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心理养生与健康
10873300000012

第12章 心理过程

一、认识过程

(一)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例如,我们看到颜色、听到声音、闻到气味,用手触摸物体时感觉到冷、热、硬、软等,这些都是感觉现象。我们不仅感觉外界的事物,而且还可以感觉到自己内部器官的状态——运动、饥饿等。由此,人们常把感觉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肤觉,其中肤觉又可细分为温觉、冷觉、触觉和痛觉;另一类是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1.感受性感受性是衡量个体感觉能力的概念。在心理学上,感受性的高低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感觉阈限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两种,分别用来度量个体的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

(1)绝对感觉阈限:无论何种感觉,均由某种刺激影响到某种感受器所引起,如视觉因光波刺激而产生,听觉由声波所引起。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刺激都能引起感觉,例如紫外光、超声波、空气中的尘埃等。如果要产生感觉,除了适宜的刺激外,刺激还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设想如下情境:假如空气中落下来的尘埃,一粒比一粒变大、加重。最初时,我们感觉不到,但是当尘埃的重量达到一定值时,落在皮肤上,我们就能感觉到。这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各种感觉的绝对感觉阈限,彼此各不相同。

(2)差别感觉阈限:在刺激引起感觉后,如果刺激物的数量发生变化,是不是任何细微的变化都能被我们觉察出来呢?显然不能,例如,在原有200支烛光中再加上一支烛光,我们感觉不出光的强度有所改变,一定要增加两支烛光以上的光量,才能感觉到前后两种光在强度上的差别。这种在感觉上能觉察到刺激物变化的最小差别,称为差别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越小,说明个体某种感受器的感受性越高;反之则低。

2.感觉适应同一刺激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感觉性提高或降低现象,称为感觉适应。感觉适应现象,表现在所有的感觉中,但是在各种感觉中适应的表现和速度各不相同。一般来说,嗅觉适应最为迅速,“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正是嗅觉适应现象。视觉适应最复杂,如暗适应、明适应。痛觉的适应最难发生,也不明显,这显然具有生物学上的意义。

3.感觉对比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它分为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所产生的感觉对比现象,称为同时对比。这在视觉活动中表现最明显,例如,把一个灰色物体放在白色背景上,看起来显得暗些,而把它放在黑色背景上,则显得明亮些,尤其在相互连接的边界附近,对比最明显。

4.联觉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视觉较容易产生联觉。例如,红、橙、黄往往给人以温暖感,所以常称为“暖色”;而青、蓝、紫给人以寒冷感,则称为“冷色”。颜色还能产生远近感、轻重感。有研究表明,淡蓝色有凉爽的感觉,对高热病人有好处;紫色可使孕妇感到镇静;赫石色有助于低血压患者提高血压。

5.痛觉痛觉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感觉,迄今为止,痛觉的实质和有关机制都还没有得到确切的解答。痛觉与医学的关系极为密切。在临床上,许多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觉或主诉。强烈的疼痛不仅导致躯体功能的紊乱,影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而且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心理造成很大的伤害。

(1)痛觉的特征:痛觉不存在特定的适宜刺激。痛觉与其他的感觉不同,没有特定的适宜刺激。不管什么样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只要能使组织发生损伤的能量形式都可以致痛。因而痛觉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刺痛、钝痛、烧灼痛、压榨痛和撕裂痛等。

(2)痛觉的主观体验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性:同样的损伤,不但不同的人所感受的疼痛不同,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疼痛体验也不一样。如在相近的痛觉区域,有的人损伤很大,但感觉到的疼痛却很轻,甚至不诉说疼痛;另一些人损伤很轻,但觉得疼痛剧烈。

(3)痛觉与情绪的联系是单极的:痛觉通常是与不愉快的情绪和逃避行为相联系的。这一点与其他感觉不同。其他感觉引起的情绪既可能是正性的,也可能是负性的,或者不引起反应。例如,美妙的音乐使人愉快,噪声则使人烦躁。而疼痛对心理健康的人来说,只产生厌恶、痛苦等负性情绪。

(二)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知觉以感觉为基础,多个感觉信息在人脑中综合在一起形成事物的整体“映像”,就形成了知觉。

1.知觉的特征

(1)知觉的选择性:人对外来信息有选择地进行加工的特性称为知觉的选择性。由于知觉的选择性,人才能从纷繁复杂的周围环境中摄取有用的信息,从而更深入地认识外界事物,适应外界环境。

(2)知觉的整体性:人的知觉是一个主动加工、处理信息的过程。当知觉刺激不完整或零散时,我们倾向于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知觉的这种特性就是知觉的整体性。反映知觉整体性最为奇妙的是主观轮廓现象。

