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挫折的美丽
没有播种,何来收获;没有辛苦,何来成功;没有磨难,何来荣耀;没有挫折,何来辉煌。
人生处处是挫折
心理学认为,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了障碍或干扰,导致其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产生的情绪反应。
挫折概念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指存在着的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的干扰情境,如考试不及格、干部没选上等;其二是指对挫折情境的认知与评价,这种认知与评价的过程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其三是指在对挫折认知评价的基础上,产生情绪或行为反应,如愤怒、攻击、紧张、焦虑、退缩、逃避等。
以上三方面内容的关系如下:挫折情境(真实的或想象)的,引起挫折认知进而产生挫折反应。可见,挫折认知起着十分重要的中介作用。假如两个人遇到同样的挫折情境,如考试成绩不理想,一个人认为问题很严重,另一个人认为无所谓,那么两人所产生的反应明显不同,前者可能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而后者则可能反应很微弱,这主要是由于认知的不同。
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都会遇到或大或小 、或多或少的、或这样或那样的挫折。比如早上起床去上学,没想到路上 遇到交通阻塞而迟到,被老师批评了一顿,这时可能会因为委屈而生气、懊恼,产生一些消极的情绪反应;期末考试,尽管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成绩却不理想等等。这些情况都会使人产生焦虑、失望、忧虑、担心、痛苦等情绪反应,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遇到了挫折。
前一阵有这样几件事:
材料一:2004年3月16日,南昌一中初三学生胡文涛给家人留下一封信后,独自离家出走了。平时比较内向,不太与家人沟通,有什么事情都藏在心里的他在信中写道:“爸、妈:当你们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走了,因为我真的抗(扛)不住了,这次我又没有考好,我真的没有脸再见你们,所以我只好……我走了,你们也不必担心了,我会好好地照顾自己,你们就对学校说我得了病,不能去学校,我这次没考好真的不能怪我自己,我真的努力过了,可能我真的不是学习的这块料吧!珍重了,你们也不必找我了,等我长大有钱了,我再回来报答你们的养育之恩吧。” 全家人现在生意也不做了,到处张贴寻人启事,不分昼夜寻找。
材料二: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马加爵因在打牌时被 “冤枉作弊”,继与4名同学发生矛盾,为报复泄愤,于2004年2月13日至15日先后将4名同学杀害。
材料三:不久前,一位痛苦的妈妈说,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因被同学起了个绰号叫“狗熊”而整天闷闷不乐,最后连学校也不愿意去了,儿子说觉得被同学叫“狗熊”很丢人,他怎么也不愿在那个学校上学了。
材料四:2004年10月20日,呼伦贝尔市阿荣旗三岔河镇一名13岁的中学生张小亮(化名),仅仅因为自己在考试中的成绩比以前排名落后了五名,就想到服毒自杀。张小亮上学期期末考试时成绩排在全班第四名,当他领回成绩单看到这次期末考试成绩排在第九名时,一向自尊心很强的他接受不了这个现实,觉得自己没脸去面对所有人,于是偷偷拿着家里灭苍蝇用剩下的“万灵”农药,向家西边的小河走去,边走边将药吃下,当走到小河边的时候就失去知觉了。
在这几件事中,四个人没有意识到挫折是人生的常态,而用错误的方法,为自己和家人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其实,挫折只是一个无形的框,框住你的首先是自己,解脱你的也必须靠自己。站在挫折的边缘,恪守自己的人生方向,在狂热与浮躁之外,冷静地面对现实,审视过去、展望未来,无疑是清醒而睿智的。善待挫折,摘下牵强的笑容,脱下怯懦的衣裳,把握人生,一袭轻装,忘却挫折带给你的烦恼,寻求一个新的起点,在第一次晨曦中,你会收获属于自己的喜悦和充实。善待挫折,心境才能释然,在静处独坐中,与现实的自己促膝谈心,与坦然的自己披露心事,就不再担心挫折带来的困扰和忧伤。挫折是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挫折不一定就是失败,得意也并非就是成功。人在旅途,总有看不完的景致,即便山穷水尽,总有柳暗花明之时。
