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儿童情商培养
10886900000041

第41章 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品质

1.提高孩子的意志商数

(1)意志商数是衡量意志品质的指标:孩子为了争取优异成绩而刻苦学习,为集体服务而不怕吃苦,在运动场上顽强拼搏,都体现了孩子的意志品质。意志是一种与孩子的行动相联系的心理品质,主要表现在自觉地确立行动目标,调节自己的行动,努力克服困难,最终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但是,现实生活中有的孩子意志坚强,有的孩子意志薄弱,体现了意志品质的差异。意志商数(即志商)就是衡量这种差异的一种指标,意志品质发展水平比较高,其意志商数也就高。

(2)意志商数的判断:

①行为目的性。意志品质好的人其行为总是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不做无目的、徒劳的事情。志商高的孩子总能为自己确立一定的志向,大大小小的志向,近期远期的志向,这些不同时期的奋斗目标使他们的生活井然有序。如果孩子平常做事总是毛毛草草,东奔西忙,忙碌不停,却不见成效,也不知他忙些什么,往往是行为的目的性比较差。

②行为的果断性。如果一个孩子经常不能自己做决定,甚至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不能决定,他行为的果断性就是比较差的。

③行为的独立性。如果孩子经常随风倒,见别人做什么则自己也做什么,没有自己的决定,任人摆布,盲目随和,这种孩子表现为盲从性,是与独立性相反的意志品质。

④行为的自制力。一些孩子往往在课堂上总是对周围的事情感兴趣,而对老师的讲课不感兴趣,上课不注意听讲,这些孩子的自制力是很差的,对不良的爱好没有节制。

⑤行为的坚韧性。有些孩子对于简单的作业可以很快地做完,而对于复杂的作业则不愿意去做,甚至给自己找许多的理由来对自己该做的事情进行拖延,这样的孩子是没有克服困难的能力的,这种孩子行为的坚韧性很差。

孩子行为的目的性、果断性、独立性、自制力、坚韧性是意志品质的体现,意志商数高的孩子在这5个方面表现都比较突出。相反,行为盲目、急躁冒失、优柔寡断、冲动、顽固、独断等都是意志商数低下的表现。

2.志商对智商的影响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这是墨子给后人留下的一句至理名言。它深刻地揭示了意志品质对智力发展与智力水平发挥的影响。一些意志薄弱的人,极其害怕失败,不敢面对困难,这种外强中干的心理状态,使他不能用头脑对环境做出客观正确的分析。所以,意志薄弱使人产生认知偏差、智力发挥水平下降。志商对智商的影响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志商可以促进智商的提高:我们知道勤能补拙。一勤生百巧,勤奋出智慧。就常识而言,智商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来提高的,越练越灵,越用越精,天才的训练需要志商,意志品质坚强的孩子往往通过努力、刻苦地学习各种知识,来提高其智商。笨鸟先飞的道理是每个家长都明了的。但是,许多家长只知给孩子灌输知识,却不知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家长应告诉孩子“勤奋出天才”的道理。

(2)志商会影响到智力水平的发挥与智力才能的展现:有研究表明,勤奋、进取心、自信心、不屈不挠、坚持性等意志品质上占优势的人,往往有较高的成就。高智商并不意味着一个人能“功成名就”,而高志商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成就水平反映了一个人智力水平的发挥,智力才能展现的程度,每个科学成就的获得都像爱迪生所说“只靠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我们相信这样一个公式:科学成就勤奋 耐性。

3.导致孩子意志薄弱的原因

孩子意志品质的薄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长的溺爱和家长对孩子的过度保护所致。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的增多,家长的娇宠在不断地升格,社会对祖国未来事业的承担者们显示出了深深的忧虑。这些被宠坏了的“小皇帝”、“小公主”显露出了许多意志品质方面的各种问题。

许多孩子心理上不能承担一点压力,他们害怕生活中的压力,如害怕在考试中失败,害怕当干部落选,害怕失去友谊等。一旦有这些丧失,孩子就会非常惊恐,不敢面对生活,甚至连活下去的勇气也没有。

孩子产生心理脆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家庭是主要的,家长在以下几个方面应加以注意:

(1)溺爱失度:许多家长对孩子百般疼爱,有求必应,甘做孩子的奴隶,屈服于孩子,处处护着孩子,为孩子代劳,怕孩子受委屈,怕孩子吃苦,不离孩子左右。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不敢进入社会,不敢面对失败,成为一个无能的人。

