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食可能只是表面现象,而这一不良饮食习惯造成的影响可能更加恶劣。因为孩子的表现很有可能不是挑食,而是在挑人。
孩子在饮食上最常见的一种坏习惯就是挑食,它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均衡营养,有碍孩子们的生长发育。不过这也许只是表面现象,挑食所造成的影响也许更加恶劣。
邻居的儿子明明就是一个挑食的孩子。吃饭总是不愿自己吃,喊着“奶奶喂”,还借口“太烫了”。如果奶奶不给他喂饭,他就大哭。小家伙已经很清楚,眼泪是他最强有力的武器,总是能“战无不胜”。妈妈看着祖孙俩一个喂一个吃,只能低头闷声吃饭。
也许对我的邻居来说,现在还只意识到喂饭带来的苦恼,可将来孩子吃不了苦,懒惰自私,养成了不良的习惯可怎么办?
一般来说,孩子1岁以后都会挑食,今天只吃这个,明天只吃那个,这都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发育。从孩子的长远发展考虑,父母应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1.坚持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的孩子,通过乳汁获得了味觉的早期经验与感知,妈妈吃什么孩子就能感受到什么味觉。而以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每餐口味都一样,缺乏味觉的早期经验,也许更难接受众多食物品种。
2.清淡饮食,养成健康的口味习惯
孩子平时常吃清淡的食物可以保持味蕾对各种味觉的敏感性,提高对各种食物的接受程度,也就不容易偏食和挑食了。研究发现,6个月的婴儿一天需食盐0.5克,建议婴儿食品中尽量不加食盐,糖的添加一定要适量。如果孩子出汗多,食欲差可以适量加些盐,但不能以成人的口味咸淡为标准。
3.食物口味多样化
1岁内,孩子尝试和接受的食物品种越多,以后可以接受的食物范围就越广泛;反之就越不容易接受他从未体验过的食物味道。这是偏食和挑食最主要的原因。所以,父母应尽可能给孩子尝试更多口味的食物,味觉的发育成熟需要通过各种口味食物来刺激味蕾。
4.新食物、新口味要反复尝试
孩子天生就会拒绝新的食物,如对新的食物舐舔、咬、咀嚼,勉强接受后又吐出来,喂多次后再吞下去,这都是孩子出于自身的保护。所以,一般情况下新食物要经过10~15次的尝试(甚至20次)才能被接受。可大多数父母总是试了几次不成功就放弃了,并且错误地认为婴儿不喜欢或不接受这种新食物。建议父母们在给孩子试喂新食物时,要有耐心,并进行多次、少量的尝试,反复尝试,您一定会成功。
5.父母在饮食上要以身作则
自婴幼儿期开始,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样,不能挑食、偏食,尤其不要表露对食物的喜恶,如谈到不喜欢某种食物或吃的时候表情古怪。喂新食物时,更要用愉悦的表情和语言来鼓励孩子尝试。
育儿录
Q 孩子1岁半了,断奶后,不太喝奶粉,她奶奶早上就煮些米粥给她喝,中午是一个煮鸡蛋,晚饭是粳米粥,偶尔吃一点菜。到现在孩子好像对什么都失去了胃口。我该怎么办呢?
A 1岁后应开始给孩子灌输营养观念。对于不吃蔬菜的孩子,家长应让孩子正确认识蔬菜,了解每种蔬菜对身体的好处,如胡萝卜对眼睛有好处,多吃茄子能补铁。关于孩子对某种蔬菜的偏见,家长要了解孩子的想法,对症下药。对不吃肉的孩子,家长应帮助孩子了解各种肉食的营养成份,如各种肉食中大都含有脂肪、钙、锌等能保证人体身体健康的元素。
Q 我女儿2岁,他爸爸特别喜欢喝饮料,吃零食,也经常给女儿吃,结果现在女儿挑食而且还不喜欢吃钣,我该怎么办呢?
A 饮食上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家长的喜好偏差会直接或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饮食习惯,包括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因此,家长应在饭桌上给孩子做好榜样,不仅要避免在孩子面前挑食,还应尽量避免不说“什么菜好吃,什么菜不好吃”之类的话。
Q 我的儿子天生免疫力差,爱生病,这跟平时挑食有关系吗?
A 有一定关系。家长最好先了解孩子挑食的原因,对症下药。如果孩子因身体的原因引起食欲和胃口的变化,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过分担心和着急,要细心观察,并调整孩子的饮食。可为孩子做些有利于消化的流质类食物。如果是因为家长提供的饭菜品种不丰富,口味单一,就须在品种和口味上做些调整。
Q 女儿6个月大时从不挑食,我给她吃什么都行,16个月大反而开始挑食,我非常不想让这种情况持续下去,请问有什么办法吗?
A 巧妙地替换口味。15个月后,孩子就倾向于自己独立选择食物,父母可以缓慢巧妙地调换口味,如在原先的基础上少量添加新食物,逐渐增多种类。当孩子吃到了这种新食物不表示反感,就把它加入到孩子喜欢的饭菜中去。同时,对孩子把这种食物放进嘴里的行为应予以大加表扬,久而久之,孩子吃的食物种类多了,也就不会再挑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