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历代政治演进(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866400000041

第41章 杨广弑父

公元604年7月,随文帝病重卧床,太子杨广带兵包围了皇宫,谋杀了隋文帝。随后又派人假传隋文帝要杨勇自尽的遗诏,并将其兄杨勇杀死。杨广夺取皇位,史称炀帝。而正是由于隋炀帝后来的横征暴敛,才使隋王朝的气数早早地殆尽。

隋文帝有五个儿子,其中二儿子晋王杨广最能干。在南下灭陈和抵御北方突厥的过程中,他都曾立了大功,并笼络了一批人材。他早就想取代长兄杨勇的太子地位,只因为隋文帝信任杨勇,才没敢动手。后来杨勇因为生活奢侈,渐渐失去隋文帝的欢心,杨广就加紧活动起来。

矫情饰行,暗怀野心

杨广知道隋文帝喜欢俭朴,就装模作样,一心讨好。每当隋文帝要到他的王府来,他就把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姬妾锁在屋里,只留下几个又老又丑的女人,穿着粗布衣服,在左右侍候。他故意把乐器的弦弄断,乐器上的尘土也不让人擦掉,摆在惹人注意的地方。隋文帝看到这种情景,以为杨广不好声色,非常满意。

有一次,杨广外出打猎,遇到大雨,侍从给他送上油衣(雨衣),他说:“士兵们都被大雨淋着,我怎么能一个人穿呢?”坚持和士兵们一样淋雨。隋文帝听说以后更加高兴,认为杨广有仁爱之心,可以成大事。

太子杨勇有个姬妾叫云昭训,独孤皇后不喜欢她,几次要太子把她废掉。杨勇不但不听,反而更加宠爱她。独孤皇后大为不满。正巧她给杨勇娶的妻子元氏,结婚后的第二天就暴病而死。独孤皇后认为是杨勇毒死的。杨广知道皇后恨杨勇,对皇后就更加恭敬。凡是皇上皇后派来的人不论地位高低,杨广和他的妻子都亲自设宴招待;凡是执掌权力的大臣,杨广都会结交。这样,大臣、宫人都说晋王仁义厚道。独孤皇后对杨广更加宠爱了。

终于,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隋文帝宣布废杨勇为庶人,立杨广为太子。

弑父杀兄 夺取皇位

仁寿四年(604年)七月,隋文帝杨坚卧病在床,杨广认为自己登上皇位的时机来了,迫不及待地写信给杨素(隋朝开国功臣,隋文帝废太子杨勇、立杨广为太子,杨素曾参与其事),请教如何处理隋文帝后事。不料送信人误将杨素的回信送至隋文帝的手上。隋文帝大怒,随即宣杨广入宫,要当面责问他。正在此时,宣华夫人陈氏衣衫不整地跑进来,哭诉杨广在她来途中调戏她,使隋文帝顿悟,拍床大骂,急忙命人传大臣柳述、元岩草拟诏书,预备废黜杨广,重立杨勇为太子。

杨广得到密报,立即更换了宿卫,控制宫中出入。不久,隋文帝死。时人多怀疑是杨广勾结杨素所下的毒手。杨广又假传隋文帝遗诏,要兄长杨勇自尽。杨勇未及回答,派去的人就将杨勇拖出杀死。杨广终于以弑父杀兄的手段夺取了皇位,是为隋炀帝。

隋炀帝为了争夺皇位不惜弑父杀兄,他对百姓的残暴统治就可想而知了。但隋炀帝始创的科举考试的制度,是中国教育的先驱,对后世影响深远。

延伸阅读

暴君杨广与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与秦代的万里长城一样,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两项大工程。可是,这么大的“形象工程”,是杨广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大表演,这是用牺牲民力的代价换取来的。这种急暴的方法和不顾民众死活的政策,不但耗费了国家的大量财富,而且直接地导致了隋王朝的灭亡。

虽然历代的诗词和评论,对于杨广开凿大运河,批评的多,表扬的少。但它对于中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以及祖国的统一,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公道自在人心,一句话:杨广开凿京杭大运河,弊在当代,利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