每一个人都会有一条漫长而惆怅的人生之路。人生就是一个迷宫,人只有进去,不会出来。也许,在你不经意的时刻,你就会碰壁;也许,你会踏进一片沼泽,深陷其中;也许,因为身边的事物过于美好,被它吸引得不能自拔,而停留于此,不再前进。请记住,挫折是生活的一种方式。
挫折是成功的基石
挫折是一杯红茶,刚开始喝的时候,总觉得它十分得苦涩,可细细品味,才知道了其中的真味;挫折又是一个柠檬,一下子咬下去味道是酸酸的,苦苦的,可多吃几片,甜味就溢了出来;挫折更是一列开往春天的地下铁,虽然现在是无比的黑暗,但不久光明就回来临的。
困难和挫折,每个人都会遇到。没有哪个人能够一帆风顺地走完人生旅途,就算那些名垂青史的帝王将相,英雄才子也不例外,并且,他们所遇的困难非一般人可比。面对困难他们采取的是迥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可叹、可泣、可敬,不一而足。他们留给后人的除了无尽的评述外,还有激励和教诲。
挫折可以帮助人们驱走惰性,促使人奋进。挫折又是一种挑战和考验。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超越自然的奇迹多是在对逆境的征服中出现的。”
首先,挫折帮助你成长。人的成长过程是适应社会要求的过程,如果适应得好,就觉得宽心和谐;如果不适应,就觉得别扭、失意。而适应就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动机、追求和行为。一个人出生时;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正是通过鼓励、制止、允许、反对、奖励、处罚、引导、劝说,甚至身体上的体罚与限制才学得举止与行为的适应和得当,学会在不同环境、不同时间、不同对象、不同规范条件下调整行为。反之,从小无法无天的孩子,一旦独立生活就会被淹没在矛盾和挫折之中。
如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从童年开始便多灾多难,在母腹中只呆了七个月就早早来到了人间。后来,天花又把他变成了麻子,猩红热又弄坏了他的眼睛。但他凭着顽强、坚毅的品德发愤读书,学习成绩遥遥领先于他的同伴。后来因父亲欠债使他失去了读书的机会,他就边自学边研究天文学。在以后的生活中,他又经历了多病、良师去世、妻子去世等一连串的打击,但他仍未停下天文学研究,终于在59岁时发现了天体运行的三大定律。他把一切不幸都化作了推动自己前进的动力,以惊人的毅力,摘取了科学的桂冠,成为“天空的立法者”。
其次,挫折增强你的意志力。现在的青少年长期生活在被服务的环境中,从进小学到读大学,直到工作选择,都由父母去承受压力,因而他们对各种困难体验都不深,缺乏忍耐力,没有坚强的意志,一且遇到挫折就被击垮了。实际上生活中许多轻度挫折,是意志力的“运动场”,当你大汗淋漓地跑完全程,克服了生活的挫折,就会获得愉快的体验。心理学家把轻度的挫折比作“精神补品”,因为每战胜一次挫折,都强化了自身的力量,为下一次应付挫折提供了“精神力量”。
从飘渺的历史长河中走来了“东方圣人”--孔子。他的思想、他的言语跨越了时间和空间,在我们头顶回旋、萦绕。他出身贫寒,仕途不顺,虽是满腹经纶、一腔热情,却在当了三个月的司寇之后被罢官。于是他周游列国,游说推行他的政治思想,然而没有哪个君主采纳他的主张。用几十年的生命,孔子亲历了万般磨难,依旧“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面对困难毫不退缩。他那博大的思想、不屈不挠的意志、精进向上的崇高精神,给他众多的弟子以及后人留下了一笔取之不竭的财富。孔子他本人也被公认为东方第一的思想家、教育家。 孔子随着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交替渐渐远去了。看着他那伟岸的背影,我们又分明听到急切的马蹄声由远而来,不一会儿便看清了策马而来的人。他是一位英雄,眉宇间透出“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情。然而,他却是个悲剧英雄。在四面楚歌中,他,项羽,告别了心爱的虞姬,宁死愧见江东父老,自刎于乌江。尽管他勇猛无比,慷慨激昂,但在失败面前却是个彻头彻尾的懦夫。他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天之亡我,非用兵之罪”已是荒谬之极,他又碍于面子,放弃返回江东、东山再起的大好机会,更是令人叹惜不止。在赞美项羽宁死不屈、知耻重义的同时,我们想,如果他能多一些忍辱负重的精神,历史也许就会为此改写,天下也未必落入刘家之手。
