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让细节成全你
10870500000005

第5章 让细节给你带来好人缘

1.平时结人缘,难时好求人

求人办事靠的就是好人缘,一些人之所以觉得求人办事难,就是因为他们平时不注意人际关系,遇到困难的时候,自然也就没人来帮他。所以办事成功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平时关系的积累。

那么怎样才能在平时结下一个好人缘呢?

(1)对人以诚相待

与他人交往要以诚相待。虚伪、表里不一的行为只会被人疏远。诚实是你赢得好人缘的第一原则。

诸葛亮高卧隆中,自比管乐,抱膝长吟,略无意于当世。他与刘备原是素昧平生,谈不上有什么私人友谊。但刘备知道诸葛亮是杰出人才,一心想收为己用。他不顾自己中山靖王之后、汉室子孙的身份亲自去访问诸葛亮,一连去了三次,才得相见,这种做法,十足表示他的诚挚。诸葛亮无意当世,原是找不到合意的主子,待见刘备有重建汉室的雄图,对他又万分诚挚,便放弃高卧隆中的想法,以身相许,虽几经挫折,绝不灰心,到后来竟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自矢。可见诚挚动人之深。

千万不要对别人使用欺骗手段,人无诚不信、无信不诚,你要诚,必先要修身,修身乃能立信,立信乃能行诚。因此,劝诫欲求人者,一生不要欺骗别人,免得别人对你抱有成见而发生不必要的怀疑。“汝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对配偶的不信,还会遭到怨恨,何况是朋友呢!你应该增加你的诚,直到足以打动对方的心为止。任何事都要“反求诸己”,不必“求诸于人”,这是用诚挚去感动他人的唯一方法。

(2)对人守信用

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与好友约定相见,老是迟到;但和客户谈生意时,却一定比对方早到。这样的人总认为彼此既是好友,守不守时无所谓,而纵容自己的疏失。实际上,这样做只会失去朋友的信赖,友谊肯定会因此而逐渐疏淡。因此,赢得好人缘的又一条原则就是始终保持守信用的美德。

不论公事或私人的约会,不遵守约定的日期或时间,对方基于友情不会露骨地表示不满,但在心中定会感到不悦。如果只限于此,倒还是幸运的事,担心的是因此视你为没有修养的人而不愿继续深交。

不守信用的人,往往会被视为一个连交往中最起码的道德都不遵守的人。对于那些平时负责任的人,他们认为对方也该如此,所以会拒绝言行不一致的毛病,这在与人交往上是非常有利的。

(3)说话不要得罪人

说话把握分寸,别得罪人,是一个人获得好人缘的第一准则。不去提及他人平日认为是弱点的地方,才是待人应有的礼仪。尤其是身体上的缺陷,本人几乎没有任何责任,同时也是事出无奈,所以千万别用侮辱性的言语,攻击他人身上的残缺。

可是,生活中有些人盛怒时往往忘了自身形象,忘了失去人缘可能会给自己带来的损害。平日相当友善的同伴,不至于和你反目成仇,但日后你再找他办事,可能就不灵了。有些人,为了公司的前途,不得不牺牲别人——对于商场来说,“得罪人”意味着调职、冷冻开除等人事变动的宣告。如果,你也是经商人士的话,“得罪人”就是代表对方的拒绝往来或“关系冻结”。

(4)广交朋友

赢得好人缘还要有长远眼光,要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主动帮助,在别人有事时不计回报,“该出手时就出手”,日积月累,留下来的都是人缘。冷庙烧香,有备无患,这是赢得好人缘的又一个原则。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菩萨虽灵,也不会来帮助你的,因为你平时心目中没有菩萨,有事儿才去找,菩萨哪肯做被你利用的工具!所以你请求菩萨,应该在平时烧香,表明你别无希求,不但目中有菩萨,心中也有菩萨,你的烧香,完全出于敬意,而决不是买卖,一旦有事,你去求他,他对你有情,才会帮忙。

人情投资最忌讲近利。讲近利,就有如人情的买卖,就是一种变相的贿赂。对于这种情形,凡是有骨气的人,都会觉得不高兴,即使勉强收受,心中也总不以为然。即使他想回报你,也不过是半斤八两,不会让你占多少便宜的。你想多占一些人情上的便宜,必须在平时往冷庙烧香。平时不屑到冷庙烧香,有事才想临时抱佛脚,冷庙的菩萨虽穷,绝不稀罕你上这一炷买卖式的香。一般人以为冷庙的菩萨一定不灵,所以成为冷庙。殊不知英雄穷困潦倒,是常有的事,只要风云际会,就能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靠个人力量以求发展,则发展有限,多与各方朋友结缘,则发展的后劲没有止境。一个人可以有好几种投资,对于事业的投资,是买股票;对于人缘的投资,是买忠心。买股票所得的资产有限,买忠心所得的资产无限;买股票有时会吃倒账,买忠心始终能把事儿办好;股票是有形资产,忠心则是无形的资产。“纣有人亿万,为亿万心,武王有臣十人,唯一心。”纣之所以败亡,武王之所以兴周,就在于有没有这份无形资产,“得天下者得其人也,得其人者得其心也,得其心者得其事也。”

(5)千万不要情绪化

一个情绪性太强的人大多被认为神经质,这种人易给人造成一种不合群的感觉,人缘也便随之而去。只有言谈举止始终保持常态,在公开场合上随圆就方,才会在社会上取得别人的认同。这种随圆就方,是赢得好人缘的又一个原则。

