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历代政治演进(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866400000001

第1章 夏朝建立

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权位。启在与伯益争夺权位的斗争中获胜,而且杀死了伯益。而伯益本来是大禹按照禅让制选定的传位的对象,启的即位,打破了禅让制,成了历史上王位世袭继承制的开端,“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启在位期间,完成了夏朝的建立,而且使夏朝走上了鼎盛时期。

大禹治水之后,深受拥护,根据“禅让”制而做了舜的继承人。他在位时曾经将当时的中国划为九个州,这就是“九州大地”的来历。大禹还制定了各种制度,为夏朝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由于禹在治水中的功绩,提高了部落联盟首领的威信和权力。

启建夏朝

传说禹年老的时候,曾经到东方视察,并且在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一带)召集许多部落的首领。去朝见禹的人手里都拿着玉帛,仪式十分隆重。有一个叫做防风氏的部落首领,到会最晚。禹认为怠慢了他的命令,把防风氏斩了。这说明,那时候的禹已经从部落联盟首领变成名符其实的国王了。禹原来有个助手叫做皋陶,曾经帮助禹治理政事。禹到了晚年,决定推举夷人首领皋陶为继承人。但是皋陶却先他而逝,皋陶的儿子伯益也做过禹的助手。按照禅让的制度,本来是应该让伯益做禹的继承人的。但当禹死后,部落联盟中一些有权势的大家族,拥立禹的儿子启即位,便起来反对伯益。启趁****之机杀了伯益,夺得了王位(约公元前1988年—前1979年)建立夏朝。以前的“禅让”选举制度从这个时候被破坏,代之以“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从此以后,“禅让”制变成了“世袭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私有制社会诞生

禅让制被世袭制所取代,这标志着漫长的原始社会被私有制社会所替代,应该说是历史的一个进步。但是,一种新制度的建立,必然会遭到部分反对。夏启即位后,在钧台大宴各部落的首领,以期对他的地位予以确认。有扈氏对启破坏禅让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满,坚决不出席钧台会。出于对王权的维护、社会的统一,夏启调动军队对有扈氏进行征伐,大战于甘,有扈氏战败,被灭族。这次征讨使新生的****政权得到初步巩固,原始的民主推举制被强制取代。

启在位期间,完成了夏朝的建立,而且使夏朝走上了鼎盛时期。夏朝统治的范围大约以今天河南省的西部为中心,北到河北,南到湖北;东到今天的河南、河北、山东的三省交界处,西到山西南部。

太康失国

一种新制度的建立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一个新政权的产生,也面临缺乏统治经验的问题。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政权,即使是在其进步作用的上升阶段,也改变不了统治者剥削、掠夺和贪图享乐的本性,统治集团内部围绕权和利的争夺成为不可避免。因此,夏启死后,出现了五子争权斗争。太康即位后,政事不修,沉湎于酒色之中,有穷氏的首领后羿乘机夺取了政权。直至后羿被他的大臣寒浞所杀,太康的曾孙少康逃到有虞氏,得到有虞氏的帮助,组织夏的旧部,积蓄力量,乘寒浞内部混乱之时,出兵打败了寒浞父子,夺回了政权,才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这就是夏代历史上出现的“太康失国”、“后羿代夏”和“少康中兴”的事件。

延伸阅读

夏启的真实面目

在夏启的治理下,农业和手工业有了分工,社会生产力得到很大提高,生产得到很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得到很大改善。

这以后,他又一反以往的作风,生活变得腐化起来,整日饮酒作乐,歌舞游猎。传说他曾创作了名为《九韶》的大型乐舞。由此可见,他以前的礼贤下士、爱护百姓,其实都是做给别人看的。

渐渐地,启的年纪老了,他的几个儿子激烈地争夺着继承权。小儿子武观(一说为幼弟)因为争得最凶,启就将他放逐到黄河西岸(今陕西义带)。武观聚众反叛,启派大将彭伯寿带兵将他打败,并押来见启。武观只好认罪服输。不久,启因为荒淫过度而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