项羽的死也宣告了他真正意义的失败。他也许未曾想到有一位后人在历史的幔帐后冷眼旁观着他的叱咤风云和穷途末路,并把这段轰轰烈烈的故事写进了《史记》,这就是司马迁。司马迁出生于世代史官的家庭,由于家庭的影响,他十岁就能诵读古文,二十岁开始到全国各地漫游。天汉三年,司马迁遭到李陵事件的牵连被判以死刑。为了完成《史记》的写作,他甘遭“腐刑”,蒙受奇耻大辱。司马迁在受刑后,虽然精神上受到打击,但并没有消沉气馁,他痛定思痛,发奋著述《史记》,几乎用了毕业的精力,完成了这部历史巨著的写作。 如果说孔子和司马迁以对信仰的执着来战胜挫折,那么苏轼则是以旷达的胸怀走完了风风雨雨的坎坷人生路。他有抱负,有主见,仗义执言,绝不肯随意附和别人,在朋党之争中,正是这种坚持己见、不随波逐流的人格个性,使苏轼一生三次遭贬,饱经忧患和磨难。他透悟了人生无可回避的烦恼,以一种相对超脱、旷达的态度面对人生、面对世界,他的旷达,有着儒家的正统、道家的自然、佛家的空幻;他的人生态度,是失败、挫折中的一种智慧,是苦恼、病痛中的一贴良方。
孔子是位圣人,他执着地追求;项羽的英勇壮举,则使我心中油然而生不屑与鄙夷;司马迁则是一位超人,他为了追求可以忍受一切非人的苦难;而苏轼之于我却有血有肉,亲切平易。他正视逆境、泰然处之的人生智慧给我们启示颇多。他告诉我们,遇到困难,最关键之处在于战胜自我。最大的痛苦往往来自内心,那么真正的解脱,也必然首先是心灵的解脱。只有精神负担彻底解除了,行动上才能振作起来。战胜人生的挫折,随遇而安,有时也很必要。在冷寂、贫困,甚至是险恶、苦难的环境中,怡然处之,苦中求乐,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高境界呢?洒脱旷达的襟怀、忍耐坚毅的精神,其意义于普通人来说,是生存的方法、成功的基础。有了这种人生态度,至少我们不会意气用事,为了一时的困难或不幸步项羽的后尘。
没有人能够逃避命运,也没有人能够逃避挫折,就像没有人能够一辈子不吃饭、不喝水、不呼吸一样。没有什么为什么,这就是命,仅此而已。挫折就像是人生路上的一块绊脚石,他的到来无疑是磨练我们,有的人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它踢开,不费吹灰之力,而有的人却任凭怎样都不能动之分毫,还是留驻原地。这不是力气大小的问题,这是一种信念,没有人能够理解得了,除了他自己。
海伦·凯勒这个名字大家一定都知道吧!在她很小的时候,因为一场病,使她变成了一个集聋、哑、盲于一身的人。如此平凡的一个人,为什么会被马克·吐温称为是最杰出的女性呢,甚至于全世界的人都如此之认为。她的信念感染了大家,难道不是吗?没有人会想到如此平凡的一个人,一个集聋、哑、盲于一身的残疾人竟然学会了说话,学会了写字,甚至学会了用手去看东西,不仅如此,她更学会了用心去看一样事物或一件事。我想问的是,作为我们,一个正常人,又能学会一些别的什么呢?我们只是把这些东西当作奴隶一般,让它们本能地去做一些事情。海伦向往的是假如给她三天光明,他会去如何把握它们。而我们呢,假如让我们失去三天光明,我们又会做些什么呢?只不过是一个个摆在那而的人架子罢了。我想可能三天都用不了,一天就足以让我们收不了的。可是又是什么让海伦坚持了一生呢?
那一场病无意就是海伦一生之中最大的挫折,可挫折却使她变得更加坚强。或许有人会说,这全是她那老师的功劳。那么我想问你,如果海伦一直那样沉沦下去,那个老师又管什么用呢?知识海伦的坚强,使她从被挫折打倒的地方重新站了起来,再加上老师的精心教育,才孕育出一位如此伟大的女性。
挫折或许只不过是成功前的一个征兆而已,只要有信心的人,拿下挫折一定不在话下,但对于另外的一些人,挫折的来临就像是噩梦的降临,对他们来说,这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挫折或许并不会被任何人重视,就像荷叶陪衬荷花一样,永远使挫折过后的成功显得更加耀眼。
如果说成功是光明,那么挫折就是光明前的一阵黑暗,不过这只是暂时的,不会永远笼罩这个世界,毕竟光明终将会来临。天使永远只会保护那些勇于战胜困难的人,而逃避就是一种堕落,只不过就是离魔鬼的方向近了些,离天使的方向远了些,不断循环,直至落入魔道为止。
仔细想来,挫折不是一杯牛奶,使人能够增长什么;也不是一壶白开水,使人能够解渴;更不是一杯可乐或之类的饮料,使人能够舒畅。挫折原本就是一杯黑咖啡,苦涩的同时又如此得香甜,使人在细细地品味之中,深深地去感受苦的存在,去回味苦的香浓!
挫折是成功的基石!