我们平时所遇到的事情或大或小,或间接或直接,其中涉及原则的事本没有多少,在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上犯不上与人斤斤计较,特别是感情用事。比如单位里某个同事就萨达姆的好坏谈了一种观点,虽然他的观点过于偏颇,你也没有必要情绪激昂地去与之辩出个甜酸来,因为一句话两句话伤了感情,实在没什么必要。

(6)别盲目炫耀自己

生活中,要注意谦虚待人,不要把自己的长处常常挂在嘴边,老在人前炫耀自己的成绩。如果一有机会就说自己的长处,无形之中就贬低了别人,结果反被人看不起。切忌夸夸其谈。有人在与别人交往中,为了显示自己“能说会道”,便喋喋不休,没完没了地长篇大论,这种人会给人以不够稳重的印象。

力避憨言直语,用词要委婉,要融洽各方意见,不要只凭自己的主观愿望,说出不近人情的话,否则,是得不到别人好感和赞同的。只有言辞婉转贴切,才有利于融洽感情,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人缘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你办事的能力和水平,如果不希望自己在临时有事时孤立无援、求助无门,那么平时就一定要尽己之力广结善缘。

2.嫉妒别人会自毁人缘

嫉妒虽然是小毛病,但却会给你极大的伤害。它是一股祸水,会使你头脑发昏、丧失理智,招来别人的厌恶。因此,你要时时提醒自己,嫉妒别人就是在毁坏自己的良好形象。

卢梭说:“人除了希望自己幸福之外,还喜欢看到别人不幸。”这句话不仅道出人类容易嫉妒的心理,对人类幸灾乐祸的想法更是一针见血。

嫉妒往往源于私心。如果真正大公无私,能全方位考虑问题,就不会产生嫉妒心理。能如此,他人会为你的崇高而由衷的喜悦,并以“见贤思齐”来要求和勉励自己。不嫉妒不仅会激励别人,更能培养自我。

荀子说:“君子以公理克服私欲。”孔子说:“君子明于道义,小人明于势利。”义,是天理所应实行的;利,是人情所应思索的。君子根据天理行事,便没有人欲的私心,所以能泛爱。小人放纵私欲,不明天理,所以嫉恶别人。

嫉妒是一种慢性“毒药”,可以使人不辨是非。对人无端生怨,对己则身心俱损。嫉妒是产生“恶毒仇恨”、“无名怒火”的重要根源。嫉妒会毁了自己,也会伤害他人。

有一个画家,他的作品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不菲的收入,但他从不看重这些,也不嫉妒他人——他的座右铭是“我永远是个小学徒”。他追求艺术的理想还像童年那样执著单纯,他追求成功但绝不嫉妒比他更成功的人,也许他成功的奥秘正在于此。

而生活中,我们见到最多的却是那些因嫉贤妒能而变得丑陋的人:“他不是比我强,老受表扬嘛,这次我就不帮他了,看他能比我强到哪里去!”

你知道什么是螃蟹心理吗?你知道渔民们怎样抓螃蟹吗?把盒子的一面打开,开口冲着螃蟹,让它们爬进来,当盒子装满螃蟹后,将开口关上。盒子有底,但是没有盖子。本来螃蟹可以很容易地从盒子里爬出来跑掉,但是由于螃蟹有嫉妒心理,结果一只都不能跑掉。原来当一只螃蟹开始往上爬的时候,另一只螃蟹就把它挤了下来,最终谁也没有爬出去。大家不用想就知道它们的结局:它们都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人一旦嫉妒起来就好像那些螃蟹一样。嫉妒的人以消极的人生观为基础,他们信奉你好我就不好的信条,所以这种心理常常给人际关系带来破坏性的影响。

嫉妒的起因是我们发现别人比我们做得更好,别人比我们拥有的更多。嫉妒有推动力,但是它不能给我们正确的导航。它给我们指明一条道路,但是却让我们去妨碍和伤害别人。还记得《白雪公主》中那个原本很美丽的后母吗?因为嫉妒白雪公主比自己美丽,就狠下毒手,最后自己反倒被气得鼻歪眼斜,成了一个真正的丑女人。用拖别人后腿的方式来赢得胜利或者至少保持不输是非常愚蠢的做法。

嫉妒使我们放弃对自身利益的关注,别人的优势恰好映照出我们的不足。想要完成一个健康完善的自我的塑造,必须要懂得为自己加油。去拖别人的后腿只会使别人和我们一样差劲,而不会使我们获得进步。

嫉妒是发生在自己最熟悉的圈子里的,我们普通老百姓不会去嫉妒国家首脑所拥有的特权、亿万富翁所取得的财富,但我们却不能容忍周围的人超越我们半步,故而这种心理会对我们造成切实的伤害。你只要发现别人进步比你快,运气比你好,你心中便酸溜溜的不舒服,说话也不自觉地尖刻起来,甚至还会做出一些小动作,这样的行为方式谁还会同你在一起互帮互助?到头来只能伤害到自己。

每个人都难免会有些嫉妒心在作祟,因此,看到别人发生不幸,有时候幸灾乐祸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这种情况,最常发生在那些与我们有利害关系的人身上,因为他们罹祸,我们就会觉得似乎又少了一个竞争的对手了。