(3)知觉的恒常性: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不同明暗程度的情境下,观察某一熟知物体时,虽然该物体的客观“映像”因环境影响而有所变化,但我们以通常对物体所获得的知觉经验,却倾向于“物体‘映像’保持不变”的判断。例如,同一个人站在10米远、50米远两个不同距离的位置上,视网膜上的影像大小不同,但我们仍知觉为同样高矮的一个人。知觉的这类现象称之为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在视知觉中表现最明显,诸如亮度恒常性、大小恒常性、颜色恒常性、形状恒常性等,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4)知觉的理解性:人的知觉并不像照相机那样只是简单地复制所观察到的事物,而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它,用熟悉的概念去表达它。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2.知觉的分类根据知觉所反映事物的特性,知觉可分为空间知觉、运动知觉、时间知觉三种。

(1)空间知觉:对物体距离、形状、大小、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称为空间知觉。就个体生活而言,空间知觉显然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能力。因为,个体生活在三维空间内,在一切活动中,必须随时随地对远近、高低、方向做出适当的判断,否则就难免发生困难。

(2)运动知觉:对环境中所见物体是否移动,以及对该物体移动快慢、方向等所作的解释与判断,称为运动知觉。

(3)时间知觉:也称时间感。指在不使用任何计时工具的情况下,个体对时间的长短、快慢等变化的感受与判断。时间知觉的形成,既不凭外界刺激为根据,也缺乏感觉器官为基础,因而是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对于同一段时间,有人会觉得“光阴似箭”,也有人会觉得“度日如年”。对时间知觉上有如此大的差异,与个体的时间知觉经验、情绪等有关。

(三)记忆

人们曾经感知过的事物、想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常常留在脑海里并不全部消失。以后,在一定情境下,它们又会重新得到恢复。这一心理活动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记忆”。

记忆使人的心理活动在时间上得以连续,是个体经验积累和心理发展的前提。没有记忆,人类的心理活动只可能永远停留在直接的感知水平上,如同新生的婴儿,谈不上思维,也就没有个体心理的发展。

1.记忆的分类

(1)根据记忆的内容,记忆可分为形象记忆、语词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

1)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它可以在各种感知觉的基础上形成。例如,对朋友面貌的记忆、对苹果滋味的记忆、对玫瑰花香味的记忆等。

2)语词记忆包括记住一些法则、定义、公式等。这种记忆所保持的是事物的关系、意义和性质。例如,对数学计算公式、心理学概念的记忆等。

3)情绪记忆是以个体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例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情绪记忆的例证。

4)动作记忆是以过去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例如,多年前学会的游泳、打字、骑自行车等,虽然很长时间不做,但用时仍会操作,就是运动记忆的结果。

(2)根据信息存储时间的长短,记忆可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外界信息通过感觉器官首先进入感觉记忆,在这里信息完全按照原样被登记下来。但是被登记的信息保持时间极其短暂,一般不超过两秒,然后很快消失。其中一部分信息通过注意而被选择进入短时记忆。短时记忆主要对来自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有意识的加工。信息在此存储的时间最多不超过一分钟,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

短时记忆的信息如果被复述,信息就转入长时记忆。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保持时间可从一分钟至几年或更长时间甚至终身,其容量也非常大。

2.记忆的基本过程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是统一的、密切联系的。识记和保持是再认或回忆的前提,再认或回忆是识记、保持的表现和结果。

(1)识记:识记是获得知识经验和巩固知识经验的记忆过程。根据识记有无目的,可将其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无意识记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又无需经过意志努力的识记。例如,电视里呈现的广告词,虽然看时丝毫没有打算去记住它,可是反复听几次以后,许多人竟能脱口而出。个体的许多知识是通过无意识记而获得的。所谓“潜移默化”,即是无意识记过程。

有意识记是指事物有预定目的,并经过一定努力,采取一定方法进行的识记。在现实生活中,有意识记比无意识记更为重要。因为人们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主要是依靠有意识记。研究也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有意识记的效果远比无意识记的效果好。

此外,根据识记是否建立在对材料的理解基础上,又可把识记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通常对于各种无意义的资料,如电话号码、历史年代、地理名称等,人们常采用机械识记。而对于有意义的材料,人们的识记是在理解材料内涵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般来说,意义识记要比机械识记迅速、保持持久。但是机械识记准确性高。

目前,许多书籍所介绍的记忆技法,主要是针对无意义材料的,其实质是把无意义的材料转化为有意义的、直观的材料进行意义识记。例如,日本富士山的高度为12365英尺,等于一年的月数和天数,马克思生于1818年,卒于1883年,就转化为“一爬一爬,一爬爬上山”等。对于有意义材料的记忆,我们应该着重于对原材料的深刻理解,抓住其内涵,无需死记硬背。

(2)保持和遗忘:人们每天都要记忆许多信息,但是,并不一定都能完全或永久地保持下来。因为记忆过程中除了保持以外还会发生遗忘。

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通过对无意义材料的研究,发现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以后许多人做了类似的实验,证明遗忘进程的发展趋势是相同的。

