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我去湖南省博物馆,不仅参观了许多历史文物,还学到了很多知识。我参观的,就是辛追一家的墓地,有她,她丈夫侯利仓及辛追的儿子,分为1、2、3号墓。
辛追在25岁时,她的丈夫就死了,不幸的是,自己的儿子也走了。而辛追是在54岁时死去的。想到这儿,我就觉得很奇怪,在古代,丈夫应比妻子重要,可为什么辛追的墓里的东西却比丈夫、儿子要多得多?珍贵得多?而遗体,也保存得比丈夫、儿子好得多?当我查找资料时才知道,辛追的丈夫、儿子死的年间,西汉王国才刚刚建起来,所以当时的人们并不富裕,自然也没有钱来厚葬,可辛追死时,正是国家强大、富裕之时,葬礼自然也就“庞大”一些。
在参观过程中,讲解员阿姨给我们讲了三个“镇馆之宝”。
第一宝是一对“T”形招魂幅。全长2米,分为三部分,最上面是仙界,中间则是人间,下面是阴间,形貌服饰画得惟妙惟肖;各种奇禽异兽更是画得活灵活现,设色典雅,展示了西汉绘画的水平。
第二宝是一件“素纱蝉衣”。除了衣袖口和领口是用布织成的外,其他的都是用蚕丝一点点织上去的,只有49克!为了不让它受到伤害,工作人员决定再做一件仿制品,当他们做好第一件时才发现,这根本达不到要求,因为仿制品有148克!原来素纱蝉衣的宝贵不仅在于它有2100多年的历史,还在于它的特点:轻!
第三宝是辛追夫人的遗体。为什么说它宝贵?让我给你讲几个例子就明白了。当辛追老夫人的遗体刚出土时,博物馆的馆长就请来医生为辛追做全面的检查,当医生揭开老夫人小腿上的一块肌肉时,他不由得睁大了眼睛说:“啊,这事隔2100年的辛追夫人的遗体的肌肉,居然还成鲜红色!”
其他的陪葬品,各有各的特色。乐器“葬品”分为两种,一种是主人生前没用过的,一种则是主人生前最喜爱的。在主人下葬前,先用衣服将主人包起来,盖上“报魂”后放入一个最小的棺材里,把小棺材放入中等大的棺材里,再把中等大的棺材放入最大的棺材中,并放入一个正方形的大箱子中,这个大箱子非常大,一共有4个空,中间那个放棺材,左、右、上方各一个空地放祭品,最后盖上一个大盖子,用能杀菌的土一层一层填好,就行了。
最令人称奇的是,在西汉早就有了对太阳黑子的了解,只是未能解释这一现象。
从这么多的故事、文物中,我不仅了解到了中国文化的一些历史,还认识到了中华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怎么,你还不信啊!如果是嫌我说得不够多,那就去湖南省博物馆了解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