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在女人面前拐弯(外国卷)
10885400000064

第64章 为竟夫业入政途

正如科拉松所预料的,阿基诺命案的调查最终不了了之。这更进一步加深了菲律宾人民乃至国际社会对马科斯的怀疑。1985年12月,在菲律宾反对派和美国的压力下,马科斯不得不宣布提前举行大选,日期定于1986年2月7日。当时,反对派群龙无首,各自为政,没有一个反对派总统候选人能获得反对派中各势力的一致接受。但大家又都清楚,如果各自推出自己一方的候选人,势必会分散选票,让马科斯轻松胜出。各派别首脑反复考虑,觉得只有科拉松·阿基诺是最合适的人选。虽然科拉松没有加入任何政党,也没有什么政治实力,但她是受人敬仰又被谋杀了的阿基诺的妻子,一定能得到民众的认同。并且她品德良好,为人正派,没有污点。虽然缺乏从政经验,但这问题不大,以她的智慧应该能够在理政时增长才干,何况还会有专家、顾问的辅助。科拉松本人原本对政治丝毫不感兴趣。所以当反对派各势力领导人要求她参选时,她曾一度犹豫不决。但当想到丈夫的梦想、想到丈夫惨死,至今案情未能大白于天下时,性格坚强的她决定继承遗志,完成丈夫未竟的事业。科拉松多次发表演讲说,并不是为自己的丈夫报私仇,而是为菲律宾的新生、为全体菲律宾人民的自由和民主而奋斗。她以她的坦率、宽容和谦让的良好品德,很快就赢得菲律宾人民的爱戴,她走到哪里,哪里就出现欢腾的场面,人们欢呼:“科丽,科丽,我们的科丽!”马科斯起初对形势完全估计不足,根本没把科拉松放在眼里。这时,科拉松为了检验一下自己的民众支持率,发起了一场征集签名运动。

结果她得到120万人签名。马科斯知道了这件事后,发现“这个女人不寻常”,忙利用尚在手中的权力,开动一切宣传机器对选民进行拉拢和收买,自己则拖着浑身浮肿的病躯,带着妻子伊梅尔达,走遍了菲律宾各大中城市,为大选拉选票。于是,人们常从电视画面上看到一个步履维艰、有气无力的马科斯。与马科斯形象形成鲜对比的是,科拉松总是那样风姿绰约、活力四射,显然是一位充满魅力的东方女性。她习惯穿一身简洁得体的黄色套装,时而用英语,时而用本国语言发表言简意赅的演讲。她向民众诉说着他们夫妇在马科斯独裁统治下屡遭迫害的苦难,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马科斯独裁统治,恢复民主,振兴经济。充满激情的演讲得到了数以万计的选民的拥护。马科斯却讥讽她,只能围着锅台转,没有经验,治理不了国家。科拉松铿锵有力地回击说:“我承认,我的确没有马科斯那种欺骗、撒谎和暗杀政敌的经验。但我不是独裁者,我不会说谎,不会舞弊。我虽然没有经验,可是我有的是参政的诚意,选民需要的就是一个和马斯科完全不同的领袖。”经过几番较量,科拉松深得民众支持的势头越来越明朗。为乘胜追击,科拉松在竞选策略上也及时作出调整,对美国转而采取比较现实的态度。美国原来对科拉松要求废除美国在菲律宾军事基地的坚决态度极为不满,并且怀疑她与菲律宾左倾势力有联系;但马科斯政权腐败透顶,丧失民心,科拉松在美军基地问题上态度则有所缓和,明确表示基地可以维持现状,到1991年基地协定期满后再作考虑。种种因素促使美国决心尽快换马。于是美国开始施展各种手段逼马科斯下台。先是派出庞大的观察团和记者团,实为监督选举,揭露马科斯在选举中搞的各种弄虚作假的丑闻;又对马科斯进行人身攻击,摘去他给自己戴上的光环。