信息在长时记忆中的保持并非像物体放在仓库里一样,除了可能发生遗忘外,还可能出现改变。例如,听完同一个故事,看完同一场电影后,要求大家复述,各人的复述内容有很大的个别差异。这意味着保持不只是一种消极状态,其中也有着积极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由此可见,防止遗忘,不仅要注意防止信息的遗漏,还需要注意信息可能被歪曲。

(3)再认或回忆:再认或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最明显的表现与结果,是衡量记忆效果的重要指标。再认是指曾经感知、思考、体验过的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时能相认、能识别。例如,多年不见的朋友,再次相遇时能相认;很久未听的儿歌,再次听到时知道是儿时学过的歌等。回忆是过去感知过、思考过、体验过的事物不在眼前,由于其他刺激的作用,使该事物重新呈现的过程。例如,考试中完成概念、填空等题,就要求回忆。

再认比回忆容易,能回忆的一般能再认,而能再认的不一定都能回忆。人们记住的东西能否再认或回忆,不仅与信息保持的强度和方式有关,而且受再认或回忆时所提供线索的影响。

(四)思维

思维是人类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语言的理解、事理的判断、问题的求解,还是文艺创作、科学发明、临床诊断等,都离不开思维。思维是心理学中最复杂、最重要的问题,同时也是远没有弄清的问题。

1.思维的类别

(1)按思维的凭借物分类:可将思维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1)动作思维是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例如,三岁前的幼儿掰着手指数数即属于动作思维。此时他们的思维活动尚离不开触摸、摆弄物体的活动。

2)形象思维是主要利用直观形象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例如,问一个正方形锯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在解答这个问题时,人的头脑中往往会想象一个正方形,并呈现正方形锯掉一个角后的表象。人在解决复杂的问题,尤其在获得创造性发现的过程中,形象思维常常起着重要作用。

3)抽象思维是以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例如,学生运用数学符号和定律进行数学运算或推导,经济学者利用价值规律解释商品价格的波动等,都是抽象思维。抽象思维也称逻辑思维,它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思维形式。

(2)按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分类:可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1)聚合思维,也称求同思维,指个人在解决问题时,总是以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为根据,遵循逻辑规则去寻求唯一的正确答案。目前,我国学校教育所教给学生们的思考方式,主要是聚合思维。

2)发散思维,也称求异思维,是指个人在解决问题时,同时会想到数个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限于单一答案。这种思维的主要特点是求异和创新。例如,问回形针有何用途?如果局限于回形针通常的用途,只能属于聚合思维方式。如果按其结构、材料、特征等分解,回形针的用途可谓无穷无尽,它可以做鱼钩、项链、导电体、针、门帘……这就是发散思维方式。发散思维是衡量个体创造性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3)按思维的结果分类:可将思维分为常规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常规性思维,也称再造性思维,指人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惯常的方法和固定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与之相反的是创造性思维,它是以新异、独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这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可用18世纪德国天才数学家高斯做过的一道算术题加以区别。高斯6岁初入学时,教师给全班学生出了一道算术题:1 2 3 4 5 6 7 8 9 10=?一般学生都采用教师教过的累加方法计算,唯独高斯采用了新方法,1 10=11,2 9=11,3 8=11,4 7=11,5 6=11,然后将5个11加在一起,结果与别人相同,但思维方式却不一样。高斯的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而一般学生的思维方式,则属于常规性思维。

2.问题解决思维过程主要体现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对问题解决的研究一直是思维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面。早期的研究,在思维研究的历史上曾占据重要的地位。现代认知心理学对问题解决的研究是从信息加工论的观点出发的。认为问题解决过程是问题解决者寻找操作序列以达到目标的过程,其中策略选择、已有知识等因素对问题解决起很大作用。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很多,如问题性质、专业知识、经验、策略、动机等。单从经验方面来看,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以下三种是最常见的。

(1)定势:对于一件事的做法,如屡屡采用同一方法去做,久之成为习惯,以后每遇到类似情境时,也会不假思索地以同样方式去处理。此种做事的习惯性倾向,称为定势。定势对人的工作或思考,其影响有正有负。

(2)功能固着:每一种物体,都有它通用的功能,如钥匙是用来开锁的,钢笔是用来写字的。功能固着是指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用功能,而看不到它的其他功能,从而影响了某些问题的顺利解决。

(3)认知结构:指个人对事物的一种基本看法。每当个人处于问题情境时,他就会自然地先以其个人的认知结构来试探。如果问题情境与个人认知结构完全符合,他只需靠经验即可解决。如果问题情境远超过个人的认知结构,他就会感到困难。此时只有调整甚至重组自己的认知结构,方能顺利解决问题。以下我们介绍几个有趣的问题,用做认知结构对问题解决所产生影响的说明。

问题一:试用6根火柴摆成彼此相连的4个等边三角形。解决此题,如只从平面上去想,难以解决。因为,要想在平面上构成相连的4个等边三角形,至少需要火柴9根。平面图形的想法,正是许多人存在的认知结构。只有将此认知结构调整,由平面的构思改为立体的,问题就会顺利解决。

问题二:工艺店出售红白相间的玻璃串珠,每串12个,用钢丝串联。其中有一串,发现多装了一个白珠,其位置是:白·红·白·红·白·红·白·白·红·白·红·白·红·。

显然,中间部位多装了一个白珠,试问:如何在其他各珠原位不动,且不能改换钢丝的条件下,取下那个多装了的白珠?

