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启迪成功的哲理
10869600000010

第10章 不断充电

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就是力量,就像那干涸的禾田长不了庄稼一样,一个人如果没有知识,他的心田就像是缺少了雨露的滋润,会日渐干涸。

“知识就是力量。”英国著名学者弗兰西斯·培根的这句名言,一语道出了知识的重要性。

自从地球上出现了人类,知识便开始在人类的智慧中渐渐萌芽发展。从茹毛饮血的远古到高度文明的当今时代,每一次社会的变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无不显示出知识的巨大作用。可以说,是知识的不断进步推动了历史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阿基米得是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科学家和爱国主义者。当罗马帝国的军队侵犯他的家乡时,70多岁高龄的阿基米得挺身而出,竭尽自己的心智,为保卫国家而战斗。

传说,阿基米得制作了一面巨大的抛物镜,把阳光聚焦后反射到罗马的战场上,燃起熊熊大火,使得罗马士兵无一生还。此外,他还发明了一种投石器,能迅速投掷出成批的石子,把逼近城墙的士兵打得头破血流。

罗马军队的统帅马塞尔沮丧地说:“我们是在同数学家打仗!他(阿基米得)安稳地待在城里,却能焚烧我们的战场,一下子又掷出铺天盖地的石子,真像神话中的百手巨人。”

这就是知识的力量,能以四两拨千斤!如果没有阿基米德以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来发明这些器械,民众又将凭什么来抵抗敌人强大的进攻而没有太大的伤亡呢?所以,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繁荣、富强,就要看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知识水平的高低。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想要提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地位,必须要提高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整体知识水平。

即使一个国家暂时还不够富裕,只要它的劳动人民充满智慧,重视知识,那么这个国家必定是一个有前途的国家;而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目前很富裕,却供养着一群不学无术之徒,这个国家或民族的结果必然会渐渐地衰落下去。

现在,我们知道风雨雷电都是再正常不过的自然现象,但是在古时候,这些自然现象都被民众视作神的行为。每逢大旱,老百姓便会杀猪宰羊,送上祭坛,磕头求神,听命道士呼风唤雨,甚至不惜将一些童男童女绑住了送给“河神”、“海神”来祈福。从今日的眼光看来,这些行为似乎太过愚蠢可笑,然而你有没有意识到,类似这些行为,其发生的根源,都是由于缺乏知识所导致的。

如今,科学知识普遍发展,“人工降雨”的技术开发,即使遇上大旱,庄稼照样可以长得很好,“老天爷”所拥有的“神”的力量,已显得不那么可怕了。

我国著名的航海家郑和,从小就从祖父和父亲处了解了西洋各国的山川风貌以及风情民俗,而这些知识,都在他以后的航海生涯中派上了大用场。如果他不了解西洋各国的民俗风情,便不懂得如何与不同的国家进行沟通交流,那他又怎么能与各个国家进行友好往来呢?

不仅如此,郑和在下西洋时,大量依靠了海洋科学的基本知识。他运用了计程仪、测深仪等航海仪器。如果郑和不懂得这些水文航海技术,船队就无法正常而安全地行驶;此外,为了辨别方向,郑和将航海天文定位与导航罗盘相互结合起来应用,提高了测定船位、方向的精确度,如果他对这一切一无所知,又怎么能在大海上正确地辨别出方向呢?

知识就是力量,就像那干涸的禾田长不了庄稼一样,一个人如果没有知识,他的心田就像是缺少了雨露的滋润,会日渐干涸。

有人曾深刻地指出:“知识犹如人体的血液一样宝贵。”知识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无数事实表明,大凡有所成就的人,知识是其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有一家公司,每个月的净利润可以达到两万美元——在同类企业中,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业绩了。但这家公司的一位合伙人还想进一步扩大公司规模,使公司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位合伙人寻思,企业如果要大规模地发展,自己没有必须的科学技术和知识是万万不行的。于是他让他的伙伴负责业务,自己则选择出国深造,一去就是4年。

他在这段时间刻苦学习,最终学到了先进的知识,掌握了扎实的技术。学成归来之后,他将这些知识运用于自己的事业。几年之后,他扩大公司发展的期望实现了,他也成为同行业的领头羊,事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尝到了甜头的他,也相当重视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定期组织公司的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和技术交流,使得员工的整体技能有了很大提高,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比较优势的地位。

这位商人充分地认识到了知识对于事业的无比重要性,于是决定用丰富的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同样,他也认识到,要想使企业能够整体性地提升,员工的整体知识水平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他的行为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

人的天性就像一座原始的矿藏,只有经过开采,其价值才会显露;人的天性也像是野花野草,只有经过了知识的雕琢,才会使璞玉散发出光芒。知识的海洋博大而精深,拥有了知识,才会拥有无穷的力量。

假如不懂得地质学,人们就不会知道这个地球广阔的地貌下藏着怎样的宝藏;假如不懂得信息科学,人们只不过是个耳聋眼花的现代人;假如不懂得基因科学,人们就无法克服遗传障碍,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有了知识,才能变“呼风唤雨”为可能;有了知识,才能向不可能的领域吹响挑战的号角。

对于一个国家,知识决定着它的强弱和荣辱;对于一个民族,知识决定着它的命运和兴衰;对于我们每个个体,知识影响着他的层次和价值。知识给人以自信,给人以力量,给人以财富。所以,请千万记住下面这句话:只有赢得知识的人,才能真正地赢得未来!

前进必须依靠不断地学习

知识,是人类世世代代文明的结晶。它滋补你的头脑,启迪你的智慧,颐养你的个性。谁想增长才能,谁想认识社会,谁想了解为人之道,谁就应当和书本交朋友。

现代社会的飞跃发展,使知识成为人们谋求富足,谋求生活需要的最重要的工具。

几年前,由美国著名的统计学家、民意测验的创始人乔治·盖洛·普的后裔们组建的盖洛普组织,从《今日美国名人录》中随机选择了1500个有杰出贡献的人,探究他们成功的奥秘。选择的标准既不是财富,也不是社会地位,而是他们在所从事的专业领域中的现有成就。在这些成就卓著的人中,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而其中最重要的五种特点中有三种与知识有关:

1.通晓常识

成功者中具有这种品质的人最多,79%的人对自己的这种优良品质评了最高分,61%的人认为通晓常识对其成功的贡献非常重要。对大多数人而言,常识意味着对每日繁杂事务作出合乎逻辑的、客观的判断这样一种能力。

那么通晓常识这种能力是先天就有,还是后天可以增强的呢?答案是后者。这种能力的取得一是得益于在学校期间的好争善问;二是取自他人,以及从他人和自己的错误中吸取常识。

2.精通专业

有了常识之后,成就卓著的先生们认为第二重要的就是所从事的专业知识。四分之三的成功者为自己的这种品性打了“A”分。地质学家菲利浦·奥克斯莱是著名的坦尼克石油勘探生产公司的创立者,他认为他的成功是由于精通石油专业知识。他通过亲身参加探油采油工作掌握第一手的专业知识。他说:“一个人要想成为优秀的管理人才,必须对他所从事的行业知识有实地经验过的了解。”今天,他的专业知识为他挣得了六位数的薪水。菲利浦认为“掌握专业工作必需的知识”是成功公式的一部分。值得注意的是,他获得专业知识是通过自学,而不是通过正规学校。

