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家庭实用保健方法手册
10890500000021

第21章 五官之耳:耳为肾之窍

五官是指为目、舌、口、鼻、耳。五官分别与人的五脏相对应:目对应肝,舌对应心,口对应胃,鼻对应肺,耳对应肾。肾开窍于耳。五官之耳的形状与肾的形状大体相同,肾为先天之本,藏五脏六腑之精,耳朵就是它在体外的“根据地”。五官之舌不仅在经脉上与心关联,而且在功能上依于心,心的主血、藏神功能正常,则舌体红润柔软,运动灵活,语言流利,味觉正常。五官之鼻为肺之窍,是人体内外空气交换的关口,是吸入“清气”,呼出“浊气”的必经之路。由此可见,五官是整个人体健康的晴雨表。

传统中医学认为:“肾主藏精,开窍于耳。”耳为心与肾之“窍”,耳朵又通于脑是人体的听觉器官。别看耳朵虽为人体的一个小部分,仅占人体总面积的1%,但不起眼的耳朵却有着维护全身健康的重要作用。《黄帝内经》中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宗就是“全部”、的意思,人体全部经脉、络脉都要聚集到耳朵上。耳为全身经络分布最密的地方,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脉都与耳朵密切相连。可见,耳朵的作用不仅仅是听觉了。

在《黄帝内经》中有这样一句话:“肾开窍于耳”。从性装上看,耳朵形状与肾的形状大体相同,肾为先天之本,藏五脏六腑之精,耳朵就是它在体外的“根据地”。耳朵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器官,我们身体的任何部位一有异样,耳朵上就是有所反应。耳朵上的穴位按上去会特别疼,正是这种疼痛,能通过这些密集的经脉传导到身体的病变部位,激发人体的抗病和自愈能力。可见,耳朵在众多器官中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可由于偏见而忽视耳朵的重要性。

传统中医学把耳朵分成五大区域,即头面区、肢体区、中心区、三角区、边缘区。耳朵的形状,就像一个倒转的婴儿,“头朝下、脚朝上”,耳穴的排列顺序也是与之接近的,这个规律是取准耳穴的一把总钥匙。我们常用的是耳朵上的130多个耳穴,一般以它们直接对应的人体部位命名。每个穴位都是它对应的疾病的治疗点。耳朵上的穴位太多了,使人眼花缭乱,但其中是有规律可循的。下面我们从耳朵的五大区域来分析:

1.头面区

耳部的头面区包括耳垂、对耳屏一带。耳垂对应人体的面部,其上面的治疗穴位点主要有:眼点、拔牙麻醉点、上腭点、下腭点、上颌点、下颌点、内耳点、扁桃体点、面颊区、神经衰弱点等。耳屏的治疗穴位点主要有:腮腺点、平喘点、脑点、枕点、额点、太阳点、头顶点、皮质下点、兴奋点、脑干点、喉牙点、牙痛点。头面区是治头部和脸部各种疾病的治疗穴位点的集中区域,主要治疗和调理腮腺炎、扁桃体炎、气喘、各种头痛、牙痛、咽炎、失眠等病。平时,我们有什么异样或者不适,不妨利用这些穴位点正确的按摩一番,会有极好的效果。例如在我们晚上失眠的时候,皮质下区域会有明显的压痛,这就是调理失眠的治疗穴位,一般来说,只要揉一揉头面区,掐一掐皮质下穴位,3~5分钟后,心会静下来,我们很快就会睡着。一些职场白领工作时累了的时候,或是思绪疲惫而混乱的时候,很容易从脸上看出来,因为这时脸上的肌肉僵硬、极不自然,长此以往,脸上皮肤就会变得焦黄,皱纹也会越来越多。其实,我们可以经常揉耳垂,就可以提神醒脑,活跃面部的气血,使人聪明,防止衰老。

2.肢体区

耳部的肢体区对应于人的四肢和躯体,主要包括耳舟和对耳轮。耳舟对应人体上肢,只要治疗穴位点分别是:手指、腕、肘、肩、肩关节、甲状腺、锁骨。肢体区还有3个特例,就是荨麻疹点和两个阑尾点。对耳轮对应个体的躯干和下肢,其耳穴从下到上分别有:颈椎、颈、胸椎、乳腺、胸、腰椎、腹、腹外、腰痛点、骶椎、热穴、膝、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趾、脚跟。把所有穴位点连在一起,就使人联想到一个倒立的人体,下肢在上面,躯干在下面。肢体区聚集着调理和治疗肢体上各种疾病的穴位,对颈椎病、腰椎病、胸腹疼痛、腰痛、肩周炎、关节疼痛等都有明显的治疗和调理效果。肢体区在耳朵上占的面积比例比较大,对应人的躯干和四肢。身体强壮的人,耳朵的这一区域会呈现出红润、柔和的健康色泽。当体力劳动造成身体疲劳的时候,如果我们能揉揉耳舟和对耳轮这两个区域,我们身体内的疲劳感会有明显地改善。

3.中心区

耳朵上的中心区就是耳朵最中间的部位,包括耳甲腔、耳甲艇、耳轮脚、外耳道口,这个治疗区域对应于内脏。这个区域是治内科疾病的重要穴位分布部位,而且穴位特别多非常密集。耳朵的这个区域的治疗穴位点分别是:咽喉点、食道点、内鼻点、气管点、三焦点、内分泌点、皮质下点、腮腺点、支气管点、支气管扩张点、肺点、心点、结核点、脾点、胃点、贲门点、肝区、胰腺点、小肠点、腹水点、阑尾点、大肠点、肾点、膀胱点、输尿管点、前列腺点,这个区域的治疗穴位点分布极有规律。另外,耳轮上还分布有尿道、肛门、直肠下段、膈点这些治疗穴位。中心区这一区域非同小可,五脏六腑对应的治疗穴位点都在此处,只要我们的五脏六腑稍有不适,在这块位置一定能找到相对应的治疗穴位点。由于这个区域范围小,治疗点密集,所以我们一般不去一个点一个点地定位,只需要把耳窝整个儿掏一掏、按一按就可以了,这就是在为五脏六腑防病治病。

4.三角区

耳部的三角区就是三角窝、对耳轮下脚和耳轮与三角窝相邻的部分,这个治疗区域对应于人体的生殖系统。三角窝内分布的治疗穴位点主要有:子宫点、神门点、盆腔点、便秘点、尿道点、降压点、喘点、股关点、肝炎点等等,对耳轮下脚对应于人体的臀部,其间分布的治疗穴位点主要有:臀点、交感点、坐骨神经点;耳轮与三角窝相邻的部分从上到下的治疗穴位点主要有:痔核点、外生殖器点、尿道点、肛门点、直肠下段点。凡是与这些部位相关的疾病,都可以通过耳朵上的穴位点来治疗。比如,我们经常揉三角窝,能滋阴壮阳,补肾生精,效果比吃补肾药都好。

5.边缘区

耳部的边缘区只是耳朵那些边边角角的地方,主要是耳轮、耳屏以及耳朵后面。耳屏治疗区域对应于人体的鼻咽部位,这个区域的治疗穴位点主要有:内鼻点、咽喉点、外鼻点、鼻眼净点、肾上腺点、屏尖点、饥点、渴点、高血压点。在耳屏的上方还有一个心脏点。耳轮上的治疗穴位点主要有:扁桃体1~3点、肝阳1~2点、轮1~6点、枕小神经点。耳背对应于人体的背部,上面的治疗穴位点要有:上背点、中背点、下背点、降压沟点、脊髓1点、脊髓2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