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内部控制改革与发展
10879900000021

第21章 研究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重要意义

本章所称行政事业单位,大体等同于西方的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在某种意义上,称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可能更为准确,但为通俗起见,仍称行政事业单位。行政事业单位是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统称。

一般认为,行政机关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我国,广义的行政机关是指国家为行使其职能而设立的各种政权机关,包括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队中的各级机关。由于中国共产党在我国居于执政地位,因此党的各级机关也属于广义的行政机关的范畴。狭义的行政机关,是指政权机关中的行政系统,即中央人民政府、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本书所称行政机关是广义的行政机关。我国对行政机关的定位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对政府的定位基本相同。维基辞典认为,所谓政府,是一个政治体系,于某个区域订立、执行法律和实施管理的一套机构。广义的政府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军事机关,狭义的政府仅指行政机关。

事业单位,通常是指以政府职能、公益服务为宗旨,经编制部门登记的公益性单位和非公益性职能部门等,参与社会事务管理,主要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根据享有国家财政补助的不同情况,事业单位又可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如公立学校;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如公立医院;自主(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即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等。我国对事业单位的定位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对非营利组织的定位有相通之处,但也存在区别,比如财政支持体制等。在美国,所谓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NPO),通常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它的目标通常是支持或处理个人关心或者公众关注的议题或事件。非营利组织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包括艺术、慈善、教育、政治、宗教、学术、环保等等。在美国,非营利组织被称为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与政府部门(第一部门)和企业界的私营部门(第二部门),共同形成三种影响社会的主要力量。同时,行政事业单位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也决定了其在运行过程中要始终树立和维护良好形象,要实现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内部管理和内部控制。否则,如发生行政风险,其危害是巨大的。

(2)33个部门挤占挪用财政资金和其他专项资金等8.59亿元。

(3)15个部门截留、少报和转移资金等3.94亿元。

(4)12个部门存在违规收费或未严格执行非税收入管理规定的问题,涉及金额1.85亿元。

(5)19个部门存在预算不细化、不完整和批复不及时等问题,涉及金额190.03亿元。

备注1:假设56个部门中每个部门在上述5个方面均存在问题,那么在部门本级存在问题的单位比例仍达到29.2%。2005年度(审计48个中央部门,同时延伸审计274个二级预算单位)(1)9个部门多报多领财政资金1.76亿元。

(2)18个部门挤占挪用财政资金和其他有专项用途的资金7.02亿元。

(3)7个部门采取隐瞒收入、虚列支出等手段转移资金,私存私放3.6亿元。

(4)12个部门年初预算未细化到具体项目和单位285.31亿元,造成10.37亿元预算资金当年无法使用。

备注2:假设在48个部门中每个部门在上述4个方面均存在问题,那么在部门本级存在问题的单位比例仍达到14%。2004年度(审计38个中央部门)(1)12个部门存在预算编报不真实的问题。

(2)26个部门违规转移挪用财政性资金10.75亿元。

(3)31个部门挤占具有专项用途的资金21.42亿元,主要用于对外投资、弥补经费不足和发放福利等。

(4)3个部门违反规定擅自建设办公楼和培训中心。

(5)11个部门单位累计滞留闲置财政资金137亿元。

备注3:假设在38个部门中每个部门在前述5个方面均存在问题,那么在部门本级存在问题的单位比例仍达到43.6%。2003年度(审计55个中央部门)(1)7个部门采取虚报人员、编造虚假项目等方式,套取财政资金9673万元。

(2)41个部门挤占挪用财政专项拨款和其他有专项用途的资金14.2亿元。

(3)22个部门在向所属单位分配预算资金时,年初预留223.69亿元,占财政部批复预算的13.65%。

(4)23个部门管理的43个基本建设和事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截至2003年年底,财政部累计拨款31.14亿元,项目实施单位实际仅使用12.61亿元,资金闲置达18.53亿元,占项目预算拨款的64.74%。

备注4:假设在55个部门中每个部门在前述4个方面均存在问题,那么在部门本级存在问题的单位比例仍达到42.2%。

项目部门本级问题2002年度(审计60多个部门)(1)23个部门未按规定细化预算或预算编制不完整;

(2)6个部门没有按规定及时足额批复预算;

(3)12个部门擅自调整预算项目及金额。

备注5:假设在60个部门中每个部门在上述3个方面均存在问题,那么在部门本级存在问题的单位比例仍达到22.7%。

通过分析,可以看到仅就中央部门本级而言,连续5年来在各方面存在不同问题的单位数的平均比率为30.34%。换言之,有将近1/3的中央部门(本级)在预算执行和财务管理中存在各种问题。尽管这一比率只是简单推算的结果,但仍应能大致反映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和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基本情况。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加快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已深入人心,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也正有序推进。与此同时,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纳税人意识、知情权意识和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在这样一种历史大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行政风险,包括可能发生的行政侵权、不作为、滥用职权、与民争利等各方面的问题,必然越来越引起重视和关注。近年来并不鲜见的“民告官”事例,在某种程度上可资佐证。要切实降低行政风险,最根本的一条是着力改进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作风,着力规范行政行为并加强内部监督制约,这就有赖于加强内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