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语:
宝宝在18个月时已能吃些和大人相同的食物,食量大概只有大人的1/3~1/2.应注意宝宝膳食每日都应包括谷类、蔬菜与水果类、乳制品、肉食与豆制品等。
每日应有维生素A 含量丰富的水果蔬菜,提供脂肪含量丰富的膳食。如果一餐的量太少或密度低,应增加就餐次数。
——辅食添加10原则之八(WHO/UNICEF,2002)
喂养参考标准:
早餐:鸡蛋菜粥(大米25克,鸡蛋15克,白菜10克,植物油5克),牛奶200毫升。
午餐:馒头(面粉25克)1/2个,酱牛肉20克,拌胡萝卜丝50克,冬瓜汤(冬瓜50克,植物油5克),午餐后牛奶200克,点心(蛋卷)20克。
晚餐:米饭(大米30克)1碗,肉菜丸子(肥瘦猪肉25克,白菜35克,植物油5克),紫菜鸡蛋汤(紫菜15克,鸡蛋25克,香油3克)。
零食:1~2次,牛奶200毫升,饼干1块,水果1/2个。
一、学步孩子的饮食特点
宝宝在18个月大时已能吃些和大人相同的食物,所不同的是他的食量大概只有大人的1/3~1/2.所吃的食物还注意要适应孩子的消化能力。
1.一日三餐按时进餐
正常人体的消化液分泌是受中枢神经所控制的一种条件反射。养成了一日三餐按时进餐习惯的人,到了该吃饭时就会感到肚子饿。如果儿童毫无节制地进食,不断地刺激胃肠的消化液分泌,这样会增加胃肠负担,导致胃及小肠总是滞留有食物,就会造成消化功能紊乱甚至发生胃肠疾病。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营养不良,以致引起营养缺乏症,机体抵抗力降低等。
2.孩子患病时吃什么
当孩子患病时,必须鼓励孩子继续吃和喝,不可禁食。病时饮食的选择要根据孩子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及时合理制作,而且要比平时更注意其营养。一般可喂些米汤、豆浆、菜汤、牛奶、蛋花汤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待病情稍好些,可改为细软的食物,如稠粥、面条鸡蛋羹(蒸鸡蛋羹)、瘦肉末等,每日进餐次数比平时多,提倡少量多餐。对于疾病恢复期的孩子,应加强营养,把病时的损失尽量补回来,多给他们吃些鱼、肉、蛋、奶及新鲜蔬菜和水果。每日给孩子增加一餐,直到孩子的体重恢复到生病前的水平。
二、平衡膳食
宝宝每天最重要的食物为碳水化合物和蔬菜水果等食物,其次为富含蛋白质的肉类、豆类。他吃进去的食物与他身体所需要的量和质保持平衡、一致,这就叫平衡膳食。
1.什么叫平衡膳食
从营养学角度来看,一般将食物分为以下五类:第一类谷类及薯类,第二类动物性食物,第三类奶类及豆类,第四类蔬菜水果类,第五类油和盐。每类食物为机体提供的营养是不同的,只食入单一品种的食物对于营养素的摄取是不利的。大人和孩子每天吃的膳食中都需要包含这五大类,而对这五大类食物所需要的量和质是有一定的比例的;第一类需要摄入最多,依次逐渐减少,第五类尽可能做到最少。一句话,就是使宝宝吃的营养和他身体里需要的营养尽可能能够保持一致。
2.从母乳和辅食中应获得的能量
宝宝营养的需求应包括能量与营养素两个大的方面,它们都是婴幼儿辅食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充足奶量和适当地添加辅食非常关键。比如美国儿童膳食宝塔建议:1~2岁儿童每天应摄入大约170克谷物类食物,500克蔬菜,300克水果,500毫升牛奶,140克肉及豆制品。一般从事轻体力劳动的母亲每天大约需要的膳食能量为2000千卡,1~2岁儿童总的能量需要量为母亲的1/3~1/2.最新的世界粮农组织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标准。
3.如何提高谷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我国居民50%~70%的蛋白质来自于谷类食物,谷类是一种非优质蛋白质,也叫半完全蛋白质,单独进入人体后,利用率低。但如果和其他的食物(如豆制品、瘦肉、蛋类等)搭配一起食用,就可以大大地提高它们原有的利用率和营养价值。如果加入大豆粉或者吃强化赖氨酸的粮食,也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
