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吃对了就能大大提高孩子的智力
10878100000027

第27章 你了解孩子的“水果时钟”吗?

水果色泽鲜亮,口味酸酸甜甜,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是补充各种维生素的天然佳品,也是维持酸碱平衡、电解质平衡不可缺少的美味,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此外,水果中所含的果胶还具有膳食纤维的作用,能够帮助消化吸收,因此,不少妈妈经常鼓励孩子可着劲儿地吃。殊不知,水果固然营养丰富,也并非多多益善,什么时候该吃什么样的水果,吃多少?怎么吃?都是有讲究的,要特别地注意,不然效果只能适得其反。

☆挑选当季水果

挑吃水果时应选择当季的新鲜水果。现在水果保存方法越来越先进,我们经常能吃到一些反季节品种,冬天吃到夏天的西瓜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但有些水果,例如苹果和梨,虽然营养丰富,但是储存时间一长,营养成分就会丢失得厉害。所以,购买水果时首选当季水果,每次买的数量也不要太多,随吃随买,防止水果霉烂或储存时间过长,降低水果的营养成分,挑选时也要选择那些新鲜、表面有光泽、没有霉点的水果。

☆水果不能随便吃

水果不是吃越多就越好,每天水果的品种不要太杂,每次吃水果的量也要有节制。因为一些水果中含糖量很高,吃多了不仅会造成孩子食欲不振,还会影响孩子的消化功能,影响其他必需营养素的摄取。

下面简要介绍食用西瓜、荔枝、香蕉、柿子、柑橘、甘蔗的注意事项。

西瓜在夏日吃起来清凉解渴,是最佳的消暑水果,尤其在孩子发烧、长口疮、身患暑热症时,但是它也不能过多食用,特别是对于脾胃较弱、腹泻的小孩。如果食用太多,不仅使脾胃的消化能力更弱,还有可能引起腹痛、腹泻。一般而言,给孩子的食用量以每次100~150克,每天2次为宜。

荔枝汁多肉嫩,口味鲜甜,孩子也十分喜欢,吃起来就没个够。但是,大量吃荔枝不仅会影响孩子的三餐饮食,造成其他必需营养素的摄取不足,而且还有可能突然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四肢无力、大汗淋漓的症状,如果没有马上就医,便会发生血压下降、晕厥,甚至死亡的可怕后果。这是因为荔枝中含有一种可引起血糖过低而导致低血糖休克的物质。

香蕉肉质糯甜,又能润肠通便,也是妈妈经常给孩子吃的水果,然而,也不可在短时间内让孩子吃得太多,尤其是脾胃虚弱的孩子,否则,易引起恶心、呕吐、腹泻。一般来讲,对于2岁以上食量不太大的小孩,每次1根,每天2次为适量。

柿子也是孩子钟爱的水果,但当孩子过量食用,尤其是与红薯、螃蟹一同吃时,便会使柿子里的柿胶酚、单宁和胶质,在胃内形成不能溶解的硬块。这些硬块不仅会使孩子发生便秘,而且还可能形成胃结石,造成胃部胀痛、呕吐及消化不良。

柑橘中含有大量的柠檬酸、苹果酸,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可理气健脾、化痰止咳,有助于治疗呼吸道急慢性感染及消化不良。可是柑橘如果吃得太多也不好,它会使体内的胡萝卜素含量骤增,从而引发胡萝卜素血症,导致食欲不振、烦躁不安、睡眠不踏实等。一般而言,孩子进食柑橘每天不能超过3个。

甘蔗中含有大量的蔗糖,进入胃肠道经消化酶分解后,可使体内的血糖浓度增高,血糖浓度超过正常限度往往会促进皮肤上的葡萄球菌生长繁殖,引发皮肤上起小疖肿或臃肿。如果病菌侵入到皮肤深部,还可能引起菌血症。因此,孩子不可过量吃甘蔗,每天最好不要超过50克。

☆不要用水果替代蔬菜

与水果相比而言,无论是口感还是口味蔬菜都远不及水果,因为水果中含有果糖,入口香甜,果肉细腻又含有汁水,容易消化吸收。因此,有些妈妈认为孩子不爱吃蔬菜可以用水果代替,以弥补因不吃蔬菜造成的维生素的缺乏。然而,这种做法并不科学。

首先,水果中的无机盐、粗纤维的含量比蔬菜少,促进肠肌蠕动、保证无机盐中钙、铁、摄入的作用比蔬菜要相对弱一些。其次,如果长期让孩子以水果代替蔬菜,势必会造成水果的摄入量大增,从而导致身体摄入过多的果糖,而体内果糖太多又会使孩子的身体缺乏铜元素,影响骨骼的发育,还会使孩子经常有饱腹感,影响食欲,长此以往就会造成营养不良。

☆水果的最佳食用时间

有些妈妈认为饭后吃水果可以促进食物消化,这种想法对于成年人来说没错,可对于正在生长发育中的孩子并不适宜。这是因为,一些水果中有不少单糖物质,虽然说它们极易被小肠吸收,但若是堵在胃中,就很容易形成胃胀气,还可能引起便秘。所以在饱餐之后不要马上给孩子吃水果。

