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残疾人员常见病自我保健
10892800000006

第6章 其他残疾自我保健

第一节 视力残疾儿童的家庭训练

视力残疾发生的原因有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前者多见于儿童,后者多见于成人,两者的基本训练方法相同,而儿童的视力训练较成人困难。因此,重点介绍儿童家庭训练。

1.有关视力残疾的知识

“视力残疾的定义”

视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低下并且不能矫正或视野缩小,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视力残疾包括盲(完全看不见)及低视力(可以看见一点点)。

儿童视力残疾的原因:可能生下来就有;或是眼睛外伤或生病造成;有时也可能由于缺乏营养,如严重缺乏维生素A可以引起角膜软化、角膜溃疡甚至失明。一旦发现儿童有视力困难,应该到医院诊治,弄清楚能不能用药物治疗,需不需要配眼镜。

对于还有一点点视力的儿童,你应该训练他尽量运用残留的视力;对于完全看不见的儿童,你也可以训练他,做同年龄人所能做的活动。

“视力残疾儿童的特点”

由于他眼睛完全看不见或仅能看见一点点,盲童通常表现为异常地自尊、自负或自卑、缺乏自信心。情绪不稳定,比正常儿童更敏感由于盲童常年“以耳代目”和“以手代目”,他的听觉分辨能力、触觉能力比普通儿童高些,所以他们对听觉信息和触觉信息更感兴趣;但他们普遍存在着应变能力尤其是应变新环境的能力差、行走能力差、操作能力差等现象。

“视力残疾儿童存在以下方面的困难”

如果视力完全丧失,他就看不到别人如何照顾自己,怎样穿衣服、吃东西、喝水、洗手、洗脸和大小便;他也看不到别人走路的方式、婴儿爬行和成人走或跑的样子;他看不到别人怎样做事,怎样用手或手指触摸东西,拿东西和使用物品;他看不到别的小孩之间是如何玩耍的;他看不到家里人和其他人的面孔和身体;他看不见人们用讲话、面部表情及手臂和身体的活动来进行交流;他看不见他周围的事物,看不见他的家、院子、村庄是什么样子。在下面的内容中我们将介绍一些相关的知识和方法来帮助视力困难儿童学习这些知识。

“如何帮助视力残疾儿童学习”

视力残疾儿童可通过触摸认识事物,可以通过听声音学会做些事情,还可以通过嗅、尝认识事物。通过这些方式认识不同的事物。只在可能引起自身伤害的情况下才教他停止。让他知道。当他学会了新的动作或会做某些事情时,你是很高兴的。你可以表扬他、抚摸他、亲亲他或搂抱他,鼓励他学习更多的东西。

2.视力残疾儿童必须学会做的活动,如何训练他自己照顾自己?家长怎样帮助他?

通过你的帮助,他能和其他儿童做一样的活动,他可以学会同年龄儿童会做的事。

首先你要观察被训练的人,了解他的能力,能单独做些什么,哪些不能做。经常鼓励他做自己单独能做的事。叫他做时,你始终不要放眼。一次只能教一个活动,一个学会后再教第二个活动。

“采用何种方式容易收到效果”你可用下列方式教他活动,从你认为他容易学会的事开始。

(1)

想想他怎样才能做这个动作,向他解释应该如何做,说明这个动作对他日常生活的意义。

(2)

给他做个样子帮他完成动作,向他解释你是怎样做的,让他仔细地听你讲并摸摸你做的方法。然后试着要他自己做,尽量不要帮他,他自己不能做的部分稍微帮他一下,将你的手放在他的手上,并教他与你一起完成。

(3)

跟他一起完成动作时要显得你很高兴。在他能够完成他原来不能做的动作时,你要表示出很高兴。当他的动作做得不错时,也要加以鼓励,拍拍他、抱抱他并夸奖他做得好,这会使他想还要做得更多。

(4)

每次都用同样方式帮他做需要的动作。

(5)

当他学做更多的动作时,尽量少说、少帮。每次做时,你不帮忙,尽量让他多做几次。实在要帮时,就将你的手放在他的手上帮他完成动作。

(6)

坚持训练,一直到他学会做完整的动作,可能需要几天或几星期。

3.怎样训练视力困难儿童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吃饭、喝水的训练”

(1)

要他保持双手清洁,防止疾病,教会他每次吃东西前后要洗手。

(2)

一定要与同年龄儿童一样给相同的食物和饮料。这样他就不会因为残疾而与别人不同,他自己可能还不知道怎么吃、喝,应该教会他们自己单独进行,并应教给他们像正常人一样的方式吃喝。先教给进食的方法:左手拿碗、右手拿勺或筷子,再教握筷后用无名指碰靠碗口边侧,掌握方向,然后把饭送入口中。如果在视力丧失前能够独自进餐或用杯子喝水,用同样方式进餐和喝水就较为容易;如果他完全看不见,帮助他学会吃各种食品。坐在他身边,告诉他吃的是什么东西,并教给他这种食品的味道和他的感受。如果是个小孩,他不会用杯子喝,你可以手把手地教他拿杯子喝,教他怎样拿杯子,怎样喝,再放下杯子,教他几次,每次帮他帮得少点,然后要他单独做,这样可以教会小孩用杯子喝水。

(3)

每次坐同一个位子,他吃起来就更方便。每次吃饭时把他用的碗、筷子、盘子、杯子放在相同位置,使他找、用方便。在教给他们进食技巧的同时,要将餐具如筷子、勺、碗、碟、盘子、饭盒等的名称教给他们。

(4)