(2)需求的过度满足:许多家长在一开始往往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时间一长,孩子就养成了家长必须答应自己要求的习惯,一旦家长不答应自己的要求,孩子就会承受不了,他们可以因为自己的家长不答应自己的要求而扬言自杀,也可以真的自杀。许多独生子女尝尽了家长的疼爱,不以为然地向家长提出各种要求,家长又心甘情愿地去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而且是毫不迟疑地去尽快满足,以至于把孩子骄纵到“摘星星要月亮”的地步,全然不顾家长是否能承受。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家长对孩子说:“你要什么?爸爸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给你办到。”可是,总有一天,家长就是真上刀山,真下火海也难满足孩子永无止境的欲望了。有些孩子从小习惯了家长那种无条件的满足方式,走出家门之外,他们也同样要求别人、要求社会以这种“无条件”的方式来满足其个人愿望,但是要知道家庭与社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孩子一旦受挫,则无法承受。

(3)缺乏挫折指导:许多孩子非常羡慕一些成功的人士,其实这些人在他成功之前往往经历了较多的失败和挫折。他们具有绝处逢生的毅力和意志,能在困难的时候战胜自己。家长要教育孩子永远精神振奋。当孩子心烦意乱时,家长要告诉孩子,人总是要遇到一点儿麻烦的,没有比较,就永远也不会知道什么是欢乐。当孩子前途暗淡时,家长要告诉孩子,耐心一点,太阳快要出来了,太阳还是要出来的。当孩子要认输时,家长要告诉孩子,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保持清醒,鼓励孩子勇往直前。

但是,有些家长在孩子面对挫折与失败时,则不是这样做的。他们不是哄着,就是指责,也不帮助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找战胜困难的方法。这样,孩子的意志品质不断地被“软化”,无法经受住狂风暴雨。意志品质的磨炼与打地基是一样的,坚实的地基能承重高楼大厦,坚强的毅力不怕困难的重压。从小给孩子砌垒起坚固的心理基石,才能使孩子承受任何挫折的打击。

4.面对挫折应采取的态度

任何人都免不了遭遇挫折、失败。当孩子在考试失败的时候,其实已经很自责了,而有的家长则惩罚孩子,把孩子关在书房里,狠狠命令他多念几个钟头的书。有的家长则认为既然孩子已经觉得难过了,就应该先安慰他几句,告诉他考试分数的高低并不完全代表着一个人是否学习的好坏,尤其是一两次考试更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如果孩子已经全力以赴了,实力固然重要,运气也有关系。假如他的确已经全力以赴了,就不必太介意分数;假如是孩子自己努力不够,就鼓励孩子赶快加油。这样孩子感到家长理解自己,孩子受挫感就会消失。那么以后又遇更大挫败,也不至于就此灰心丧志,一蹶不振。因为孩子知道,深爱着自己的家长,张着两臂,随时准备迎接他暂离风雨。家长对孩子不是尖刻的批评,而是耐心地倾听;孩子遇到挫折后,可以在家长那儿栖息、疗伤,然后再振翅高飞。

5.孩子没有恒心的原因

俗话说:“无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志长。”孩子都有很多的幻想,但幻想不一定都能成为现实,立志并为此奋斗则能通往成功之路。但是,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孩子常立志,今天一个想法,明天又一个想法,干什么事也没个长性,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忽冷忽热。其实,立志不在于多,而在于恒。孩子没有恒心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1)立志不专一:特别是年龄小的孩子这方面的表现较为突出。因为年龄小的孩子心理发展不稳定,所以表现出今天立一个志,明天立一个志,想入非非,又见异思迁。孩子之所以立志不专一也是由于孩子受外界影响所致,今天看到宇宙飞船上天了,就发誓要当个宇航员,赶紧去看几本天文地理的书;明天看到一位歌星的演唱受到追星族的狂热欢迎,又立志要当个歌唱家,赶紧练唱卡拉OK。这种类型孩子的志向还停留在小孩玩游戏的水平上,最终导致做什么事都凭一时兴致,没有常性,一事无成。

(2)立志不合理:立志要扬长避短。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常常是要求多注意孩子不足的地方,并加以训练,殊不知,孩子长处你不发扬,短处再练也赶不上别人。所以,孩子立志时经常不考虑自身条件是否可行,有些孩子看见歌星唱得如此好,也不考虑自己的嗓音条件而一心想当歌唱家,认为自己也能达到歌星的演唱水平;有的孩子看见球星们潇洒地在球场上奔跑,也不考虑自己的身体素质如何,一心想成为足球明星。这种立志者多是要受挫的。家长在对孩子立志加以指导的时候,应该告诫孩子要先分析自己的条件,扬长避短,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来确立目标,才会有成功的希望,千万不要赶时髦。