4.过多的水果或果汁导致儿童腹泻
孩子吃了大量的水果或饮用了大量果汁或果汁饮料,再加上在正餐饮食中大部分都是淀粉类食物的话,食物经过肠道的速度太快,以至于其中所包含的水分还来不及被充分吸收,所以排出的粪便就会很稀薄,也就是像腹泻时的排便。该症状多见于1岁半~2岁的幼儿,通常孩子还会有胀气,每天排3~5次稀薄的或糊状的粪便。通常这种孩子发育不会受影响,体重增加还正常,也没有腹痛等不适的感觉。应对的方法是提高他的饮食结构中脂肪和蛋白质的比例,减少淀粉类食物和水果、果汁的摄入量。
三、维生素和矿物质
我国儿童膳食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者的摄入量比例不均衡,以及维生素、微量矿物质的摄入不足和生物利用低几个方面。
1.维生素对人体有哪些作用
维生素是维持儿童生长及调节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营养素,缺少任何一种维生素就会发生疾病。维生素A可以维持正常的视觉,减少呼吸道感染和腹泻的发病率。B族维生素是维持体内代谢及生长所必需的。缺少维生素C容易出血及患感冒。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钙、磷的吸收,影响骨骼的生成。维生素E与体内代谢有关,并可促进红细胞的生成,缺乏时可出现轻度贫血、水肿及皮疹等。
2.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生理特点
这两种物质既不为机体提供能量,也不参与机体组成。人体几乎不能合成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它们必须由食物中摄取。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量甚微,但却不可或缺,当体内缺乏这些物质时会出现各种代谢障碍和临床症状。由于食品的储存、加工及不合理的饮食习惯等,在日常膳食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不足常常发生。对于儿童来说,由于生长速度快,营养物质需求量大,供与求的矛盾必须通过合理膳食得到解决。
3.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小剂量间断补充
研究发现,营养素的吸收不与其补充量成正比,一种营养素的长期大量补充势必会影响到另一种营养素的吸收与利用。由于一些脂溶性维生素A和D可以在人体肝脏和其他组织内储存起来,因此可以每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补充一次;而水溶性维生素往往代谢很快,体内储存时间不长,补充不能每个月一次。由于我国人群营养素缺乏大多处于临界水平,因此脂溶性和一些水溶性营养素可采用小剂量间断补充的方法来实施。近年来我国应用每周一次间断补铁的方法,其纠正贫血、增加铁元素储存的生物学效果与每日补铁基本相同。
一、常见问题
1.宝宝吃了鸡蛋后浑身发痒是过敏吗
有的宝宝吃了鱼虾、鸡蛋或某些蔬菜之后,会浑身发痒,脸部和耳朵周围的皮肤发红,并出现皮疹或分泌物,这就应当考虑是否对某种食物过敏。由于婴儿的肠胃道黏膜的保护功能不完全成熟,因此外来蛋白极易发生食物过敏症状。如果妈妈是过敏体质,宝宝过敏的机会就更大些。孩子出现食物过敏症时,应暂时避免食用花生、巧克力、鱼类、贝壳海鲜等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
2.学步的孩子牛奶和果汁的摄入量
不可让牛奶和果汁填饱了孩子的肚子,每日孩子喝的果汁不要超过120~180毫升,而且应该盛在杯子里给他喝。每天所饮用的牛奶量也不要超过600毫升。牛奶和果汁是孩子重要的营养来源,每日必须保证一定的摄入量,但如果过多,则会影响一日三餐的正常食量,而且还会影响胃肠功能和牙齿的健康。同时对孩子的心理发育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3.孩子喝水越多越好吗