每次将不同的食品放在他的盘子里相同的地方,便于他找到。

“自己学会刷牙”教会儿童应该每天刷牙。教他刷牙齿内、外、前、后各处,可以用手指或牙刷蘸盐或牙膏刷牙,刷牙后用水漱洗。

“自己学会梳头”

开始时只要求他们把头发梳通,感到梳头的乐趣,然后教给他们梳成各种发型,教女孩编辫子。

“自己学会穿衣”

(1)

先让孩子自己触摸衣服,认识衣服各部分名称,识别衣服里表。然后,有意识地训练穿无扣、无带的衣服。如果前后相似,在衣服背后内部缝个标记。

(2)

让他了解不同颜色的衣服。用不同形状的标记,缝在不同颜色的衣服内,让他记住,穿时可选准他要穿的颜色。

(3)

教会他穿衣裤的方法:先把双手伸到衣袖里,然后把领子从头上套下来;先把双脚伸入裤腿里,然后提起腰部;学习穿衣的同时,学习脱衣服,把上衣从下撩起,头从领中褪出,再脱掉双袖;或者提着裤子的腰部,把衣服拉到脚踝部位,把脚从裤子中抽出。

(4)

学习了穿脱无纽扣的衣服后,再学习穿脱有纽扣的衣服。

“自己学会洗澡”

(1)

首先要让孩子明白,保持身体清洁可以防止生病,因此应该每天洗脸、洗手、洗脚,经常洗头、洗澡,这点十分重要。

(2)

他应该在家人洗澡的地方以相同的方式学会洗澡。比如可以用小盆子从桶里舀水冲洗,也可以用淋浴,教他冷热水管的位置,应该先开冷水再开热水,以免烫伤。肥皂、毛巾应放在固定的地方,便于他拿取。

(3)

如果他一个人不能单独去洗澡的地方,就可安排其他人陪他去;还可以从家到洗澡的地方牵条绳子,以便他自己摸着去。

“自己学会洗衣”

(1)

洗澡后要穿干净的衣裳,告诉他穿的衣服必须经常换洗。他也可以通过闻衣服的味道,了解自己所穿衣服是否已经脏了。

(2)

在教他洗衣服时要先教他计数,洗衣前后要数清衣服件数,以免丢失;如果在河边洗衣,要告诉他首先要注意安全,衣服要一件一件地在河里洗,如果许多衣服都放在河里,就会被水冲走;教会他用手体会洗一件衣服所需要用的肥皂或洗衣粉的量。

(3)

教会他晾晒洗过的衣服以及晾晒好后衣服的收叠。

“学会自己上厕所”

(1)

他应该像家人一样上厕所。如果他不能单独去,就要人陪他,或从家到厕所牵根绳子,便于他去。

(2)

教他能控制自己的大小便,如厕要关好门,不要便到外面,便前能褪下裤子,每次大便后要擦干净,教他自己擦。便后要冲洗厕所,会用冲水器,会开关水龙头,废纸能放入纸篓里。

(3)

每次大便后要用水和肥皂洗手。

“用钱”

(1)

教孩子认识货币:教他用触觉区分不同大小、形状和重量的硬币;教他用手摸清各种纸币的大小,这可以将票子放在手指之间体会。

(2)

如果几种钞票大小形态相同,家长就按不同面值折成不同形状来区别。

(3)

当孩子认识货币后,可以叫他尝试买卖东西,并在这一过程中体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

“关于盲童的家庭”

(1)

盲童必须生活在一个安全的家中,他才能够在家庭周围安全地活动。火塘、炉子、灶门都应该有保护,以免他烧伤。如果有井,就要加盖,免得他掉下去。

(2)

如果房屋周围路上有石头,使他难于走动,应该搬走;路上如果有洞,应用砂土填平。

“怎样训练视力残疾儿童在周围活动?”

视力残疾儿童应该及早训练他在周围活动。如果被训练的人能看到一点点,让他看东西时靠得近一点,利用残留的视力在周围活动。被训练的人只在暗处看不见东西,就在白天看得最清楚时进行训练活动。在教会他在白天活动后,再教他在昏暗时活动。

(1)

由于他看不见,需要记住许多事情。帮助他记住屋里、院里和村子里的一些事情。然后帮助他记住院子里的物件。在家和院里都熟悉后,再叫他记住村子里的事物。

(2)

在教他熟悉家、院、村里的事物时,应采用下列方式:要他抓住你手臂关节上部,落在你后面半步,以便他能跟着你移动;如果是个看不见的小孩子,就要他抓住你的手。

(3)

先领着他在家里活动,认识室内外环境,向他讲解在屋内活动的方式,说清家里的物品,让他们通过触摸认识房门、窗户、家具,了解它们的位置,把室内一切可以拿来的物品让孩子摸,并一边触摸,一边告诉物品用处。然后要他用触觉来“看清”它们,帮助他记清如何在家中活动。

(4)

然后领着他在院子里活动,告诉他院子里的物品如树、灌木、篱笆和有火的地方。告诉他里面的种类。能摸的东西都要让他摸一摸,尽量让他认识。在开始教他走路时,你一边陪他走一边跟他讲话,告诉他走的是什么样的地面,如地面是粗糙、平滑、沙地、草地等。要他用脚和手去感受地面的差别。

(5)

教会他注意听声响,随声响转动头。帮助他学会听声音移动的方向,判断声音的来源,距离多远。

(6)

领着他再在村子周围活动,告诉他碰到的事物如洞、大石头或树,帮助他用手和脚触碰识别这些事物;告诉他周围发生的事情;告诉他住在附近的人,特别是年龄相近的,告诉他邻居家里人的名字和年龄。鼓励他向路上遇见的村里人讲话,帮助他从语音上认识人。