但是,我们却忽略了他人在成功之前所付出的汗水与努力,因此,每个人都应该扪心自问:自己是怎么规划人生的?目前自己的工作充满了挑战与成就吗?自己在工作中,能否获得学习与成长的机会?与别人相比,自己是否有一些突出的特质?然后,将自己未来真正想做的事情,或是欲追求的目标记录下来。例如,希望身旁拥有什么样品质的益友?希望从工作中还能多学习到什么知识或技能!未来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请将所有的梦想个体化,目标明确化吧。

当一个人成功的时候,其实往往代表了全人类的成功。爱迪生成功地发明了电灯,莱特兄弟成功地试飞了飞机,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等,这些成功的事例最后都给全人类带来了便利与福音。因此,莫嫉能妒贤,请为他人的成功感到骄傲,为他们喝彩吧!

不要只把嫉妒当成无关紧要的小毛病、小问题,细节可以决定成败,嫉妒之花往往会结出最难以清除的恶果。

3.告诉自己不是宇宙的中心

为人处世中,你若总是过于表现自己,把自己当作宇宙的中心,那么别人就会厌恶你、疏远你。生活中,很多人就因为在这个细节上不注意收敛自己而饱受排斥。所以我们要常常检讨自己的行为,别让微小的错误损害自己。

法国哲学家罗西法古说:“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吧;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当我们的朋友表现得比我们优越时,他们就有了一种重要人物的感觉,但是当我们表现得比他们还优越,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形成嫉妒的情绪。

社会上,那些谦让而豁达的人总能赢得更多的朋友。他们善于放下自己的架子,虔诚、恭敬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反之,那些妄自尊大、高看自己小看别人的人什么事都爱露一手,仿佛就自己行,对别人不屑一顾,总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唯我最大,舍我其谁,因此,只要是涉及到利益重新分配或调整时,他都采取“当仁不让”的态度,因而什么都想沾,什么都想贪,这样的人到最后都受到了人们的鄙视。正如希腊一位叫希尔泰的学者所说的:“傲慢始终与相当数量的愚蠢结伴而行。傲慢总是在即将破灭之时,及时出现。傲慢一现,谋事必败。”

有人认为,喜欢表现、张扬自己只是无伤大雅的小节,这种想法真是大错特错了。要知道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性评价,都在不知不觉地强烈维护着自己的形象和尊严,如果为人处世时过分地显示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目空一切、妄自尊大,那就是在无形之中对对方的自尊和自信进行挑战与轻视,对方的排斥心理乃至敌意也就不知不觉地产生了。

Cinderella一天辛苦之后酣然入睡。

一位玲珑的天使飞进窗口找上了她,说,聪明的Cinderella,每个人都应该得到一份适量的聪明和一份适量的愚蠢,可是匆忙中上帝遗漏了你的愚蠢,现在我给你送来了这份礼物。

愚蠢礼物?Cinderella很不理解。慑于上帝的威严,她接过天使包中的愚蠢,无可奈何地植入脑中。

第二天,她平生第一次讲话露出了破绽,第一次解题费了心思,她花了一个早晨记住了一组单词,三五天后却忘了将近一半。她痛恨这份“礼物”。深夜,她偷偷地取出了植脑不深的愚蠢,扔了。

事隔数天,天使来检查他自己做的那份工作,发现给Cinderella的那份愚蠢已被扔进了垃圾箱。他第二次飞入Cinderella的卧室,义正词严地对她说,这是每个人都必须有的配额,只是或多或少罢了,每一个完整的人都应该这样。

不得已,Cinderella重新把那份讨厌的愚蠢捡了回来。但是,她太不愿意自己变成一个不很聪明的人了。她把愚蠢嵌进头发,不让进入思维,居然骗过了天使的耳目。以后,Cinderella没有遇上一道难题,它没有考过一次低分,一直保持着强盛的记忆、出色的思维和优异的成绩。

当然,她也没有了苦役获释的愉快和改正差错后的轻松。更奇怪的是,也没有一个同伴愿意与她一起组队去出席专题辩论,因为她的精彩表现使同伴呆若木鸡;也没有哪个人愿意和她做买卖,因为得利赚钱的总是她;也没人与她恋爱,男人们无不怕在她的光环里对比成傻瓜。连下棋打牌她都十分没劲,来者总是输得伤心。偶尔有一两次她给了点面子,卖个破绽下个软招,也很容易看出是她在暗中放人一马,比她胜了还伤害人的自尊。

她越来越孤独、空乏,真的也希望有份愚蠢了。但是,聪明成性的脑袋,愚蠢是再也植不进去了。她希望能再见上一次天使,可天使已“黄鹤一去不复返”了。

因为只有聪明,Cinderella在痛苦中熬过单调的一生。

你带着羞怯和歉意告诉世人:“大家听着,我知道自己实际上并不这么好,所以我想做得尽量符合你们的要求。”

许多书籍和文章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取悦别人,以得到别人的喜爱。让别人喜欢的方法,就是使自己变得讨人喜欢。所以,你必须顺从别人,不要攻击别人,并且多说别人想听的话。和同事相处的时候,要表现得比较世故;和老同学相处的话,则力求平实。也就是说,在与人相处时要尽量表现出你的谦虚。谦虚,别人才不会认为你会对他构成威胁,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从而建立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