3.博学多才

成就显赫者必备这种品质,因为它包含了迅速领悟高深的观念并深刻透彻地分析它们这样一种天赋能力。43%的成功者说它是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另外有52%的人说它是相当重要的。

现代研究证明,有许多种才智是无法用通常的方法(例如智商测验)来估断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名人们都具有相应的高智商数。根据调查,名人们的博学多才是由智商之外的至少三个因素促成的,它们是广博的语汇、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写作技能。这些成就非凡的人平均每年读书19本,包括10本非小说类的文学作品。

当说起智力因素时,这些拔尖人物们不是只谈天赋智能。一位总经理把它总结为:“好奇的头脑和广泛的兴趣是成功的重要基础。”

社会是一所最好的课堂

社会就是这样一所学校,在这所学校中学到的东西不是书本所能完全涵盖的,它都是一些很实用的知识和经验,具有很强的实战性。

毫无疑问,学校是一个接受学习和教育非常好的场所,如果你还处于学生时代,那将是一件非常幸福和令人羡慕的事情,你应该趁着年轻的好时光积极勤勉地学习,为将来开创美好的未来做好充分的准备。

但如果你已投身社会,在学校中也没有抓住时光好好修炼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各项知识,也不必悔恨当初,因为生活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个现象都是活生生的教材,你所处的社会就是一所最好的学校。

对于我们整个人生来说,学校教育仅仅是一个开端,旨在训练人们的一种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社会的阅历比起书本上的知识来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古语有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当然,我们在这里并不是提倡大家不要“读万卷书”而光去“行万里路”,只是就获取适应社会的能力和技巧来说,社会无疑是一所更重要的学校。

人们在学校中用了十几二十年的时间从书本中学习知识,但到了社会上,他们并不一定都会取得成功。因为学校里所学的东西相对简单,生活和工作中需要的相当多的知识和技能,在课本上都是未曾涉及的,而老师教授的东西也相对有限。

日月在更替,世界在变化,知识在更新,信息产业、多媒体、因特网、移动电话、光盘、知识经济、信息高速公路、数字化生存、宇航技术、材料科学、生物工程、克隆技术、机器人等等,这些新词语及其附带的新概念、新观念乃至新的世界观,越来越频繁地占据人们的视野,冲击人们的头脑。每一天,人们都在感受着它们,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陌生到耳熟能详……信息革命的时代已经初具规模,知识经济的时代已经到来,外面的世界越来越精彩。

当你发现书本上的东西已远远不能满足自己生活需要的时候,你就必须善于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边摸索边学习,如此,你才不会被时代的大潮无情地冲走。

绝对不能自满于书本上的知识,也不要以为天下的智慧都收录在书中。退一步说,纵然到今天为止所有的知识都已为你所掌握,明天,世界依然会出现更多新的问题,况且,学无止境,你又有什么可以自满的呢?

当你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必须时刻本着学习的心态不断地寻找机会努力提升自己,在实践中获取更多更实用的知识,只有这样,你才能不断地充实自己,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

某位毕业于地质学的高材生,博览了相关的书籍,并从中获得了足够多的地质学方面的知识。在和人谈论相关问题时,他都能够侃侃而谈,显得相当自信。

一直以为很有学问的他,有一次和一群在井下工作的矿工聊天时,突然发现了自己的无知。

那些工人说,井下的小白鼠是不能随便杀死的。这位高材生很是疑惑:井下的小白鼠为什么不能随便杀死,它们有什么用呢?矿工们告诉他,如果矿井出现塌方事件,只要你身边有小白鼠,那么你就有了活的希望,因为那些小白鼠最清楚什么地方可以跑出去。

没有人能想到小白鼠会在人们生命危难的时候给人以希望,但是这些普通的矿工们都知道,他们从社会实践中学来的东西要比书本上的丰富得多,有用得多。

某电视台曾经对若干毕业于名牌大学的本科生的应聘进行跟踪报道,发现在其应聘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让人啼笑皆非的场面。从应聘公司处了解到的信息来看,这些学生总体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稚嫩,总带有一种涉世未深的味道,且动手能力普遍较差。相反,有很多从高中或是中专毕业出来的同龄人,他们的技能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要更强。

譬如,有两个高中同学,一个毕业后顺利考入大学继续深造,另一个则由于没有考上大学或别的原因而没能进人大学学习,只好出来打工。三年或四年后,这个大学生毕业之后出外找工作,此时的他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学生,而他的同学却已经成长为某公司的一名骨干精英。

或许有人不禁会问:既然如此,我们还要上大学干吗?不如读个高中或技校之后直接找工作得了。

现象背后,问题的关键到底在哪里呢?

根据调查发现,有些学生一旦考入大学就觉得万事大吉,高枕无忧,放松了对学习的要求,无所事事,而等到毕业之后又觉得自己是一名大学生,对于从基层做起的工作不屑一顾,看不上眼。

而学历相对较低的人在踏上工作岗位之后,因觉得自己文化水平低,心有压力,所以立志笨鸟先飞,于是便会很努力地投入工作,主动发现问题并向公司的前辈们请教,甚至在业余时间还不忘学习,如此这般他便能迅速地成长起来,在自己的工作中做出非常出色的业绩。

社会就是这样一所学校,在这所学校中学到的东西不是书本所能完全涵盖的,它都是一些很实用的知识和经验,具有很强的实战性。但是在社会这所学校中,人们必须要以“自主学习”为主。这里的“课本”中没有现成的书籍,也没有具体的老师,因为这是一门“公共课”。只要你本着积极学习的心态,通过各种途径留心身边人的一言一行,关注身边事的发生发展,你便能够学到最实用、最深刻的人生哲学。

人生就是不止学习

人生之意义在于趋向生命之圆满,而乐趣的惟一途径是学习,学习是一生都要面对的课题。

1.学习能改变人的一生

珍妮特·沃斯说,学习“是一场我们将一起发动的革命”,学习是一场革命,将波及到个人人生、人际交往、整个生活环境以及世界的未来发展方向、方式。这不是一场权力更替的革命,但它将引起社会的巨大变动,它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这场革命也不是对别人的革命,而是改变自己的学习观念、学习方式乃至整个人生的革命。革命由最具先进意识的人们发动、示范、引导、组织和推动,但需要的是有热情、有眼光、有向往的人们的认识、认同、参与以及分享。这场革命没有成功与不成功的区别,只有成功规模的大与小的区别,因为它的起点是个人的革命,而终点是没有的。在这个意义上,这场革命已经在中国大地上发生了,而且可能会大规模地发生。

这场学习革命改变我们自己,如果你是一位教师,你的学生们也一定会分享到你的成功;如果你是一位家长,你的孩子与其他亲人也一定会分享到你的成功;如果你是……无论如何,你必须从自己开始革命,否则你怎么可能与别人分享成果?我们相信,有爱心、有责任心、有眼光的人们将首先行动起来。

2.知识力量,至高无上

托夫勒说过,力量有三种表现形式,即暴力、财富和知识。

早在16—17世纪,英国的弗兰西斯·培根在《新工具》一书中就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论断,他写道:

