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世界历史经典故事300
10870200000002

第2章 洪水泛滥出来的文明

大约在公元前五六千年左右,在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流域就有人类居住,他们就是古埃及人。最初,他们过着原始的生活,使用粗笨的镐锄开垦土地,修建渠坝,种植谷物。经过不知多少代人的辛勤劳作,终于使尼罗河畔成了富裕的地方。

古埃及人能够过上富裕的生活,首先要感谢尼罗河。每年尼罗河都会发生季节性泛滥。当尼罗河水排山倒海般地漫过河床时,就会洗去土壤中的盐分,并把从上游带来的大量矿物质和有机质沉积在中下游两岸的田野里,给埃及的耕地广施上一层天然的细肥。据估计,埃及古代用尼罗河水灌溉的田地大约有270多万公顷,使埃及成为“地中海沿岸的粮仓”。

埃及人由衷地感谢定期泛滥的尼罗河,便在河畔的岩石上镌刻上这样的赞语:“尼罗河赋予两岸土地以生命。只有尼罗河泛滥以后,才能够有粮食和生命。大家都依靠它生存。”

尼罗河不仅用水和土为埃及人提供了生命的保障,又成为支撑埃及文明的重要基石。早在6000年前,古埃及人就依据尼罗河的涨落创造出了闻名世界的“太阳历”。他们发现,每当天狼星在日出前出现时,尼罗河就开始泛滥,于是古埃及人就把这一天定为一年的第一天。等到第二年天狼星出现在同一位置时,恰好是365天,就是一年。一年分为三个季节,分别是泛滥季、播种季、收割季,每一季又分为4个月,每个月30天,年终另加5天作为祭祀神灵的节日。我们今天通用的公历,就源于这种历法。

古埃及人通过长期观察和研究尼罗河泛滥与星象之间的规律,创立了天文学,在兴修水利和灌溉农田中孕育出了水利学和建筑学,而在尼罗河畔丈量土地的活动中发展起了几何学。尼罗河水每次泛滥后,都会冲毁田亩地界。尼罗河水退去之后,人们就必须设法重新测量,再次勘定田地的界线。在这个实际需要中,古埃及人逐渐掌握了计算矩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方法。西方的几何学就是起源于这种测地术。“几何学”这个名词的原义无论在拉丁文还是希腊文中,都含有“测地术”的意思。古埃及人还最早推算出了圆周率——3.16(尽管不是最准确的)。

早在公元前4000年,埃及人就会使用象形文字了,他们将生长在尼罗河岸边的纸莎草茎切成薄薄的长条,压平晒干,当作纸来用,又将芦苇秆削尖,蘸着颜色在纸莎草上书写。这种纸草文书有少数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