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功人才素质论
10886200000036

第36章 后记

这本书稿是我近十几年来开设的关于人才全面素质问题讲座的内容。这些内容的讲座,在许多单位讲授过,其范围极广,上至中南海的中央警卫团、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干部培训,下至一个中小学的教师培训,更多的是各级干部的培训和高校教师的培训讲座,都曾经从不同的角度讲授过某一方面的内容。在多次讲座的基础上,1995年,中国职工音像出版社、中央电教馆音像服务中心曾经联合正式出版发行了《跨世纪青年思想素质主题讲座》和《跨世纪青年六项基本素质》两盘音像资料。1998年,我应邀在华中理工大学演讲,题目是《谈跨世纪青年的素质要求》,该演讲稿被收入《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一书。2001年,《清华大学学报》第1期发表了我的论文《素质的概念与21世纪青年人才素质的结构》。最近七八年,我继续在全国各个行业和部门的干部培训中讲授这个题目。特别是在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各类干部培训班上,这个讲座的内容广受欢迎,成为保留课目。由于在讲授的过程之中,研究和实践的不断进展,内容不断丰富更新,理论方面也不断深化。在我国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提上日程的时候,我把讲授的内容认真进行科学研究,不断深化、梳理、推敲,最终形成该书,将此书作为一份人才全面素质建设的参考材料奉献给读者。

这本书第一次深入而充分地探讨了素质的概念,系统地分析了面向21世纪的人才应该具备的六大素质。在分析和研究这些素质的时候,把六大方面的素质分别分解为若干具体的方面,每一个具体的方面包含展开分析该方面的素质的要求、现实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倾向、提高各个方面的素质的基本途径。在充分展开分析的基础上,构成一个完整的人才全面素质的结构体系。本书尽量从新的视角观察问题,理论联系实际,不落空谈,以求对读者具有切实的参考和帮助。

人才全面素质的研究涉及学科很广。它几乎囊括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政治学研究、社会学研究、青年学研究、历史学研究、伦理学研究、心理研究、教育学研究、法学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科学学研究、组织学研究、管理学研究、行政管理学研究、口才学研究等学科和研究领域。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综合性课题。由于我不可能对各个学科领域都深入研究,所以纰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指正,以俟改正和改善。

这本书是我多年积累推敲而成的,也可以说是带有笔者个性的一本书。但愿它能够以自己的风格,自立于当代浩浩书林。这个书稿的内容在讲座和研究的过程之中,得到朋友、同事和各位干部学员的建议和鼓励,吸收了众人的丰富的营养,携带着众人的众多关心和厚爱。又由于该书稿脱胎于讲座之中,文风以准确明快为主,但求语言质朴清新,不求辞藻文采的华丽。该书产生之时,正是我届满花甲之年,顿感逝者如斯东流水,因而对本书宛如老年得子一般喜欢,深感敝帚千金,拙作自珍。正因为如此,我衷心希望各方读者对本书的不妥之处,不吝赐教,提出宝贵意见。最后,向关心和帮助本书成书、出版的各位友人致以真挚的谢意。

刘书林 2006年5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