“人类知识和人类的权力归于一点,任何人有了科学知识,才可能驾驭自然、改造自然,没有知识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

这一论断解放了人的思想,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后来马克思发现,科学知识首先获得了名副其实的“力量”的使命,成为生产财富的手段,从而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科学论断。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作用愈加重要,特别是知识经济来临的今天,可以说,知识不仅是力量,而且是最核心的力量,终极力量。

暴力有限,财富有价,而知识既无限又无价。反之,知识的“暴力”才是最大的暴力,看看当今的各种高精尖武器就用不着更多解释;另外,知识不仅创造财富,知识本身就是财富。

“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以知识(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所有经济行为都依赖于知识的存在。在经济生产的要素中,知识占主导地位,其他生产要素都要靠知识来更新、来装备、来衡量。知识在其生产、传播和应用的过程中,无不挟带着滚滚的财源。市场竞争已从产品竞争延伸到工作间的创意和实验室中的交锋;劳动生产率的竞争已变成了“知识生产率”的竞争。即生产率和经济增长,取决于技术进步和知识积累的速度,取决于创造知识(创新)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和效率。

对此,李嘉诚先生曾深有体会地说过,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里,如果你有资金,但是缺乏知识,没有新的讯息,无论何种行业,你越拼搏,失败的可能性越大,但是如果你有知识,没有资金的话,小小的付出也能够有回报,并且很可能达到成功。现在跟数十年前相比,知识和资金在通往成功路上所起的作用完全不同。知识不仅指课本内容,更包括社会经济、文明文化、时代精神等整体要素。

正如哲学家告诉我们的:人们“不可能”做的事,往往不是由于缺乏力量和金钱,而是由于缺乏想像和观念。

柏拉图在2000多年前就断言:“知识是一切能力中最强的力量。”

高尔基则认为:“只有知识才是力量。”

而雨果甚至在《悲惨世界》里提出:“人类只应当受知识的统治。”

原始社会,人的力量十分渺小,人的存在是以自然的存在来解释说明的;在农业社会,土地、劳动力是社会发展的关键的经济因素,是人追求的目标;在传统的工业社会,货币资本、自然资源成为社会发展最关键的经济因素;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与经济的一体化,使知识、信息、智能以及人才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关键的决定因素,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人及其知识才真正成为全社会的主体与核心,成为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第一资本、第一需要和第一力量。

3.知识决定人的命运

我们说知识决定命运,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知识本身所具有的前所未有的巨大功能;另一方面,知识能够改善人的心态,重塑人的性格,从而通过学习造就成功的人生。

歌德说:“人不只是靠他生来就拥有的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

求知、学习就是置身于一个成功的环境,就是聆听贤达的教诲和指教,就是与成功者做朋友,就是向成功者学习成功的方法。

知识是创新的准备,是竞争力的“内功”,是成功的积累。

《辽宁青年》登载过一篇题目为“你错过了什么”的短文(作者孙盛起),很有意思——

“你年轻聪明,壮志凌云。你不想庸庸碌碌地了此一生,渴望声名、财富和权力。因此你常常在我耳边抱怨:

“那个著名的苹果为什么不是掉在你的头上?那只藏着‘老子珠’的巨贝怎么就产在巴拉旺而不是在你常去游泳的海湾?拿破仑偏能碰上约瑟芬,而英俊高大的你总没有人垂青?

“于是,我想成全你,先是照样给你掉下一个苹果,结果你把它吃了。我决定换一个方法,在你闲逛时将硕大无比的卡里南钻石偷偷放在你的脚边,将你绊倒,可你爬起后,怒气冲天地将它一脚踢下阴沟。最后我干脆就让你做拿破仑,不过像对待他一样,先将你抓进监狱,撤掉将军官职,赶出军队,然后将你身无分文地抛到塞纳河边。就在我催促约瑟芬驾着马车匆匆赶到河边时,远远地听到‘扑通’一声,你投河自尽了。

“唉!你错过的仅仅是机会吗?”

其实,错过的不是机会,而是准备。从来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人。因此,我们往往不是失去机会,而是失去准备。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缘”,实质就是“准备”。没有准备的人,绝对与“人”无缘,与“事”无缘。

特别是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环境里,等到对手碰面时,胜负其实早已定了。就像“华山论剑”,最终是靠内功,靠武学的修为和领悟(即学习与创新)而决雌雄定乾坤。因此竞争早就开始,比的就是“准备”,比的是日积月累,比的是“功夫在诗外”。未曾交手,胜负已决。

这种积累和准备,泛一点说,就是知识的积累和准备,具体点说,就是心态的准备、目标的准备和行动的准备(调整心态,明确目标,采取行动,都是求知的一部分)。

英国学者爱迪生说得对:“知识仅次于美德,它可以使人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胜过他人。”

没有知识(包括资讯、心态、目标等)的准备,你不会找到什么,也不可能碰到什么。

知识的准备和积累,不仅仅是书本知识,而应该是广义的知识。

按墨家的说法,知识有三种:一是亲知;二是闻知;三是说知。亲知是亲身体会得来的,即从实践中、从“行”中得来的;闻知是从旁人那儿得来的,或由师友口传,或由书本及其他传媒传达的,都属此类知识;说知是推想出来的知识,是新创的知识(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从这个意义上说,调整心态、明确目标、采取行动的过程,实质也就是一个求知创新的过程。

学习接触新知,通过“闻知”和“亲知”得到“说知”,于是新的想法(知识)产生了,因此,学习就能创新,学习就是创新。反之,在创新的过程中,“亲知”和“闻知”得到了积累,因而创新就是学习。

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学习,学习创新,创新学习,循环往复,不断进步。因此,广义地说,学习是创新的惟一捷径,也是成功的惟一捷径。

成功无止境,创新无尽时,学习无绝期。

成功的人生,应该是像河流。无论多少艰难险阻,始终矢志不渝,不断吸纳,不断积累,不断准备,最终会漫溢而过、破冰而出,“经营中国而达于四海。”

好学问才能成大事

学习作为一个过程,在中国古人看来,其实也是一个性格磨练的过程,是一个完善自我、塑造自我的过程。古人将学习比作“书耕”,把写作比作“笔耕”,就像农民种地一样,不付出艰辛的努力,是不会有丰硕收获的。

成大事者都知道知识的重要性。知识可以提高自己的判断、分析能力等等,所以,他们无时无刻地在获取着新的知识。

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说的是学习要有一种好学的精神。一个人不仅仅要知道学习的重要性,还要懂得如何学习,不懂就要问,勤问勤学才能多获取知识,问的多,也就学的多,所谓:厚积而薄发,积少成多。就是这个道理,学习不比别的,马虎不得,也糊涂不得。

学习作为一个过程,在中国古人看来,其实也是一个性格磨练的过程,是一个完善自我、塑造自我的过程。古人将学习比作“书耕”,把写作比作“笔耕”,就像农民种地一样,不付出艰辛的努力,是不会有丰硕收获的。同时古人还用“学海无涯苦作舟”来告诫读书人,求学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需要一种好学的毅力和精神去孜孜不倦地追求。

