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历代政治演进(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866400000109

第109章 隋文帝杨坚与佛教

自从周武帝灭佛后,佛教元气大伤,隋文帝登极后,大兴佛教,隋唐佛教之盛,历史上称它为黄金时代,对佛教的崇信与虔敬令后人惊奇。佛教的盛传,离不开杨坚。

杨坚一家信奉佛教,杨坚本人更是被尼姑智仙带大,直至13岁时进入太学读书。由于出身的原因,所以杨坚一登基,就恢复了佛教。

杨坚出世,紫气满庭

隋文帝杨坚出世时,降生在般若寺内,当欲生时,红光照室,并有紫气满庭,紫气之色,能使人的衣服变紫,室内之人见此异状惊异不已。六月的天气炎热,褓母用扇子为小儿扇风,小儿怕冷,已经哭不出声来。

这时,忽然有一比丘尼,突然出现,对杨坚的父亲说:“你们不用为此儿担心,他有天佛所佑”,并替小儿取乳名为那罗延,梵语那罗延,含金刚不坏之义。这位比丘尼又说:“此儿来处不比寻常,你们俗家秽杂,由我来抚养。”杨坚的父母既不认识那尼师,当然不愿意将爱子让一个尼师来抚养。可是杨坚很怪,他看见尼师就不哭。一离开神尼就啼哭不休,全家无法止儿啼,只有忍痛让神尼来抚养。

坚母抱儿,化身为龙

当初神尼领养杨坚时,曾与其父母有所约定,不得她的允许,不得随便抱看小儿。有一天。杨坚的母亲很想念儿子,乘神尼离开时,就偷偷的走进儿房,从床上将小儿抱起,不看还好,一看之下,竟是抱的一条龙,惊惶恐怖,双手发抖,小儿堕地大叫。杨坚的母亲来时,神尼不知,及至闻声赶来一看,见小儿坠地上,就将小儿从地上抱起来对她说:“为什么要来妄触我儿?令其晚得天下。”从此杨坚的母亲不敢来抱此儿,全由神尼负责教养。

杨坚7岁时,神尼有一天对他说道:“儿当大贵,从东国来,佛法当灭,由儿兴之。”

神尼沉静寡言,精修道业。杨坚在寺内由神尼教养,一直到13岁,方始离开佛寺回到自己家中。而神尼在般若寺内,住了40余年,从不走寺门之外,到了周武灭法,神尼才隐住皇家,内著法服,戒行不改。

杨坚后来果然如神尼所说:自山东入为太子,重兴佛法,皆如神尼数十年前的预言。

舍利神异,数之不尽

杨坚登极后,常常对群臣讲,追念阿梨,这是他小时对神尼的称呼。隋文帝又说:“我兴由佛法,而好食麻豆,前身似从道人中来,由小时住寺至今,乐闻钟声。”

隋文帝登位时,智仙神尼早已圆寂,为了要报她的恩德,敕令史官王劭为神尼作傅,并发大愿,度僧弘法。

结束纷争,下诏复佛

隋文帝结束中国南北纷争数百余年的局势,即位后,下敕:“好生恶杀,王政为本。”在京城及诸州置官立寺院,行道日禁绝杀生,修复荒废的寺院,奖励建立寺院。

造寺抄经,僧众教化

文帝在位期间,建造寺院共3792所,抄经46藏132086卷,整理经典3853部,造石像大小106580尊,修复旧像1508940尊,对佛教事业的护持不遗余力。此外,文帝为怀念父母深恩,启建舍利塔,共有83处之多,成为中国佛教史上的巨擘,影响后世极大。

延伸阅读

隋代唯一的国家寺院

隋文帝兴建大兴善寺为国寺,殿堂雄伟宏大,是隋唐以来,长安最大的佛寺,也是隋代唯一的国策寺院。文帝在此设有“二十五众”执行佛教教化的工作,所谓“二十五众”,是由二十五位通达佛教义理的高僧组成,专门弘扬佛法的组织。另外又设五位熟谙诸经论的“五众”,从事弘法教化。因此培养了许多学者僧及教化僧,提升佛法研究及对大众的教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