王昆是人事局调配科一位相当得人缘的骨干,按说搞人事调配工作是最得罪人的事,可他却是个例外。但是,在他刚到人事局的那段日子里,在同事中几乎连一个朋友都没有。因为他正春风得意,对自己的机遇和才能非常自信,因此每天都在极力吹嘘他在工作中的成绩,每天有多少人找他请求帮忙等等得意之事。然而同事们听了之后不仅没有人分享他的快乐,反而极不高兴。后来是老父亲一语点破,他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此,他就很少谈自己的成就而多听同事说话,因为他们也有很多事情要吹嘘。让他们把自己的成就说出来,远比听别人吹嘘更令他们兴奋。后来,每当他有时间与同事闲聊的时候,他总是先让对方滔滔不绝地把他们的成就炫耀出来,与其分享,仅仅在对方问他的时候,才谦虚地表露一下自己。

别把自己摆的太高,为人应该谦逊、自制,这样别人才愿意亲近你,你做事才有帮手。反之,若恃才妄为,高傲自大,人皆远之,你就成了“孤家寡人”了。

妄自尊大和目空一切的结果只能使自己的形象扭曲,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伤害自己。所以注意收敛自己,也是保护自己的一种策略。

4.小处更不可随便

古人告诫我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很多人往往能在大奸大恶面前保持自律,但面对小错小失时却常管不住自己。其实小处更能体现一个人的品格,因此千万不能在小处放纵自己。

生活中,普通人很少会犯大过失,因为大过失太明显、影响太大,多少双眼睛盯着呢!而小过失则不然,它不引人注意,有时甚至别人都不会发现,小处随便一点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然而小事是人一生中最基本的内容,自我形象的定位也正是来自小事的累积。所以小处不能随便,要让良心监督自己,不管事情大小,不论别人知不知道,你所要做到的就是问心无愧。

为人应不愧于人,不畏于天,即使在小事上也应如此。《诗·小雅·何人斯》中说:如果没有做什么有愧于己心的事,那么对于上天也没有什么可怕的。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曾这样说道:“盲人的眼睛虽然看不见,却很少受伤,反倒是眼睛好的人,动不动就跌跤或撞倒东西。这都是自恃眼睛看得见,而疏忽大意所致。盲人走路非常小心,一步步摸索着前进,脚步稳重,精神贯注,像这么稳重的走路方式,明眼人是做不到的。人的一生中,若不希望莫名其妙地受伤或挫败,那么,盲人走路的方式,就颇值得引为借鉴。前途莫测,大家最好还是不要太莽撞才好。”松下这段名言的主旨是要我们凡事三思而后行,谨言慎行。人生的舞台是旋转的、不定的,我们应该慎重地举步落足,堂堂正正,光明正大地为人处世,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一个美国游客到泰国曼谷旅行,在一个货摊上他看见了十分可爱的小纪念品,他选中三件纪念品后就问价。女商贩回答是每个一百铢。美国游客还价八十铢,费尽口舌讲了半天,女商贩就是不同意降价,她说:“我每卖出一百铢,才能从老板那里得到十铢。如果价格降到八十铢,我什么也得不到。”

美国游客眼珠一转,想出一个主意,他对女商贩说:“这样吧,你卖给我六十铢一个,每件纪念品我额外给你二十铢报酬,这样比老板给你的还多,而我也少花钱。你我双方都得到好处,行吗?”

美国游客以为这位泰国女商贩会马上答应,但只见她连连摇头。见此情景,美国游客又补充了一句:“这只是小事一桩!别担心,你老板不会知道的。”

女商贩听了这话,看着美国游客,更加坚决地摇头说:“佛会知道。”

美国游客一时哑然。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像钓鱼一样,设了一个诱饵,但女商贩并不上钩,关键在于她深深懂得:商人必须讲究商业道德,正经钱可赚,昧心钱不可得;别人能瞒得住,但良心不可欺。

为人的道理和经商的道理是相通的。“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这一句话几乎包含了各种层面的人生活动,比如做官、种田、教书、打仗等等;后一句话则强调,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得起天地良心”,于人于己问心无愧,无论处于何种人生情境,无论是别人知道还是别人不知道,做人都要珍视“人”这个崇高的称号,必须保持个人品德的纯洁无瑕。

利用别人不知道而欺骗别人,是一种最大的罪恶。许多奸恶之人大都以“别人不知道”来为自己壮胆,从而干下了许多坏事。天下的坏事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利用别人不知道而进行欺骗,一种是虽然别人知道却不害怕。前者还知道有所畏惧,说明他良心未泯,后者就是肆无忌惮了。

《后汉书·杨震传》中记载了一则“杨震四知”的故事。东汉时期,杨震奉命出任东莱太守,中途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是由杨震推荐上来的。这天晚上,王密怀揣十斤黄金来拜见杨震,并献上黄金以感谢他往日的提拔。杨震坚决不收,王密说:“黑夜没有人知道。”杨震却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这则故事不仅仅涉及到了行贿、拒贿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有多少的小人、奸人、恶人,不都是借着“黑夜没有人知道”的掩护下,干下了大大小小的罪恶勾当?可是,那些在黑暗中干着不可告人勾当的人,不要以为自己在行动时,别人不知晓。其实,天上地下的神明正睁着大眼睛看着你呢!及早回头。当然,对于那些干坏事肆无忌惮的人,等待他们的是法律的制裁。