(五)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积极状态,能使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方向,并且能够清晰地反映周围现实中某一特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余的对象。

注意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伴随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心理状态。人在注意着什么的时候,就必然在感知着什么,记忆着什么,想象着什么,思考着什么。

1.注意的类别根据注意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1)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往往是由周围环境变化引起,表现为在某些刺激物的直接影响下,人不由自主地把感觉器官朝向这个刺激物,以求了解它。例如,在安静的教室里,突然有人大声呼叫,教室的人都会把目光投向呼叫的人,看发生了什么。这就是无意注意。

(2)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一种主动的、服从一定活动任务的注意,它受人的意识自觉调节和支配。例如,人们有学好电能知识的主动意识,尽管在学习中遇到难懂的问题或枯燥的操作,但他们仍能克服困难,不懂就问,反复练习,这就是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高级注意形式。在个体的发展中,随着言语的发展,即第二信号系统的产生,儿童能够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动时,有意注意也就逐步发展起来了。

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在活动中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例如,开始从事某项生疏的或不感兴趣的工作,往往需要通过一定的意志努力才能把自己的注意保持在这项工作上。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对这项工作逐渐熟悉了或发生了兴趣,就可以不需要意志努力而保持注意,这时,有意注意就转化为了无意注意。但这时的注意仍然是自觉的、有目的的,只不过不需要意志努力了。有的心理学家称上述的这一现象为“有意后注意”。

2.注意的特征衡量一个人注意品质的好坏,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注意的特征来考察。

(1)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一定时间内能够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注意的广度主要体现在知觉上。实验证明,在1/10 秒内成人一般能把握到8~9个黑色圆点,把握到4~6个互无关联的外文字母。

一个人的注意广度,可因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化。知觉对象的特点和个体知觉活动的任务与知识都会影响个体注意的广度。一般说来,知觉的对象越集中,排列得越有规律,越能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注意的广度也就越大,知觉活动的任务多,注意的广度就小,关于注意对象的知识经验越多,注意的广度越大。

(2)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这是注意时间上的特征。注意的稳定性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1)狭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人在集中注意感知某一事物时,很难长时间地保持不变。如把一只怀表,放在距被试者耳朵一定的距离上,使他刚刚能听到表的嘀嗒声;被试者即使认真聆听,也会感到时而能听到表的声音,时而听不到。或者感到表的声音时而强,时而弱。注意的这种周期性地加强或减弱,称为注意的起伏现象。注意的起伏是客观的心理现象,不但听觉中存在,而且视知觉中也可明显看到。

2)广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这并不意味着注意总是指向同一对象,而是指虽然当注意的对象和行动有所变化,但注意的总方向和总任务不变。例如,医师看病人,既要听病人自述,又要察看病人外显症状,还要记录病情。但所有这些活动都服从于诊断这一项总任务。它们属于在注意稳定性范围之内的注意分配和转移。

同注意稳定相反的状态是注意的分散,即分心。分心是由于无关刺激的干扰、单调刺激长期作用以及精神状态不佳等因素的影响,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指向和集中的对象。分心可以通过意志努力加以克服。

(3)注意的分配:在同时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活动的时候,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称为注意的分配。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能看到注意分配现象。例如,学生上课时一边听讲、一边记笔记;歌手自弹自唱,边歌边舞。但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首先,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其中一种必须是熟练的;其次,几种活动之间必须具有紧密的联系。否则,注意的分配就比较困难。例如,一个人同时听两首不相同的中文诗和英文诗,就很难达到把注意分配在两者上。

(4)注意的转移: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任务的需要,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注意的转移与注意的分散不同。转移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而分心是无目的、无意识的。

上述的这些注意特征,在个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有的人注意稳定,但注意转移的灵活性不够;有的人注意的转移很灵活,但稳定性差。这些差异的存在除了与个体的神经生理特点有关外,主要还是由于人的不同生活实践影响。在现实生活中,某些职业个体的注意品质要求较高,例如,雷达观察员必须注意稳定,飞机驾驶员要求具有灵活、协调的注意分配和转移能力等。可见,培养个体良好的注意品质上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情绪与情感