(3)立志不实施:立志后不付诸行动是孩子常犯的毛病,这样只能使行动目标停留在想象中,最后变为空想。这些孩子总想的是,今天不行,还有明天呢。结果是一天拖一天,目标从未实现,“老大徒伤悲”。有的孩子甚至想把今天的困难推迟到明天,一些孩子还认为困难会拖消失的。对于这种孩子,家长应该教育他确立目标后就应从今天开始,珍惜时间,付诸行动,只有做了才有实现的可能性,坐享其成是不行的,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但孩子的自制力比较差,家长应该多督促孩子,使其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6.怎样培养孩子的坚强性格

有研究表明,那些成绩卓著的人,并非只在智商一项上出类拔萃,而且与其人格特征有密切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具有坚强的性格。当一个复杂的问题摆在人们面前时,需要明确而及时地做出决定。如果是个性格坚强的人,往往能够冷静地分析问题,设法排除各种不利因素,做到当机立断。而性格软弱的人就不同了,他们往往犹豫不决,瞻前顾后,以致坐失良机。坚强性格是成就事业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坚强性格的人也往往是生活中的强者。

如何培养孩子的这种性格呢?

(1)学会不依赖家长:如果由于家长的娇宠,一个快上小学的孩子,还要让爸爸妈妈穿衣、洗脸,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怎能会坚持不懈地为完成一项事业而不停地努力?依赖本身就滋生懒惰,使人产生精神松懈,不愿独立思考,易为他人左右等。所以,让孩子从小事事依赖于父母,并不是在帮助孩子,而是在坑害孩子。

(2)给孩子提出要求:给孩子提出一些力所能及的要求,如让孩子摔了跟头不哭。做家长的应该在孩子眼泪还未流淌下来之前,利用孩子的好强心理,鼓励孩子说:“勇敢的孩子自己爬起来,不哭。”孩子往往真的不哭了,这时候,家长应及时给予表扬或奖励,以强化这一成果。当然,家长同时也应该注意孩子摔跟头是否受了伤。这样耐心引导,并不断选择具体可行的要求进行培养,那么孩子的坚强性格一定会逐渐形成。

(3)让孩子经历挫折:家长要知道,孩子不经风雨,难成大器。家长不应该包办一切,而应该让孩子亲身体验成功和失败。一个没有亲身体验成功和失败的孩子,其人格是不可能得到健康成长的。一些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的孩子,为什么自理能力和独立性不如家庭条件差的孩子,就是因为他们的家长给孩子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不必让孩子自己去奋斗,去争取,结果反而害了孩子。

7.怎样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

(1)一个心理学试验:苏联心理学家曾设计了一个“拾柴”试验。这个试验情境是要求某一寄宿学校的学生在冬天的夜晚外出拾柴用以烤火取暖。事先,试验者把一部分干柴放在离宿舍不远的侧面,那里很黑,被认为是“可怕的”洼地;把一些湿柴放在离宿舍较远的棚子里,而且一路都有灯光,道路平坦。学校布置学生定期在冬夜里去拾柴,并让他们知道干、湿柴的堆放地点,但学校不具体规定每个人到哪儿去拾柴。在活动中,试验者隐蔽在交叉路口观察孩子们的行动。结果发现,有的学生高高兴兴地到漆黑的洼地中去拾干柴;有的学生却嘟嘟囔囔,边走边发出怨言,但终归去了洼地拾干柴;还有一部分学生因胆小怕黑,宁肯走远道去棚子里取湿柴。以后,试验者又不断地施以教育影响,到洼地取干柴的孩子渐渐多了起来。这一试验结果显示出,去洼地拾干柴的学生表现出较好的意志品质,勇敢、负责、主动,而去拾湿柴的学生表现出畏缩、胆怯、动摇、贪图方便等不良的意志品质。