在一个人行动之前,良心起审查和指令作用;在行动中,良心起调整和监督作用;在行动后,良心对行动的后果进行评价和反省;或者满意或者自责,或者愉快或者惭愧。一个人做人能做到问心无愧,能在良心的引导下做事,大致上可以高枕无忧了。也就是谚语说的:“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

不要因为别人不知道就做有愧于心的事,不要因为错误很小就毫不在意,在为人处世中,你必须始终做到问心无愧,这样才能对得起你自己。

5.让仁爱宽容为你的形象加分

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使一些人变得越来越冷漠,越来越爱计较,而他们自己似乎对此毫无察觉,于是他们成了别人眼里的“刻薄的人”。何必因为一些小事让人厌烦呢?如果你能在待人处世时更宽容仁爱一点,你就会赢得更多人的喜欢。

要知道人性之美在于宽容、仁爱,这种内在的形象比外在的形象更为重要。

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观念就是以“仁爱”为核心的。不过这个仁爱不是爱无差等,人人兼爱的,它主要集中表现为以个人为基点,以家庭为中心,由内及外,层层推进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就好比扔一块石头到水里,激起波纹层层向外推衍,越是向外,其推力越弱,也就是对于与自己关系越疏远的人,仁爱的程度就越小。这样一种伦理关系,十分适合我国传统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状况,因此数千年来长存不衰。因为我们的生存是以家庭为背景,在一个家庭里,依照这种道德关系,亲父母甚于兄弟,亲兄弟甚于邻里,亲邻里又甚于老乡,这对于维护家庭的和睦,保证生活的正常运转,都是自然而且有好处的。

但是,令人感到无可奈何的是,自从进入商品时代,步入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范围程度上远较古代更广更深,因此我们也应当把宽容仁爱之心扩展开来,因为善良的人才能比较正确、客观地看待、认识各种社会现象,才能比较冷静、稳妥地处理各类事务,才能让人乐于亲近和来往,一句话,善良的人才是美丽的。

生活中,你应该注意检讨自己,不要总对别人满怀敌意,不要把它当作无关紧要的小节而忽略。待人处事表现得更宽容、仁爱一点,你将因此而广受欢迎。

6.小事不必争得太明白

生活中,我们不要总是遇事就争个明白,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就让它过去算了,为此斤斤计较、争论不休反而会损害自己在众人眼中的形象。

寺庙中的两个小和尚为了一件小事吵得不可开交,谁也不肯让谁。第一个小和尚怒气冲冲地去找方丈评理,方丈在静心听完他的话之后,郑重其事地对他说:“你说的对!”于是第一个小和尚得意洋洋地跑回去宣扬。第二个小和尚不服气,也跑来找方丈评理,方丈在听完他的叙述之后,也郑重其事地对他说:“你说的对!”待第二个小和尚满心欢喜地离开后,一直跟在方丈身旁的第三个小和尚终于忍不住了,他不解地向方丈问道:“方丈,您平时不是教我们要诚实,不可说违背良心的谎话吗?可是您刚才却对两位师兄都说他们是对的,这岂不是违背了您平日的教导吗?”方丈听完之后,不但一点也不生气,反而微笑地对他说:“你说的对!”第三位小和尚此时才恍然大悟,立刻拜谢方丈的教诲。

以每一个人的立场来看,他们都是对的。只不过因为每一个人都坚持自己的想法或意见,无法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去考虑别人的想法,所以没有办法站在别人的立场去为他人着想,冲突与争执因此也就在所难免了。如果能够以一颗善解人意的心,凡事都以“你说的对”来先为别人考虑,那么很多不必要的冲突与争执就可以避免了,做人也一定会更轻松。

因此,凡事都要争个是非的做法并不可取,有时还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或危害。如当你被别人误会或受到别人指责时,如果你偏要反复解释或还击,结果就有可能越描越黑,事情越闹越大。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不妨把心胸放宽一些,没有必要去理会。

比如对于上班族来说,虽然人和人相处总会有摩擦,但是切记要理性处理,不要非得争个你死我活才肯放手。就算你赢了,大家也会对你另眼相看,觉得你是个不给朋友留余地,不尊重他人面子的人,于是你会失去真正的朋友。

2002年三月,一位旅游者在意大利的卡塔尼山发现一块墓碑,碑文记述了一个名叫布鲁克的人是怎样被老虎吃掉的事件。由于卡塔尼山就在柏拉图游历和讲学的城邦——叙拉古郊外,很多考古学家认为,这块墓碑可能是柏拉图和他的学生们为布鲁克立的。

碑文记述的故事是这样的:布鲁克从雅典去叙拉古游学,经过卡塔尼山时,发现了一只老虎。进城后,他说,卡塔尼山上有一只老虎。城里没有人相信他,因为在卡塔尼山从来就没人见过老虎。

布鲁克坚持说见到了老虎,并且是一只非常凶猛的虎。可是无论他怎么说,就是没人相信他。最后布鲁克只好说,那我带你们去看,如果见到了真正的虎,你们总该相信了吧?