1986年2月7日,菲律宾大选日终于来临。科拉松在她的家乡打拉省帕尼基市投下了平民神圣的一票。这一天,马科斯指使手下在菲律宾全国各地施展各种卑鄙手段阻挠民众把选票投给科拉松,致使30多名平民死于非命。次日凌晨,政府选举委员会和国民自由选举运动点票中心各自公布点票结果,前者称马科斯领先,后者称科拉松获胜。科拉松当即发表声明,称人民和她已经取得胜利,局势不可逆转!马科斯也不甘示弱,在国家电视台宣布自己十有八九获胜了。9日中午,因有人为使公布的数字与电脑显示屏上的数字不符,政府选举委员会的30名电脑操作人员愤然辞职,这无疑是给马科斯指使人搞舞弊行为的当头一棒。但马科斯不知收敛,选举疑点仍不断出现。2月16日,菲律宾议会(国民议会)竟然宣布,马科斯比科拉松多得150万张选票而当选总统,国民议会中的反对派立刻表示强烈抗议,愤然退场。菲律宾全国随后爆发了一场维护公正选举和反对营私舞弊的浪潮,世界各国的新闻媒体也都关注着“群岛之国”的动荡局势。1986年2月15日,科拉松发表声明,她以压倒性的优势在菲律宾大选中获胜;相对而言,统治一国长达20年之久的马科斯输了。群情激昂的选民们高呼“打倒马科斯”、“支持科丽”的口号。国际舆论对科拉松的获胜与马科斯的倒台也报以支持的态度,西班牙、法国、西德以及英国等欧共体国家驻菲大使和使馆工作人员特地参加了科拉松一派的庆祝活动。特别是马科斯政权的国防部长恩里莱和副总参谋长拉莫斯两人的倒戈,给了马科斯致命一击。为了阻止两人给自己带来的不利后果,马科斯对其所在的阿吉纳多军营发动了军事打击,但令他没想到的是,他们两人在此战中,得到数以万计平民百姓的支持。群众以自己的身躯组成“人墙”挡住马科斯部队的坦克,保护恩里莱和拉莫斯的官兵,科拉松的女儿和婆婆也都加入到“人墙”之中。马科斯下令增派空军对军营狂轰烂炸,但马科斯的官兵却纷纷倒向科拉松一边。正在外地的科拉松闻讯赶回马尼拉,当机立断,联络各界名人150人签名通过一项决议,声明菲律宾人民已经授权科拉松和萨尔瓦多·劳雷尔分别为新任正、副总统,并于1986年2月25日上午举行宣誓就职仪式。就职仪式在菲律宾人民俱乐部举行。科拉松按照自己在重要场合穿黄色套装的惯例,穿了一套考究的黄色衣裙。

她与5个子女和婆婆一同来到俱乐部,1000多位各界人士、各党派代表和工商界头面人物都等候在那里。美国和法国等国家的外交官也到了俱乐部。在菲律宾最高法院大法官克劳迪奥·郑建祥监督下,科拉松举起右手,左手放在《圣经》上,庄严宣誓:“我将忠诚、认真地完成我作为菲律宾总统的职责……请上帝保佑我。”她用清晰流畅、略带美国语调的英语发表了简短的就职演说,仪式结束后,科拉松立即委任劳雷尔为副总统,恩里莱为国防部长,提升拉莫斯少将为中将,担任武装部队总参谋长。有趣的是,就在科拉松的就职仪式后两小时,马科斯的总统宣誓就职仪式在马拉卡南宫也开始了。但他的就职仪式冷清凄惨,许多原来答应前来参加就职仪式的政要、高官都没有来,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外交使节到场,甚至连一名为他做祈祷的天主教神职人员都请不到。在整个仪式过程中,马科斯的妻子一直在流泪,而他的儿子则全副武装,荷枪实弹,神情紧张。马科斯在首席法官的监督下宣誓就职,煞有介事地发表了就职演说,但正当他说到“此时此刻,没有人比我更值得骄傲”时,电视画面突然中断,会场内乱作一团,经过了解大家才知道,原来反对马科斯的部队已占领了电视台。马科斯宣誓就任总统的一幕丑剧宣告结束。这样一场闹剧,也称得上是20世纪的一场奇闻。而制造这场不识时务的闹剧的马科斯,面对全国人民的怒骂与嘲讽,当晚就带着全家搭乘美国飞机逃到了夏威夷。就这样,菲律宾20多年的独裁统治结束了,一个新的时代被一个女人带到了菲律宾人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