等待明天的希望
学会在逆境中忍耐,学会在忍耐中锲而不舍的追求,在忍耐中更深刻地感受人生、品味生活,终将赢得美好的明天。
忍耐逆境
每个人几乎在人生旅途上,都要受到命运之神的捉弄。当你不甘心做命运的奴隶而又不能扼住命运的咽喉时,必须学会忍耐。学会让所有痛苦在忍耐中化为轻烟,学会在忍耐中拼搏,学会在忍耐中锲而不舍地追求。而不是在逆境中轻易放弃。忍耐是意志的磨练,爆发力的积蓄,用无声的烈火融化坚冰。生活的沧桑使生命埋下难言的隐痛,忍耐却使人相信,隐痛必将消失,暴风雨过后的天空会更清朗。
身处逆境,能够增强一个人的韧性,激发他的斗志。也能磨砺过尖的锋刃,使其不会伤到别人和自己。这是积极面。
但严重的挫折同样会彻底击垮一个人,使他心灰意冷、身心俱疲,从此萎靡不振。此等事例亦屡见不鲜,为消极面。
相由心生。不同的人对于逆境的承受能力不同,做出的反应也会不同。对于经历过挫折并取得成功的人,应当祝贺。对于承受不住重大打击而败下阵的人,也要理解安慰。
当你身陷逆境时候,当你遇到暴风骤雨的时候,你是否感到沮丧和无奈?是否感到山穷水路疑无路?此时的你,是否能想一个好办法,一个绝妙的办法,好想你能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此时的你将很无奈,很伤感,如果是这样的话,不妨转移方向,不要让困惑占据了你的胸膛。不能让逆境充满了你的梦想,首先你的做法就是:调整心态,调整心胸的梦想,让你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和畅想。这样的话,你就能力挽狂澜,你就能占据在有利的地形。其实人的一生中难免是会遇到天灾人祸的,当灾难向你袭来的时候,你能否笑对人生?你能够对苍天大声地说一声: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吧!这将是多么豁达的心胸啊!
学会忍耐,就是学会了理智的去做事,学会了忍耐,就是学会了聪明。学会了忍耐,就是学会了不做蠢事,就是学会了不做那些一时痛快,后来又终身懊悔不已的事。
忍耐是道德修养的体现,忍耐是讲道德的实际行动,忍耐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忍耐可以使你的品德和人格高尚的具体表现。如果当你遇到逆境的时候,不能学会忍耐,你将会陷入重重的包围之中,如果你不能学会忍耐,你将走进一个误区,而且是越陷越深。甚至不能自拔。
忍耐是一种豁达,忍耐是一种执着,忍耐是一种开朗,忍耐是一种坚毅。忍耐是一种超越自我,忍耐是一种慷慨激昂的具体实践。忍耐是意志消沉和对信念的背叛。忍耐不是,忍耐是意志的升华和为了使追求成为永恒。
自古以来,忍耐的事例举不盛举。有多少有志气的志士因为忍受了当时的羞辱,忍受了当时的耻辱,而获得了后来的让人令眼看待。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当你正在春风得意追求生命的价值时候,当你在努力拼搏的时候,不经意中你会遇到疾风暴雨的考验,你的面前遇到了挡住你的大山,那是横躺在你前面的,想阻止你前进步伐的拦路虎,此时的你是一蹶不振,还是暂时学会忍耐,再想一条其它的路子绕道而行,还是攒足力量,重新休整自己,养精蓄锐,重整旗鼓,以力再战。
忍耐不是守株待兔,忍耐不是被人屈辱的灾难,忍耐不是软弱可欺,忍耐不是无计可施。忍耐是一种涵养,忍耐是一种等装待发,忍耐是智慧,忍耐是新的尝试。
忍耐在心灵上是从容的,忍耐从不忘记责任和使命,忍耐,虽然很容易被人视为怯弱,有些人畏惧人言,所以从来不愿忍耐。殊不知,畏惧人言本身就是一种怯弱。
在军事上,防御和退却就是一种忍耐。在抗日战争中,我军采用了“敌进我退,敌退我打,绕回前行”的战略,就是忍耐的最好体现。最终取得了人民战争的胜利。比如说:辽沈战役,平津战役。
忍耐是一种道德,忍耐是一种睿智,忍耐是一种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具体表现。要学会忍耐,忍耐的力量是何等的强大啊!
朋友:学会忍耐吧!学会了忍耐,就学会了超越自我!学会了忍耐,就学会了从容不迫,学会了忍耐,就学会了超脱自我。学会了忍耐,就学会了开始新的生活!学会忍耐,学会在忍耐中锲而不舍地追求,在忍耐中更深刻的感悟人生!