于是,柏拉图的几个学生跟他上了山,但是转遍山上的每一个角落,却连老虎的一根毛都没有发现。布鲁克对天发誓,说他确实在这棵树下见到了一只老虎。跟去的人就说,你的眼睛肯定被魔鬼蒙住了,你还是不要说见到老虎了,不然城邦里的人会说,叙拉古来了一个撒谎的人。

布鲁克很生气地回答:我怎么会是一个撒谎的人呢?我真的见到了一只老虎。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布鲁克为了证明自己的诚实,逢人便说他没有撒谎,他确实见到了老虎。可是说到最后,人们不仅见了他就躲,而且背后都叫他疯子。布鲁克来叙拉古游学,本来是想成为一位有学问的人,现在却被认为是一个疯子和撒谎者,这实在让他不能忍受。为了证明自己确实见到了老虎,在到达叙拉古的第十天,布鲁克买了一支猎枪来到卡塔尼山。他要找到那只老虎,并把那只老虎打死,带回叙拉古,让全城的人看看,他并没有说谎。

可是这一去,他就再也没有回来。三天后,人们在山中发现一堆破碎的衣服和布鲁克的一只脚。经城邦法官验证,他是被一只重量至少在五百磅左右的老虎吃掉的。布鲁克在这座山上确实见到过一只老虎,他真的没有撒谎。布鲁克在这场争论中取得了胜利,不过代价却是他宝贵的生命。

急于证明自己清白而为一些小事一争到底的人是愚蠢的,这样做只会白白地损害自己的形象,惹人耻笑。如果你能更大度一点,对这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一笑置之,那么你一定会赢得更多人的尊敬。

放弃凡事争个明白的傻念头吧,真正的智者从不会为小事斤斤计较,他们总是坚持走自己的路,不管别人怎样评说,而时间最后总会证明他们是正确的。

7.亲戚还要常走动

求人办事时,亲戚是我们容易求助的对象。生活中很多人对亲戚尤其是一些关系较远的亲戚,常常是没事不走动,有事再登门,就是这个小细节,让他们办事的成效大打折扣。亲戚平时就要常来常往,有事时才好求助。

郭力今年二十九岁了,能力很强,做过几年的生意,小发了一笔。但他不满足,总想干个大点的才过瘾。刚好村里的鱼塘要对外承包,他有心把鱼塘承包下来,只是手头的资金不够。

他左思右想,想到了他的一个远方亲戚,是他母亲的表弟,按辈分应该叫老舅的,在县城承包了一个企业,经营得不错,是县城有名的“土财主”。这位老舅倒是有能力拉他一把,只是关系疏远,好长时间没有走动了,贸然前去,显得突兀不说,事情肯定办不了。怎么办呢?他决定先把关系搞好,和这位老舅亲近起来。他打听到这几天老舅身体不太好,时常犯病,他看准时机,拎了一大包的滋养品,来到老舅家。

“老舅啊,有些日子不来看您了,您老人家怎么病了呢!年纪大了,可要多注意身体,别太操劳了。我这里有好东西,您好好滋补一下,身体肯定会好起来。”郭力非常热情地说,并把东西放到了老舅的桌子上。

俗话说“礼多人不怪”,虽说两家好长时间不走动了,但今天外甥拎了那么多的东西上门,而且是在自己生病的时候,这位老舅心里格外的高兴:“郭力啊,你今天能过来,老舅我别提多高兴了。今天中午咱俩喝两杯。”郭力留下热闹一番。

自此两家关系好了起来。以后郭力隔三差五地来看他的老舅。老舅视郭力如亲生儿子一般。郭力一看时机成熟了。这天他拎了两瓶酒来到老舅那里,两人喝了起来。郭力说:“老舅,您老人家对我真是太好了,我都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啊。”“孩子,什么都不要说了,咱两家谁跟谁啊,我是你长辈,往后有什么困难尽管和你老舅开口。别的不说,怎么你老舅也是有身份的人。”郭力听后,故作激动万分之状,并连忙把承包鱼塘的事情说了。

老舅以长者的口吻说:“好啊,有志气,有魄力,老舅大力支持……做人就应该干一番事业。想法很好,不过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年轻人千万不能急躁。”郭力连忙点头称是,接着把资金短缺的事情也说了出来。最后,郭力顺利地从老舅手里借到了三万元并承包了鱼塘。

在这个例子中,郭力干事业缺少资金,却从一个很疏远的亲戚那里得到了解决。郭力的眼光、求人的方法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们都明白,亲戚有贫富远近之分,如果冒昧去求人办事,恐怕办成的几率很小;如果先设法增进双方之间的感情,待时机成熟的时候再提出要求,办成事的几率往往大于前者。

因为,亲戚关系和其他关系一样,在交往中也存在一定的规律,如果遵循这些规律办事儿,彼此的关系就会越来越亲密。所以亲戚间必须常来常往,亲戚“不走不亲”,“常走常亲”,这是中国人一贯的观点,只有经常的礼尚往来,才能沟通联系、深化感情、成功办事。

有人说:“我不缺吃不少穿,亲戚间何必要常联系找麻烦呢?”此话不对,亲戚关系是一种人情味较浓的人际关系,不能蒙上庸俗的面纱,只有在亲近、挚密、常联系的基础上,才能建立真诚的关系。如果彼此间少了经常性走动,那就可能会出现“远亲不如近邻”的局面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作为亲戚之间的甲方若是一贯地照顾、帮助乙方,而乙方的回报却是不冷不热、不谢不颂的态度,时间长了,甲方必定会生气,认为乙方是不懂人情、不值得关照的冷血动物。若乙方依然以自我为中心,认为甲方帮助他是应该的,那甲方必然会终止与乙方交往。相反,若乙方知恩懂情,虽然没有什么物质好处回报,但经常去帮助甲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作为感谢,甲方肯定愿意与乙方继续交往下去的。

