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心理养生与健康
10873300000015

第15章 心理咨询

通常所说的“咨询”就是询问、商议、建议、忠告、给人以帮助的意思。心理咨询,是主要涉及心理健康范围的有关咨询工作。心理咨询在国外已有较长的历史,在西方特别是美国,已成为很发达的一门心理学分支学科。它的工作对象早已超出了医院和病人的范围,而进入了学校、工厂、部队、企事业、政府机构中,以解决学生、工人、官兵、机关工作人员、退休老人、失业者、违法犯罪者,以及正常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等各种问题。实践证明,它在人类生活中是十分需要的,尤其在医疗卫生领域中显得更为重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对社会心理因素所致的心理障碍的防治效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一、心理咨询的概念

心理咨询是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过程。通过心理咨询,可以使咨询对象在认识、情感和态度上有所变化,解决其在学习、工作、生活、疾病和康复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身心健康。

随着心理咨询活动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也日趋分化。概括说来,心理咨询主要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心理困惑与烦恼提供咨询,而心理治疗则主要为人们在人格、情绪和行为上的障碍及变态行为提供治疗。两者之间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却有着不同的专业评定和训练要求。简单说来,心理治疗人员不但要求有心理咨询的知识,也要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而心理咨询人员则不必有医学方面的知识。

二、心理咨询的对象和任务

(一)心理咨询的对象

以下这些人多半需要心理咨询:

(1)生活中遇有重大选择时,犹豫不定者。

(2)初涉世事,对新环境适应困难者。

(3)经受挫折之后,精神一蹶不振者。

(4)过分自卑,经常感到心情压抑者。

(5)在社会交往方面,自感有障碍的人(如怯懦、自我封闭)。

(6)在经历了失恋、离婚、丧偶等情况之后,心灵创伤无法“自愈”者。

(7)婚姻及家庭关系不和睦,渴望通过指导改善者。

(8)下岗、退休后,心情苦闷、难以自我调整者。

(9)患有某种身体疾病,对此产生心理压力者。

(10)时常厌食,暴食者。

(11)睡眠状态发生改变的初始期。

(12)轻度性心理障碍者。

理想的心理咨询是人们健康成长的好伙伴。健康的生活风格将使人们感觉更佳,生活更顺利。

(二)心理咨询的任务

提高自我认识,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文明,使自己保持心身健康。

1.提高自我认识一般人在相互安慰时,总是劝对方忘却过去不愉快的经历。“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明天会更美好的”,这大概是人们平时相互劝慰时的共同准则。但心理咨询人员不会这样简单地劝说求询者忘却过去,他们要使人们从挫折中认真反省自我,总结经验教训,增强生活智慧,以便能够更好地应付日后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愉快经历。在这层意义上,心理咨询就是要既使人能够更好地认识自我、开发自我、激励自我,又要使人比原来更轻松、更快活、更自信。

此外,心理咨询还要使人避免依赖他人,增强个人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心理咨询再三强调要尽量理解来咨询者的内心感受,尊重他的想法,激发他独立决策的能力,为的是强化求询者的自信心。所以,任何一个心理咨询的过程,无论其性质有多大不同、时间长短上有多少差别,本质上都是要帮助求询者从自卑和迷茫当中将自己解脱出来。

2.提高生活质量能够提高对社会变革的适应能力,提高学习和工作能力,维持安全的生活环境,协调好家庭成员之间及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等,帮助人们调整内心世界,提高生活质量,适应现代生活。

3.适应社会变革和发展在这方面,心理咨询可启发更多的人的心理自我约束性,以适应社会变革和发展的需要。

4.利于心身健康现代生活中种种矛盾可使相当多的一部分人负性情绪过于强烈,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人们的挫折心理、压抑心理得到疏导、渲泄、转移,使负性情绪转化为正性情绪而有利于人们的心身健康。

三、心理咨询的原则和方法

(一)心理咨询的原则

心理咨询的原则是心理咨询人员在工作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以及他们在长期的咨询实践中不断认识并逐步积累的经验。

心理咨询原则有很多,其中自愿性原则、信赖性原则、交友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教育性原则、艺术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异同性原则、坚持性原则、保密性原则和防治结合原则等已为各家所遵循。在心理咨询的实践中很多专家均有各自的体会,如“多提问(如‘你认为怎样?你觉得呢?’),少评判;多讨论,少建议(少说:‘你听我的没错’)”。这是因为,心理咨询的终极目的是助人自助。在心理咨询中,首先是要学会聆听(是善意、虚心的表示,是建立友情的基础)。聆听要求诚心诚意、全神贯注地听对方讲话,不要随意打断。这也是感情宣泄的重要方法。心理咨询是让他们增强自己的判断力和处事能力,达到自我完善,而不是寻找救世主。有的提出信赖性、整体性、发展性、异同性、艺术性、坚持性、保密性等原则。亦有提出交友性与疏导性原则、教育与预防原则、整体与保密性原则和咨询与治疗的原则等。

(二)心理咨询的常用方法

1.会谈法会谈法是由心理咨询人员与求询者为达到特定目的而进行面对面交谈的一种方法。会谈可以有多种方式,一般将其分为结构式会谈和自由式会谈两种。

2.测验法测验法是凭借标准化工具对求询者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比较客观的测定的一种方法。

3.个案法个案法是通过收集与某人有关的个案资料,从而全面、深入系统地了解一个人的心理特征的方法。

四、心理咨询中应注意的问题

1.转变观念,调整心态接受心理咨询的人不等于心理障碍者。因此,受咨询者面对心理医生时,不要觉得面子上不好看。正视问题的存在,勇于与咨询人员商讨是自信的表现,是明智的选择。

2.消除顾虑,开门见山不要羞于开口或含糊其辞,所咨询的问题或许是人的共同的弱点。保密是从业者的基本要求之一,对于受咨询者的个人隐私,咨询人员会为其保密,不要多虑。咨询人员关注的是受咨询者叙述的内容而不是其他。所以,开门见山的方式较好。咨询切勿“浅尝辄止”,好似“蜻蜓点水”。

3.树立信心,坚持不懈常言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心理问题是长久“积蓄”的结果,解决它需要时间和过程,更需要求询者个人的耐心和努力,急于求成渴望速战速决的态度不可取。

4.选择适当时机,获得最佳效果在心绪平静后去咨询效果较好。因为波动的情绪会影响你对事物的看法,判断缺乏客观性,且此时也不大能听得进他人的建议,以免事倍功半。

5.把握好倾诉时间,不宜太长倾诉是心理咨询所必需的,但注意不要纠缠枝节问题。咨询人员在了解受咨询者的一般情况之后,更关注受咨询者对问题的感受和看法,不会就事论事下结论。

6.受咨询者不要期望咨询人员为其“决策”咨询人员最终不会为其“拿主意”,对此受咨询者要有所准备。咨询人员能做的事情是帮助澄清事实,分析利弊,开阔和转变思路,疏导不良情绪,使受咨询者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