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孩子维持血糖平衡,检测孩子大脑中的重金属侵害情况,不要给孩子使用任何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应为孩子鉴别食物过敏源,补充孩子所缺乏的营养物质,保证孩子摄入并获得最佳量的必需脂肪酸……所有的这些,也许更能帮助你的孩子远离一个人的空间。
据我所知,现今儿童自闭症的发病率已比过去增加了两倍多。以前,自闭症大多是在孩子出生时不久发作,或者至少是在孩子出生后的6个月之内发病,然而在过去的几年里,自闭症的发作年龄有所升高,常常在2岁的幼儿身上发病。可以说,中国每100个儿童当中就至少有1人患有自闭症。
2003年,我有幸在国内一家著名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心担任营养顾问,在这5年的的工作经历中,我目睹了许多家有自闭症小孩父母的痛苦无助,尤其是看到患有自闭症孩子那神情淡漠,行为迟钝的模样,或者整日沉默寡言、异常敏感的眼神,使作为医者的我感到深深的不安。
做营养咨询时,不断有父母问我:“我们一家人都很疼爱孩子,他怎么会得上这个怪病呢?”我总是倍感抱歉,对很多医生来说,自闭症至今还是一种神秘的病症,没有人能确定它的发病原因。
有的医生认为自闭症与孩子所处的家庭环境有关,我承认这一点很重要。然而,在我翻阅很多国外资料后发现,如果给孩子进行早期干预,如帮助孩子维持血糖平衡,检测孩子大脑中的重金属侵害情况,不要给孩子使用任何含有食品添加剂和食物过敏原的食物,为孩子补充所缺乏的营养物质,保证孩子获得最佳量的必需脂肪酸摄入……所有的这些,也许更能帮助你的孩子远离一个人的空间。
我曾为一个叫安安的小男孩做营养指导。随着儿子一天天长大,安妈妈的心开始悬了起来:1岁半时,孩子还不会走路;2岁时还只会简单地喊“妈妈”,也不和其他小孩玩耍,老是喜欢重复某一简单动作……在看了一张报纸上关于儿童自闭症的报道后,对照表现,她越来越觉得儿子可能患上了自闭症。
经过多方打听,去年5月,她把儿子送到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心接受了专业训练。中心开设有个系课、按摩课、个训课、感统课等,可据康复中心老师的反应,安安的康复训练效果并不佳。
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建议安妈妈带儿子去医院做了个微量元素测试,发现安安的维生素B 6、维生素C、镁的营养含量都比较少,这些都是改善孩子行为表现、情绪状况、睡眠质量的重要营养。于是我给安安推荐了一些食物进行补充,如含有维生素B6的牛排、鸡胸肉、香蕉、土豆;含大量维生素C的樱桃、柑橘、柿子、猕猴桃,另外建议将安安的主食改为黑米,并在早餐中增加燕麦,因为其中镁的含量比较多。
等我下个周末再来这家康复中心时,安安妈妈早已在等我,她感激地说,安安这几天的情况已经好多了,我鼓励她继续给孩子补充营养,并让安安尽快地融入康复中心的训练课中。几个月后,安妈妈带儿子去广州一家专业机构做了一次自闭症儿童心理教育评估,结果显示:儿子的发育年龄与实际年龄只相差2个月,她高兴极了,兴奋地带着儿子来和我们这些康复中心的老师们道谢,还打算将安安送到幼儿园去,让他更快地融入社会生活。此时,我心中也满是欢喜,相信不久后安安就可以远离自闭的世界了。
这些年,我也陆续帮助了许多有相同遭遇的父母,让他们再次有希望,有笑容,找到人生的意义。为此,我也多次应邀去香港和加拿大等地,为患有自闭症孩子的家长,举办自闭症儿童家居学习课程讲座,并且还进行个别辅导。
这所有的经历,都让我意识到营养对治好孩子自闭症的重要性,希望广大父母都能重视这一点,并让孩子多参加各种锻炼,多参与社交和集体活动,切勿让孩子长期过封闭式的生活,以免形成孤僻性格而殃及孩子终生。
育儿录
Q 我孩子被诊断患有自闭症,补充营养有帮助吗?
A 研究表明,解决营养问题可极大改善自闭症儿童的症状。
特别重要的营养素是维生素B6、维生素C、维生素A、锌和镁。另外,还需确保孩子摄入了足够的必需脂肪。有些患自闭症的儿童缺乏酶,导致脑细胞膜失去必需脂肪酸的速度比正常速度更快。因此,从鱼类中补充ω-3-脂肪酸有良好效果,它不仅弥补了额外的所需,似乎也减慢了酶的活性。最重要的一点是父母应帮助孩子排除所有过敏原。食物过敏的孩子往往消化和吸收不良,容易造成心理伤害。
最后,父母还应给孩子补充益生菌,保持消化道健康。大多数自闭症的孩子刚出生的一年里,长期重复使用抗生素,治疗耳朵或其他呼吸道感染。帮助孩子补充消化酶和益生菌,可以恢复消化道的健康,对自闭症儿童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Q 怎样和有自闭症的孩子进行沟通呢?
A 孩子被确诊为自闭症,对家长、家庭来说都将是严厉的打击和严峻的考验。在感情上疏远孩子,忽视孩子的问题和特殊需求,这样对孩子和家长都不利。同时,也切忌过分关心和疼爱孩子,对孩子百般保护,衣食住行都包办代替,这样容易导致孩子的过分依赖,而缺乏独立性,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相反,如果家长一开始就有了正确的态度对待孩子,用心去爱孩子,这对孩子、父母、家庭都有好处。
Q 如果给自闭的孩子做训练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A 孩子的训练应该是科学的。因此,家长一定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通过规范的评估确定孩子的训练基线和能力状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并进行训练。切不可盲目模仿他人的做法而强加给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