比如战国的苏秦因学问尚浅,外出游说狼狈而归,一家人都不理他,因而促使他发愤学习,刺股以自励,终于身挂六国相印,合纵以抗秦;匡衡,人穷志不短,凿壁借光用来读书,终以说《诗经》而跻身于朝,官至司徒;屋梁悬发的孙敬;聚萤照读的车胤;映雪苦学的孙康和带经耕耘的倪宽等都因好学精神受到后人赞扬。

中国古代有作为的知识分子具有一个共同的优点,那就是在学习上勤奋刻苦,而这种好学精神的具体体现则是潜心治学,发奋著书。

在我国几千年历史上,无数的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科学家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不仅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在全人类的文化发展上也作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这些都和敏而好学分不开,他们同时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作为我国最早也是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一直被尊为封建社会的圣人、贤哲。他的学说和理论都是通过艰辛的努力和刻苦的好学精神得来的。

孔子出生在春秋末年的鲁国。《史记》称“孔子贫且贱”,孔子自己也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他年轻时做过送葬的吹鼓手和几任小官,大部分时间是在惶惶若“丧家犬”般的四处流浪中度过。孔子讲他“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便孜孜不倦,遂成为一代名师,创出影响世人几千年的文化精髓。

在孔子的思想中,“君子”是可以靠个人努力而达到的。对一个人来说,虽然“生死”、“富贵”等由“天命”决定的,但靠自己努力可以得到道德修养、学问和才能。

孔子说:不去修养道德,不去讲求学问,听到仁义不能去做,有了过错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

孔子认为,学问和才能只有靠努力才可以求得。

他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只有好学且不断深思的人,才能成为有仁有德的君子。而学问和才能的取得又必须具有“学而不厌”的精神。

有一次孔子对子路说:“子路,听说过有六种德行便有六种德行中的缺点吗?”子路说:“没有。”

孔子说:“爱好仁德却不爱学习,它的弊病是愚蠢;爱好聪明却不爱学习,它的弊病就是放荡;爱好诚实却不爱学习,它的弊病是被人利用;爱好直率却不爱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学习,它的弊病是捣乱闯祸;爱好刚强却不爱学习,它的弊病是胆大妄为。”

孔子自己对待学习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入太庙,每事问。”他途中遇到孺子问及太阳的远近,便生出许多做人与做学问的感慨。

他不把自己看成圣人,而认为自己的知识和才能都是由努力得到的。他说:“我不是一生下来便知道的,只不过是勤于求学而已。”从这一句话就可看出孔子是非常重视个人努力的。

他指出反复的学习可以使人对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刻,从而获得新的知识,所谓“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就是这个意思。他认为学习的正确态度应是老老实实,不懂就是不懂,以“不耻下问”的态度学习,并且不要有“过而不改,是谓过”的态度。因此,孔子的知识在当时非常丰富,有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贤人跟他学习,声名十分显赫。如果没有勤奋的学习,没有不断的进步恐怕就不会有今天这些美谈了。

徐世鼎是一个为读书而不断拼搏的山村孩子,父母离异,他跟随打猎的父亲。当他考上中学,并向父亲表示想继续上学时,冷漠的父亲拒绝了他。为了上学他向父亲下跪,但父亲不为所动。无奈他向自己的大姐借钱,大姐只有10元钱而学费需要50元。他又去找哥哥,哥哥没有钱只能陪他一起到学校苦苦哀求暂时欠着。学校同意了,但父亲却常常逼他退学。

徐世鼎利用自己所有的空余时间做了家里所有的活,但这并未能使他的父亲感动。半个学期过去了,学校催交学费,可父亲照样分文不给。他毅然决定和父亲分家。在生产队支持下,一亩三分田,一间泥巴小屋,100多元的欠款和两袋稻谷就成了他全部家产。年仅13岁的他心如刀绞般疼痛。

读书,一切只为读书,亲情割断,父子分离,生活自理。

农闲时,他每天5点钟起床做完家务,6点赶到学校上课。赶着在放学后到田里去做活;农忙季节,他请假在家打谷施肥,假期里,他外出打工,扛木头、拉竹子、运砖,虽然劳累了一天,但到了晚上,他还是会就着一盏油灯翻开课本。

靠着自己一双手,他成为乡里一名合格的纳税人,每年依法向国家上缴公粮和农业税;在学校,他是名列前茅的好学生。生活的艰辛,让一个年仅13岁的孩子体会得尤为深刻。

三年的中学生活,尽管他节衣缩食,还是欠下学校近400元学费。初中就要毕业了,学校说不补交齐欠款,不发中考准考证。没有办法,他只有四处借债。一个月后,他接到了市重点高中的通知书。可是学校报名通知书上写着的150元学费让他望而却步。他只有扛起行装来到离家50里的一个山区水电站工地,去做最廉价的小工。

干活最卖力的他只要有一点空闲,就抓紧自学高一课程。同学和老师来工地上找到他,学校免了他的学费,同学也向他伸出友谊之手。

第一学期,他的学习成绩排全班第三,当年底他被市里评为“克服艰难困苦,勤奋学习的优秀共青团员”,正是凭着刻苦学习的精神,他获得了新的生活方式。

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不衰的优秀精神在徐世鼎身上闪现着,证明了中国人渴望求知的内心追求,也证明了文化精神的重要内涵始终是勤奋刻苦与敏而好学。

敏而好学在这里已不仅仅是一种习惯,已经上升为一种精神,一种真正求知的精神境界,这种精神可以使一个人开创事业的新局面。

知识是铸造伟业的基石

在各项信息技术日益升温的今天,如果不天天学习,就会落于同行业者的后面。因此,无论在何时何地,每一个有志于成大事的人都不要忘记给自己充电。只有那些随时充实自己,为自己奠定雄厚基础的人,才能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每个人都想事业有成,但这需要有一定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一定要有知识,有修养,这也是个人魅力的具体表现。

成功的人有千千万,成功的道路上却不能缺少学习的动力。

如果一个人停止了学习,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就是没有“充电”,那么他很快就会“没电”,就会被社会所抛弃。只有坚持学习,才能使自己常常“电量充沛”,成功自然指日可待。

在各项信息技术日益升温的今天,如果不天天学习,就会落于同行业者的后面。因此,无论在何时何地,每一个有志于成大事的人都不要忘记给自己充电。只有那些随时充实自己,为自己奠定雄厚基础的人,才能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常常强调干劲及学习的重要性。但在孔子的众多弟子中,并非每一位都充满干劲,都勤奋好学。例如:宰予虽有一副绝妙的口才,却怠于学习。

对于宰予,孔子不禁摇头叹道:“朽木不可雕也。”再怎么责骂这种人也难改其性,最终会被社会淘汰,这是不可救药之徒。

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干劲以外,还需要有另一种观念,即学习的理解能力,“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书本知识只是基础,必须要用自己的理解力将其消化吸收才行。

社会是一本百科全书,无时无处不充满着知识。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翻阅,不断地为自己充电。因为,不充电很快就会失去能量。

现代生活的节奏加快,要求我们必须抱定这样的信念:活到老学到老。同时也应该记住:成大事就要不断地学习。

人们常说“那个人是属于大器晚成型的”,意思是说,他现在虽然并不怎么样,但日后总会成功的。

从同样的起点开始工作,有些人能立刻掌握要领而展开工作,虽然这种人很少很难得,但他们往往自恃能力强,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再学习。所以放弃了充实自己的机会,甚至退步变坏。