忍耐并不是逆来顺受,屈服于命运。生活的艰辛在人们的心中埋下了太多的隐痛。忍耐却可使人相信:风雨过后,风平浪静,暴风雨之后的天空格外明亮、清新。
忍耐,也不是消极颓废,在长久的沉默中悄然郁积的寂寞,是爆发力的积蓄,是用默无声息的奋斗冲破罗网,是用无形无影的热血融化坚冰,在忍耐中拼搏向上。倔强的心灵,在忍耐中经受考验,在忍耐中学会坚强,在忍耐中奋力成长。
身处逆境,一时无力扭转艰难的局面,那么最好的答案就是:学会忍耐。
让挫折在你斗志面前跌倒
我们要在挫折、逆境中忍耐,更要在挫折、逆境中寻求希望,愈挫愈勇,以更加旺盛的斗志继续人生的旅途,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海洋中没有浪花击不起千层浪,生活中不经历挫折成不了强者。今日的败落与昨日的辉煌相映衬,或许让你失去了内心的平衡。永远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生活中的坎坷是上天对我们的考验,此时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挫折要靠人类来征服,而不能征服人类。我们要做生活中的强者,就要应对挫折,直面挫折。
卡耐基在生活和工作中也遭受过许多挫折,凭着顽强的斗志,卡耐基都能从挫折中站立起来,迈向新的生活。实际上,卡耐基成功的历程就是以不懈的斗志战胜逆境,战胜挫折的过程。
卡耐基的课程受到了非常广泛的欢迎,也赢得了较高的声誉。但并非所有人都认为卡耐基课程是有效的和实用的,在卡耐基课程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遭到了来自另一方面的非议和责难。
在较长时间的实践后,卡耐基认为,他的课程不能只是沿用现在的形式,应当有所创新,让自己的课程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内容体系。因此,卡耐基停止了讲课,躲到办公室里构思自己的课程安排,修改并制定新的课程表。这个时候,他发现虽然只讲授了所有课程的前三分之一,但学生们已经提高了演讲技巧,谈话方面也显示出高超的水起;并且,在其它方面也获得了不少的进步。卡耐基由此打定主意,要以接受能力为课程基础,继而开设处理人际关系技能的课程,还有怎样摆脱忧郁的课程。
可是,正是由于一个晚上的停课,学生们不满了,闹到卡耐基所在的青年会的新主任那里。那位中年妇女主任,毫不客气地教育戴尔·卡耐基:“先生,你必须记着:你的课程,学生们并不怎样满意。你不能如此懒惰,不要以为你现在能拿到三十美元一个晚上就很了不起!明天,我就可以让你永远告别青年会。如果你不能勤奋地工作的话!”面对这样的警告,卡耐基并没有什么担忧。他平静地接受了因自己不上课而学生不满的事实,他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明白应该怎么办。
卡耐基考虑到自己目前的处境,他觉得:对于金钱,自己已经不再做过多的追求,每晚上三十美元已经是大数目了;对工作,只是这样也没有什么不好,但是他渴望能建立一种事业。对在青年会夜校的工作,卡耐基是比较满意的,但是,要想更大地发展自己的事业,就不能只在青年会这个小范围内。有了这个想法,卡耐基开始想方设法地充分利用生命中的每一时刻。他在不断的思考中仔细规划了课程,还设想找一班人马,建立真正的“卡耐基课堂”,从而使自己跳出青年会的圈子。卡耐基心中斗志昂扬。
一天, 他用自己全新的思路讲课。
“我们如何克服恐惧?”
“全世界只有一种方法可以使你永远克服恐惧。另一种方法可以使你能暂时克服它。全世界只有一种永远克服恐惧的方法,也就是爱默生所说的:‘去做你恐惧的事,而死亡的恐惧是绝对的。’”这时讲演被一位新来的男青年学生打断了:“戴尔·卡耐基先生,你说的一切都与怎样演说无关,我们不需要心理医生,我们只要一位充满机智的教师,而不是像你这样只会胡说八道。”面对这样的事情,班上的大多数人居然赞同他的看法,又吹口哨又拍桌子地闹了起来。这个班是百分之百的新生,而且年轻人占多数,他们充满了反抗色彩和挑衅性。卡耐基只有手足无措地面对像爆炸了似的教室里的人群,他想不出什么好方法来平息众人的争论。
非常凑巧的是,那位令卡耐基讨厌的青年会主任恰好碰见了这种情形。她满面怒容地走进教室,毫不在乎卡耐基的存在,宣布今天的课程到此为止,然后要求卡耐基到她办公室说清楚这件事。
卡耐基意识到自己在课堂上的情形将激怒青年会主任,所以,他未等主任开口,就直截了当地说:“夫人,你不必说了,我明白我自己的行为。”“先生,你也不用多说了,明天,你就可以自由地支配你的夜晚,不用到这里来活受罪。”主任生气地说道。
看来,事态已经无法挽回了,卡耐基也下定决心离开了。
卡耐基的天性中就有不屈服和抗争的成份,他要作出全盘的思考,重新确定自己的位置,在黑暗中,他不停地问自己:“我的课程失败了吗?”“没有!”他坚定的回答自己。 他仍然充满斗志。无数个问题缠绕着他,他又像以往那样一个又一个地解开它们:“我的课程没有失败,我的许多学生都很满意。我的教法,没有失败的例子,今晚只是一个小小的闹剧。我不但教会了学生们学会演讲,而且教会他们怎样面对自己和别人,我了解他们的各种想法,我让他们说出来,他们就获得了认同感。” 最后卡耐基的不懈斗志战胜了挫折,也最终赢得了人生的辉煌。
