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中国妈妈”启示录
10861200000091

第91章 压力下挣扎的美国大学生

我曾读过一篇报道,该报道称,武汉有54名大学毕业生“回炉”读技校,因此,社会上有人感叹“大学白读了”。如果从就业的角度去看,大学毕业生重新回去学中专程度的技能,那么大学所受的教育用职场的标准衡量,说白读了不为过。但从教育学的角度看,任何教育都不可能没用,只不过在现实生活中能应用多少而已。

现在在美国,不少大学毕业生陷入毕业即失业的困境,甚至有的大学生连最普通的蓝领工作都找不到。美国大学生也有“大学白读了”的感慨,但如何面对生活中的这种困境和挑战,美国大学生的解读和选择却有自己的思考。

23岁的多纳哈从奥勒冈州立大学毕业后两周也没有找到工作,只好靠每月领取200美元政府发放的食物券来生活。多纳哈大学学的是经济学专业,他本来希望毕业后能够从事金融分析的工作。学经济的人受困于经济,这不能简单地说是讽刺,但这就是社会现实。现在,多纳哈同叔叔和姑姑住在一起,他非常希望能找到工作,哪怕是做仆人都行。多纳哈说:“我的感觉非常、非常的不好,时运太差,有经济学位也不一定真能了解到底经济出了什么问题。”

多纳哈申请过送货员、旅馆职员、银行出纳员和保险公司经纪人,但最终还是没有一家公司录用他。多纳哈现在准备申请攻读法学硕士学位,他说:“拥有了学士学位却需要别人的帮助才能生活,这不是一件有趣的事,这多少令人沮丧,但我必须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2009年的美国大学毕业生因为遇上他们这代人从未遇到过的经济危机而觉得时运欠佳,现在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前途操心,同时也要考虑自己的家境。在美国媒体对40所大学所进行的调查中,将近1/5的受访学生说,至少有一名家长在去年丢了工作。

许多年轻人选择读研究生来避世,等待经济状况好转,即使借更多的学生贷款也在所不惜。但是也有人想读研究生,但因为费用问题推迟。21岁的所罗门是弗吉尼亚州乔治·梅森大学系统工程三年级学生,他的妈妈独自抚养他和妹妹,当他需要钱时妈妈会支持他,现在他感觉到自己也需要有收入来帮助母亲。

美国媒体的调查发现,学生们饱受财务压力、找工作难以及抑郁的困扰。22%的受访学生担心没有足够的钱生活;1/3的受访学生担心父母的财务状况;将近1/5的受访学生担心本科文凭在就业市场上缺少竞争力,因而计划进研究生院或攻读职业性学位。11%的受访学生因为父母失业、无法承担高额的学费而决定放弃读研究生。家人失业也是许多学生考虑辍学的原因,在家庭有人失业的学生中,高达27%的学生表示考虑过辍学。32%的受访学生说财务方面的忧虑对他们承受的压力很有影响。

在面对人生中的逆境时,美国也有许多有毅力的大学生,他们并不将大学生活看得很轻松,也很早就意识到人生必定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他们相信接受高等教育必定会获得回报。

18岁的阿卡帕蒂,其大学生活常在缺乏睡眠中度过,由于家境困难,她在暑假选择打三份工来赚取上大学的费用。阿卡帕蒂说:“早上8点多钟起床到校上课,然后去打工,晚上回到宿舍一边吃饭一边完成在网上所从事的另一份工作,凌晨2点开始预习功课,很多时候要到凌晨6点。第二天早上起来,上课、打工,一个学期都要重复这样的日子。”

现在对于许多美国大学生而言,坚信教育作为职业生涯桥梁的价值观念并未因经济不景气、就业难而褪色和改变,也许这就是“绝望产生思想”。

21岁的大学生里尔,他的父亲失去了在政府部门的工作,在经济压力下,里尔在暑假时同时打三份工。里尔说:“我现在相当的独立,过去很多时候靠父母资助,而他们无能为力时,我只有靠我自己。”

里尔决定大学毕业后继续读研究生,他说:“我绝不害怕接受更多的教育。我已下定了决心,我知道我要做什么,所以我会按照自己的意愿走下去。如果我需要经受一些挑战并为此挣扎,这没什么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