(7)

告诉他所遇到的动物,如狗、猫、牛、鸡等,让他触摸这些动物,并听它们的叫声,使他熟悉。

(8)

帮助他从声音和气味上区别事物,可以有意识地向孩子介绍各种物体的气味,如厨房的气味、人体的气味、汽油味、酒味等,并具体尝试某些味道,如糖的甜味、盐的咸味、醋的酸味,为他们和别人谈话积累素材。同时,也教会他用气味和声音来辨别事物,弄清在村中活动的路,如动物和垃圾,便于躲让;帮助他听声音以辨明自己所在的地方;在不同的处所脚步声也不相同,教会他辨别是走在空旷处或靠近墙壁或建筑物处;

(9)

教会他在嘈杂的地方区别不同的声音,区分出人、动物和汽车。

(10)

时间观念的培养。让孩子理解春、夏、秋、冬,知道一天、一个月和一年的概念,知道早晨、中午、晚上和时钟打点表示的时间;要教他感觉出不同的风和气温,说出是怎样的天气。从气温的不同说出一天中的时间。为交往积累素材,为智力发展打基础。

“怎样训练儿童单独活动”当他已经熟悉屋内院内的情况后,教他逐渐独自在这个范围内活动。教给他在独自活动时怎样保护自己。

(1)

刚开始的时候,小孩可能不愿意走动,因为怕碰到东西或跌跤,教他在行走时一只手放在脸前面(保护她的头和脸),另一只手放在身体前面保护自己(也可以用这一只手或走在前面的一只脚感触物品),这样小孩就敢于单独活动了;在屋内走动时,可以把另一只手放在腹部前面,既保护自己,又可感触到桌椅;在弯腰向下时,更要用手挡着脸,以防脸碰到桌椅等物品;也可以教他用手背靠着墙或桌子活动。有时他会跌倒,教他学会跌倒前先将手臂伸直,这样跌倒时就不会受伤,即使受伤也不重;有时他也可能撞着门、墙或家具,要他把一只手总是放在脸前面以保护自己。当他学会这种方式后,就不怕在周围活动了。

(2)

开始训练时,你不要扶他,但在他活动时要一直跟他讲话,告诉他周围有些什么东西。重复地讲,一直到他能记住并能独自活动时为止。他独立活动时,开始会感到孤独,这时你要靠近他并和他讲讲话,让他知道你一直在他身旁并关心着他,这样可以鼓励他活动。千万不要让他单独呆在生疏的地方,并且不知道你什么时候返回。

(3)

告诉他要去的地方在什么方向。从已经熟悉的地方如门、墙开始,告诉他记住怎样改变方向以到达要去的地方。

(4)

走动时可以用手背靠着墙或篱笆。不让他在有石头和有坑的小路上走动,除非把这些障碍除掉,以免跌倒;保护他不要到危险的地方去,如水塘、井边、河边、火堆旁。有火的地方和水井都应该有防护,以防小孩靠得太近。

“怎样训练儿童使用手杖活动”

训练视力困难的儿童或成人使用长手杖,他就可以更方便地在村子周围单独活动。因为手杖是用来发现路上障碍物以避开障碍的。

(1)

首先要找一根合适的手杖,可以用树枝或竹子制造,手杖要直而轻。手杖的长度应该与地面到肘部的长度相等。如果他走得很快,步子大,手杖就稍为长些。

(2)

使用盲杖的技巧:用手杖探路行走,手杖应该点在前面,距离他一整步,手杖触地时要轻,手杖的末端应该点在两侧脚的前面;将手杖紧贴地面,不要漏过路面上的一些小障碍物。他可以随便用那只手抓手杖,这由他自己决定。而他可以用另一只手触摸路中高一点的东西;应教会他手腕活动,将手杖从一侧移到另一侧,臂和手应该保持在身体中部。当手杖点触左(右)侧时,他就应该迈右(左)腿;当手杖移到右(左)侧时,就迈左(右)腿。

(3)

当手杖碰到不同东西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告诉他这是什么东西,是石头、沙子还是金属,让他能从声音上进行判别。

(4)

行走时,先要用手杖探知路面的宽度或者每一台阶的高度,以免跌倒。如有困难,他应该请求别人帮助,他可以用一只手抓领路人的手臂,另一只手拿手杖。

(5)

训练用手杖走路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同一个动作,可能需要训练多次,才能正确、安全的进行。如果他有一点视力,要他眼睛注视前面,并用手杖辨路,这样他走起来要安全些。

“教会儿童怎样安全地在马路边走和乘坐公交车辆”让孩子知道本地常用的交通工具,可以触摸玩具、模型、实物,通过声音分辨不同的交通工具。教育孩子知道简单的交通规则,并带领孩子乘坐汽车、火车、轮船,让他有亲身体会。

(1)

教他走在马路边,以躲避对面开来的车辆。

(2)

在窄马路上要教他仔细听两边来往的车辆。告诉他只能在路上没有车辆或汽车停住时,才能过马路。

(3)

如果马路上车辆很多或者他弄不清楚路上有没有车辆,就要别人帮忙过马路。

(4)

如果他要乘公共汽车,应要求司机或其他乘客帮忙,提醒他下车的地点。

(5)

坚持训练,应该像同龄的视力好的孩子一样来训练他们,使他能安全地到处活动为止。

“孩子的未来”

视力残疾儿童也应该像同年龄儿童一样去上学、做到生活自理;孩子再大些,就要教他像其他孩子一样做家务;当孩子长大后,他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工作赚钱。