对于强者,他会坦然面对一切挫折、逆境,珍惜生命中没一个可能成功的机会,把挫折当作通向成功的阶级,以顽强的斗志与逆境抗争,在挫折中奋起。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安徒生是享誉世界的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他出生于一个鞋匠家庭,童年丧父,生活贫苦,当过学徒,干过剧院杂务。然而他酷爱文学。他在平凡的劳动中体验、观察生活,写出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童话。不过,安徒生事业、爱情的旅途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的处女作刚问世,有人知道他是一个鞋匠的儿子,就攻击他的作品“别字连篇”“不懂文法”“不懂修辞”。在爱情上,安徒生也颇受波折,他一生谈过好几次恋爱,但是最终都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结果,他一直孑然一身。安徒生在事业、爱情的道路上屡战屡遭挫折,生活对他是冷酷的,然而,他却没有气馁,为童话而奋斗,他从挫折中奋起,潜心写作,从不停笔。他一生写过一百六十多篇童话,其中《皇帝的新衣》《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几乎尽人皆知。
又如我国16世纪杰出的药物学家李时珍,他三次府试落第,对他来说当然是一次失败,一次挫折。但是,却使他放弃府试,下决心钻研医学。他坚定地对父亲说:“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李时珍从1552年立志重修本草之日起,一方面“博览群文”,注意继承和总结前人的经验。古代医书《黄帝问素》《华佗方》《张仲景伤害论》《神农本草经》《证类本草》等等古代书籍,他都一一精读,另一方面,他又“拜访四友”,踏遍了湖广一带的原野山谷,还到过江西、江苏、安徽、河南等地,尝遍百草。他给人家看病,常常是分文不取,而要人家给他提供单方、秘方、偏方,以丰富著述内容。他花了31年的时间,读了800多种书籍,写了成千上万字的笔记,游历了7个省,收集了成千上万个单方,最后写成了中国医药学的辉煌巨著--《本草纲目》。
这不正应了贝弗里奇“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思想上的确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很多接触的为人曾遭受心理上的打击以及形形色色的困难,若非如此,也许他们不会付出超群出众所必需的那种劳动”一句话吗?
面对挫折首先要有百折不挠的斗志。斗志是一个人思想的主宰,只有当一个人用坚定的斗志来把守战胜挫折的信念时,他才有向挫折挑战的筹码。即使我们一百次扑倒在地,也要第一百零一次站起来,即使自己已失去一切一无所有,也要有继续尝试的勇气。
面对挫折,不要慌张,虽然拨开这层乌云,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但是乌云的背后往往隐藏着灿烂的阳光。与挫折的较量既要有坚定的意志,也要有合适的策略。在遭遇挫折的时候,要以一颗平常心去积极的面对,静下来想一想,过去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在回忆中反思,从反思中总结经验,以此来警示自己,通过理性的思考,在茫然中选择一条正确的捷径,切莫延续过去失败的足迹重蹈覆辙。
著名主持人杨澜曾说过,人生最大的财富不是青春与美貌,也不是充沛的精力,而是有遭遇挫折的机会。同学们,挫折不是拦路虎,而是垫脚石,经历生活中的一次次挫折,我们会渐渐成熟,逐步长大。
如果说波涛的交响需要浪花来奏响,希望的火花需要碎石的碰撞,那么生活中的挫折就犹如打破静谧蛮荒的岩石,就像征服浩瀚海洋的风帆。朋友,挫折来临时无须逃避,挺直你的腰杆,踏实努力,厚积薄发,让我们用双手和汗水浇铸自己的理想之剑,大胆地掠过波涛的峰峦,让我们从挫折中奋进!让挫折在你的斗志面前跌倒,让我们迎接明天的希望。
别让压力压倒自己
压力是一支强心剂,促使我们驾着生命的车轮,不断地快节奏地向上滚动,伴着我们在人生之书上写下辉煌的篇章。
正视压力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紧张的世界,不安因素环绕在我们身边,城市中各种机器音响造成一片紧张,这是一个事实。我们的脸上或言谈中随处都显现出一种紧张。紧张已经完全深入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
有些人能把握自己,可以完全不让压力上身,也不让压力击倒。
人多少都要有一些压力和紧张,某种程度的压力和紧张是必要的。正常的紧张可以让你保持奋发,不断刺激你,让你在高效率之下创造性地工作。但如果我们能学会控制紧张,那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们要学会控制紧张,就像看电视一样,能开能关,这样才能运用紧张来为我们的目标服务。当紧张给我们形成高度的压力时,我们可以随时关上它。当你需要轻松时,如果能从紧张之中释放出来,就可以将所有压力排除。