(2)培养孩子勇敢精神,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任务:孩子在1岁前是什么都不怕的,1岁以后,随着大脑功能的发展,生活内容的增多,经常会遇到某种事情而产生恐惧心理,如怕雷声、怕黑暗,怕动物,怕单独一人在家等。孩子担心害怕,主要是由于教育不当造成的,如家长胆小,什么事都谨小慎微,讲鬼的故事,让孩子看惊险凶杀等内容的电影、电视等。另外,家庭不和,家长打架等都会使孩子胆小、情绪紧张、思想压抑、精神恐惧。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很容易感情脆弱,遇事退缩,畏首畏尾。

(3)培养孩子勇敢精神的方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培养孩子的坚强勇敢精神:

①给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讲英雄人物故事,看一些战斗故事片。这都能激励孩子做不怕牺牲、英勇、果敢的人。

②放手让孩子做一切能做的事。不要过多地限制孩子。孩子1岁多会走了,就不要再去扶他,让他到处看看,玩耍各种东西。就是跌倒了,也不要去扶他,让他自己爬起来。大一点的孩子喜欢奔跑、追逐、滑梯、爬坡,只要没有危险,就不要去干预。如果什么都不让他干,他就什么也不会干,勇敢精神就培养不出来,就会变得怯懦,胆小怕事。到公园或郊外远游,要鼓励孩子过独木桥,走平衡木,坐游乐场的飞船、火箭。在家里要锻炼孩子的胆量,养成可以独自一人在房间、晚上一人关灯睡觉的习惯。

③消除恐惧心理。有的孩子很愿意摸小动物,如小猫、小狗、小鸡等,但大人却不让他摸,说“小猫抓你”,使小孩由喜欢小动物变得见到小动物就害怕。为了消除孩子的害怕心理,家长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也不能吓唬孩子,已经形成了害怕心理的要解释清楚,使他消除掉。如孩子害怕猫、狗,我们可以当着孩子的面逗玩猫、狗,抱它、摸它的毛,使孩子认识到猫、狗并不可怕。孩子怕黑暗,家长可讲夜里黑暗是一种自然现象。这样,便可有效地消除孩子的害怕心理。

8.孩子意志训练方法

“宝剑锋自磨砺出”,孩子的意志需要锻炼。下面介绍一个意志训练的“乐观实验”法:

乐观的人在面对失败时并不灰心,他们把失败看成是一种暂时的、可变的事情,只要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就能克服困难,改变现状,争取成功。所以,乐观的态度是战胜挫折的重要武器。培养孩子乐观的态度就能使孩子勇敢地面对挫折,不怕困难,勇往直前。“乐观试验”就是通过苦难,走向欢乐。方法是家长为孩子设置一些“挫折”情境,让孩子在这些情境中去得到锻炼,磨炼意志。这种“挫折”情境的设置,要求家长根据孩子的能力特点来设计,要使孩子遭受到挫折,但经过个人努力又能够得以成功,如为孩子出一些超出课文范围或其他知识范畴的一些难题,让孩子在限定时间内做出;让孩子组织一个活动,这种活动需要去耐心地说服同学共同来完成,如组织一个班级球赛,或一次周日公益活动;让孩子从事一项体育活动,为孩子设定一个较高的目标,如仰卧起坐每次做10个,当孩子经过多次锻炼达标后,再提高每次做的个数。训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是先给孩子造成一定的挫折感,然后再鼓励孩子继续努力,直至成功。千万不能让孩子半途而废,否则将前功尽弃。但是,情境要求不可过高,不能让孩子怎么努力都达不到要求,这样会使孩子看不到成功的希望,使孩子不再去尝试改变它,反而适得其反。另外,让孩子体验的挫折要适量,过多或过强,会使孩子在心理上招架不住,导致不良的后果,而过少或过弱,则不能达到应有的作用。在这种训练中,要让孩子建立起一种信念:困难是暂时的,只要通过个人不懈的努力,就能成功。