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不但认识了客观事物,而且还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对这些态度的体验就是情绪和情感。例如,我们欣赏一幅画,除了感知它的内容,还可能产生愉快的心情和美的感受;听了一个朋友不幸的遭遇,可能引起你的愤怒或悲伤,遇到危险可能使你震惊或恐惧。愉快、愤怒、悲伤、恐惧、美感等就是各种形式的情绪和情感。

(一)情绪和情感的定义

1.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体验后的心理反应人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感受后经过中枢神经系统综合分析、整理、升华,形成一种认识态度,对此种认识态度在客观表情上可有喜、怒、哀、乐、忧、恐、惊等多种感情流露,此即为情绪。正常人的情绪与客观事物作用、心理活动相一致;异常时情绪与客观事物作用、心理活动不协调,即为病态,在神经、精神病患者中情绪改变有重要意义。

2.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作用后产生的较深刻的内心感受与心情反应情感的产生是由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并通过感觉器官传入高级中枢进行综合、分析、概括、形成概念。在中枢的活动过程与人的道德、修养、意识有关,因而对同一现象可能形成完全不同的两种结论;由于不同的结论,可有不同的情感,在道德上、理智上、美感方面可表现出同情、关心、信任、支持、赞美或与其相反的情感表现。

(二)情绪与情感的联系和区别

情绪和情感是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它既是在有机体的种族发生的基础上产生的,又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西方心理学著作常常把无限纷繁的情绪和情感概称为感情。这样,感情的概念就包括了心理学中使用的情感和情绪两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上看情绪和情感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标示感情这种复杂的心理现象的。要想把它们作严格的区分是困难的,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对二者加以说明。

1.情绪所指通常是在有机体的天然生物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例如,由于饮食的需求而引起满意或不满意的情绪,由于危险情境引起的恐惧和搏斗相联系的愤怒等。因此,情绪为人和动物所共有。但是,人的情绪在本质上与动物的情绪有所不同。即使人类最简单的情绪,在它产生和起作用的时候,都受人的社会生活方式、社会习俗和文化教养的影响和制约。由于这个原因,人在满足基本需要的生活活动中,那些直接或间接地与人的这些需要相联系的事物,在人的反映中都带有各种各样的情绪色彩。例如,难闻的气味能引起厌恶的情绪,素雅整洁的房间使人产生恬静舒适的心情。

2.情感所指通常是人们对于客观世界所持的态度(是由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社会关系决定,受社会关系所制约的态度)及其反映,就是人类所特有的情感。例如集体感、荣誉感、责任感、羞耻心、求知欲等,都是人们在社会生活条件下所形成的高级情感。具有社会历史性,有时还可能带有阶级的烙印。

由于情感大都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情感的性质常常与稳定的社会事件的内容方面密切相关。因此,情感这一概念较多地用于表达情感的内容,它一般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深刻性,对诸如高尚的道德情操、精湛的艺术感受之类的体验,则用情感这一术语来表达。

可实际上,无论情感或情绪都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因此这种区分不是绝对的。一方面人的具有稳定的社会内容的高级情感,也可能以鲜明的、暴发的形式表现出来,表现为一种情绪。

(三)情绪、情感和需要

需要是有机体对延续和发展它的生命所必需的客观条件的需求的反映。对于人来说,它在主观上通常以“愿望”、“意向”等的形式而被人所体验。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

1.从需要的起源分类可以分为天然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1)天然需要:为了维持有机体的生存,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如空气、食物、水、运动或休息等),天然需要的满足是通过利用一定的对象或获得一定的生活状态而达到的。天然需要为人和动物所共有,是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的天然需要和动物的也不相同,其对象和满足方式,是主要的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动物只能依靠现成的天然物质来满足需要,而人是在社会中通过生产劳动来满足需要的。因此,人的天然需要不仅受生物需求的制约,而且也受社会生产、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

(2)社会需要:仅为人所独有。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天然需要的基础上,形成了人类所特有的社会性需要。这样的需要是在人们维持社会生活,进行社会生产和社会交际过程中形成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条件,不同的政治制度,不同的阶级和不同的民族,以及不同的风俗习惯,使得人们的社会性需要有很大的不同。

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处于对立统一之中。作为一个社会成员,人必须把社会需要转化成为个人的需要,才能与社会协调一致;如果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处于对立的地位,个人的行动就可能违反社会要求的准则而同社会发生冲突。

2.从需要的对象分类可以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1)物质需要:既反映着人们对自然界产物的需求,也反映着对社会文化物品的需求。因此在物质需要中,既包括天然需要,也包括社会性需要。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日益广泛地扩展着对物质文化用品的需要。

(2)精神需要:是人对他的智力、道德、审美等方面发展条件的需求的反映。这是属于对观念对象的需要。人类最早形成的精神需要是对于劳动和交际的需要。学习的需要和参加社会活动的需要,在精神需要中占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新的精神需要也不断产生。

