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穷养男孩的50个细节 富养女孩的50个密码
10878900000092

第92章 密码42好好对待女孩取得的荣誉

西塞罗说:“荣誉使艺术盛兴,一切有志于钻研的人,无不受着荣誉感的激励。”可见,荣誉对于孩子来说是极其重要的。父母对待孩子的荣誉,过多张扬不可取;将孩子所取得的荣誉不当回事,甚至贬低孩子所取得的荣誉,亦不可取。唯有适度的好好对待孩子的荣誉,才能保护孩子那颗容易受伤的心,使你的女儿能够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有用之才。

有些父母为了抑制孩子产生骄傲的情绪,尽管他们心里非常高兴孩子能在某方面表现出色,但是对孩子的荣誉表现得非常漠然,完全不欣赏、不珍惜女孩子的荣誉。对此,心思细敏的女孩子会倍感失落,于是产生自怨自艾,长期这样会严重打击女孩的自尊心。

其实,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一种强烈的尊重需要,即对于自尊、自重和来自他人的尊重的需要或渴望。如果父母不能满足孩子的这种需要,那么孩子就很难进行积极自我的确立,也很难发展和谐的人格。

吃饭的时候,妈妈顺手将女儿的奖状放在饭桌上,垫了汤锅。女儿一看,非常生气,吵着要拿出来。妈妈说:“一个优秀队员的奖状是最低等的,三好学生的奖状才算是奖状,你拿回来那个才算光荣。”

客人很是不解,于是劝解道:“孩子的荣誉不能如此践踏,会伤害孩子自尊心的。”

没想到,这一下子勾起了妈妈的满腹心事,她的话题马上转移到女儿身上,说她如何不争气,整天收拾打扮,却根本不把心思放到学习上等等。

女儿听到这些,再也忍不住伤心地哭起来了,客人很为孩子不平,便提醒朋友,当着众人说孩子不好,于教育不利,容易伤害她的自尊心。但是这位母亲却不以为然。

给父母的建议:对孩子的任何一点荣誉都不能轻看,要以此为契机鼓励孩子争取更大的成绩。“世纪老人”冰心在谈到对孩子的教育时,也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不要在人前说孩子不好,那容易伤害他的自尊心。”

女儿上幼儿园了,她很快知道了得大红花是光荣的,到学期末时,她还获得了“好孩子”奖状。放学时,女儿抑制不住兴奋,对前来接她的爸爸说:“爸爸,我得了奖状。”爸爸笑着夸奖了她一句,女儿脸都羞红了。

回家后,女儿又对妈妈说:“妈妈,给我把奖状贴起来。”妈妈点点头,她立刻去找透明胶布和剪刀,要妈妈把奖状贴在门上。妈妈知道幼儿园里发的奖状是每人一张,但看到女儿格外看重这份荣誉,就没有违背孩子的意愿,工工整整地把它贴在了门上。

很多父母可能都无法像这对父母一样,他们认为这是小题大做。弄不好会让孩子骄傲自满。而且有很多人都认为从小就要让女儿看淡荣誉。还有人甚至搬出了居里夫人作为佐证。

一天,一位朋友来到居里夫人家里做客,发现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奖给居里夫人的一枚金质奖章,她大吃一惊,忙问居里夫人:“现在能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随便给孩子玩呢?”

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一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这个经典的故事不知道打动了几代人,成为很多人教育女儿的典范。可是家长们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女孩玩的金币奖章是居里夫人自己的,不是孩子的。换句话说,居里夫人并没有践踏孩子们的荣誉感,而是让孩子看淡名利。

如果一个女孩子过分看重荣誉,那么很可能就成为一个媚俗的人,会受到一些人的排斥,可是,这并非说不能让女孩子有荣誉感。有时候,增强孩子的荣誉感,会让她学会自尊自爱,不至于瞧不起自己,同时,在正确的荣誉感中,女孩子才能找到自我价值。特别是对幼小的女孩子,这种荣誉感的维护就显得更为重要,这符合孩子的成长需要。为什么这样说呢?

1. 女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比男孩子更需要得到成人的关注

成人的关注是女孩们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得以满足的首要条件。同时,小女孩也通过成人的关注来确认自己的存在,无论是内向还是外向的女孩子,都迫切地希望父母(或老师)看到自己,从成人的关注中获得自信和自尊。这和女孩子倾向于关系式的生活特性有关,她们需要一个安全的、温暖的网络,在这个网络里,她们要做主人,要做明星。

2. 要求自主,对抗成人的意志

女孩子虽然比较乖顺,不像男孩子一样顽皮、具有反抗意识,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她们也会反抗,即使自己的行为理由根本站不住脚,她们也会与父母纠缠下去,这表示她们在捍卫自己的尊严。

3. 要求被赞扬和被认可

每个女孩都有个公主梦,都希望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独—无二的。在她们的心里,“魔镜”里最漂亮的只有自己。

因此,父母的一句“你真能干”,往往让她们喜滋滋的神情持续很久,并激励她们充满信心地去做别的事情。反之,如果女儿从父母那得来的信息是自己做得很不好,则会使她们兴趣索然,不愿、不敢去做其他事。父母在对待孩子的荣誉时,要在适当的时候多夸孩子,从而滋生女儿的自尊心,使她主动去争取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