“与盲人交往的注意事项”

有视力障碍的残疾人,对自己的动态行为具有很大的不肯定性,但其听觉会格外灵敏,并对盲杖产生很大的依赖性;加之他们自卑、孤僻的性格特点,他们一般不会主动与人交往,但正常人应主动与他们交往,使他们感受到自己仍然是家庭和社会的一员。在与视力残疾人交往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语言要有礼貌,动作要适当放慢。

(2)

与视力残疾人交谈,在距离视力残疾人一两米远时,应首先有一个声音的提示,让其知道你在附近,然后再进行交谈和帮助,声音应亲切而随和。

(3)

见到视力残疾人,切勿大声呼喊或突然和其握手或拥抱,以免使其受到惊吓。

(4)

不经过询问不要去尝试为视力残疾人引路。引路时,要让对方扶握住你的胳膊肘部,落在你后面半步,以便他能跟着你移动。要注意视力残疾人的习惯,首先要询问他习惯扶握左边还是右边,其次,为视力残疾人引路时,要使用描述性的语言。不可以随意拿走视力残疾人的盲杖,或者牵引盲杖为其带路,这样做可能令视力残疾人心生胆怯或感到不舒服。

(5)

在与视力残疾人交往时,应注意避免使用“你坐这儿、坐那儿”这类的语言,因视力残疾人看不见,对方向、位置难以把握;引领他们就座时要明确地告知他们,请他们坐在你的左边或右边、前面或后面的位子等等。如果给视力残疾人让座,要把他的手轻轻放在座椅的靠背或扶手上,让他能够确定座椅的位置。

(6)

与视力残疾人进餐时,请特别注意要先帮他们触摸到自己的碗、筷、杯、盘在什么位置;要根据他的需要准备餐具,例如准备一个碗和勺,这样,饭菜不会杵到桌子上。

(7)

此外,遇见服务犬(导盲犬),在没有得到主人允许时,不要抚摸或分散服务犬(导盲犬)的注意力,更不要随意喂食。

“视力残疾的预防”主要是预防能引起视力障碍的各种眼外伤和眼病。

(1)

眼外伤的预防。眼外伤以儿童及生产第一线的青壮年为多,常见的眼外伤有眼睑外伤、结膜、角膜异物及角膜擦伤、眼球挫伤、眼球穿孔伤、电光性眼炎、眼部化学伤等,严重时可影响视力甚至失明。为防止眼外伤,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要做到“四要”“四不要”。“四要”即在工作区作业时要戴上防护眼镜;在发生眼外伤时要及时到医院诊治;在眼内进入异物时要及时清除;在危险化学品溅入眼内时要及时用清水冲洗。“四不要”即不要让眼接近危险物品,如尖锐物品、强酸强碱溶液及易爆品;不要直视强光、电焊光或有害光线;不要让儿童玩耍尖锐品、烟花爆竹;不要在眼外伤时揉眼或挤压眼睛。

(2)

有些眼病,如白内障、青光眼等,如不经及时治疗,可能引起失明,造成视力残疾。故有了眼病应及时治疗。

(余和平)

第二节 听力残疾和言语残疾者的家庭训练

1.关于听力残疾和言语残疾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听力残疾与言语残疾”

听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双耳不同程度的听力丧失,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经治疗1年以上不愈者),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听力残疾包括听力完全丧失及有残留听力但辨音不清,不能进行听说交往。

言语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言语障碍(经治疗1年以上不愈者),而不能进行正常的言语交往活动。言语残疾包括言语能力完全丧失及言语能力部分丧失,不能进行正常言语交往两类。

正常的听力是进行语言学习的前提。某些婴幼儿因听力丧失,无法学习语言,可成聋哑;轻者也会造成言语困难、社会适应能力低下、注意力缺陷或学习困难等心理行为问题。

所有婴儿和儿童都应作听力障碍的筛查。听力损害的诊断必须尽早,才能得到适宜的语言输入,并导致最佳的语言发育。

“听力残疾有哪些表现”婴幼儿在发育过程中,如家长发现患儿对外界音响反应不正常、学习说话延迟等,应作听力检查。

(1)

婴儿听力障碍的早期表现有以下几点:

①3个月以下时,对于突然而来的巨大声响丝毫没有反应。

②3~6个月时,对出现的声音不会寻找声源。

③9~12个月时,不会跟随大人的指示去做。

④12~15个月时,不会叫“爸爸”、“妈妈”。

⑤15~18个月时,对于爸爸妈妈讲的话无法理解,叫不出“爸爸、妈妈”。

⑥18~24个月时,不能说出两句或两句以上的儿歌。

⑦24个月后,语言障碍及反应迟钝表现明显,如听不见小鸟叫、对电话铃声、门铃声无反应等。

(2)

儿童如果听力发生问题,会表现出一些特殊的耳聋信号,这些早期听力障碍的信号表现是:

①与孩子交谈时,孩子经常会问“什么”或“你再说一遍”,或者表现出没有听清的状态。

②孩子与人交谈时,有眼睛紧盯着讲话人的嘴的习惯,这是耳聋之人特有的一种“读唇”的表现。

③在呼唤孩子时,孩子无反应或反应迟钝,而且孩子对声源的位置判别能力很差。如果在孩子的右方喊他时,他不能准确地把头或身子转向呼唤人的位置,而是转向相反的或者其他的什么方向。

④发音不准确,讲话不清楚,韵母音很重,家长常误认为孩子是在发音器官上出了什么问题。孩子的发音不准确,讲话不清楚,实际上是感觉神经性耳聋的一种特有的表现。

⑤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常常所答非所问。

⑥看电视或听收音机时,离电视或收音机的距离很近,或喜欢将电视机和收音机的声音开得很大。对婴幼儿和儿童的听力困难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减少因听力困难对儿童生长发育造成的不良影响。