“情绪”因需要的满足与否,而具有肯定或否定的性质。它成为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一个指标,也成为衡量一个人在他所处的社会关系中,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矛盾与统一的关系中的一个指标。

(四)情绪和情感的类别

“七情”(喜、怒、哀、乐、忧、恐、惊),基本上概括了情绪的基本形式。近代关于情绪的研究,也往往把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列为常见的、基本的情绪形式。①快乐(满意、愉快到异常的欢乐、狂喜):往往是盼望的目的达到后继之而来的紧张解除时的情绪体验。②愤怒(从轻微不满、生气、愤怒、激愤到大怒、暴怒):容易由于遇到与愿望相违背或愿望不能达到并一再地受到妨碍,从而逐渐积累了紧张的情况而产生。③悲哀(从遗憾、失望到难过、悲伤、哀痛):是与所热爱的事物的失去以及所盼望的东西的幻灭有关的。④恐惧:是试图摆脱、逃避某种情景的情绪。引起恐惧往往是由于缺乏处理或摆脱可怕的情境或事物的力量和能力造成的。

在类似这些基本情绪形式的基础上,可以派生出许许多多种情绪,可以出现很多复合的形式,而且可以赋予各种社会内容。例如:①与感觉刺激有关的情绪,可以有疼痛、厌恶、愉快;②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可以有骄傲与羞耻,罪过与悔恨;③与他人有关的情绪有爱和恨。这些情绪又可以分化派生并复合成多种形式。由疼痛引起的不愉快是比较单纯的,而悔恨、羞耻则包含着不愉快、痛苦、怨恨、悲伤等复杂因素。而这些复杂因素包含的内容和对人的意义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组合。

一个人的个人特点和所遇情境的不同,哪怕是对同一事物,情绪反应可以是不同的,但仍可归纳出情绪表现的不同类别。

心理学家历来尝试着对情绪进行分类和归类。心理学实验开创人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Wundt)提出情感三度学说。把情感分为愉快—不愉快,激动—平静和紧张—轻松三种度量。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斯克洛斯堡(H。Schlosberg)在分类时突出了生理唤醒的因素,他用面部表情进行测量,也分为三种度量:愉快—不愉快,关注—拒绝和唤醒的水平。他认为同一种具体的情绪可以是这三种度量的不同组合。苏联心理学把情绪状态和情感分开来进行归类,似乎有一定的道理,试分述如下。

1.情绪状态可分为心境、激情、应激。

(1)心境:是一种使人的一切其他体验和活动都感染上情绪色彩的、比较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的体验,它具有弥散性的特点。心境可以由对人具有比较重要意义的各种不同情况所引起。工作的顺逆,事业的成败,人们相处的关系,健康的情况,甚至自然环境的影响,都可以成为引起某种心境的原因。虽然人对引起心境的原因并不都能清楚地意识到,但它总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心境对人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①积极、良好的心境有助于积极性的发挥,提高效率,克服困难;②消极、不良的心境使人厌烦、消沉。因此,克服消极的心境是有意义的。它与性格和意志的培养有关,是个性修养的组成部分之一。

(2)激情:是强烈的、暴风雨般的、激动而短促的情绪状态。它是偏重于从激动到平静这一情绪的度量的表现。激情通常是由一个人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所引起。对立意向的冲突或过度的抑制都容易引起激情。它的产生也与机体状态有关。激情有很明显的外部表现,它笼罩着整个人。处于激情状态下,人的认识活动的范围往往会缩小,人被引起激情体验的认识对象所局限,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控制自己的能力减弱,往往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的行动的意义及后果。因此对于:①不良的激情需要动员意志力,有意识地控制自己,转移注意力,以冲淡激情爆发的程度;②积极的激情(可以成为动员人积极地投入行动的巨大动力)过分地抑制激情是完全不必要的;从个性培养的观点来看,也是不利的。

(3)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所引起的情绪状态。它是侧重于从紧张到轻松这一情绪的度量的表现。在突如其来的或十分危险的条件下,必须迅速地、几乎没有选择余地采取决定的时刻,容易出现应激状态。例如司机在驾驶过程中出现危险情景的时刻,人们在遇到巨大的自然灾害的时刻,这时需要人迅速地判断情况,在一瞬间做出决定,利用过去的经验,集中意志力和果断精神。但是,紧急的情景惊动了整个有机体,能很快地改变有机体的激素水平,心率、血压、肌紧张度发生显著改变,引起情绪的高度应激化和行动的积极化。在这种情况下,比一般的激情更甚,认识的狭窄使得很难实现符合目的的行动,容易做出不适当的反应。

另外,按照加拿大生理学家塞里(G。Selye)认为,应激状态的延续能够击溃一个人的生物化学保护机制,使人抵抗力降低以致为疾病所侵袭。这种情况称为一般适应综合征。

2.情感品位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高级社会性情感。其中包括个性情感和社会性情感。

