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你美丽的容颜保持更加永久,那么你要做的是一个长期而有持久的调理过程,那么在一年四季中,各个时节的特性是什么,根据具体情况我们应该去做些什么呢?首先我们就应该先来了解一下四季中每个季节的调神特点吧。
(1)春季
春季调神,应合于春天大自然万物生发的特点,适应春生之气。谓之推陈出新,生命萌发的时令。天地自然,都富有生气,万物显得欣欣向荣。此时,人们应该入夜即睡眠,早些起身,披散开头发,解开衣带,使形体舒缓,放宽步子,在庭院中漫步,使精神愉快,胸怀开畅,保持万物的生机。调节情志,使体内的阳气得以疏发,保持与外界环境的协调与和谐,这是适应春季的时令,保养生发之气的方法。如果违逆了春生之气,便会损伤肝脏,使提供给夏长之气的条件不足,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做好春季调神,自然心情舒畅,肝气条达,乐观愉快,生气勃勃,正合于顺时养神之道。
(2)夏季
夏日主火,内应于心,心藏神,主神志。暑气逼人,易使心火上炎,使人烦躁易怒,焦急不安。所以,夏季应调神。在赤日炎炎的夏季,暑气逼人,往往使人心烦急躁,易怒发火,危害身心健康。切忌发怒,使体内阳气得以宣泄。《养生论》中说得好,“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君少减,不可以热生热,更生热矣”。常言道:“心静自然凉”,保持一个淡泊宁静的心境对调神十分重要。
(3)秋季
“秋三月,谓之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是说立秋后阴气始盛,阳气始衰,气候由热转凉,出现天气清凉劲急、万物肃杀之“天气以急,地气以明”的自然状态。万物已经成熟,达到形态已定的“容平”阶段。人体之阳气亦开始收敛,此时在精神方面,要使神气内敛,志意安宁,不使志意外露,阳气外泄,避免秋天肃杀之气的伤害,即“以缓秋刑”。这就能使情志与“秋收”之气相适应。
(4)冬季
冬天日照短少,气温寒冷,自然会使人的情绪处于低落状态,冬令内应于肾,主封藏,所以冬季养神,应固密心志,保持精神安静自如,含而不露,如同得到了珍宝那样满足。不要使性志过急、过怒、过悲,以免烦扰自身潜伏的阳气。要“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积极主动地去充实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乐观颐神。
《灵枢·天年》说:“失神者死,得神者生。”故养生尤重调神。调神的方法,除四季调神外,还更应该注重与自然的协调性。
◇动形怡神
动形,包括散步、传统健身术、体育锻炼等内容。动形,可促进气血流畅,舒筋活络和协调脏腑功能活动,使人精神焕发,心旷神怡。此外,动形还有助于安眠,起到静神的作用。尤其是人到老年期后,脏腑气血虚衰,功能低下,神倦乏力而喜坐好卧,睡眠不宁,反应迟钝而且性情不定。通过适当的动形活动来怡神、静神,就显得更为重要。
◇移情易性
移情,指排遣情思,使思想焦点转移他处,或改变内心虑恋的指向性,使其转移到另外的事物上。易性,指改易心志,包括排除或改变其错误认识、不良情绪或生活习惯,或使不良的情绪感适度宣泄,以恢复愉悦平和的心境。如华岫云所指出的“郁症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
移情易性的具体实施方法很多,例如:经常欣赏音乐、戏剧、歌舞,或读书吟诗、交友览胜、种花垂钓、琴棋书画等情趣高雅、动静相宜的活动,可以起到培养情趣、热爱生活、陶冶情操、怡养心神的作用。人生际遇遭逢违乐之事在所难免,如能根据自身的素质、爱好、环境与条件,参加上述活动,常可自我解脱,移情易性,从而起到抗衰防老的作用。
综上所述,四季调神的养生方法,是建立在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基础之上的。如果违背了自然规律,人就体弱多病,甚至夭折。给大家介绍过了四季调神后,再让大家了解一下日常养神的各类方法。
养神是诸多养生方法中不可忽视的手段之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养神的方法很多。在这给大家介绍五种养神方法。
◇休眠养神
多指睡觉。民间有句俗话:“一夜好睡,精神百倍;彻夜难睡,浑身疲惫。”这说明了睡觉是最好的养生方法。生理医学研究表明:保证睡眠6-8小时所积蓄的精力可供正常活动16-18小时的耗费。如果气候和环境条件复杂或劳作过重,睡眠不足,往往会酿成过度疲劳和某些器官失调,因此,生活中应劳逸有节。正所谓“睡出来的健康”。
◇娱乐养神
养生学中,涉及到娱乐,是使身心放松的最好方法。因为每个人可以根据个人的爱好,尽情投入参加,充分调节各路神经的“积极性”。娱乐养神,范围很广泛,如下棋、垂钓、跳舞、听音乐、看表演等。
◇闭目养神
是诸多“静养”形式中的一种,它对保健大有益处。闭目养神时,要排除杂念,精力集中,无思无虑,达到入静的境地,才称得上专一保养。长期静养,有利于促进心脑神经和细胞的活化作用,有益于解除疲惫感。
◇忍气养神
生活中适时节制感情和忍怒宽容,是修养高雅的表现,也是重要的保健之道。此外,忍气养神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以心治神,心病还得心药医。人要随时调节情绪,切勿独思苦想和愤怒不平,否则会影响健康和损寿。
◇糊涂养神
俗话说,凡事难得糊涂。就是告诉人们,在生活中,在平时行为规范中,有意识地不参与意义不大或价值不高的事情,不无原则地争执和较真,不计较鸡毛蒜皮的是非,让脑筋和心情松弛下来。
适四季以养神,人的神志随四季节气而变。古人据此提出四季调神健身之法,即按照季节特点使精神情感做到:春季活泼,夏令畅达,秋天恬静,入冬则藏而不泄。
顺应自然即是要与自然变化规律相适应。《灵枢·邪客》篇云“人与天地相应”,这里天地即指自然界,也就是说人体的生理活动变化与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是相适应的,从养生的角度,人体自身虽具有适应能力,但人们要了解和掌握自然变化规律,主动地采取养生措施适应其变化,这样才能使各种生理活动与自然界的节律相应而协调有序,保持健康,增强正气,避免邪气的侵害,从而预防疾病,达到美容养颜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