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在炼金术之后: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100年图说
10892000000009

第9章 1908年度 E。卢瑟福

因在“元素蜕变和放射性物质”研究领域作出的开拓性贡献而荣获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

E。卢瑟福(英国,1871~1937年),祖籍苏格兰,英国杰出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1871年8月30日生于新西兰纳尔逊的工匠家庭,兄妹共12人,排行第四。15岁时,卢瑟福获得莫尔伯勒省奖学金,进入纳尔逊接受中学教育。1889年,卢瑟福求学于新西兰大学坎特伯雷学院,1893年,他以全校第四的成绩获文学学士学位,1894年以《使用高频放电法使铁磁化》论文再获理学学士学位,后又到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深造。1898后至1907年间,卢瑟福任职于加拿大任马克歧尔大学,1907年后,卢瑟福任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教授。

1908年,卢瑟福因在“元素蜕变和放射性物质”研究领域作出的开拓性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他诺贝尔化学奖。1919年,卢瑟福被聘为剑桥大学教授,并接替汤姆逊任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1931年英王授予他勋爵桂冠。1937年10月19日卢瑟福因患肠阻塞并发症在英国剑桥医院与世长辞,葬于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牛顿墓旁。

卢瑟福与汤姆逊(英国物理学家,19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于1899年共同发现了α、β射线。1900年,他与索迪(英国化学家,192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共同发现了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他还发现了质子并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核反应。1904年,卢瑟福在《放射学》中系统阐述了放射性元素蜕变理论。同年,他进一步提出非放射性元素或一切元素都经受一种缓慢变化过程的元素蜕变理论,以此彻底动摇了传统的原子不可再分和元素不可变的旧原子论。此外,他一生中还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青年科学家,其中有1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如尼尔斯·玻尔、莫斯莱等,著有《α和β粒子被物质散射和原子结构》《铀辐射及其产生的电传导》等科学研究著作。为纪念这位杰出的科学家,英国皇家学会在一所实验室门前,为他雕塑了一座半身铜像。

卢瑟福是与牛顿、法拉第齐名的科学家,他在物理和化学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他的原子学说替代了原子论思想领域统治了2300多年的德谟克利特原始的原子论。他首先提出了放射性元素的蜕变理论,完整阐述了具有核结构的原子模型,并首次成功实现元素的人工蜕变。他在物理和化学两大领域均作出重大贡献,成为放射学的开拓者和原子物理学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