压力是一支强心剂,促使我们驾着生命的车轮,不断地快节奏地向上滚动,伴着我们在人生之书上写下辉煌的篇章。在人生大舞台上尽情展现自己的风采。试想,一个懒散没有压力的人是如何的堕落与沉寂。他只会为别人的成功而喝彩。而自己却事无成,安于现状,任岁月蹉跎,在风尘中死去。
压力又是一个恶魔。它使得多少人跌入失败的深渊,进入伤心的沼泽地。下因为这压力,使得他们从此没了昔的欢声笑语,没有往日自信的面庞,没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中一切的一切。此时,压力似乎是罪大恶极的。
或许,每个人都不想饱尝压力下悲怆的惨痛吧?那么,御下你的包袱,活得潇洒自如些。有这样则故事:
两个人一同经过宝藏地带。那里有琳琅满目的珠宝、紫宝石、玛瑙、、、、、、无奇不有,层出不穷。其中一个人很是贪婪,不住地往自己口袋里塞宝贝。而另一个人却只挑选了一颗最漂亮的蓝宝石。两人走了一段时间后,就拉开了距离。背着沉重宝贝的那个人累得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为了赶路,只好不停地忍痛割爱,丢弃自己的宝贝。
当到达目的地时,他已累得不省人事了。而他手中却连一颗宝石也没有了。只拿了一颗宝石的那个人却安然无恙。有人问他:“你为什么能这么轻松地到达目的地?”“因为我始终只有一颗宝石。”
我们且不论其贪婪与否。只拿了一颗宝石的人,正是因为没有给自己背上沉重的包袱,所以以很轻松地成功了。
我们应该正视压力。其实大部分的压力毫无不要
大多数人担忧的事情太多了,这是不必要的。他们仿佛在自找造成压力的东西。你可能觉得这令人难以置信。如果你不信,请看下面关于忧虑的数字:
人们忧虑的事情有40%永远不会发生。
30%的忧虑涉及过去作出的决定,是无法改变的。
12%的忧虑集中与别人处于自卑感而作出的批评。
10%的忧虑与健康有关,而越担忧问题就越严重。
有8%的有利率可以列入“合理”范围。
以上数字不是很令人惊讶的吗?引起紧张的10个问题当中,真正值得担忧的问题平均还不到一个。其余的问题我们可以学会消除。
学会有效对付压力。压力通常不是做事太多而产生的。压力通常是你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或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的观点造成的,你处理压力的方式决定你能否顺利应付压力。正如阿历克西斯。卡罗尔说:“不懂得怎样对抗忧愁的人死的早。”
人总是要有压力的--压力横竖要来到。招收改变你的思维和习惯,能避免的压力则避免,不能避免时以内感健康的方法应付压力。别让压力象暗拳一样把你打倒,妨碍你争取成功。
那么怎样有效对付压力呢?以下策略能帮你成功处理压力,从而激发潜能。
(1)养成看问题的正确视角
能避免别人所遇到的压力的人有个共同特点,就是他们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能保持一种正确的视角。”
(2)在自己的强项上努力
那些在自己的强项上努力的人,即使犯了错误,也不大可能被压力压垮。橄榄球员罗术。斯道巴赫就是个最好的例子。还在他为达拉斯牛仔效力时,有人问他传出一个球之后球被对方球员截住时他会作何反映,他回答说:“我扔出一个球之后,迫不及待地再拿到那个球,迫不及待地再扔。”
“又被对方截住怎么办?”那人问
“那时就更迫不及待地再扔。”斯道巴赫回答说。
因为斯道巴赫球技出色,他对逆境的反映不是被压倒,而是继续打下去的强烈愿望。在自己的强项上努力的人都会有这种反映。
如果你不清楚自己的强项是什么,以下方法可以帮助你找出来,如果你犯了错误,这错误不但没给你造成压力,反而使你工作努力,鼓足干劲争取达到自己的目标。但要注意,不要让家庭,你自己的健康和你的朋友为你付出代价。任何成就都不足以弥补这种牺牲,或由此而来的压力。
(3)从超负荷的道路上脱身
我们当中有许多人就像一个站在自己田地中央的农民。这个农民说:“我用不着出去干活,我被活包围着。”
我们把越来越多的任务包揽在自己身上,最后无法把这些事情一一办好。于是压力就产生了。有时我们要暂停承接任务,从超负荷中脱身。如果你是那种喜欢尝试新事物和包揽一切的人,你要每过一段时间就停下来,提醒自己不可能既无所不干,又把最重要的事情处理好。有时,为了能作好最好的事,你要放弃一般的时期功能,而且激励你再干,那么这个方面就是你的强项了,如果所犯的错误使你感觉受到威胁、紧张、这大概是你的弱项。随着年岁的增长,应该多在自己的特长面努力,这样你较能避免压力。获得成功。
(4)、调整你的心态
大部分的感情困惑是人们的思维方式的产物。我们感受到压力的大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有直接关系。而我们的思维方式是我们的头脑中信息出入的直接结果。
电脑专家懂得,电脑输出取决于输入。人脑其实也一样。我们的输出-所说、所想、所做的--取决于我们的输入,读的书报,看到电影及其它所见所闻。我们每个人都这样要输出什么。基本的选择有两个,给我们的人生增加运动力或是增加稳定性。
