定有中国血统。”朗宁沉着地回击道:“据权威人士透露,你们是喝牛奶长大的,你们身上一定有牛的血统。”

朗宁在这次选举上获胜。拥有这样机敏智慧的头脑令人放心地觉得,他可以做个出色的议员。

站在台上,很容易被人放冷箭、造谣言,并且被伤害。这种蓄意诋毁如不及时正确处理,对自己的气场及尊严也有着极大的杀伤力。因为台下站着无数的听众,你的一举一动都处于焦点之中。置身此类局面下的人,最好运用幽默的武器,以四两拨千斤的姿态,潇洒地把对方打个四脚朝天。

美国前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就是一个精于此道者。他在一次讲话中,有人当面诋毁他是一个“两面派”,告诫听众们不要相信林肯。置身此境的林肯,并没有花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去辩白自己——他还有讲话的正事没说完,但他又不能完全置之不理,授人以默认的口实。他只用了一句话,就把“两面派”的帽子扔到了太平洋。他对听众们说:“大家看看我这张脸吧——如果我有两张脸孔的话,我还会成天拿这张脸来示人吗?”(林肯的长相欠佳——编者注)

林肯的话引起了台下听众的会心一笑,“两面派”的说法就这样烟消云散。林肯得以继续自己的讲话,并获得了大多数听众的支持。

前苏联的著名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有一次在大会上讲话,他的讲话锋芒毕露、妙趣横生。忽然有人喊道:“您讲的笑话我不懂!”“您莫非是长颈鹿!”马雅可夫斯基感叹道:“只有长颈鹿才可能星期一浸湿的脚,到星期六才能感觉到呢!”

“我应当提醒你,马雅可夫斯基同志,”一个无理听众挤到主席台上嚷道,“拿破仑有一句名言:‘从伟大到可笑,只有一步之差’!”——“不错,从伟大到可笑,只有一步之差。”马雅可夫斯基边说边用手指着自己和那个人。马雅可夫斯基接着开始回答台下递上来的条子上的问题。

“马雅可夫斯基,您今天晚上得了多少钱?”——“这与您有何相干?您反正是分文不掏的,我还不打算与任何人分哪!”

“您的诗太骇人听闻了,这些诗是短命的,明天就会完蛋,您本人也会被忘却,您不会成为不朽的人。”——“请您过一千年再来,到那时我们再谈吧!”

“马雅可夫斯基,您的诗不能使人沸腾,不能使人燃烧,不能感染人。”——“我的诗不是大海,不是火炉,不是鼠疫。”

马雅可夫斯基在别人的攻击与诋毁之下,丝毫不乱阵脚,举起幽默的宝剑将那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冷箭干净利落地斩断。

这就是巧妙运用气场说话术的力量。它能让一个人面对谩骂、诋毁与侮辱时,毫发无损地保全自己。我们什么时候看到过富有幽默感的人在交流或论辩中被动过?即使是身处完全不容理性讲理的险恶境地,他们也能以自己高超的讲话技巧散打腾挪、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