9.自制力的训练

孩子自制力的培养是锻炼孩子能延缓愿望的满足,这种方法源于一个“软糖试验”。这个试验是将孩子们带到一间房子里,试验者告诉孩子们“你马上可以得到一块果汁软糖。但是如果你能坚持不拿它,直到等我外出办事回来,你就可以得到10颗糖”,说完试验者就离开房子出去了。过一会儿试验者回来后就对孩子兑现承诺。结果有的孩子抗拒不了软糖的诱惑,等不到试验者回来就迫不及待地吃掉了软糖,同时他们也失去了获得10块软糖的机会,而有的孩子则坚持到了试验者回来。后来试验者追踪发现,不能延缓愿望满足,希望即刻满足的孩子,往往最终没有成功,而那些延缓自己愿望满足的孩子则在不同的领域中获得了成功。需要即刻满足的孩子,他们的意志品质都比较差,主要表现在自制力比较差,对未来的把握力、抗拒诱惑的能力弱,这种孩子长大后常成为孤僻、易受挫、固执的人,他们往往屈从于压力并逃避挑战。而可以延缓愿望满足的孩子志商一般都比较高,耐受力很强,特别是抗诱惑力的能力、自我约束力很高,能吃苦耐劳,不为眼前“小利益”所动,而努力去获得“大利益”。他们长大后通常成为适应性强、富于冒险性,自信、独立,又受人喜欢的人。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家长推迟满足孩子的一些需求,则可以不断增强其承受力及自我约束力,防止急功近利,使志商得以提高。家长在对孩子的学习进行奖励时,可以让孩子选择奖励的方式。当孩子在一次考试成绩中取得了进步时,给孩子奖励一本书或其他对孩子学习有用的小物品(如一把尺子,一支铅笔等)。但如果孩子放弃这种每次奖励的方式时,可以在一学期末给予一件较大的学习用品或孩子非常喜爱的物品(如足球、冰鞋等),尽可能地鼓励孩子做后一种选择。但是,家长的奖励物品对孩子成长要有意义,切忌把孩子的学习动机引入歧途,要让孩子知道努力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得到自己心爱的东西。对低龄孩子可多用这种物质奖励的方法,而对年龄较大的孩子,则尽可能将物质奖励转化为精神奖励。

10.怎样克服孤独心理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忙碌,所以大多数的时间孩子都是自己一个人待着,因此很多的孩子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冷漠、不合群。他们的孤独心理有各种表现:有的课间在教室里呆坐,从不与同学和伙伴到室外玩耍;有的放学后,羡慕地望着别人的家长来接孩子,而他们却久久徘徊在大街上;有的孩子虽然学习成绩很好,却常为没有同学愿意接近自己而苦恼,孤独心理使他们郁郁寡欢,身心健康受到极大影响。

一些家长不正确的教育,对孩子缺乏良好的心理上的关心,使孩子的孤独感加重。有的孩子在家长的咒骂、摔打中生活,常常成为家长工作和生活的“出气筒”、“替罪羊”,久而久之,变得畏畏缩缩;还有的孩子是家长不和睦婚姻的牺牲者,随着家长婚姻的破裂,父母离异,孩子失去家长之爱和家庭温暖,成了“孤家寡人”。

有的孩子由于长期在家庭中处于中心的位置或是被忽视的位置,而在学校,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过于自负或自卑,导致了孤独。如一些孩子的学习非常好,所以他们高傲自大,轻视、讥讽别人,渐渐失去了同学们的友爱,成了所谓的“阳春白雪”;而一些生理有缺陷或学习较差的孩子,又因自卑而向老师和同学关闭了自己的“心灵之窗”,成为一个离群索居的孤家寡人。

孤独心理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危害极大,不但侵蚀着他们的现在,而且也为他们将来的人生之路笼罩上阴影。应让有孤独心理的孩子认识到,谁都不可以、也不可能为所欲为。只要爱别人,才能获得同伴的爱,只有“我为人人,人人才能为我”。多为别人服务,尊重别人,才能获得相应的回报,才会获得友谊。家长也要有意识地让孩子为家长服务,鼓励他们多干些家务。遇到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不应听之任之,要辨清道理,逐步改掉他们的坏习惯。对于那些没有家庭温暖的孩子,要告诉孩子应正确看待家长之间的吵闹;要明白家长都是爱自己孩子的;要理解家长的痛苦,为扭转家长之间关系做些努力,如劝劝家长,或多干些家务等。对因不适应学校生活而产生孤独心理的孩子,要正确认识自己及他人,要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即使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也是有缺点的,所以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要能宽容对方,不要把自己或对方看作美玉无瑕或一无是处,要把自己放在同等的位置上,融自己于他们之中,这样才会得到欢乐。同时,家长也应教会孩子应对外界的事物,学会处理各种各样的关系,对于孩子做得不好的时候,要给他们热心帮助,而不是讥讽他们,漠视他们。

专家提示: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这里所说的“精神”就是坚强的意志品质。有坚强意志品质的人,才能不怕吃苦,才能顽强拼搏,才能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一个人能否成功,在关键时刻就要看他意志品质的强弱了,意志品质强的人能冲上去,意志品质差的人则会退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