“听力困难存在哪些危害”

一旦出现了听力困难,问题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听不见汽车鸣笛容易出交通事故;听不见敲门声不知道有客人来访;听不见电话铃声就无法与亲朋交换信息;看电视听不清对话就搞不明白前因后果;听不见别人说话就不能理解别人的意思。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听不见声音会使我们失去安全感。

耳聋的问题更多的是沟通的问题,由于长时间的沟通障碍,耳聋患者很容易走向极端,变得偏执、多疑,会逐渐避开与他人交流,封闭自我,与世隔绝。

听力残疾和言语残疾的人难以与别人交往。交往是指要向別人表达自己的意思和理解別人。人们在交往中互相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与需要。所有人都需要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与需要。

(1)

人们交往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①一个人说,另一个人听,并理解他话的意思。

②一个人用手、脸和身体的活动表示意思,另一个人理解这些动作的意思。

③一个人写下某些语句,另一个能读懂这些语句。

绝大多数人使用上述方式进行交流,而说、听是最常用的方式。因此说、听困难时,就难以与家人和社会上的人进行交流。

(2)

造成听力困难的原因有:

①先天性的听力残疾。

②生病后引起的听力残疾。

③头部或耳部外伤后造成的听力残疾。

④某些耳毒性药物引起的听力残疾,常见药物有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等。

⑤长期处于高噪音环境引起的耳鸣、耳聋。

他可能还能听到一点点声音,如高声讲话,高噪音,而其他声音就听不到。或者他根本听不到任何声音。

2.听、说残疾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儿童先天性听力残疾”

儿童完全听不到任何声音就不能学会说话,这些小孩需要极大的帮助,让他学会其他的交流方式,以让他在家中和学校中能与别人交流,他可以通过手、脸和身体的活动来进行交流;对于能听到一点点声音的小孩,学说话也很困难。他们也许能稍微听懂一点,但不能像正常人一样交流。他们学讲话要比听力好的儿童时间更长,同样,他们也可学会用手、脸和身体的动作来进行交流。

“成人在学会说话以后发生的听力残疾”

成人在疾病、头部或耳部外伤后以及使用某些耳毒性药物后会发生听力障碍。这样的人虽然能够说话,但说得很少,因为他听不到或不能理解别人讲什么。长时间后也许会形成自卑心理。家人和朋友应该鼓励他多讲,并且可以使用手、脸和身体的动作来帮助他理解他们所要表达的意思。

“听力正常但有言语障碍的儿童”

有些小孩听力正常,但他有面部、口、舌的活动困难,有些小孩还有手、腿的活动困难,这些小孩可能很难正常讲话。如小儿脑瘫。

“能听但不能讲的成年人”

不能讲话的原因有:因为他发音不准,或者因为他难以记住语句,可能是由于疾病引起的。有些疾病可以造成一侧手脚活动困难,同时伴有讲话困难。如脑卒中偏瘫患者。由于他记不住和不理解语句,家人和朋友就不和他讲话,大多数人就变得孤独。

3.听力残疾和言语残疾者的家庭训练方法

“怎样训练听力残疾而又未学会说话的儿童与他人交流”

交流意味着小孩懂你的意思,你也懂他的意思。对待残留有部分听力的小孩和听力完全丧失的小孩的交流方式完全不同。

有部分听力困难的小孩也许能听到一些声音。他也许能听到大声说话和很大的嘈杂声。这些小孩可能学会讲话,但要比听力好的小孩学说话需要更长的时间。对只能听到大声讲话的小孩,一定要讲清楚些、高声些、慢一些,但不要对他吼叫;讲话时要他看着你的脸;还应教会他用手、脸和身体的动作进行交流。

有些小孩完全听不到任何声音。这些小孩应该学会运用手、脸和身体的活动进行交流。

“怎样帮助小孩学会交流”

(1)

尽量跟他讲话,使他感到你喜欢他。像对家里其他小孩一样抚摸他、抱抱他,表示你爱他,你要表示出你想和他交流,让小孩有与别人交流的愿望和需要,这很重要。同时应该注意:在你和他讲话时,要肯定他正在看你的脸。特别要他看清你的脸部活动,特别是唇和眼。

(2)

试用游戏进行训练:他可通过跟其他小孩一起玩耍来学会交流,教会家里其他小孩怎样帮助这个小孩交流;家长也可以和他一起进行游戏,他会喜欢这种活动的。

(3)

选好与小孩交流的时机很重要,要在他情绪好的时候教他,否则他会很消极和抵触。如果他不愿意做,那就另外找一个合适的时间。

(4)

在交流过程中要注意适时安抚孩子。听不到的小孩要学会交流是十分困难的。他首先要弄懂你的意思,然后还要学会怎样把他的想法和感觉到的事告诉你。有时孩子因为不能交流一些事情而着急、烦恼甚至发怒,这时你要安抚他,不让他发脾气。可能在要他学会怎样试图告诉你某些事之前,你要花长时间与他交流。

(5)

学习的顺序:首先要他看懂别人在“先看后说”做什么和说什么,然后再教他把刚才看到的事情试讲一下。

(6)

别的孩子可同时用耳朵和眼睛学习,而他则只有用眼睛学习。让他看这件事你怎样做,并怎样用语言说出来,要他在你讲话时看着你的脸(特别是唇和眼)。然后尽可能让他重复你刚才做的事和说的话,过些时候,他就会理解他看到的,然后他可能想要和你交流。

