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妈妈,你会教女孩吗
10888500000080

第80章 引导女孩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对于女孩伸手要钱,很多的父母往往是随兴而为,高兴了多点,不高兴了少点,甚至不给。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女孩缺乏对金钱的认识,有多少就花多少。有位爸爸向教育专家倾诉:“前几天我生日,女儿买了束花送我。我问她买花的钱哪里来的,她说是我给她用来充公交卡的100块钱,结果用75元买了花,还跟花店老板说:‘你给我挑最好的包起来,差的我不要。’连价格都不问一下,就买下来了。”

还有的女孩把钱看得太重,不给钱什么都不干。有一位妈妈这么说:“上个星期我让女儿下楼,帮我把刚买的一些菜拎上来,她说自己累了,赖在床上,说什么都不肯去。结果我说:‘给你10块钱,你有力气吗?’她马上跑下楼去拎了。”

这都是家庭教育中对女孩的金钱观教育不足造成的。父母对女孩进行金钱观的教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金钱观,简而言之,就是对金钱的认识、分配与使用方法的思考与行为模式。金钱观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使用的时机与方法,一个是对金钱处理的看法态度。

那么,父母怎样引导女孩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呢?

1.金钱不是万能的

对女孩来说,家庭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女孩善于模仿,所以大人的一举一动,会深深地影响着她。女孩耳濡目染父母平日对金钱的使用态度和看法,也会受影响。例如,女孩要求买某样东西,父母随口就答应,并鼓励她:“自己拿钱去买。”这样可能会造成女孩对金钱产生错误的观念:“钱是万能的,只要我有钱,什么事情都可以做。”

父母要教育告诉女孩,钱并不是万能的,生活中的很多东西是用金钱换不来的。卢梭说:“金钱不能买到灵魂所需要的东西。”父母要让女孩知道,金钱能买到婚姻,但是买不到爱情;金钱能买到高级席梦思,但是买不到睡眠;金钱能买到书籍,但是买不到知识;金钱能买到贵重药品,但是买不到健康。

2.金钱不是评判他人的唯一标准

父母要让女孩逐步认识到,金钱不是评判他人的唯一标准。除了金钱,还有品行、情趣、性格、特长等很多标准。女孩常常天真地进行比较,你家的车是什么牌子,我家的车是什么牌子。父母要给予正确的解释,可以告诉女孩车的性能、外型、节能、方便、车主对车的依恋感情等其他方面的价值。孩子接触到了多元的价值观,金钱就不会成为唯一的评判标准。

有一位父亲,他有一个做法,就是常带女儿去比较好一点的餐馆,但是点非常简单的菜。有人以为他是让女孩“提高品位”,其实不是,他为的是锻炼女孩的定力。他常对女儿说:“要能够在富人面前坦然地做一个穷人。”大千世界,能够坦然地对待财富方面的差距,同时用多元的标准去评价他人,对女孩将来健康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3.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父母要培养女孩健康的心理,避免女孩成为拜金主义者。在街头巷尾常看见这样的场面:一群大人逗一个小孩说:“你叫我爸爸,我给你钱。”不谙世事的孩子张口就叫,甚至比叫亲爸爸还甜。被叫的人乐呵呵的,孩子也兴高采烈地拿过了钱,周围的人更是乐得起哄。殊不知,孩子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了钱的奴隶,这种看似高级的玩法对孩子其实是一种误导。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古人也曾说过:“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作为父母,要让女孩知道钱是很重要,它是人们衣食住行的基础,是生存的起码保障,但人不能为钱所用,面对法律道德和高尚的情操,钱是第二位的。

4.钱乃身外之物

父母要告诉女孩,钱财是身外之物,别把金钱看得过于重要。可以给女孩讲讲名人对钱的态度。如爱因斯坦在成名后,面对优厚待遇,依然保持那节俭的生活方式。当有16000美元的年薪摆在他面前时,他只想收取3000美元,并且说了一句让很多人震撼的话:“依我看,每件多余的财物都是人生的绊脚石,只有简单的生活,才能给我创造的原动力!”

你会教女孩吗

当今社会是市场经济社会,即便不特意教,女孩耳濡目染也会受到金钱的影响。但若父母及早加以正确的引导,及早对女孩进行理财教育,培养女孩正确的金钱观,对女孩将来的发展将,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作为父母,要注意加强对女孩金钱意识的教育,使女孩长大后都是钱的使用者,而不是为钱所用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