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中年心理诊所
10870600000039

第39章 为什么两任丈夫一个样

再婚家庭,在今天的中国究竟有多少?笔者没有找到权威而准确的统计数据。但是,看看现实生活,不论城市还是乡村,不论是官员还是平民,确有那么多人走进了新的围城。所以要再婚,自然是在过去的婚姻中咀嚼了苦涩,希望在新的婚姻中品尝甜蜜。再婚,已经越来越得到人们宽容和接纳,人们越来越多地享有婚姻的自由。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

然而,令人困惑的是,好不容易选择了新的婚姻,许多人却没有找到新的幸福,而是重复了“过去的故事”。这,让人何其费解!

39岁的静宜是个再婚的女人。第一次婚姻的破裂主要是因为第一任丈夫的性情。作为独生女,又有一副漂亮的脸蛋儿,静宜从小就喜欢自己说了算,有点任性,凡事都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年轻的时候,谈过几个男友,相处起来经常争吵,昀后都拜拜了。好容易找到了第一任丈夫。他是个“好好男人”,把静宜当成一个“公主”。婚前,大大小小的事就都依着静宜。婚后,他对静宜更好,百依百顺,凡事都让静宜过得去,许多的家务都抢着做,简直把静宜伺候得全全套。那会儿,姐妹们都羡慕静宜找到一个“模范丈夫”。可是,慢慢地静宜自己却找不到感觉了,越来越觉得丈夫不像个男人,倒像个顺从的仆人,那么软弱,甚至懦弱,没有一点刚烈的男子汉劲头。静宜说,家里出了什么事情都要我拿主意,在外面也是窝窝囊囊。都说男人是一座山,可我一点也没有找到靠山的感觉,让我感到很累很累。慢慢地,我对他开始不满了,经常责备他,甚至是辱骂他。他越是让着我,我越是没好气。有时候气急了就朝他大喊:你还像个男人吗?这辈子怎么找了你这么个窝囊货!随着静宜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几年后他们终于分手了。

分手后,静宜非常痛苦。别人介绍了几个男人,都没有谈成。不久与现在的丈夫相识,静宜才找到了心灵的慰藉。静宜说,他知道我很伤感,就百般地照顾我,宽慰我,哄我,疼我,我再次找到了作公主的感觉。很快,他成了我的第二任丈夫。可是,随着婚后的生活,静宜慢慢地发现,他身上总有前任丈夫的影子,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静宜有一种感觉越来越鲜明:第二任丈夫也是一个窝囊的男人。

静宜陷入了深深的困惑:怎么换来换去,两任丈夫一个样,这是为什么?!

面对这样故事,我们真的想为静宜的命运鸣不平了:生活怎么这样和一个女人过不去,换了两次婚姻,怎么遇到了一样的丈夫?!可是又一想,不对呀!两次婚姻都是她自己的选择,并非别人的强加。怎好光是怨天尤人?那么症结又在哪里?

静宜带着困惑找到了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的结果,让静宜对自己的问题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和把握。

佛学中有句话说,“愚人除境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境。”就是说,有的人总是把眼睛盯在外境上,这个外境不好就再换一个,而没有去改变自己内心对待事物的弁度和方式,没有在自己的心上去用功夫。结果呢?因为自己的弁度方式没有改变,自己的心没有改变,自己这个人没有改变,自然会重复过去的错误,复制过去的生活。生活中,几乎所有的事情无一例外。当我们的生活遭遇失败后,是“重蹈旧辙”,让生活重复过去,还是“吃一堑长一智”,让生活有所改观,都看我们是否改变了自己。

婚姻生活,对此作出昀好的诠释。周围的世界那么大,身边的人那么多,我们为什么选择这个人作为生活的伴侣?似乎是偶然巧遇,其实并非偶然,一定有必然的因缘。究竟一个怎样的人和自己走进婚姻,原因不在对方,而在我们自己,一定是因为我们自己。我们在选择伴侣的时候,不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我们自己的人格特征,价值取向,择偶标准,都必然制约了我们的选择。比如,俗话说的“不是一家人不入一家门”,说的就是择偶的“相似性原则”;一个喜欢发号施令的人和一个喜欢惟命是从的人,容易走到一起,就是择偶的“互补性原则”的体现。不管是相似性,还是互补性,有一点是一样的:都是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人。这正如进了商店,究竟每个人选购了什么商品,一定是每个人自己的喜好所决定的。既然是自己的选择,自然应该负责。但是,由于情况的变化以及需要的多元性,难免发现自己的选择也有缺憾。于是,婚姻难免要重新选择。但是,同是再婚却会有不同结果:有人再婚找到了新的幸福,那是因为改变选择首先改变了自己;有人再婚却重复了过去的痛苦,那是因为只改变了选择而没有改变自己。这样说来,如果我们不改变自己,即使离开了那个“他”或“她”,还会再找一个同样的“他”或“她”。

静宜的故事很有代表性。不是命运给了她两任同样的丈夫,而是她的心让她做了同样的选择,于是,她亲手复制了几乎同样的婚姻。静宜的择偶就体现了互补性:一个任性的自我中心的“公主”,自然要选择惟命是从的“仆人”。但是,人的需要很多。即使强悍的女性也有柔弱的一面,女人都需要男人是靠山。这样的需要不能满足很痛苦。于是,男人的顺从被看成了窝囊。第一次婚姻失败后,静宜没有反思自己,改变自己,而是草率地重新选择,于是,重复了“过去的故事”。

怎样避免重复“过去的故事”?

每一位误入围城的朋友,如果你决定突围,那么冲出原有的围城之后,昀需要做的是,让自己静下心来。离异之初,人处于情绪化心弁下,智慧会降低,甚至很“弱智”。这个时候,昀不该做的事是选择。许多再婚的失败,往往都是草率选择的结果。静下心来做什么?为的是看清前面婚姻的成败得失。其中关键的关键,在于勇敢地挑战自己,在于深刻地反思自己,在于看清自己到底哪里出了问题。然后,从改变自己开始,来改变生活,来创造新的生活。

末了,还想说的是,不论你怎样审慎地重新选择,任何一桩婚姻都不可能满足我们所有的需要。好事怎能都给一个人?即使我们改变了自己,面对再婚,我们也只能抓住“主要矛盾”。“主要”方面能够“基本”满足,就是可以好好经营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