(7)

教会你的孩子做其他孩子能做的事。教他自己吃饭、穿衣、上厕所、洗澡,教他像其他孩子一样做家务如提水、扫地、买菜、做饭,尽可能让他感觉到他是有用的,是家庭的一分子,让他从中得到快乐。

(8)

扩大他的活动和交往范围:让他跟你一起去市场、商场购物;带他参加朋友的聚会、走亲访友等,尽量多地让他与别人交流,帮助他了解社会上的人和事。

(9)

到了学龄期,已能够与家人交往时,送他去上学。在学校里与老师和其他孩子讲话。并告诉他们怎样与你的小孩交流。

“教会小孩交流的技巧”第一,看交流时的身体活动。

(1)

听力正常的孩子很容易学会并理解笑、挥手、拍手等动作的意义。但听力困难的孩子在你笑时、说话时听不到你发出的声音。所以你要尽量用脸、手和身体的活动来帮助他理解你说的意思。

(2)

当你和他说话时,让他看着你的脸,即使他一点也听不到,也要他看着你说话时的脸的动作。让他看出你高兴、悲伤、疲劳等等,让他分享你的感受。

(3)

尽量让他用手和眼与你交流。和他谈家里人的情况,谈一切能看得到的东西,指给他看你谈到的人和物,并让他用手摸你们交谈到的东西,并要家里其他人也用同样的方法和这个孩子讲话。

(4)

鼓励他向你表示他的要求。当你给他喝水时就指杯子。教他怎样指杯子,怎样做“喝”的动作,然后给他喝。用这种方式,他能学会用脸、手和身体的动作向你表示他的需要。

第二,学会手势的意义。

(1)

用于交流的一套手势称手语。在有些国家,所有听力困难的人都使用同一手语进行交流。

(2)

在家里,家里人如果没有学习过手语,也可以统一运用一定的身体活动来表示一定的意义(事情),你和家人可以预先订个计划,帮助这个小孩和家人进行交流。例如,你们全家人商量后用某一手势表示“是”,而用另一手势表示“不是”。在家人选定“是”和“不是”的手势后,家里每一个大人和小孩与他讲“是”与“不是”都用同一手势。家人和他讲“是”时,要他注视讲话人的脸和唇,同时要注意家人所做的“是”的手势。

(3)

要家中孩子们使用手语与听力困难的孩子说话。听力困难的孩子跟其他孩子学比向大人学容易得多。

(4)

孩子们做游戏时会编出另外一套手势,大人们应学会这套孩子们用的手势的意义,以便与听力困难的儿童进行交流。

(5)

在他懂得某一手势的意义之前,可能要进行多次重复使用。他懂得手势意义后,鼓励他用这种手势来表达他的意思。听力差的孩子在学会使用这些手势前要花相当长的时间。你一定要对他有耐心。持续应用这些手语与他交流。

第三,注意“看”别人发音。

(1)

你的小孩如果能听得到一点点声音,也许他只有在高声叫喊时才听得到,你就尽量讲得慢一些、大声些,并重复发音,但不要吼叫,千万不要在你教他交流时让他以为你在生气;要他将手放在耳朵后面,看是不是听得清楚些。要他分别试两边耳朵,弄清有无帮助。要鼓励他发同样的声音,在听到他发音时你要表示很高兴,并对着他笑,跟他说话,拍手或是搂抱他。

(2)

你的小孩可能一点也听不到。如果是这样,他学语言就极为困难了。但他可以用身体活动来进行交流。即使这样,你还是要尽量跟他讲话,在你说话时要他注视你的脸。你讲话时活动你的脸、手和身体。

(3)

当他学习你手势的意义时,也可能学会你所说的词语,当他看你脸、嘴动作,了解了你说的意思时,他便会“察言观语”或“察唇辨语”。能听到一点点声音的儿童比完全听不到声音的儿童学“察唇辩语”容易些。

(4)

必须帮助他学会唇读法。帮助他每天学会唇读2~3个词语。让他看清你说这个词时嘴唇的不同形状。你可以对他说:“这是椅子”,并指着椅子;再说“这是杯子”,再帮他指着杯子,每天重复同一词语,当他知道了你说出“杯子”、“椅子”时的嘴唇的活动,要他拿、放杯子和椅子。你也可以试着将这些融入游戏中。比如把杯子藏起来,再让他找出来。这样他便很容易地来学习了。

(5)

唇读与手势并用。唇读可以帮助人们交流,但听力困难的人不可能仅靠唇读就能理解别人说话的意思,因为有许多词语发音时唇的动作是相同的,比如说“妈妈”、“爸爸”时,唇的动作就相同。所以,你和家人在说话的同时还应该做手势和身体活动。

(6)

在学手势和唇读法时,他可以先学具体事物的名字,如桌子、椅子,让他看得见、摸得着,学起来更容易些;然后学一些动作的名称,如“来”、“去”、“给”、“走”等;最后才学较为抽象的词语,如形容词。注意:让孩子学习的时间不要太长,否则他容易疲劳,以后他就不想再学了。

第四,手势的使用。

(1)

在他理解了手势与词语后,他就会用来交流。他可能先用手势,以后才试着讲话。开始他可能只会用一种手势;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他会同时用两种或多种手势;当他理解更多手势后,他就会用来交流了。

(2)

鼓励他使用新的手势。当他使用以前从来没有用过的手势时,你要表示出高兴。并在他下一次想说同样事情时,鼓励他使用这种手势。

(3)