与此相反,那些起先摸不清情况,不顺畅的人,通过多方请教,认真用功并继续保持这种态度,也会获得很大的成功。而这样的不断学习是决定能否成就事业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人的成长是在许多人的帮助与指导下进行的。比如双亲、师长、朋友等的指导,在适当的时机恰当地施予,才能实现一个人的正常成长。更重要的是对这种帮助与教导要自己主动去学习吸收,才能领会其中的真谛。

大多数人从学校毕业后进入社会就失去了上进心,这种人以后不会再有什么进步的。反之,那些学生时代不起眼的人在社会上往往勤勤恳恳,主动学习从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所谓“大器晚成”的人必是那种保持自觉学习态度的人,他们勤奋地学习,踏实地进步使自身实力与日俱增,工作中的每天都有新情况、新挑战,每天都要面对新事物。学习与生活同在,生活就是学习。

一份工作许多人干一段时间就觉得没意思了想换一份,而换工作是有条件的,有实力才能换份工作,而实力来自我们自己。现代社会的机会很多,只有天天学习才会天天进步,才会天天有机会,我们的生活也就会富有生机。

那么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态度来应对一生的工作呢?如果因为目前的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就感到很放心,每天优哉进哉的过安稳日子,那么目前的工作就不一定能维持很久了。

与此相反,如果能将一份工作当做一生的事业而埋头苦干,不断进取、不断创造新的东西,怀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那么我们的进步一定是无止境的。

我们就能日日以清新愉快的心情去做工作,不会觉得疲倦。我们的生活会是多姿多彩,心情也会是轻松快乐的。

一个善于学习的人对工作有一股拿生命作赌注的热忱,把使命刻在心里,为了完成使命,甚至愿意去舍命。当然,这里所谓的舍命并非字面意义上的舍弃生命,而是指让自己集中精力去努力工作,让学习发挥最大意义的作用。

只有不断地为自己“充电”,工作才会有更大的激情,“能量”才会不断得到补充,才能让生活更有意义。

只有不断学习,生活才会更上一层楼。

“只有不放松自己,不断进取的人,才有资格与人比高下。”

一个颇有魄力的老总在公司经理会上说了这样一段话:

“美国的大公司,在开办新的分公司或增设办厂时,50年代出生的人,往往就任主管职位,如果现在公司任命你担任技术部长、厂长或分公司经理的话,你们会怎样回答?你会以‘尽力回报公司对我的重用。作为一个厂长我会生产优良产品,并好好训练员工’回答我,还是以‘我能胜任厂长的职务,请安心的指派我吧!’来回答呢?

“一直在公司工作,任职10年以上,有了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你们,平时不断地锻炼自己,不断地进修了吗?一旦被派往主管职位的时候,有跟外国任何公司一较高下,把工作做好的胆量吗?如果谁有把握,那么请举手。”

发现没有人举手后,他继续说:

“各位可能是由于谦虚,所以没有举手。到目前很多深受公司、同行和社会称赞的前辈,都是因为在委以重任时,表现优异。正是由于他们的领导,公司才有现在的发展,他们都是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进修,不断磨炼自己,认真吸收工作要领。当他们被委以重任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带来良好的成果。”

的确,这一点无论如何都不会改变。艺术界的名演员都是有表演天赋的人,但他们仍分秒必争地认真学习。如果报纸上的影评、剧评指责他们缺点的话,他们会一夜不眠地思索自己的缺点,这样我们才能欣赏到完美的表演。

对一个公司员工来说,平时认真地磨炼和努力是非常重要的。缺少不断地努力和磨炼,绝对不可能培养出信心和实力来担任自己的工作。

只有时常充实自己,不断努力,保持不断学习的精神,才能够在工作中更上一层楼。

从多方面学习是大智慧

获得知识就如同获得金子这种珍贵物质一样,也是需要聪明才智的。

我们可以透过研究与调查学到不少东西,也可以经由行动及经验获得更多。不过,还有一个更有效的方法可供我们自我改进,那就是:向良师请教。

得到智慧和聪明的人有福了。因为得到智慧胜过得到银子,其利益尤胜过黄金,甚至比钻石还宝贵,你所喜爱的一切,都不足以与之媲美。

大地为什么不产生一种巨大的力量,把所有蕴藏在地底下的黄金都统统集中到一个山头上去呢?这样一来,王公贵族也好,平民布衣也好,不是一下子就可以知道黄金的所在,并能无所顾忌地去进行开采了吗?或者凭借一种热望,或者依仗一次良机,或者花费无数时光,谁都可以吹尽狂沙始到金,还可以用所得的黄金随心所欲地滥造金币。但大自然偏偏要我行我素,她总是把这种珍贵的金属小心翼翼地分藏在地底下的细缝狭隙之中,使谁都难以寻找。你可以凭一时的热情猛挖一阵,但常常是两手空空。而只有当你历尽艰辛开采不息的时候,兴许有可能找到它的蛛丝马迹。

获取知识的情形与此非常相似。当你捧着一本好书的时候,你应当扪心自问:“我该不该像一个矿工那样工作呢?我的尖镐利铲都随身带好了吗?我的准备工作都无懈可击了吗?我的衣袖是不是挽得高高的?我的劲儿是不是鼓得足足的?我的胆儿是不是练得壮壮的?”请你永远保持这种英勇无畏的矿工精神吧。尽管这意味着艰难困苦,但功夫不负苦心人,你梦寐以求的黄金就是作者在书中所表达的那些深刻的思想和他那渊博的学识。他书中的词语就是含金的矿石,你只有将它们打碎并加以熔炼,才有可能化石为金。你的尖镐利铲则代表着严谨、勤奋和钻研,而你的熔炉就是你那善于思索的大脑。如果以为没有这些工具,没有这种热情,就可以叩开出类拔萃的作者那扇智慧大门的话,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只有当你坚持不懈地进行艰苦卓绝的开采和经久不息的冶炼时,你才有可能获得一颗光彩夺目的金珠。

年轻的朋友,让我们像采金一样去追求知识吧。插上知识的翅膀你将高高腾飞!

