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人员测评技术
10878000000043

第43章 6 知识应用

1.案例分析

《第一财经日报》招聘笔试题《第一财经日报》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招记者150人,其中北京50人,上海50人,可谓强势出击,也吸引了很多记者和毕业生前来应聘。以下为《第一财经日报》招聘笔试题目样例。

一、填空题(共20分)

1.“报道一切适于报道的新闻”是()的口号。

2.橙红报纸是()的首创。

3.前不久一位澳籍华裔经济学家过世,他是(),他针对发展中国家较强的模仿能力,提出()概念,以说明发展中国家的弱点。

4.报道到大陆投资的台商时,不应称“外方”,应称()。

5.国内赴美上市企业股票的市值排序(用“<”或“>”或“=”号),网易()新浪;UT斯达康()亚信;盛大()携程。

6.保监会、证监会、银监会、央行行长分别是()。

7.消费价格指数的简称是()。

8.WTO成员国的说法错误,应称()或()。

9.亚太经合组织的“21个成员国”的说法错误,应称()或()。

10.GE是()公司的英文缩写。

二、简答题(第1、2题5分,第3题15分)

1.如果就“宏观调控初见成效”这一选题采访,请列出5个采访对象(组织或个人),并逐条说明理由。

2.请说出你目前最想采写的一个选题,并说明理由。

3.请说出财经日报与周报、综合日报财经版在内容上的不同。

三、写作题(共20分)

给出一篇有关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新闻稿,请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消息,并加标题。

四、评论题(共35分)

给出一篇银行监管新办法的新闻述评,请加标题(5分);并从另一个角度(银行)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评论(30分)。

问题:这个笔试题属于哪个类型?出题的思路是什么?

分析提示:这次招聘的题型涵盖了基本的几大类题型,可以比较广泛地了解应聘者的潜在能力。虽然这次考试偏重金融,但报社只是想探探应聘者财经知识的底牌,未必真是按财经类的“知识分”录取,因为有些东西(纯知识)是能够补回来的,但另一些东西(如分析能力、对不熟悉领域资料的解读能力、写作能力、文笔等)是短期内很难培养出来的。另外,这次出题还有为下一轮培训做准备的意思(摸底)。纵观整套题目,有些题还是比较基础的,如“GE是公司的英文缩写”,“消费价格指数的简称是”。后面的大题,虽然金融资料占很大比例,但考的还是阅读理解、分析和写作能力。比如,那篇消息写作,是纯粹考写作;那篇银行监管新政的评论也是以考阅读理解、分析和评论写作为主;那个要求列出5个采访对象的题,可能对于未从事过财经报道的应聘者来说有些茫然,但也很基础,这是财经新闻采写的第一步。

2.实践训练

某公司是一个卓越的半导体公司,为广阔的消费和工业市场开发高精度的模拟和混合信号集成电路,它创建于1984年,是音频和工业市场上高精度模拟和混合信号以及嵌入式处理器的主要供应商。本公司精于开发对质量要求高的复杂芯片设计,且拥有900多项专利,这些专利对我们600多种产品起到关键作用,使我们能服务全球2500多位最终客户。现因为业务发展,需要招聘一批人员。请你利用本章所学知识出一份笔试试卷,并进行测试。

要求:(1)按要求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如宣传发布信息、设计招聘用的申请表格等;

(2)编制笔试题目;

(3)精心组织实施笔试和评卷。

第7章 能力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