(1)个性情感:根据对人的社会行为所起作用的不同,个性情感可分为肯定的情感和否定的情感。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道德风尚的完善,完美的艺术享受都给人以诸如愉快感、满意感、赞赏感、幸福感等肯定的情感。否定的情感,如社会生活的破坏现象、凶暴行为、侵略战争,使人产生愤恨、恐惧、不快的否定的情感。这样一些情感包含着人类所独有的社会意义,反映着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状况,并对人的社会行为起着积极和消极的作用。

(2)社会性情感:可以把人类的社会性情感归结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①道德感:是关于人的举止、行为、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标准和客观的社会价值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是由对那些能满足人的社会道德行为准则的需要而产生的情绪体验。②理智感:是在人的智力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体验。它是和人的认识活动、求知欲、认识兴趣的满足和对真理的探求相联系的。如人在认识活动中有新的发现,会产生喜悦感;对科学研究进程中出现的新现象,会产生“怀疑感”或“惊讶感”;在不能做出判断时会产生“犹豫感”。诸如此类的感情都属于理智感。③美感:是对事物美的体验。美感是在欣赏艺术作品、社会上的和谐现象和自然景物时产生的。美感与道德感一样,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不同的风俗习惯,影响对客观事物的美的评价标准,因而对美的感受体验也是不同的。

一切高级情感所共有的特点在于,引起高级社会性情感的东西都是与一定的原则和标准、一定的社会要求相联系的。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总是在某种程度上理解、掌握并身体力行(当然也可能违反)这些客观的原则和要求的,不管个人是否时刻都意识到这些标准,他总是按照他所实际理解和掌握的客观原则去体验这些事物的。这样的高级体验,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总之,一切社会性情感,都是关于评价的体验,社会组织的职责应当对人民进行感情的熏陶与教育,尤其是对青少年,更需如此。

三、意志行为

(一)意志的概念

人不仅能通过认识活动来认识世界,通过情感活动来体验客观事物与个体需要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可以通过意志行动来能动地、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客观世界。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凡是基于某种需要或愿望,确定一个奋斗目标,通过自我调节自身的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克服困难,努力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就称为意志。简言之,意志就是自觉调节行动努力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二)意志的特征

1.明确的目的人与动物活动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人的活动的目的性。某些高等动物似乎也具有某种目的性的行为,然而这只是满足生物需要的天生的本能活动,是一种盲目的“符合目的性”的活动。而人类的活动,能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能预见未来。因此,在活动之前活动的结果已经作为目的展现在头脑之中。例如,医学院校的学生大都是想将来做一名好医生。这一愿望虽然还是指向未来的美好想象,但已吸引你为达到目的而努力奋斗。在这里意志水平是以目的性的水平为转移的,即对未来当好医生的理想越明确,越坚定,勤奋学习的精神就越强。对病人来说也是这样,他对治疗效果越是充满信心,就越能克服困难,忍受痛苦配合治疗。

2.意志行动必须以随意运动为基础人的一切动作都是由简单的动作组成的。动作可分随意动作和不随意动作两大类。本能行为是由不随意动作组成的,如手触到火马上缩回等。这种动作是以无条件反射实现的,动作之前并没有什么目的。随意动作则是后天学会的,是通过条件反射形成的。因为它是随意的,是听指挥的,所以就成了意志行动的基础。人的随意动作越熟练,越灵活,对意志行动越有利。人不仅能对随意活动进行调节控制,而且对健康的心理活动也可以调节控制。这种调节控制分两大方面,一是发动与增强,一是抑制与减弱。比如,许多患者家属明知亲人不可救药,但还是忍着悲痛,强作欢笑安慰病人。有的同学家遭不幸,但能控制着自己使学习不受影响。正因为人能调节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所以才能自我教育,加强修养,培养健全的个性。

3.意志行动必须与克服困难相联系人有些意志行动如鼓掌、招手等一般不需克服困难,但大量的意志行动是需克服困难才能实现的。意志的坚强程度是以克服困难的大小、难易为标志的。例如,坐在教室里听课、学习是意志行动,谈不到谁表现得意志怎么坚强。如果带病学习、排除诱人的活动干扰而学习,就可以显示意志坚强的程度了。人的坚强意志正是在克服困难这块“磨刀石”上渐渐磨炼出来的。

(三)意志与认识、情感的关系

1.意志与认识意志的特点是具有明确的目的,是认识活动的产物。而且对事物的意义认识越深刻,目的越明确,意志的自觉性越强。因此可以说,没有认识过程,也就没有意志过程。但意志又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动力过程,它对认识活动又可以进行调节。比如,努力识记和追忆、创造想象、思维中解决问题等都时刻离不开意志。