事实上,不论是一般关系还是亲朋好友,甚至是父母,都愿意听到一句别人对他们的感谢话,虽然他们的付出有多有寡,但受惠人一句贴心的话无疑对他们是一种心理的补偿。如果你只看重“来”,而轻视“往”,我想以后再想求助于对方也就困难了。

“常来常往”,首先表现在一个“往”字。意思就是说自身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经常到亲戚家走走、看看、聊聊家常,这样是非常有益的。

或许,就是如此平常的“常来常往”,才会在以后的关键时刻,得到亲戚的一臂之力。所以,不要以为“常来常往”是没用的、不必要的,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于情、于理都要掌握和运用这个技巧。

再举个例子。姜琪在东北某学院上学,在大学四年中,本来知道有一位比较远的亲戚在学院任教,但是总是感到好像是要讨好人家,从来没有去拜访过。临毕业了,看到同学们个个找关系,姜琪于是也开始着急了。

没有办法,只有硬着头皮去找那位亲戚。待自我介绍完毕后,那位亲戚比较友好地招待了她,并聊起了亲戚的情况。其实姜琪已经将这些都淡忘了,只好含糊其辞。尴尬地坐了一个小时后,那位亲戚说:“姜琪,我今天还有事,有空来玩吧。”姜琪一听下了逐客令,感到事情没有办就这样回去了,那不是白来了,于是讲出了自己的想法。那位亲戚一听马上绷起了脸,说:“姜琪,学校里对你们都有分配,有些名额是必须要满足的,我也不好参与什么。”姜琪只好灰溜溜地回到了寝室,感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在这里姜琪就犯了求人的大忌。姜琪这位亲戚是她的远亲,而且不常来往,姜琪因为毕业分配之事贸然前去相求,肯定办不成。想想吧,毕业分配对于个人来说是何等重大的事情啊,关系着一生的前途。这样重大的事别说是不常来往的远亲,就是至亲,也不是简单的事情。况且毕业分配人人想找个好工作,大家都削尖了脑袋求门路,这样一件难办的事情要托人跑关系,哪能说办就办。

这就是不会办事的表现。如果善于办事的话你就应该未雨绸缪,在此之前就应该多往亲戚家跑跑,搞好关系的同时还能加深感情,待时机成熟再逐步说出自己的请求。这样不显山不露水,才自然得体,否则临时抱佛脚,谁也不会轻易地答应你的请求的。

“是亲三分向”,别管亲戚远近,平时常来常往,多多联系,遇到困难时,他们一定会比陌生人更乐于伸出援手。

8.结人缘要会拉近关系

拉近关系指的就是套近乎,其目的是为了消除距离感、陌生感,让所求之人愿意帮自己办事。但生活中很多人却忽略了套近乎的作用,只会干巴巴地求助,结果往往难偿所愿。

套近乎不打无准备之仗,准备得充分,才能套得牢靠。既然是套近乎,那就是说套近乎与求人办事要分开。虽然二者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但不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来你套近乎就是为了求人。因为对方一旦看出,就会对你从心里有一种排斥感,这对于你以后求他办事是大大不利的。所以不妨搞一个迂回战术,也就是换一种说法,绕一绕会更好。而且如果想与对方搞关系、套近乎,千万急不得,一定要循序渐进慢慢来。

套近乎还有很多的诀窍:

注意了解对方的兴趣爱好。初次见面的人,如果能用心了解和利用对方的兴趣爱好,就可以很快缩短双方的距离,而且兴趣相投会加深对方的好感。例如,和中老年人谈健康长寿,和少妇谈孩子和减肥以及大家共同关心的宠物等,即使自己不太了解的人也可以谈谈新闻、书籍等话题,都能短时间内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

多说平常的语言。著名作家丁·马菲说过:“尽量不说意义深远及新奇的话语,而应以身旁的琐事为话题作开端,这是拉近彼此距离,促进人际关系成功的钥匙。”一味用令人咋舌与吃惊的话,容易使人产生华而不实,锋芒毕露的感觉。这样对方不接受你,自然会产生抵触。受人爱戴与信赖的人,大多不属于才情焕发、以惊人之语博得他人喜爱的人,相反却是平易近人有亲和力的人。尤其对于初次认识的人,最好不要刻意显出自己的渊博和显赫,让对方认为你是个善良的普通人才是最好的。如果你不与他人处于共同的高度,共同的基础上,对方很难对你产生好感。如果你摆出一副高人一等的样子,别人也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

还有一点就是减少与对方的对抗行为,例如批评、否定等。想想吧,你是求助者,有求于人,与人搞好关系套近乎,当然要以对方为中心,协调好与对方的关系。如果初次见面就发生冲突,很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如果第一印象不好的话,无疑为以后的求人办事增加难度。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坏的开始却有可能导致彻底的失败。当然,这并不是让你不提相反意见,而是应尽可能地避免当着他的面提出,或者可以借用一般人的看法以及引用当时不在场的第三者的看法,就不会引发对方反射性的反驳,还能够使对方接受你并对你产生良好印象。心理学家认为,人是这样一种动物,他们往往不满足自己的现状,然而又无法加以改变,因此只能自恃一种幻想中的形象或期待中的盼望。他们在人际交往中,非常希望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是于己有利的,比如胖人希望看起来瘦一些,老人愿意显得年轻些,急欲升迁的人期待实现愿望的一天近一些等。

