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未来,全寄托在学生身上,所以对学生的教育往往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未来。
先说说中国与日本、美国的学生吧!中国的学生,说白了,其实什么也不会,就只会考试。国际数学竞赛第一,国际物理竞赛第一……这些大赛,几乎全被中国人拿走了,这当然值得我们骄傲。但是,在这些获得大奖的人中间,又有几个人有伟大的成就?又有几个人为国家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很少吧!中国的学生只注重题目、考试,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培养出的人才全变成了庸才、书呆子。我们学习知识为了方便生活,为生活而服务。可中国学生学习则是为了考试!为了应付!这样下去,如何得了?
再说说日本。日本学生虽然也打“题海战术”,但他们比中国人更重视创造力、想象力。首先打好基础,在基础上再加上创造力、想象力,而不是一味地去读死书。这比中国学生一个字抄一百遍,一道题做十遍要好多了。
再来谈美国学生,他们可以说是最有创造力和想象力。他们的学习方式非常灵活,除基本要掌握的知识外,其他的几乎全是实验、实践。从实验中学习,从实践中亲身体验,这比死记呆背而掌握的要牢一些。书上的知识是死的,生活中的知识是活的。
有一则笑话:一个老师带了三个学生,有中国的、美国的和日本的。导师各送他们一个人一本《现代管理论》。中国学生如获至宝,用三年时间把书背熟,回国后却觉得根本没用。日本人认真读了一遍后,照老师的结合实际写了一本《日本现代管理论》。美国人随便看了几眼把书扔在一旁,写出《超现代管理论》。
故事是编的,然而讽刺的是我们中国人云亦云,没有创新精神。中国学生只知道死读书,一但碰到书上没有的,或没见过的,就傻了眼。中国学生在国际上获过很多大奖,但工作之后,他们反而还要到那些名不见经传的人那去学习创新精神,学习创造力,学习想象力。不过到时恐怕已经晚了吧。
“只要你刻苦学习,将来就一定有出息。”这是爸妈常对我说的。但是,只知道死读书,强调基础,怎么会有出息呢?最多你也只能站在别人的肩上看世界,这谈得上什么出息?也许这就是东方与西方的差距吧!西方不仅仅是强调基础,他更注意创新、创造和想象。只有具备了这几样,国家才会向前发展,而不是原地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