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在炼金术之后: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100年图说
10892000000088

第88章 1983年度 亨利·陶布

因阐明金属配合物电子转移以及固氮反应机理而荣获1983年诺贝尔化学奖

陶布(美国,1915~2005年),无机化学家。1915年11月30日生于加拿大萨斯喀彻温。1935年获萨斯喀彻温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37年获该校理学硕士学位,同年移居美国。1940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博士学位,1941年至1961年先后任职于康奈尔大学和芝加哥大学。1959年被聘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61年后任斯坦福大学无机化学教授。

陶布长期从事无机化学基础研究。1952年,在《溶液中无机配位化合物取代反应的速率及机理》一文中,陶布阐述了水溶液里无机配合物取代反应中,中心金属离子性质的变化对取代反应速率的影响和配离子的不稳定性与电子结构的关系,指出取代反应速率与过渡金属配位化合物的电子构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他还提出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外界和内界电子转移机理,并以此阐释金属配位化合物在催化中的作用。1967年,陶布在室温下将氮气通入[Ru(NH3)5H2O]2 水溶液中制得了Ru(Ⅱ),从而证实了分子氮可取代[Ru(NH3)5·H2O]2 中的H2O而生成分子氮配合物。陶布的研究成果推动了以化学方法模拟生物固氮的研究。鉴于陶布在上述领域的杰出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他1983年诺贝尔化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