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已经统一中原九年了。有一天,秦始皇在咸阳宫为庆贺大败匈奴而摆宴。文武官员全都出席了。同时参加宴会的还有七十个在学术思想上有名望有地位的博士。宴会当中,博士的领袖周青臣举酒颂扬秦始皇的功德,他说:“陛下英明,凭借不到千里的疆域消灭了六国,统一了中原,赶走了蛮人和夷人。如今凡是太阳月亮照得到的地方,全都服从陛下的统治了。陛下废除了分封,设立了郡县制度,这样防止了战争的发生,使得天下人人都能安心的生活。这样的太平时世,必定能代代相传,直到千秋万世。陛下的威德,远远超过了上古的三皇五帝啊!”
周青臣的一番颂扬,使秦始皇心里甜滋滋的,他连连点头夸奖道:“说得好!说得好!”可是这一番颂扬却触怒了另一些满脑子旧思想的博士们,有个叫淳于越的博士,他听周青臣赞颂郡县制而反对分封制,心里十分难过。他赶快往前走几步,急急忙忙地对秦始皇说:“陛下!我听别人说,殷周两代的国王传了一千多年,他们分封子弟功臣做诸侯,像众星拱月那样拱卫中央朝廷,这本来是个很好的制度。如今陛下统一了中原,子弟却毫无地位和实权。将来万一出个像当年齐国田常那样谋篡王位的乱臣贼子,这种局面又将由谁来挽救呢?我听老一辈的人说过:事情不照老规矩办而想要长久,根本就不可能。现在周青臣又当面奉承陛下,加重陛下的过错,我看他不是忠臣。陛下还是最好考虑一下分封的问题!”
秦始皇对淳于越的话十分厌烦。他叫大家再次讨论,看看究竟是分封制好,还是郡县制好。这时候已经升任丞相的李斯反对淳于越的谬论,他对秦始皇说:“古今时代不同,情况已经随着时代改变了,我们决不能再拿古代的制度到今天来实行。如今天下已经安定,法令已经统一,老百姓应当努力种田做工,读书人应当努力学习现行的法令制度。可是如今总有一些脑子被旧思想充斥的读书人,用古书思想来攻击时政,这非常不利于您的统治,必须予以严厉禁止。我建议:史官所收藏的图书,凡不是秦国的历史,全部拿来烧了;不是政府任命的博士官所收藏的《诗经》《尚书》,而是私家收藏的这一类书籍,一律焚烧掉,这样来断绝其根源。”
秦始皇也认为那些有旧思想的人到处宣扬旧制度,的确妨碍了他的统治。于是他决定接受李斯的建议,下令焚书。焚书的具体办法是:除了那些讲医药、占卜、种树一类的书以外,凡不是秦国史官所记的历史书,不是官家收藏而是民间所藏的《诗经》《尚书》和诸子百家的书籍,全部在三十日内上交官府并烧毁。以后还有偷偷谈论古书内容的,处死刑;借古时候的道理攻击当前政治的,全家都要处死。官吏知情不告发的,判处同样的罪。命令到达后三十天不烧毁书籍的,在脸上刺字后罚去做四年长城的苦工。如果有人要学习法令,必须跟随官吏去学,而不准学习古书。
焚书的命令发布以后,各郡各县的官吏不敢怠慢,都立即严格地遵照命令去执行。老百姓遭到了挨家挨户地搜查。在很短的时间内,到处出现了焚书的熊熊烈火。焚烧那些刻写在竹木简上的古代书籍,使得中国的文化事业遭受了一次浩劫。秦国以外的历史书和记载着诸子百家学术思想的书籍,几乎全部被烧了。秦朝以前的许多历史事实和学术思想从此失传。
秦始皇下令焚书,遭到许多读书人的反对,不仅那些有旧思想的人反对秦始皇的暴行,连一些在朝廷里享受着高官厚禄的博士,也都在暗地里议论,都认为秦始皇如此摧残文化,实在太过分。
焚书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12年,有两个替秦始皇求不死药的方士侯生和卢生,偷偷地议论说:“秦始皇为人残暴,自信心太强。灭六国统一中原之后,自以为是从古以来最了不起的一个君主了。他专靠残酷的刑罚来统治天下,大臣们不敢说真话,他也不信任任何人,一切事情都得由他自己亲自来决定。像他这样贪图权势的人,我们还是不要为他求仙药的好。”他们两个人商量好以后,就偷偷地带着从秦始皇那里领来的钱财,逃走了。
秦始皇听说读书人在背后说他的坏话,侯生、卢生还居然逃走了,十分生气,决定对他们施行严惩。
于是秦始皇下令叫御史大夫去查办那些在背后诽谤他的读书人。在残酷的刑罚下,一些被抓的人为了给自己开脱,就一个一个的攀连其他的人,攀来攀去,一下子查出来有四百六十多个方士和儒生犯有嫌疑。秦始皇一怒之下,也不详细审问、查证核实,就将他们全部活埋在咸阳城外。其实四百六十多人当中,只有少数人真正反对秦始皇,大多数人都是含冤死去的。这是秦始皇对读书人的残暴屠杀。
秦始皇进行焚书坑儒,目的是想统一思想,对那些反对中央集权制的思想和言论进行压制,但是他的做法太过分了,太残暴了。焚书,毁灭了秦以前长期积累起来的文化财富;坑儒,杀害了许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此以后,秦朝宫廷里真正有学问的人大大减少,而那些专会阿谀奉承、欺上瞒下的奸贼如赵高之流,逐渐成了秦始皇身边的重要人物,秦朝开始走下坡路了。秦始皇在完成伟大统一事业的同时,也对人民实行残暴统治,犯下了滔天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