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南北朝那些事儿2(南北争霸卷)
10868800000069

第69章 红颜薄命

两年后,北魏宫廷热闹非凡,冯贵人不出意料地母仪天下,而不满两周岁的拓跋弘立为皇太子。

笳鼓声中,李贵人按照北魏“子贵母死”的旧法将被处死。拓跋濬年仅17岁,远无必要这么早册立太子,冯氏女人们在背后起的作用可想而知。李氏命运坎坷多难,眼见有个幸福的结局,儿子立为太子成为帝国接班人,然而初为人母的她却要永远离开孩子。

灰姑娘死的时候非常凄凉,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她从南朝来到北国时有一个姐妹,女人做不成什么事。按照北魏宫廷的规定,被处死的皇子母亲可以托付后事。李氏的兄弟家人都在南朝,孤身一人,有谁可以依托呢?李氏想到了李洪之。

李洪之,北魏国著名的酷吏。他原本不叫李洪之,本名李文通,河南灵宝人。李氏家住寿春,两家毫不相干。能和李贵人攀上亲戚,显出李文通善于钻营的本性。小时候出家做沙门,成年之后还俗。他让人想起《红楼梦》中给贾雨村护官符的葫芦庙里的小沙弥,两人同样的精明。

上天赋予世人的禀性各不相同,有人适合经商,有人适合做官,有人适合从事艺术活动,有些人只能给人打工。孟子讲:“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准确的自身定位,正确的社会分工,是大自然的生存法则。

裙带可使做官成为坦途,许多人叹息命运不济,未能生于达官显贵之家。李文通从来不怨天尤人,属于那种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人。

李文通还俗后当上一名军官,跟随永昌王拓跋仁南征。拓跋仁得到李氏姐妹,大为宠爱。李文通看到向上爬的机会,私下里向李氏馈赠礼品。南北朝时期重门第,两家都姓李,李文通攀上宗族。打听到李氏有个兄长叫李珍之,于是改名李洪之,与李氏结为兄妹。

李氏临死,理所当然地想到这位与自己同宗亲近的兄弟。李氏拉着李洪之的手,心头想念两岁年幼的婴儿和远在他国的父母亲人,心如刀割,悲不自胜。亲手列出的南方亲人名字交付李洪之,嘱托千万寻到亲人。每叫一声兄弟,拊胸痛哭,泪流满面,不由让人痛恨拓跋珪的野蛮无情。

李氏含恨而死,北魏国上上下下将李洪之尊为太子亲舅,而小太子则交给新皇后。冯后悉心抚养如同亲生。冯后、李贵人、太子拓跋弘这一段若隐若现的恩怨情仇,为日后北魏国的一场场滔天巨浪结下前因。

拓跋濬有志干一番大业,从未忘却鲜卑人马上武功。他与群臣在灵丘山练习骑射,赌射四百余丈高的山峰。武将们的箭射到中途便势竭而坠,没有一个能越过山峰。拓跋濬手执千斤硬弓,弯弓发箭,一箭越过山峰三十多丈,直落到山南二百二十余步方才坠下。

天妒英才,一代守成之主拓跋濬年仅26岁病死了。执政生涯的短暂让后人忘却这位皇帝,但他的名字和云岗石窟一道记在世界人民心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世界真的很奇怪。

对于历史功绩来说,皇后冯氏大大超越了他。

冯氏和拓跋濬自小宫中玩大,和所有幸福婚姻一样,生活平淡祥和。唯一一点美中不足,冯氏没有给拓跋濬生育一儿半女。

冯氏如愿当上帝国皇后,舒心渡过九个春秋。与人们的愿望相反,上天似乎并不希望人一生幸福。

一声晴天霹雳,拓跋濬去世了。

丈夫死了,不是世界末日。女人会有更多选择。对于后宫嫔妃来说,皇帝是唯一赖以寄托的人,这是所有皇妃的悲哀。

生性刚强的冯后看不到未来,对生活已然失去信心。她忽然感觉自己很傻,以前做过的一切都是徒劳。守着皇后桂冠过一辈子,是幸运还是残忍?

皇帝去世。根据拓跋鲜卑人的风俗,国丧第三天,皇帝生前用过的御服器物一律焚烧,文武官员和后宫妃嫔要去哭丧。

火焰冲天,哀声一片。让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

悲伤不已的冯后竟一头扑入烈焰之中,要追随丈夫拓跋濬去地下。侍从们自然不能眼睁睁看着帝国皇后殉情,手忙脚乱地救起昏迷不醒的冯后。宫廷内外第一次领略到这位具有高句丽血统的皇后的刚强性情。

旧皇已去,新皇登基。梁国李氏的儿子、年仅12岁的拓跋弘登上帝位,是为献文帝。

§§第十六章 太上皇帝

献文帝拓跋弘是中国历史最年青的一任太上皇帝,他让出帝位的时候年仅17岁。太上皇,用现代话叫“退居二线”。中国历史太上皇很多,北齐后主高纬、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赵佶、乾隆皇帝弘历等等。没有人会轻易放弃龙椅,即使给亲生儿子。要么国事艰难,要么受到武力胁迫,要么重病缠身,不得不退。而拓跋弘却不然,北魏国泰民安、蒸蒸日上,既无内忧也无外患;拓跋弘本人身体健康、精力旺盛。

据史书记载拓跋弘“喜好佛道,雅薄富贵,常有出世之心。”退位之后的确与和尚、道人混在一处,难道真是看破红尘,归依佛祖?少年天子弃世背后隐藏着多少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