引导对方谈得意之事。任何人都有自鸣得意的事情,但是,再得意、再自傲的事情,如果没有他人的询问,自己说起来也无兴致。因此,你若能恰到好处地提出一些问题,引发他讲出得意之事,定会使他眉开眼笑,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你与他的关系自然会融洽起来。

一张口就求人,很容易激起对方的抵触心理,因此求人办事时千万不要忘了拉关系、套近乎,拉近双方距离,让对方认可你之后,事情自然也就好办了。

9.别忘了向帮你的人道谢

求人办事时,人们最常犯的一个小毛病就是疏忽致谢。有些人可能是觉得对方是自己的老朋友、亲戚,帮点忙是理所当然的事,或者虽然对方帮自己办了事,可自己当初也送了礼。这些想法都是大错特错的,无论什么人帮了你忙都该得到你的感谢。

致谢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同时不管对方是陌生人还是亲朋好友,都要有所表示,可是许多人却忽略了这一点。事实上不论是一般关系的人还是亲朋好友,都愿意听到感谢的话,虽然相较于他们的付出是微不足道的,但受惠人一句贴心的话对他们无疑是一种心理上的补偿。

王晓远离家人在上海工作,有一次他请同事老张的爱人织了件毛衣,式样新颖,手工精细,他登门直夸老张好福气,尔后逢人便赞张夫人好手艺。王晓的语言回报无疑是得体的。间接夸老张好福气,实际是说张夫人贤惠能干,里外几句话说得老张两口子心里暖烘烘的,逢人便说王晓懂事理。

对热情相助的人,在物质上给以回报,也是一种不失礼节的方式。物质交际虽然不是人际交往的主要方式,但它毕竟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我们提倡淡化物质交往,并不是要取消物质交往,而是要让这种交往多一分真情,少一分铜臭味。

有时适量的物质回报是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特殊需要。比如某人曾多次帮助过你,某一天当他生病住院的时候,你拎上礼物去探望,无疑对他是一种莫大的慰藉。物质回报要遵循适度的原则,适量地“礼尚往来”,不要出于功利目的借回报之名行贿。

当语言回报不足以表达心意,物质回报又不合时宜时,行为回报不失为一种得体的回报方式。

小林幼时父亲不幸去世,是城里的叔叔供他上高中、念大学。近来叔叔体弱多病,小林经常利用空闲时间帮叔叔干家务,还时常利用机会寻医找药。做叔叔的听在耳里,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行为回报虽不像语言回报和物质回报那样悦耳、显眼,但它是无价的。于细微处见真情,好的行动无须用语言证明。当一个具有真才实学的青年求职时历经挫折终被一位贤明的“老板”录用之后,最好的报答不是好言好语,也不是厚礼,而是实干。

希腊一位哲人曾说:“感谢是最后会带来利益的德行。”善于求人的人经常都备妥感谢之辞,因为它往往成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润滑剂,在生意上的来往也因它而顺利进行。

事实上,没有人不喜欢常听到感谢之辞。因此把“谢谢”二字随时摆在心中,需要时刻派上用场,没有比这个既简单又容易的方法了。

那么,怎样说谢谢呢?表达谢意可以用很多方式说出来。然而,无论被怎样装扮,譬如用鲜花、午餐回报,或者其他方式,但这个词,或它的一种变化,一定要说出来或写下来。以下是一些传播这个不起眼但却绝对重要的信息的方法:

①明白地告诉他你的感谢。告诉他,他为你做的对你来说是很重要的,和他在哪一方面帮助了你。例如,“我真的非常感谢你在编那个计算机程序上给我的帮助,起码为我节约了六个小时的时间。”

②对对方的帮助给予赞扬。让对方明白你认为他为你干的事是很特别并值得认可的。例如,“谢谢你的帮助!像你这样体贴人的老板真不多见。”

③表示出回报之意。告诉这个人你感谢他为你做的,并准备回报这个好心人。例如,“我很感激你能在开会时回我的电话,以后只要有用得上我的地方,请随时叫我!”

④写便笺表示感谢。说声谢谢是很有作用的,但写下来会更胜一筹。不妨亲笔写一个条子表达你的谢意。

⑤送份小礼物。送份礼物并附上一张便条。只要你送的礼物能够非常恰当地表达出你的感激之情,送什么都行。

⑥通过他人传达谢意。告诉别人你有多感谢他为你所做的一切。最后这话一定会传到给予你帮助者的耳朵里去。例如,“张经理这人真好!他帮我安排了那次会面。要是没有他的帮忙,我真不知该怎么办好。”当你的感谢通过别人的嘴传到他耳朵里时,定会增色不少。

⑦主动提供帮助。与他人在一起,主动提出为他们的工作助一臂之力。“我来帮你干这事儿。甭客气,你帮我的次数可太多了。”

⑧请客吃饭。邀请他去吃中餐或晚餐,一定要表明你这是为了感谢他的帮忙。如果你邀请的是已婚者,应当把他的配偶一并邀请去。

“晴天留人情,雨天好借伞”,一句致谢话、一份小礼物并不会让你有什么损失,却会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把你当作值得帮助的人,下次你再开口求人,人家就会更愿意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