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韶山,吸引我的不仅仅是名人故居和山水,还有一群群年纪不大的小贩。
其实也不能完全说吸引,更多的是好奇。小时候我常常会想:为什么他们不去上学,不去玩耍,而要在景点区贩卖纪念品呢?听爸爸说,他们没钱,不能上学,也上不了学。我说:“那有什么,不就是几张纸嘛!弄几张白纸,写几个字,画几个人头,再上色就行了!对不对呀?”爸爸没有笑,而是意味深长地摸了摸我天真的头。
第二次去韶山玩,我和爸爸被几个小贩“围”上了。他们不停地嚷道:“先生,行行好,给这位小姐买一个吧!求求你了!”爸爸对他们置之不理,而我却呆了,从小到大,还从未有人喊过我“小姐”,最多也就是“细伢子”、“小朋友”。他们为什么要低三下四地求我们买呢?几个人如苍蝇般围在身边,赶也赶不走。爸爸生气了!他对着前面那个女孩就是一巴掌。“啪!”我惊呆了,其他人也呆了。女孩的眼泪落了下来,有气愤,有无奈,也有委屈。她飞似的跑了,剩下几个男孩。男孩们没有停下来,继续叫卖。爸爸终于坚持不住了,挥挥手说:“你挑几样吧!”我松了一口气,男孩们也都高兴地把东西拿出来摆在地上,一会儿让我挑这个,一会儿让我挑那个。我选了几样自己喜爱的玩意儿,怯怯地拉了爸爸的衣角:“好了。”爸爸粗声问道:“多少钱?”“20元!20元!”男孩们争先恐后地叫道。爸爸扔下20元,拉着我走远了。我回头看,见小贩一脸灿烂,正仔细检查那20元钱。我知道,虽然买一套高级玩具、吃一回KFC远远不止20元,但小贩们赚了这20元后,似乎比我拥有玩具、吃了一回KFC更快乐。
在回来的路上,爸爸对我说:“看见了吧!不好好读书,你以后也是那样。”这句话深深地刻在了我心底。我突然回想到了因为贫困,上不起学而沦落为行乞者的人们。可是……小贩们还小啊!为什么爸爸不多给点钱让他们去上学呢?他们为了生计、上学,不惜牺牲自己的人格,为什么爸爸不理解他们呢?在那一瞬间,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我!很!可!恶!”我一字一顿地大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