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家庭实用保健方法手册
10890500000018

第18章 阴气盛则寐,阳气盛则寤

从养生的角度来讲,睡眠应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春夏“晚睡早起”,秋冬“早睡晚起”。我国最适宜睡眠的时间是:每天晚上9~10时至次日晨5~6时。此外,还有“要睡好子午觉”之说。中午饭后要有1~2小时午睡。特别是老年人具有“前三十年睡不醒,后三十年睡不着”的情况者可用适当午睡的办法来解决。另外,午睡还可减少高血压、脑溢血发病的机会。

科学的正常睡眠时间为:青少年每天9.5小时,成人每天8小时左右,老年人5~7小时,体弱者适当增量。一个人的睡眠不足或过多,对健康都是不利的因素。据调查显示:每天睡眠时间超过10小时的人比睡眠仅为7小时的人,因心脏病死亡的比率高1倍,因猝死的比例高出3.5倍。有文献报告也指出:每日睡眠不足4小时的人,其死亡率要比每日睡7~8小时的人高出180%以上;相反,如果睡眠时间过长,每日达10小时以上,其死亡率亦也高出80%以上。

传统中医有一套独具特色的睡眠理论:“阴气盛则寐,阳气盛则寤”。所以我们在夜晚进入最佳睡眠状态应该是在子时以前上床,也就是在11点以前入睡效果最好。《黄帝内经》认为,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阴主静,所以夜半应长眠。中医养生学还提倡睡午觉,因为“午”是人体经气“合阳”的时候,有利于养阳。即在午时(11~13时)睡半小时即可,人的精神状态会更好。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科学家已经发现,睡眠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睡眠的质量,而不是睡眠的时间长短。那么,何时入睡才能取得最好的睡眠质量呢?答案是:晚上9:00~11:00,中午12:00~1:30,凌晨2:00~3:30.这与古代中医理论不谋而合。

古代养生家认为“少寐乃老年人大患”,主张老人以睡眠时间长为好,足够的睡眠时间是保证健康长寿的重要条件。一个人每天生理睡眠所需要的时间要据不同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环境和习惯而定。一般认为,女性比男性嗜睡,年龄越小,睡眠次数和时间越多,如新生儿每天可睡眠20~22小时,一般成人每天需睡眠8小时左右,过去认为,老年人只需睡4~5小时。近年来认为,老年人必须有足够的睡眠时间,60~70岁平均每天需睡9小时左右,70~90岁平均每天要睡10小时左右,90岁以上平均每天要睡10~1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