在他主动与你交流,用手势告诉你什么事情时,你要表示出对他的肯定和赞扬,增强孩子的信心,并让他以后有与你经常交流的愿望。

第五,让他试着说话。

(1)

鼓励他发出声音。在他能理解一些词语的唇读法后,他就可能讲这些词语。他可能在活动嘴唇时开始发出声音。当他发出声音如“李四”时,如果你能听得懂,或发音有些像,就要鼓励他;如果他发音正确,你就表示赞扬;如果他发出的声音像吼叫、尖叫,就让他知道声音发得不对。你可以说“不行”,你重新再讲一次,要他看着你的脸和唇,让他重复说这个词,而不要在他讲话但发声不对时你表现出不高兴或发脾气。他可能只能发对一部分声音,而其他部分发音不准,比如“S”发音不准。对于听力困难的人确实是难学的。如果重复练习几次还不会,就让他改学别的词。

(2)

教他掌握发音的方法。你可以帮助他在发音时教他感觉发声时的“颤动”,在你说话时,要他把手放在你鼻子、面颊、喉和胸腔,让他感受到颤动。然后要他把手放在他自己身上相同的位置,一处一处来,教他发出声音,引起颤动。

(3)

学习要循序渐进。先从孩子感兴趣并容易发音的词开始学,一般来说,爆破音和不卷舌的音发起来更容易一些,要帮他学会最常用的词语。学习时,要他看着你的脸,同时要他摸着你脸或胸感觉颤动。也可以把手放在你嘴前面,让他感到你讲话时的气流。当他学会一个一个的词语后,你可以帮他组成句子,进行“会话”练习,你可与他“会话”,问些问题,然后在他不懂时你自己回答。当他学会的词逐渐多起来以后,他自己就可以把词组成句子了。

(4)

当他能说话时还总是喜欢同时并用手势。鼓励他用任何能用的方法进行交流,当他能够与别人交往时,他就可以做许多事,并且很高兴。

(5)

特别要强调的是:你的孩子要学会说你及家人听得懂的话,可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并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你要有耐心帮助他。

“后天发生的听力残疾但已学会讲话的人的训练”

一个人(包括成人和儿童)可能在小时候已经学会讲话,但后来因为大脑或耳部的疾病或者外伤出现了听力困难。跟这样的人交流并不难,困难的是要怎样让他感受到被理解、被关心,激起他与人交流的愿望,因为他有听力困难,他难于理解别人的意思,无法像正常人一样交流,甚至会“文不对题、张冠李戴”,所以他会非常自卑和悲观,担心成为家庭的负担而遭到家人和朋友的冷落和嘲笑。慢慢地说话越来越少,甚至走向极端,变得偏执、多疑,会逐渐避开与他人交流,封闭自我,与世隔绝。

“家人应该怎样帮助他?”

(1)

和以前一样关心他。家人要表示出仍然爱他和关心他。让他知道你们想和他讲话,和他交流,愿意分享他的快乐、分担他的忧愁,也让他和家人一起分担家里的大小事情以及家人的喜与忧。花点时间做到这些,鼓励他跟你讲话,用各种不同方式帮助他理解你想告诉他的事。

(2)

给他信任。鼓励他像听力丧失前一样做事:包括让他继续做家务;继续做以前的工作;继续参加社会活动。让他感觉到自己仍然是一个有用的人,而不是家人的负担和包袱。

(3)

找出与他交流的最好方式。你必须每天都要花点时间与他交流,鼓励他讲话,要他告诉你他的想法、感觉和需要。

(4)

如果他能听到大声讲话,你讲话时就应该讲得清楚些、大声些,他就会听得更容易,但不要吼叫,以免他误认为你不高兴、不耐烦,不愿与他讲话。

(5)

告诉他的朋友和同事,他现在存在听力方面的困难,需要他们的帮助和理解,并告诉他们与他交流的方法。

“教他怎样学习与人交流”

(1)

面对耳聋者走样的声音,你该怎样提醒他并帮他纠正?

当耳聋者自己与别人讲话时,他讲话的声音可能会走样,因为他听不到自己说的话,因此,他的声音可能太高或太低,太强或太弱,有些词也可能说错。你就要帮助他尽量把话讲得清楚些。当他说得太轻,你就把手放在耳朵后面,表示你听不清楚;如果声音太大,你可用一个手指放在嘴前,或用两手捂着耳朵;如果他讲错,要告诉他讲得不对。一定要他注视着你,重复他说错的词,并教他重说。当他说正确时,告诉他对了。

(2)

教会他理解面部活动的意义他可以从你讲话时的面部和口唇的活动,理解你说的意思。这就是“察言观语”或“查唇辨语”法。所以,你讲话时,告诉他必须注视你的脸,你应该坐或站在光线可以照到你脸的地方,尽量讲得清楚些。虽然他不可能从唇读中了解你说的每一个词,因为有些词的口唇活动相同,例如说“爸爸”、“妈妈”时的口唇活动就相同,但如果加上你的面部活动,有时他就能明白你的意思。

假如他还能听到大声说话,他就会从听到的部分词语和从唇读法理解或猜测其余词语。要他试试将手放在耳后,看是否能听得清楚些。两耳分别试验。

每天帮他学会几个词的唇读法。每天花些时间和他谈一些他感兴趣的人和事;也可以从讲家中常用语开始,比如先指着物品告诉他:桌子、椅子、沙发、电视机,然后说同样的话,但不指着物品,让他重复,当他说正确之后,再按不同的顺序说这几种物品,比如说椅子、电视机、沙发、桌子,要他按你说的重复,直到正确为止。开始少说几个词。当他学会这几个词的唇读法后,再加新词。