还有些妈妈喜欢从早餐开始,就在餐桌上摆放一些水果,认为这时吃水果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事实上,这对于喜欢吃动物性荤腥和油腻食品的人来说的确是很有好处的,但是对孩子来说也不适合,因为孩子的胃容量还比较小,如果在餐前食用,就会占据一定的空间,会影响正餐的营养素的摄入。

最佳的做法是,把食用水果的时间安排在两餐之间,或是午睡醒来后,这样,可让孩子把水果当做点心吃,每次给孩子的适宜水果量为50~100克。

☆水果要与孩子体质和身体状况相宜

1.气虚脾虚的孩子:少吃凉性水果

气虚,一般是指体弱;而脾虚,是说消化系统比较差,肠蠕动慢。这类小孩越吃寒冷的水果(如梨、西瓜、香蕉、猕猴桃、芒果等),越会降低肠胃蠕动,使肌肉无力,吃多了会因为消化不良而导致腹胀。因此,肠胃功能不好的孩子,如果想吃凉性水果,最好在午饭后、晚饭前少吃一点,不可过量。

2.虚寒的孩子:多吃温热水果

虚寒的孩子可多吃荔枝、桂圆、桃、番石榴、榴莲、杏等温热水果,因为它们属于温热性,对虚寒体质的孩子来说无疑是补身佳品。另外,正在发烧或某个身体器官正在发炎的孩子,要尽量避免食用此类温热水果。桂圆偏热,有高血压、心脏病的孩子空腹不要贪嘴。

3.容易感冒的孩子:深色水果疗效佳

孩子多吃些颜色深的水果可以起到预防伤风感冒的作用。芒果、黄杏、黄桃等深色水果的维生素C含量都比较高,颜色浅的水果维生素C含量略低些,而维生素C含量比较高的水果还有枣、山楂、橘子、猕猴桃等。维生素C对于抗感冒、增加身体抵抗力能起到很大作用,很多人通过吃维生素C片来补充身体所需,其实不如直接吃水果来得快。

☆其他应该注意的地方

(1)熟悉各种水果的特性,每天吃的水果不超过三种。

(2)注意水果的清洗方法,吃水果前应将水果清洗干净,并在清水中浸泡30分钟或用淡盐水浸泡20分钟,再用流动水冲净后食用;水果能削皮的尽量剥去皮,有些水果在食用前要用毛刷刷干净,而不能因为图方便在水龙头下冲冲了事。

(3)吃柑橘前后的1小时不宜喝牛奶,不然的话,柑橘中的果酸与牛奶中的蛋白质相遇后,即刻发生凝固,影响柑橘中的营养素吸收。

☆怎么才能让你的孩子爱上水果?

如果你的孩子不爱吃水果,不如尝试改变一下水果的形状,能够让孩子感到耳目一新的做法,也往往是能够调动孩子味觉的方法。

1.搅拌成泥

可以用搅拌机把水果搅拌成泥,比如苹果泥、桃泥、杏泥等。制作的过程中,让孩子帮忙把切成条的水果塞进搅拌机中。孩子看到自己一条一条放进去的果条,变成了泥状,会感到非常有意思,不禁产生吃的欲望,而且吃起来也充满成就感。

2.打成汁儿

把水果打成汁,让孩子尝一尝,甜甜的果汁一般都会比形状不变的水果来得有诱惑力。

3.做成拼盘

如果有时间,妈妈们还可以把水果做成一些比较特别的形状。当孩子看到水果和他平时见到的不太一样时,兴趣就会有了,吃起来也会容易得多。比如,把水果切成瓣,刻成花,或者一些小动物造型,还可以把好几种水果搭配起来,摆成小房子或孩子喜欢的卡通人物形象。通过这样的造型,把水果变成他们平时比较感兴趣的东西,便极具诱惑力了。

☆致妈妈们的小tips:

(1)苹果富含糖类和钾盐,空腹吃可治便秘,饭后吃可助消化,但是摄入过多不利于心、肾保健,切忌多食。

(2)雪梨性寒,可润肺生津、清肺热,止咳祛痰,然而若是在腹泻时吃,却会加重病情。

(3)如果孩子体内缺乏维生素A和维生素C,就多吃杏、甜瓜及柑橘,这样能给身体补充大量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

(4)对于一些体重超标的孩子,要注意控制水果的摄入量,或者挑选那些含糖较低的水果。

(5)饭后吃菠萝能有助于消化。新鲜菠萝含蛋白酶,如果空腹吃,菠萝的蛋白分解酶会伤害胃壁,对孩子而言还容易产生过敏反应,因此宜在餐后食用。

(6)山楂无论是鲜果还是其制品,均有散淤消积、化痰解毒、防暑降温、增进食欲等功效,尤其对于刺激食欲,帮助孩子消化有很好的功效,但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在清早空腹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