我们追求知识可以从别人身上学习,求教于他人。

每个人一生中至少要有五位良师,良师可以是家人、朋友、同僚,只要他的判断能力能够折服你的,就可以引领你。一般来说,良师必须具有以下特质:

(1)良师不应有消极的心态。每当你想有所作为时,老是扯你后腿的人,就不是良师。

(2)认为你一步都不能错、也无法给你建设性建议的人,就不算良师。

(3)每当你想做什么事时,老是告诉你某某人早就在这方面失败过的人,就不算良师。

如果你想知道为什么某某人在此领域会失败,请你直接找到此人请教,对方一定会教你如何反败为胜;而如果你想知道如何在此领域成功,也请直接找到在此领域成功之人,他们一定会与你分享他们的知识与经验。

我们往往会惧于向人请教或求助,然而,人们通常很乐于帮助别人,你根本毋需过虑。

如果你对此说法还是半信半疑,不妨听听以下四位拥有高成就者对良师的看法。

(1)温蒂汉堡创办人戴夫·汤玛斯:

良师到处都有,许多身份崇高的人都很愿意伸出援手,不过你得费心寻找他们。你不能坐等别人来协助你,而是得主动出击,成功的人都喜欢和别人分享他的经验,也乐于提供资讯,你只需虔敬聆听即可。

(2)乡村音乐巨星芭芭拉·曼德蕾:

良师相当重要。我的良师是派兹·克林(Patsy Clinc)、乔治·琼斯(Ccorge.Jones)、朱恩·卡特(Jun Caner)。还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我的父亲。再回首从前,许多人对我都很慷慨,他们都是怀着感谢当年恩人的心情回馈给下一代的,他们也都是我的良师。

(3)ADP董事长乔许·魏斯顿:

对我而言,良师是和我互动密切的人。我不时会和ADP的每个员工聊天,因为我没有装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每个人都可以找得到我;我想,我或许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数千名员工的良师。同时,我也发现,和公司里上上下下的员工互动是极为宝贵的经验;而且,和客户及业内人士分享构思也是学习的一条途径。

(4)销售与行销管理杂志执行编辑杰佛瑞·布鲁尔:

拥有良师固然重要,但成为别人的良师也很重要。当我们协助别人时,你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东西,因为你会得到新的想法。而且,你也会了解自己究竟懂了多少,从而建立了自己的信心。

千万不要坐等别人来帮助你,而是要积极在生活周围寻找良师,惟有积极行动才能得到所需的帮助及回馈。

在这不断追求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从自己身上来学习知识也很重要。

碰到逆境时,虽然良师的功用很大,但也不能完全依赖别人助你渡过难关。数年前,沟通专家桃乐丝·李资(Dorothy Leeds)发现自己罹患癌症时,毅然决定好好重新规划自己的生活。

她说:“你必须不断成长,每到年底,你应该自问:‘今年我学到了什么?我增进了哪一层关系?’你必须停下脚步反省一番,想想下一步该怎么做。也应该尽可能让自己保持平和、乐观、开放的心态。你必须由错误中学习,并学着尽快修正错误。深陷在错误的泥淖中无法自拔是无济于事的,你必须尽可能试着走出阴霾,才可能望得明天。”

有时候,想要逃脱困厄是相当困难的决定,所以你必须快刀斩乱麻。那么,应该如何加速此一行动呢?默克药厂的乔·婕曼在高度竞争的制药业里时常碰到困境,为了能够顺利下决策,她精心设计了三种方法。

她说:

“首先,我会在最短时间内尽可能汇集广泛的资讯,如果时间够多的话,我会深入研究这些资讯。同时,我会请熟人尽速提供最有用的资料。

其次,我会将所处的情境与汇集得来的资讯全都摊开来,请最聪明的同事或属下给我一些意见;我也会推想:要是他们遇见了类似的情况会如何反应?

最后,我会充分运用自己的胆识。如果你忽略自身的勇气,就等于忽视了成功的基本要素。每一位成功的领导者,不论是军事领袖、高级主管、企业家,都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做出最困难的决策,有些决策没有勇气是办不到的。

如果你能将这三个因素——客观的资讯、别人的意见、自身的本能——充分结合在一起,那么,不论多么艰难时刻,你都可以安然渡过。

还有另一个克服逆境的方法,就是依赖经验与背景所获得的力量。1—800花业公司的麦肯恩从事花卉事业之前是个社工人员,他说:

“常常有人问我:‘你从来没有碰过花卉事业,怎么能够经营一家拥有数千名员工的花卉公司呢?’我的回答一律是:‘我受过社工训练,知道如何照顾那些受尽风霜的儿童、青少年,这种训练就足以让我经营今天的事业。当时的社工人员生涯就是一种挑战,因为那些孩子从小生活在奸淫掳掠的生活里,根本没有斗志可言;我成天和他们为伍,协助他们回到正轨是难上加难,因此终于练就了我不畏艰难的精神。’”

“面对这样恶劣的情势,你必须迅速学会适应,也会很快就知道自己的优缺点。对我的人生与事业来说,当年的生涯是最好的磨炼。

今天我面对的最大挑战并不是自己犯下的错误。在接受访谈时我常常会被问到:‘你犯过的最大错误是什么?’我的回答总是:‘每个人都会犯的最大错误就是,花太多时间谈论已经犯下的错误。’这种行为根本就于事无补,你惟一能做的就是迅速振作起来。太在意犯错的人常会变得过度谨慎,不敢接受挑战,不敢冒险。所以,我认为人们会犯的最大错误是:碰到逆境就退缩,因而丧失了机会。”

创新的捷径来自于学习

一个人若想成功就必须创新,不能老守田园,故步自封。而创新来自于伟大的知识力量,知识的吸取靠的又是勤奋学习。

一个人若想成功就必须创新,不能老守田园,故步自封。而创新来自于伟大的知识力量,知识的吸取靠的又是勤奋学习。

歌德说:“人不只是靠他生来就拥有的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

西汉学者扬雄说:“学者,所以修性也。视、听、言、貌、思,性之所有也。学则正,否则邪。”

曾国藩认为“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学习可以改变人。”

培根在《论读书》中写道:“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显然,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智商和情商。

休谟则从另一个角度论述道:“认真留意于科学和文艺,能使心性变软和赋予人情,使情感欢乐,而真正的美德和尊严就在其中了。

“一个有鉴赏力和学识的人连个正派人也算不上,这种情况是很少的,尽管他会有种种毛病。由于他的心灵致力于思考学问,必定能克制自己的利欲和野心,同时必定能使他相当敏锐地意识到生活中的各种理解和责任。他对品格和作风上的道德差别有比较充分的识别力。他在这方面的良知不会被削弱,相反会由于思考而大为增进。

“除了这些气质性格上的潜移默化,上述研究和运用可能产生其他作用。教育的丰硕成果能使我们确信,人心并不全是冥不可雕的,可以探根求源对它进行许多改造。只要让一个人给自己树立一个他所赞美的品格榜样,让他好好熟悉这个榜样的具体特点以便塑造自己,让他不断努力地警惕自己,避开邪恶、一心向善,我不怀疑经过一段时间,他就会发现他的品格有了一个较好的变化。”

相反,一个不读书、不求知的人,他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林语堂先生在《读书的艺术》里说:“一个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是受着他眼前世界所禁锢的。他的生活是机械化的、刻板的;他只跟几个朋友和相识者接触谈话,他只看见他周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他在这个监狱里是逃不出去的。

“可是当他拿起一本书的时候,情况就不同了。他立刻走进一个不同的世界。如果是一本好书,他便立刻接触到这个世界上最健谈的人。这个谈话者引导他前进,带他到一个不同的国度或不同的时代,或者对他发泄一些私人的悔恨或者跟他讨论一些他从来不知道的学问或生活问题。”

求知、学习就是置身于一个成功的环境,就是聆听贤达的教诲和指教,就是与成功者做朋友,就是向成大事者学习成功的方法。

不断地学习,我们就会不断地进步。

有些人浅尝辄止,满足于一时的成功。他们虽然值得庆贺,但不值得人敬佩。只有那些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己的人才值得敬仰。

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实在是太快了,一个人一旦停止了学习,他就会成为社会的落伍者,将会在快速发展的社会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斯托·卫尔原来想做一个营造工程师,并且也一直在这方面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武装自己,但是在美国经济萧条时期,他找不到他的就业市场,也就是说,他所学的专业知识没有用武之地,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

他重新估量了自己的能力,决定改行学习法律。他又一次回到了学校,去学将来可以当律师的课程,很快他学完了必修课程通过了法庭考试,并且很快就执业营运了。

成功无止境,创新无尽时,学习无绝期。

《国语》记载晋文公向臼季学习读书,过了三天,文公说:“我觉得一时用不上,知识倒是增长了。”

臼季回答说:“既然知识多了,等到用得着的时候,不就比未学者要强吗?”