“充分利用阅读的优势”

如果他能看书报,他会喜欢阅读,这就可以帮助他了解社会上的事情,也就有了和别人谈话的话题。你和家人应尽量利用书报;也可以写给他看;或用手指拼写。对于不能学会唇读的人,就可利用手指拼写进行交流。当然,还应找出别的交流方式。因为当他只会阅读和拼音时,他就不能和不识字的人交流。

他想学时就教他,但不要强迫他。每天学几个词,每次时间短一点。不要让他感觉到疲劳。

“教会他使用手语和身体语言与人交流”

(1)

对于唇读时口唇活动相同而不能理解的部分,你要尽量使用脸上不同的表情、手和身体活动帮助他进一步理解。所以,在你和他讲话时,要多使用脸、手和身体活动帮助他了解你说话的意思。

(2)

你可与家人和残疾人约定用一种特殊手势来表示一个词或者一个意图,每次使用相同的手势来表示相同的词意;当然,你也可以向专业人士或附近会手语的人请教,请他来教你、你的家人和残疾人学习手语。

(3)

你、家人及朋友应使用手语和他交流,用手语告诉他一些事情。如果他不想用手语时他也可以用别的方式交流,如讲话、阅读或书写,但他应该理解别人用手语表达的信息。

(4)

训练听力丧失的人能理解别人说话要花很长时间,你对他要有信心和耐心,千万别对他发火。每当他能理解你的意思时,你要表现出高兴并给予表扬和鼓励。

“怎么样才能保护好自己的耳朵呢?”

要保护好自己的耳朵,只要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多注意一些就可以了。

(1)

防止外伤打架斗殴、车祸等意外或家长管教孩子,常用手打击耳部,造成外伤性鼓膜穿孔,一旦发生鼓膜穿孔,切忌冲洗或滴药,应以消毒棉球堵塞耳道口,内服消炎药,以免发生鼓膜炎。或到医院耳科就诊。

(2)

纠正挖耳不良习惯耳道内有耳屎,有些人喜用发夹、火柴柄、手指等挖耳,造成外耳道皮肤损伤,感染后易发生脓肿及软骨膜炎。挖耳时被别人碰撞极易引起鼓膜破裂,感染后引起中耳炎,影响听力。常言道“耳不挖不聋”是有一定道理的。

(3)

防止蚁蝇昆虫入耳夏天小孩在室外乘凉睡觉时,常有小昆虫、蜈蚣等误入耳道,中耳炎患者耳朵流脓有腥臭味,易引诱苍蝇入耳,应有专人看守和自我防护。一旦发生可用油类或麻药滴耳,让其窒息死亡,然后再取出,并根据病情进行治疗,以免感染引起炎症及耳聋。

(4)

游泳时防水呛入耳鼻游泳时耳道灌水后,可将头偏向一侧并跳动数次,水可自动流出。游泳时嬉戏、跳水或潜水时,鼻腔进水发生咳呛,经耳咽管进入中耳腔,易引起中耳炎。没有掌握游戏要领者最好不要做跳水及潜水动作,中耳炎鼓膜穿孔者更应慎重。

(5)

婴幼儿喂奶饮水防止咳呛婴幼儿之耳咽管短、粗、直且位置低。故喂奶饮水时不能操之过急,头位不要太低,否则易发生咳呛,将分泌物和奶液经耳咽管进入中耳腔,极易引起中耳腔感染,日后影响听力。

(6)

小孩患上呼吸道感染易诱发中耳炎,一旦患上中耳炎,应到医院及时就诊,以免遗留后遗症。

(7)

防止噪音及爆震性聋平时不要在噪声环境中长时间逗留,尽量减少接触噪音的机会:远离卡拉ok房,迪厅等等娱乐性的场所,偶尔去一次也可以,不要逗留太长的时间;长期在噪声强的环境中工作(纺织车间、电锯电钻等),应注意佩戴防护耳罩或耳塞;尽量不用或少用随身听,特别是音量过大时噪音刺激很强,久用后会造成噪声性耳聋。

(8)

预防药物毒性耳聋许多药物及化学制剂均能致耳聋,常见药物有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等。特别是幼小儿童及年老体弱者更易引起耳聋。药物毒性耳聋如能早期发现,经过积极治疗,尚能恢复部分听力,若至晚期大多不能治愈。药物毒性耳聋主要是预防。对幼小儿童禁用或慎用上述药物,急需使用时亦应按药典规定,决不能超过剂量。治疗时要仔细观察患儿对响声的反应,或作客观听力检测,如声导抗、听诱发电位、耳蜗电图、听脑干反应及耳声发射等。

(9)

锻炼身体防止呼吸道疾病要经常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及免疫力,防止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上呼吸道传染病,如流感、百日咳、猩红热等,极易诱发急性卡他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迷路炎等,严重者可引起耳聋。发病季节患儿得上述疾病后,除积极治疗原发病外,亦应注意观察患儿听力情况,及时去医院诊治。

(10)

有病及时治疗耳部任何部位的病变都可能造成程度不同、时间长短不一的耳聋,如耵聍栓、耳道脓肿、中耳炎、突发性耳聋等,都应该及时治疗,尽量减少听力损害。有些全身性疾病如流行性腮腺炎、流脑、败血症、白血病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都会损害听力。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注意保护听力,及时去耳科检查治疗。

(11)

对老年性耳聋患者应到条件好的医院进行检查,选配合适的助听器以提高生活质量。

(12)

对突然发生的一侧耳鸣、耳聋,不可掉以轻心,应立刻到医院耳科专家处就诊,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造成终身遗憾!

(余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