2.意志与情感意志是由动机激发的为满足某种需要所进行的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时刻伴随着情绪与情感的活动。也就是说,意志行动顺利进行就出现积极情绪;意志行动受挫就出现消极情绪。不论是意志活动本身还是其他原因引起的积极情绪或消极情绪,对意志过程又有巨大的影响。比如,积极的情绪可以成为意志活动的动力,消极的情绪可以成为意志的阻力。另一方面,意志对情绪与情感又具有调节功能。比如,由于某种原因人的悲哀或愤怒可以不形于色,一个演员没有悲伤也可痛哭流涕,一个患者明知手术会导致疼痛或其他危险,但知道了手术的意义可以控制恐惧情绪去做手术。当然,也有的人意志力薄弱,“理智”即意志不能战胜情感,成为情感的俘虏,导致不合理的行动。

(四)意志的品质及培养

一个人从幼小时候起所进行的活动和行为大都是由意志调节的,这种调节渐渐以个性的意志特征的形式巩固下来。意志特征与其他个性特征一起,构成了一个人的品格和风貌。意志特征在人的个性中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它是一个人奋发前进的内部动力。“有志者,事竟成”。意志坚强的人能在逆境中成才,在厄运中创造奇迹。苏轼说:“古之立大志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所以人们都应十分重视培养自己良好的意志品质。

1.良好的意志品质

(1)自觉性:“伟大的目的产生自觉的行动”。所谓意志的自觉性,就是指行动者对自己行动所达到的目的有深刻的理解,坚信目的是正确的,行动是有意义的。有自觉性的人,在行动中不畏艰险,一往无前。缺乏自觉性的人目的模糊,方向不明。

与意志的自觉性相反的品质,一是受暗示性,一是独断性。受暗示性是指行动目的不是自己经过考虑选定的,而是盲目地听信别人的意见,轻率地改变自己的行动。独断性则是不管自己行动的目的能否实现,一意孤行,刚愎自用。这都是意志的不良品质。

(2)顽强性:是指在意志行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坚决达到既定目的的意志品质。一个人的个性是否坚强,事业是成是败,往往与这一重要意志品质密切相关。

(3)果断性:这是适时做出决断的意志品质。具有这种意志品质的人,善于分析判断,善于察明是非,并能迅速正确地做出决定。意志的果断性与自觉性紧密联系,因为自觉性使人为达到目的无所畏惧。所以果断性也表现出临阵不慌,临危不惧,善于捕捉时机,机智地做出决策。

(4)自制力:自制力是指自我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的意志品质。它表现在动机激烈斗争时,能善于控制情绪,冷静权衡,确定目的,做出决定;在执行决定时能控制并支配自己,胜不骄,败不馁,一往无前。“没有制动器就没汽车,而没有克制也就没有意志”。意志力薄弱的人,其要害就是意志的自制性差。许多错误往往都是这样造成的。

2.意志品质的培养人的各种意志品质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意志的自觉性强,顽强和自制性也会好。反之,一个缺乏自制性的人也不可能具备意志的顽强性。因此,我们不能孤立地去培养某一意志品质,而应把它们作为统一的整体去培养。

(1)从世界观上去培养:意志是人的意识能动性,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心理过程。它受立场、观点的制约,又是一个人立场、观点和信念的体现。一般说来,具有科学世界观的人才能树立起远大理想,具有远大理想的人才能具有坚定信念。这坚定的信念正是意志的自觉性、顽强性、自制性等优良意志品质的基础。我们的革命先辈之所以能在十分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顽强拼搏,浴血奋战,甚至牺牲生命在所不惜,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具有共产主义理想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当代的青年也是这样,凡是有远大理想和抱负者,大都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能在崎岖不平的科学大道上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勇往直前。而那些胸无大志之人,也正是那些没有远大理想的人。

(2)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在实践活动中必然会遇到种种问题,努力解决问题也就是锻炼意志。特别是对那些单调、乏味的工作,能够耐着性子把工作做好,正是对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和锻炼。在实践活动中应当不怕困难,乐于克服困难。人的意志品质在克服困难中体现,也在克服困难中发展。

(3)针对个人的意志弱点去培养:一个人对自己的意志特点应当心中有数,好的品质要发扬,不良的品质要改正。比如自己遇事没有主意,意志的独立性差,再遭到问题时就特意独立思考,经常这样锻炼,意志的自觉性就会加强。假若自己意志力薄弱,干事情经常有始无终、虎头蛇尾,那就从小事做起,努力控制自己,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只要下决心锻炼,意志自制性就会不断加强。

(4)加强意志品质的自我修养:人的良好意志品质,不仅在实践中,在周围人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而且也在自我修养中形成。意志是人们自己最能明显意识到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根据意志的这一特点,在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遇事注重自我检查、监督、调整、鼓励和命令,对改正不良意志品质、培养良好意志品质将起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