难怪美国哲学家、诗人桑塔亚如此断言:“即使最聪明的智者也要永远学习。”

成功的人生,应该是像河流。无论多少艰难险阻,始终矢志不渝,不断积累,不断准备,终会漫溢而过、破决而出,这样正好符合孟子所谓的“盈科而后进”,最终使自己成为一个成大事者。

终生学习是时代的使命

当今时代,世界在飞速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知识更新的速度更是大大加快。人们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就必须把学习从单纯的求知变为一种生活的方式,努力做到终身学习。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学习就已成为整个人类及其每一个个体的一项基本活动。不学习,一个人就无法认识和改造自然,也无法认识和适应社会;不学习,我们的社会便不可能达到今天所能见到的巨大进步。

有一位青年,在拿到博士学位后,回家问家人:“我已得到博士学位了,以后还要学什么?”家人说:“学做人!”是啊,天下之大,知识浩瀚,每个人穷毕生之力,能学到百分之二、三已属难能可贵。中国有句古话:“活到老,学到老。”千万不要以为你所学、所知的东西已经够了,学无止境,盖棺乃止。

许多人认为,学习只是青少年时期的事情,只有学校才是学习的场所,自己已是成年人,并且早已步入社会,再没有什么必要去学习了。

其实不然,学习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人类历史在不断发展,现代化的科技也日新月异地发生着变化,如果你要适应瞬息万变的高科技时代,就要不断学习。

环顾古今,每一次社会的变革和历史的前进,都是依靠知识作为其坚强的后盾,可以说知识是推动人类文明前进的最大动力。而世界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变化,如果我们在这一刻停下来,难保下一秒不会被时代无情地抛弃。若你是一个明智的人,就必须要不断求知,不断地丰富自己。

这是美国东部某一大学期终考试的最后一天。在一座教学楼的台阶上,一群大四学生聚集在一起,正在讨论几分钟后就要开始的考试。他们的脸上充满了自信,这是他们在参加毕业典礼和工作之前的最后一次测试了。

一些人在谈论他们已经找到的工作;另一些人则在讨论他们想要得到什么样的工作。怀着经过4年的大学学习所获得的自信,他们感觉自己已经准备好了,并且能够征服整个世界。

对即将进行的考试,他们知道只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教授说他们可以带需要的教科书、参考书和笔记,只规定考试时他们不能彼此交头接耳。

他们兴高采烈地走进教室,教授把考卷发下去,学生都喜形于色,因为学生们注意到只有五个论述题。

三个小时过去了,教授开始收考卷。学生们似乎不再有信心,他们脸上显露出难以描述的表情。没有一个人说话,教授手里拿着考卷,面对着全班同学。

教授端详着面前学生们忧郁的脸,问道:“有几个人把五个问题全答完了?”

没有人举手。

“那么,有几个答完了四个?”

仍旧没有任何动静。

“三个?或者两个的呢?”

学生们开始坐立不安。

“那么一个呢?一定有人做完了一个吧?”

全班学生仍保持沉默。

教授放下手中的考卷说:“这正是我所预期的效果。不要认为你们已完成了四年机械学科的教育,就无所不能了,其实,仍旧有许多与此相关的问题你们全然不知。”

于是教授带着微笑说下去,“这个科目你们都会及格,但希望你们记住,学无止境,你们在这个大学的教育只是整个人生教育中很小的一部分,你们的教育其实只是开了一个头。”

没错,学校里获取的教育仅仅是一个开端,如果就此停滞了自己学习的脚步,终会被时代的激流所淘汰。

据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调查显示,半数的劳工技能在1至5年内就会变得一无所用,而在以前,技能的淘汰是7至14年。特别是在工程界,大学的知识在毕业10年后还能派上用场的不足1/4.不进则退,学习已变成随时要进行的功课。

而且,如今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中,人们对知识的依赖也更加强烈。

有这样一份资料:2002年,全美企业员工中接受企业正式拨款学习的人数增加了400万,平均每人每年可以享有31.5个小时的学习时间。而这个全美企业员工增加的学习时间,相当于25万名全日制大学生的学习时间。

不仅如此,美国已有二十多家知名企业成立了自己的大学。学习的效益也日趋明显。在摩托罗拉公司,每花1美元投资在学习上,就可以连续三年提高30美元的生产力。用学习创造利润,已被管理学界和企业界公认为当今和未来“赢”的最佳策略。

“汽车大王”福特在少年时代,曾在一家机械商店当店员,虽然周薪只有2.05美元,但他每周却要花2.03美元来买机械方面的书,从不间断。

当他结婚时,除了一大堆五花八门的机械杂志和书籍,没有任何其他值钱的东西。然而就是这些书籍,使福特向他梦想已久的机械世界不断迈进,最终开创出了一番大事业。

功成名就之后,福特说道:“对年轻人而言,学得将来赚钱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远比蓄财来得重要。”

一张文凭的“保鲜期”能有几年?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在一些高新技术领域,今天学到的知识明天就会被“刷新”。随着社会知识水平的普遍提高,学历将不再作为用人的首要衡量标准。

在一次大型人才招聘会上,某家公司的总经理对一位前来应聘的大学毕业生说,你的文凭代表你应有的文化程度,它的价值会体现在你的底薪上,但有效期却只有六个月。如果你要想在我们这里干下去,就必须继续“充电”,并将你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工作能力。

当今时代,世界在飞速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知识更新的速度更是大大加快。人们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就必须把学习从单纯的求知变为一种生活的方式,努力做到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是我们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的必由之路。无论是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社会还是一个民族,只有持续学习,才能不断获得新知,增长才干,跟上时代的步伐。即使你具有丰富的知识,也还是要不断充实自己。就像是科技人员在科研过程中,只有继续补充所需要的知识,才能攻破一个个尖端课题,诞生一项项更新的科研成果。

物品用了会折旧,人才也会因知识的停滞而不断折旧,而终身学习是防止知识折旧的最好办法。终身学习已陆续为人所重视:在美国、加拿大,终身学习制已开始执行,一些发达国家也陆续提出要构建学习型社会,而我国,“终身学习”的口号也日渐被响亮地喊出。终身学习观念已经日益深入人心,必将成为时代的趋势。懂得了终身学习的重要意义,就要把学习视为吃饭、睡觉一样为需所求,终生不辍。

中国古语有云:“活到老,学到老”;至圣孔子主张“学而不厌”;庄子提到“吾生有崖,学也无崖”;我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也强调“整个寿命的学习”。这些古老的教育观念放在今日的社会中仍然适用。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当知识经济时代来临时,无论经济、科技还是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学习即生存”,谁掌握知识,谁就占据主动。每天更新的知识才进步

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更新知识的历史。在知识更新周期迅速缩短的今天,只有比别人更早地更新知识,才能在社会的竞争中占据主动。

一位学生向老师感叹,虽然自己已经非常努力刻苦,却越来越看不到自己有什么进展,觉得很困惑。

老师拿起身旁喝水用的杯子,往里面滴了几滴墨汁摇了摇,顿时水变得很浑浊。他问学生:“如果我继续往杯子里加入清水,会产生什么现象呢?”

