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影响女性一生的健康细节
10890100000105

第105章 6、女性如何摆脱痛经烦恼

有相当一部分妇女,在月经期或月经前后会出现下腹部疼痛,严重时可伴有胃肠不适等症状。一般来说,月经期总会有些不舒服,如轻微的腰酸、腹胀等,如果不影响日常工作和学习,就不算是痛经。

痛经表现为很剧烈的绞痛,也可有胀坠感,有的还伴有恶心、呕吐,甚至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或痛得晕倒,超出正常生理范围。有的在此期间还会表现出抑郁、焦虑、易激动或少言寡语。以上症状多出现在月经来潮前24?48小时或月经第1?2天,町持续数小时乃至1?2天。

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常见于月经初潮后6?11个月内,月经时腹痛,但不伴有盆腔病理隋况。继发性痛经常发生在月经初潮后两年后,常并发有一些妇科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腺症、子宫内膜息肉、盆腔感染、宫腔粘连、盆腔充血等。引起痛经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子宫颈管狭窄:子宫颈管狭窄可导致经血外流不畅,使官腔内压力增大,故造成痛经。

(2)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发育不良容易并发血管供血不足,造成子宫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引起经前及经期发生疼痛。

(3)子宫位置异常:子宫极度前屈或后屈时,会阻碍经血外流,同样引起行经前的腹痛。

(4)精神、神经因素:有许多痛经患者并没有任何妇科病变,只是因为对痛经过分敏感的缘故。

(5)遗传因素:母亲有痛经史,女儿痛经发生率较高。

(6)内分泌因素:痛经经常发生在排卵的月经周期,因此认为痛经与孕酮分泌增多有关,可以用避孕药中所含的激素抑制孕酮分泌,以达到缓解痛经的目的。

(7)有少数妇女在宫内放置节育器后可引起痛经。解除原发性痛经的办法主要是在月经来潮前精神尽量放松,保持愉快情绪,不可紧张焦虑,多注意经期卫生,常用温开水洗涤,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尽量避免处在湿冷环境,注意营养,进行适当活动,如弯腰、转身、散步、床上翻身等。

如果痛经较重,可在痛经早期适当服些止痛药。可用水杨酸盐止痛,用氯丙嗪镇静,口服避孕药也有治疗痛经的作用,如口服敏定偶、妈富隆等。

人体内的前列腺素具有使子宫平滑肌收缩的作用,使痛经加剧。可以使用前列腺素对抗药甲灭酸250毫克,每4?6小时服1次,也可用氟灭酸、消炎痛、凯扶兰等。

中医认为痛经主要是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可用温经汤,有温经散寒、活血行淤的作用。气血不足者用十全大补汤。用穴位敷贴痛经膏效果很好,在月经来潮时或经前腹痛时在气海、子宫穴、三阳交等穴位敷贴,可以上痛。

有人认为,天天做体操,常常有意识改变睡眠姿势,或经前3天内每天采用胸膝卧20分钟,都会对痛经有缓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