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你幸福就好
10864400000044

第44章 热茶

每个城市都会有钉子户,他们让有关部门一看到他,一想到他,就觉得头疼。县城边上的王家村就有这么一户人家,因为这户人家,使多次征地计划泡汤。

第一次是在上世纪80年代,那时村里准备建一座塑料厂,本来前期工作很顺利,打算来投资的那位企业家,对初步规划的厂址非常满意,于是答应只要村里协调好征地问题,自己就可以投资建厂。对一个小村庄来说,能够有人来投资,实在是一件令人激动的事,当然也有人担心建厂会对村里造成污染,于是村民们在复杂的情绪中观望着事态的发展。

当村里开始征求需要搬迁的几户人家的意见时,多数人家没有激烈反对,顶多要求多补偿一些钱。只有一户人家坚决不同意,那就是老孙头。老孙头年轻时当过兵,在抗美援朝时立过两次二等功。不仅如此,在朝鲜战场上,老孙头还舍命救了排长的命,回国后,排长的官职一升再升,到80年代,已经是省里某个重要部门的领导了。几年前,领导来看过他,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因为县里、市里的领导都一起过来了。从此,逢年过节,有关领导总会来看望老孙头,于是老孙头在村里渐渐成为非常有威望的人物。

别人还好说,老孙头这样的人实在难办,给钱,他不要。来硬的,村里的张书记又害怕他通过自己的关系反映到上级那里去,那样岂不是麻烦大了。张书记做过很长时间的工作,最后还是没做通。于是希望企业家重新选址,企业家也偏偏就看上了那个地方,如果换地方,自己就不干了。当然,企业家也有自己的理由,那就是现在这点小事都处理不好,以后麻烦事多了,既然这样,还不如干脆不在这里投资,于是这事就黄了。

第二次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那时县城发展已经到王家村了,因此村里原来不怎么值钱的土地一下翻了好几番,这时外地有一个企业家看上了村里的优越位置,因此准备在这儿投资建一个大型的游乐场,偏偏老孙家的位置又在规划范围之中,于是张书记再次来到老孙头家里做工作,这次老孙头没怎么说话,而是指了指两口刚做好不久的棺材,棺材放在屋角靠墙的位置,外面罩着一层灰色的布。张书记看一眼,再看一眼,他想说话,可是实在不知怎么说才好。

原来呀,这里有个风俗,人年纪大了,以防万一,也是为了避免到时候过于忙碌,往往提前做好棺材。但是棺材做好放好之后,就再也不能挪动了,除非是棺材的主人死了。

你想让我搬家!你是不是看我老了,碍事了,想叫我快点死呀!看到张书记不说话,老孙头气愤地接着说,实话告诉你们,想叫我离开这个地方,除非我死了。老孙头的话掷地有声,句句都敲打在张书记的心头。张书记知道自己再也不可能作通老孙头的工作,于是非常郁闷地离开了老孙头家。不用说,因为老孙头的阻碍,再加上别的很多用户也不愿意搬迁,村里建游乐场的事也就泡汤了。

遭遇这两次事之后,曹书记一想到老孙头就觉得头疼。而因为老孙头的阻碍,村里的其他住户也效法老孙头,有时摆出老孙头说事,有时干脆找来老孙头帮忙,于是村里的多次征地计划都泡汤了。

今年,张书记接到上级的任务,因为县里要修路,老孙头等几户人家所在的位置正好在县里规划的市政道路主路上,这可是县里的重点工程,要是再做不通工作,那对县里的影响可就大了。

可是怎么跟老孙头说呢,前几次的碰壁经历让张书记感到很为难。这天,张书记在老孙头家门前转悠,老孙头拄着拐杖慢慢地走了出来。“过来吧!你是不是打算进来呀?我看你在门口转悠半天了!”老孙头敞开大门说。

从来没有受到这样的礼遇,张书记感到非常意外。来到老孙头家的屋里,老孙的老伴正在冲茶,接着一杯热腾腾的茶叶就放在了张书记的面前。张书记真是受宠若惊了。

“你是想来告诉我拆迁的事吧!这事我们想好了,我们没有任何意见,什么时候需要做什么,你说一声就行了,我们服从你和上级的安排!”老孙头一边喝茶一边说。

“您老人家想通了,我的工作就好做了!”张书记把那杯热茶捧在手里,一股淡淡的香气慢慢弥漫开来,一股暖流也顺着茶杯传到他的心里。

“前几次,我以各种借口阻止了你征地,你是不是觉得我不可理喻呀!其实我是那样的人吗?说实话,前几次我不同意拆迁是不假,但是我的意见也是村里多数人家的意见,只是他们觉得自己说了也难起什么作用,才叫我说出面当钉子罢了。我年纪大了,跟不上时代了,但是什么事危害百姓,贻害无穷,什么事造福百姓,功在千秋,还是能够分得开的!”老孙头喝着茶说。

张书记啜饮着热茶,内心五味杂陈,脸一阵阵发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