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上下五千年
10893500000086

第86章 开元盛世

韦皇后与安乐公主的统治越来越不得人心,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合起来,一起发动政变,除掉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拥立李隆基的父亲李旦即位。两年后,李隆基登上帝位,这就是唐玄宗。不久太平公主又想发动宫廷政变,废除李隆基。但是,李隆基先发制人,粉碎了太平公主的篡位阴谋。他将太平公主赐死,并将其余党一网打尽。随即改年号为开元,开始了从开元至天宝年间长达四十余年政局比较稳定的鼎盛阶段。

粉碎太平公主的篡位集团之后,唐玄宗先是流放郭元振,斩杀唐绍,重树皇帝权威,同时礼待自己的同胞兄弟,却不给予实权,减少发动政变的可能性,贬斥那些自认为对他有功而要求权力的人,从而巩固了皇权。之后,他开始整顿朝纲,任用贤能。

首先,李隆基任命姚崇为宰相。据说,李隆基起先任命姚崇为宰相时,还受到姚崇的“要挟”。姚崇初次见到李隆基时,他正在渭水边上打猎。皇帝让姚崇加入宰相的行列,姚崇没有接受。当时皇帝感到很奇怪,休息时就问姚崇说:“你为什么不加入宰相的行列呢?”姚崇回答道:“我要建议十件大事,如果陛下不能实行,那我就不敢接受任命。”李隆基听了姚崇的十大建议以后,觉得非常有意义,就批准了。姚崇也就答应了做宰相。姚崇当了宰相后还做了一件大事,就是主持了开元初年治理蝗灾的工作。当时很多地区发生了蝗灾,遮天蔽日的蝗虫给庄稼带来严重的侵害。姚崇知道如果不能及时遏止蝗灾,不仅经济上会有重大损失,而且也会威胁国家稳定。于是,他亲自指挥,下令各郡县要全力消灭蝗虫。在姚崇的统一部署下,蝗灾终于被遏止。

姚崇之后的宰相宋,也是一个非常有才干的人。他一面重视挖掘人才为国家所用,一面绝不徇私枉法,严格要求自己的亲属。有一次,宋的远房叔叔宋元超参加吏部的考核时,向主考官表明自己和宋的特殊关系,希望能照顾一下,弄个好官儿。宋得知后,特地关照吏部不给他官做。

开元时期,不仅仅是皇帝李隆基重视人才的选拔培养,其任用的几位宰相也都善于发现人才,从而形成了一个很好的风气。张九龄出身广东,广东那时候叫做岭南,是还没有开化的蛮荒之地,要是看出身背景,肯定做不了宰相。可是张九龄却受到唐玄宗的重用,而他虽然感激唐玄宗的知遇之恩,却对皇帝的过错不加隐瞒,及时指出。

唐玄宗纳谏的事情,还可以通过他对后来的宰相韩休和萧嵩的态度,有所了解。韩休十分耿直,一发现唐玄宗的过失,就会直言进谏,萧嵩相反,总是唯唯诺诺,顺从唐玄宗。有一次,玄宗照过镜子,显出闷闷不乐的样子,左右内侍说:“韩休当了宰相以后,陛下消瘦了,为什么不将他罢官呢。”玄宗严肃地说:“我虽然瘦了,但是天下人却一定肥了。萧嵩来奏事,只是顺从我,他走了以后,我心里不踏实,不知道我的处理是否妥当。韩休来了以后,我睡觉却很安稳,因为我知道这件事情肯定能成。我任用韩休,为的是治理国家,而不是为我一人。”

正是由于唐玄宗执政初期重用人才,知人善任,赏罚分明,善于纳谏,办事干练果断,加上一系列合理的政策和规章制度,开元时期,唐王朝政治安定,国力强盛,百姓富庶,经济文化的发展达到了顶峰。其中唐诗最为后人称道,而著名诗人高适、岑参、王维,特别是李白、杜甫都生活在开元时代。其他如音乐、绘画、雕刻等艺术也都有显著成就。此外,唐玄宗还对吏治进行改革,让官员们恪尽职守,尽职尽责。又对兵制进行改革,军事实力日益增强,一度收复了北方与西北的领土,恢复了丝绸之路。历史上把李隆基锐意改革所取得的太平盛世称为“开元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