很多家长以为,多喝水对孩子来说是件好事,至少不会上火。实际上喝水量也应当掌握一定的合理限度。宝宝每天补充的水分过多,一是水把胃部撑满,就可能会影响到他对其他食物的摄入。二是身体内水分过多对孩子身体生理代谢也会有影响,甚至会引发某些脏器性疾病。有的宝宝平时很爱喝水,尤其是晚上,必须把奶瓶放到他嘴边,夜里也要起来喝很多水,这种做法不可取。
二、生理与营养学知识
1.胆固醇有好坏之分
胆固醇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胆固醇是合成性激素的原料和维生素A的载体。人体胆固醇有好坏之分,“好胆固醇”又称为高密度脂蛋白(HDL),它能够清除血脂、保护心脏。它应当高些。“坏胆固醇”称为低密度脂蛋白(LDL),当它太多时会增加心血管负担。它应当低些。无疑,人体需要的是好胆固醇而限制坏胆固醇。完全不含胆固醇的食物,如糖和淀粉,会使人体高密度脂蛋白明显下降,而低密度脂蛋白上升。这一含义可解释为完全以淀粉食物为主要食物来源并不利于儿童健康。
2.精制糖有害,天然油脂有益
因为糖和淀粉会导致人体甘油三酯上升,好胆固醇下降,不利于人体健康。相反,“胆固醇”食物,包括鱼类、肉类、蛋类、植物油、坚果和种子(如大豆和花生),可以降低人体内甘油三酯,提高好的胆固醇水平,降低血糖和血压,从而避免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生。以鸡蛋为例,不要只吃蛋白,不吃蛋黄,丢掉蛋黄就等于丢掉了优质卵磷脂(生成乙酰胆碱)、半胱氨酸(生成谷胱甘肽)和DHA。这些物质是人体的“记忆分子”、“血管清道夫”和“食用化妆品”。这些概念不仅适宜成年人,同样也适宜儿童。
3.儿童食用油脂的选择
食用油脂依其来源分为动物脂肪和植物油,动植物油脂的营养价值差别较大,虽均富含脂肪酸,但植物油是必需脂肪酸的最好来源。动物脂肪含的固醇对心血管病人不利,而植物固醇则有益。脂溶性维生素都能溶解在油脂中,而且随同油脂一道被消化吸收。饮食中如果缺油,这些维生素的吸收则要受到很大的影响。植物油还是维生素E的最好来源,由于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所以植物油比动物脂肪不容易发生氧化。
4.蜂蜜亦是纯糖
蜂蜜是一种像水果一样天然的含糖食物,但它却是百分之百的纯糖,所以也会产生其他糖类会产生的问题,同样不适合给孩子喂食。同时,因蜂蜜内含有一种波特淋毒素,通常1岁以下婴儿体内抗体无法控制这种毒素,因此蜂蜜不是婴幼儿最佳食品。
蜂乳是常用的滋补品,又叫蜂王浆。其中含有促进发育的植物激素等70余种物质,具有刺激生育能力、促进新陈代谢等作用。小儿用后易促进性器官发育、早熟,所以小儿也不要服蜂乳。
三、食谱及制作方法
1.猪肉胡萝卜饺子
原料:面粉50克,胡萝卜末1勺,猪肉糜20克,酱油、香油、葱。
制作方法:将洗净去皮的胡萝卜研碎,洗净虾仁并切碎,把胡萝卜末、虾末和猪肉糜一起放入容器内,加少许葱末和少量香油等搅拌均匀;把面粉用温水和好擀成饺子皮或直接从超市购买饺子皮,用上述拌好的馅包成小饺子。
2.奶味蔬菜火腿
原料:火腿肠30克,肉汤1/2杯,卷心菜叶1片,牛奶3大勺,洋葱、食盐少许。
制作方法:将火腿、卷心菜叶、洋葱切好,加入肉汤煮制;肉汤煮至一半时加入牛奶继续煮,煮熟之后用食盐调味。
3.包子
原料:菠菜、鸡蛋、粉丝、虾仁、木耳、香菇,食盐、味精、酱油、香油少许。
制作方法:菠菜剁碎(烫熟),粉丝切成1厘米段(煮熟后),虾仁剁碎,木耳剁碎,香菇剁碎,炒鸡蛋,加食盐、味精、酱油、香油、植物油少量,搅拌好做馅,做成包子,上锅蒸15分钟。
4.茄子泥
原料:茄子100克,食盐、蒜末、酱油、香油少许。
制作方法:洗净茄子,不用去皮,切成长条,在蒸锅上蒸约15分钟后,制成泥,并用食盐、蒜末、酱油、香油拌匀即可。
四、1岁7个月至1岁9个月幼儿
喂养及营养学评估
1.体重、身高增长
男童,体重:11.6~12.3千克,身高:82.5~84.6厘米。
女童,体重:11.0~11.9千克,身高:81.4~84.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