有许多怕这怕那的人,他们害怕别人,天黑以后,他们不感在住处附近走路。他们的窗户上加钢栏,在门上加几把锁。然而,这些人大部分没有碰到过严重的问题。他们害怕,是因为电视上出现的种种坏事使他们过着一种充满压力的生活。
为自己加压
正视压力,轻松面对自己的压力,但有时候也要适当给自己加压。俗话说:“人要逼,马要骑。”所谓:“逼”,就是有一种压力,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但是一提到压力,也许有许多人不以为然,认为不应该加压,其实,人只要活着,就总会对自己有所期待,别人也对自己有所寄托,这种期待和寄托,就是一种压力。我们只要能适当地给自己加压,就会变压力为动力,创造出巨大的成果。
当然,我们所说的加压,不是盲目的,毫无道理的加压,如今在对待压力这个问题上,有两种错误的认识,一种是认为压力就是动力,所以加压越多越好;另一种则相反,认为如果给孩子施加压力,会加重她们的负担,反而起到相反的作用。其实,这两种认识都失之偏颇。首先,压力和动力并不是成正比例的,压力越大,动力也越大。压力只能在一定程度下转化为动力,加压,要有个量的限度,而不是压力越多越好。其次,压力虽然在人的心理上会造成一些负担,但无数的事实证明,适当加压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许多人或多或少带有一点惰性,有外在压力的情况下如此,缺少外在压力的情况下尤甚,这时,必须善于变压力为动力,这样才能迸发出潜力,激发活力,压出智慧。
战国时期的苏秦,是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挂六国相印。然而,苏秦之所以能成为这样的人才,却不能不说是在一定程度上“压”出来的。当初,他的书还没有读精,就急于出仕,可是,周游各国,却没有能够得到任用。这肯定是给了他很大的打击,这还不算,当苏秦败兴归家之时,虽然是风尘仆仆,劳累不堪,然而他的嫂嫂却因为他的无能而不理他,妻子也不给他做饭吃。这大大地刺激了苏秦,使他感到了强大的压力。于是,他发愤读书,不分昼夜,每当读书困了累了之时,他就用针来扎自己的大腿,以此来重振精神学习。这就是所谓的“锥刺骨”的故事。看来,没有压力实在不行,苏秦在强大的压力下的发愤终于有了结果,掌有六国之相印,名声大振。
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争霸,兵败被俘,自己和全国的臣子都成了夫差的侍从。这使他感到了莫大的屈辱,同时深感到重振国威的重大压力,于是,他卧薪尝胆,奋发图强,终于,使越国强大起来,打败了吴王夫差,实现了越国的复兴。
在延安时期,毛泽东白天有各种重要的事务要干,可是在晚上他仍然要点着油灯进行笔耕,写出了《矛盾论》、《实践论》。这同样是由于毛泽东他老人家感受到了身上的重大压力:要赶走帝国主义,推翻反动政府在中国的统治,解放全国人民。
同样地,马克思忍受着政治迫害和生活上的贫困写完了《资本论》;屈原遭放逐而赋《离骚》;司马迁忍辱写《史记》,以及曹雪芹穷困潦倒着红楼等等,都是在压力下成功的典型。在今天,压力下成才的仍然不乏其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南省军区樟木坝离职干部休养所李进祺便是在自己给自己压下成才的典范,他把自己的心得总结为8 个字:“学以致用,自己施压”。
学以致用,长期以来一直是我们所提倡的,要成才,学以致用自然功不可没。他的所谓“自己施压”,就是要自觉地给自己加重负荷。人无压力轻飘飘。人有惰性,易图安逸。尤其白天上班劳累了一天之后,业余时间能不能完成学习任务,就要靠自觉,自己强迫自己。
“学以致用,自己施压”,比较符合年轻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学习,只有学以致用,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自己施压”非常必要,坚持对自己施压,自觉地同惰性作斗争就更难能可贵了。
也许有人会说,这些人天资聪慧超人,咱们难跟人家比。然而并非如此,高尔基只读过几年书,11 岁就开始到社会上谋生,一边挣钱,一边读书写作;大发明家爱迪生上学时被老师认为资质太差,被勒令退学。然而,他们都是靠后天的“压力”,靠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靠埋头苦干、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靠惜时如金的人生态度,通过不懈努力,才在并不理想的环境中,脱颖而出,成为有用之才的。他们的成功,也正应了孟子的那句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人活着就会有自我要求,别人对自己也有所期待,这种自我要求,这种期待,就是一种无形的压力,我们不能被这种压力压得抬不起头来,走不了路;相反的,我们应该站着更稳,走得更坚定,让这种无形的压力,成为你的有力助手,在你走向成才的道路上助你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