学生回答:“虽然墨汁的颜色会变稀,但还是免不了污浊。”

“很对,”老师摇了摇杯子,“即使把杯子里的水再倒掉一些,再加入清水,还是不可能变得完全清澈。”

说着,老师把那一整杯水全部倒掉,再注入了一杯清水,“你看,只有把之前受到污染的水全部倒掉,之后倒入的水才是干净的,我们吸纳知识也是同样一个道理,把脑中陈旧的东西全部清空,才有空间容纳新的东西。”

学生一听,恍然大悟。

只有吐故,才能纳新。每一分钟人的体内都有无数的细胞死去,同时又有无数的细胞诞生——这是我们始终保持青春活力的最佳秘籍;每一时刻,人们心中每生出一个新问题,就同时推翻或解决一个旧问题——这就是世界持续发展的最大秘密。如果没有一个个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没有旧观念的不断被颠覆和新观念的不断被确立,世界的进步又从何而来呢?

德国哲学家尼采在《查拉图士特拉如是说》一书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论述:

“查拉图士特拉决心独自远行。在分手时,他对自己的弟子们说:‘你们忠心地追随我,数十年如一日,我的学说你们已经可以出口成诵了。但是,你们为什么不以追随我为羞耻?为什么不把我的著作撕毁?为什么不骂我是骗子呢?因为只有在那时,你们才真正地掌握了我的学说!’”

知识需要被质疑,需要不断创新,查拉图士特拉并不畏惧自己的弟子颠覆他的学说,撕毁他的著作,他认为仅仅学会他人的学说只不过是一种模仿,是一种对权威的盲目崇拜。如果世界上只存在盲目跟从,而没有新的独特的观点和理论来跟进、质疑或颠覆原本的旧观点理论,那么终有一日,已存在的很多东西都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成为废弃品。

有一个国家的国王,每日接受朝拜后都喜欢问大臣们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

这一天,国王和他的大臣来到御花园,国王问道:“你们看到那池子了吗?谁能说出池子里有几桶水?”

群臣面面相觑,无人能答。

这时,花园里有一位小王子在玩耍,当他见到大臣们一个个对着水池发愣,显得手足无措的样子,说道:“这有何难?父王,我能回答这个问题。”

国王有些疑惑,看着他:“那你就说说看吧。”

小王子说道:“这要看是怎么样的水桶,如果桶和水池一样大,那么池里是一桶水;桶是水池的一半大,那么池里就是两桶水;桶是池子的三分之一大,池里是三桶水……”

国王一听,喜出望外,对这个小儿子赞赏不已。众大臣自叹不如。

当大臣们凭着自己几十年固有的旧观念来看待这个问题时,他们其实早已被平日所见般大小的水桶给禁锢了自己的思维,而若以这些平日所见般大小的水桶去凭空度量一个池子的水,自然是怎一个“难”字了得。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人若没有不时反思旧事物关注新东西的习惯,长此以往下去,陈旧的东西便会充塞整个大脑,而新的事物无从接收,这样的话,你整个人便会像那些旧事物一样,迟早会被时代无情地抛弃,自我超越就更加无从谈起了。

爱因斯坦认为,人必须经常思考新事物,否则就会变成和机器一样。思考是一种习性,也是一种观念。每个人内心的观念形成往往受主客观两种因素的决定:客观在于人的学识、阅历及人生成熟度,所有这些都需要时间去提升和培养;主观在于人生观的确定,极大程度上它是受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个人的观念一旦形成,就会像生了根的作物一样越长越深越长越壮,成为一种强烈的意识趋向,时刻左右着人的行为。不进则退,如果你想增加生命的黄金含量,让成功时刻伴随着你的人生,你就必须将你的观念和知识不断更新、再更新——驱除旧思想,接收新知识。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主要通过学校获取知识。这些知识一般都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它具有真实性、客观性、可反复证实性,是人们经过社会的实践反复检验后的认识,对所有的人都是适用的。但在知识爆炸的年代,这些知识远远满足不了人们对新知识和新环境的挑战。

据证实,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大学毕业后6至10年,曾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就有一半会失效!知识如同行驶的车辆,既有损耗,又有折旧,企图一劳永逸简直是不可能的。

今天,您的知识更新了吗?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科技革命的不断创新,使知识总量在不断翻番,也使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据有关专家分析预估,最近30年产生的知识总量,相当于过去知识总量的总和!

更有一份关于知识更新周期的资料,清晰地显示了这个周期的巨大变化:

知识更新的周期在18世纪是80至90年;到了19世纪后缩短为30至40年;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前是15至20年,70年代以后是5至10年;而到了90年代以后,这个数字竟然缩短为3至5年!

知识在急剧膨胀的同时,其有效期限却在大大缩短。社会发展的这种变化,使学习知识作为人们适应环境的基本手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据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球民众大声呼吁:“未来社会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在这种形势下,如果人们不懂得更新知识或者更新过慢,终将被时代所抛弃。

美国福特公司首席专家路易斯·罗斯对此也是深有感慨:“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像鲜奶,纸盒上贴着有效日期……如果时间到了,你还不更新所拥有的知识,你的职业生涯很快就要腐蚀掉。”

知识的更新关系到一个人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既然它的意义如此重大,那么到底有多少人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已经在积极地为此做准备了呢?

在某次信息产业人才招聘会上,调研人员对5500位应聘者中的1000人作了一次随机问卷调查。在接受问卷调查的人员中,67%为男性,大专以上学历占到97%以上,其中硕士占21%,博士占6%,工程师占92%。

调查结果显示,63.7%的高学历者认为工作中面临的压力主要来源于“专业知识更新快,知识结构不完整”。

这些被调查者肯定自己的工作压力既不是竞争对手所致,也与“工作时间无规律,时常加班加点”无太大关系,而与过快的知识更新速度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这其中,又有两成多的人认为“公司无法给予培训和学习的机会”更加剧了自己在知识更新速率过快这个情景下的焦灼感。

可见,知识更新的重要性已经为绝大部分尤其是高学历者所认同并加以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因为自己的知识更新速度赶不上时代的要求而感到担忧。特别是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要想走在时代的前列,就得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

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更新知识的历史。在知识更新周期迅速缩短的今天,只有比别人更早地更新知识,才能在社会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如果你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认识不足,对自身所提出的发展要求也有欠考虑,用已过了“有效期”的知识去应对现实世界的挑战,其结果必然是将自己之前的期望变成了现实中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这样,被时代的潮流淘汰出局就在所难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