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历代名人精粹(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868300000083

第83章 现代文豪——郭沫若

郭沫若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光辉旗帜。他在文学、艺术、哲学等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和外国进步文艺的翻译介绍等方面,都有重要建树。早在五四时期,即以充满激情的诗歌创作,追求个性解放,向往光明和自由,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郭沫若(1892~1978),原名开贞,笔名郭鼎堂、麦克昂等,四川乐山人。现、当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郭沫若在中小学期间即广泛阅读中外文学作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1914年初到日本学医,接触到泰戈尔、海涅、歌德、斯宾诺莎等人的著作,倾向于泛神论思想。由于五四运动的冲击,郭沫若怀着改造社会和振始发表新诗和小说。1920年出版了与田汉、宗白华通信合集《三叶集》。1921年出版的诗集《女神》,以强烈的革命精神,鲜明的时代色彩,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豪放的自由诗,开创了“一代诗风”。同年夏,与成仿吾、郁达夫等发起组织创造社。1923年大学毕业后弃医回国到上海,编辑《创造周报》等刊物。

1924年,郭沫若通过翻译河上肇的《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一书,较系统地了解了马克思主义。1926年任广东大学(后改名中山大学)文科学长,7月随军参加北伐战争,此后又参加了南昌起义。

1928年起,郭沫若流亡日本达10年,其间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古文字学,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著作,成绩卓著,开辟了史学研究的新天地。

抗日战争爆发后,郭沫若别妇抛雏,只身潜回祖国,筹办《救亡日报》,出任国民政府军委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和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负责有关抗战文化的宣传工作。其间写了《棠棣之花》、《屈原》等6部充分显示浪漫主义特色的历史剧,这是他文艺创作上的又一重大成就。这些剧作借古喻今,紧密配合了现实的斗争。1944年,他写了《甲申三百年祭》,总结了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抗战胜利后,在生命不断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他坚持反对独裁和内战,进行争取民主和自由的斗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郭沫若曾任政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以主要精力从事政治社会活动和文化的组织领导工作以及世界和平、对外友好与交流等事业,同时继续进行文艺创作。

郭沫若的代表作主要有《漂流三部曲》等小说和《小品六章》等散文,作品中充满主观抒情的个性色彩。还出版有诗集《星空》、《瓶》、《前茅》、《恢复》,并写有历史剧、历史小说、文学论文等许多作品。

延伸阅读

郭沫若与鲁迅

郭沫若认识鲁迅是从接触鲁迅的作品开始,当他读到鲁迅小说《头发的故事》时,便由衷地敬佩,“觉得他的观察很深刻,笔调很简练。”并为鲁迅的一篇小说发表时排在一篇日本小说的译文后面深感不平。鲁迅的第一本小说集《呐喊》出版时,郭沫若又专门着文表示祝贺。

与此同时,鲁迅也很赏识郭沫若的才华和“奋战忿斗”的精神,1927年在给李霁野的信中特别谈到:“创造社和我们,现在感情似乎很好。他们在南方颇受迫压了,可叹。看现在文艺方面用力的,仍只有创造、未名、沉钟三社,别的没有,这三社若沉默,中国全国真成了沙漠了。”这里面自然包括同郭沫若的关系,不仅是赞赏、关切,而且引为同一战线。鲁迅还多次揭穿反动文人陈源及高长虹之流企图挑拨他与郭沫若的关系的阴谋,使其伎俩不能得逞。于此也可以看出鲁迅很珍视同郭沫若的关系。这些都表现了他们共同的革命本质和品格,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成为同一文化新军的两位主将,两面旗帜;也因为如此,才使他们得以并立文坛,同时成为新文化运动中的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