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家庭实用保健方法手册
10890500000078

第78章 五脏之肝:肝主疏泄,肝主藏血

中医典籍《素问·灵兰秘典》中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如果把五脏之首的心比喻成一个国家的元首,那么肝无疑就是一位领军的大将军。中医理论认为肝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二:一是“肝主疏泄”,包括调畅气机,促进全身气血水液运行,促进脾胃消化,分泌胆汁和调畅情志等作用。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和新陈代谢要靠气不断的升降出入运动来完成,气机就是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的升降出入正常,气血水液运行通畅,保证了各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正常,肝还有分泌胆汁和促进脾胃消化的作用。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功能还包括调畅情志的作用,与情志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疏泄功能正常则情绪正常,心情舒畅;肝气的疏泄功能太过,则出现急躁易怒、心烦不寐、多梦、头痛头胀等肝气上亢的症状;肝气的疏泄功能不足,则出现胸胁胀闷疼痛、情绪低落、抑郁、多疑善虑等肝气郁结的症状。二是“肝主藏血”,包括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摄血的作用,所谓“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就是说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全身血量的分布和防止出血的作用。肝血充足则各脏腑器官组织得以滋养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维持机体的各种机能。肝血虚少,脏腑器官组织失养可出现两目干涩、视物昏花、肢体麻木等。所以,肝的养生保健方法应该以保持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和肝血充足为主要原则。

1.肝阴虚养生

肝阴虚是肝的阴液亏虚、濡养功能减弱所致的病症,为肝的虚热症。多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或肝病、温热病后期耗伤阴液使濡养功能不足所致。眩晕耳鸣,目涩干痛,胁肋疼痛,面部烘热,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舌燥,或手足蠕动后红少津,脉弦细数等,是肝阴虚的表现。肝阴虚者在治疗上应以滋阴养肝为主。

肝应春气,在春三月时,要注意养肝阴、滋肝血,多吃枸杞泡茶、当归炖肉,或以鲜荷叶、鲜薄荷、麦冬代茶饮,以滋养阴液、调畅肝气。作息上要少熬夜、少劳累可以保肝阴。丑时即夜里1点到凌晨3点,是气血流注肝经的时间,此时最宜休息。肝主藏血,人在睡眠时血可养肝。如果我们在此时还不休息的话,血液无法归原养肝,这就好像银行的存款,如果你—直不存,天天支出去花费,早晚有一天会变成空头支票。

我们的肝脏就是人体血液的银行、血液的仓库,需要随时存入,如果你要天天透支,它就要接受一大堆的垃圾。因为所有的污染到了人体内,第一个要应付它的就是肝脏。这样我们的肝脏在超负荷下运转,难免会有闪失。我们经常会发现,周围一些人的面色青灰,情志倦怠且经常烦躁,这就与他们不良作息习惯有很大关系。所以,我们要养好肝,在丑时一定要睡觉,而且必须要“在这段时间内睡着才算”。

2.肝阳虚养生

肝阳虚的人易疲倦、生机不振、情绪低落、怕冷乏力、面色晦暗,舌淡苔白,脉弱无力,左关脉尤甚。这就需要温肝阳,要注意避寒就温,平时可多晒太阳。此外,还要多喝鸡汤,鸡汤具有滋养肝脏的功效。当然肝阳虚的患者还是少见的,多见的是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阳上亢等实证。

3.情绪养肝法

日常生活中的肝养生保健方法: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包括调畅气机和调畅情志等,情志的失常会影响肝的正常生理功能,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调节情志,保持心情舒畅对肝脏养生保健最为重要。

4.情志养生法

中医认为肝“在志为怒”,所以七情中的“怒”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肝的疏泄失常可导致情志失常,而出现急躁易怒,心烦失眠,或抑郁寡欢,情绪低沉等症状。大怒伤肝,可导致肝的疏泄失常,而出现心烦易怒、面红目赤甚至吐血、不省人事等症状。调节情志,化解心中的不良情绪,使自己保持一个好心情是有益于肝养生保健的最好方法。有关情志的调节请参考静神养生法。

5.顺时养生法

“肝与春气相应”,春天不仅是肝病高发期,也是肝部养生保健的良机。中医认为“肝属木”,“喜条达而恶抑郁”,“肝与春气相应”。就是说肝脏具有树木的特性,与自然界春季生长之气相应,保持柔和舒畅的状态,情绪既不要过于激奋,也不要低沉抑郁,使情感世界保持在一种平和的状态中,则对肝的养生保健极为有利。春季既是肝养生保健的最好季节,也是肝病易于发生的季节,所以在春季更应注意肝的养生保健方法。春季来临时,要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使自己的身心都充分地放松,抛弃一切烦恼和杂念,让自己有一种融于大自然中、蓬勃生长的感觉,对养肝护肝防止肝病有很好的效果。

肝脏作为将军之官,它是专门为身体打仗的。任何不属于人体内的外来敌人入侵,肝脏马上就去对付它,人体有那么多的状况需要肝脏应付,肝固然容易受伤害。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对人体的健康“卫士”多加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