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0~3岁婴幼儿智力方案
10861000000037

第37章 5~2岁婴幼儿训练方案

能力发展标准

运动

此时的宝宝可以蹒跚地走几步,有时也可以两脚跳离地面,玩扔球、捡球、找东西的游戏。还可以独立蹲下捡东西、独自站起,并独自稳定地行走,还能侧着走和倒着走。当家人牵着宝宝的手时,宝宝可以上下楼梯,自己也能扶着栏杆上下楼梯等。

宝宝也会一页页地翻书,玩多种动手游戏,如搭积木、叠小套桶等,把铅笔插入笔筒内,甚至是仅可插一支笔的笔座也可以完成的很好。还可以玩插片游戏,或者把小的东西装入小口径的容器中等。

语言

此时的宝宝已经会背若干几句5个字的儿歌;能够使用简单词汇说出不完整的句子,如:表达需求时说“喝水”“给我”等,会重复句子的最后一两个字,有的宝宝甚至可以清楚的说出常用句子,宝宝已开口说话了,通过训练,他已能够认识多种物体的名称及其简单的用途等。

认知

会认识2种颜色;懂得“1”和“许多”的意思;能说出3种常见物品的用途;能自己拿笔涂画等。

大动作能力

大动作智能培养训练

这时的宝宝运动能力强,尤其喜欢追着别人玩,也喜欢被别人追着玩。

父母可以利用宝宝的这种特点,和他一起玩互相追逐的游戏,帮助他练习走和跑。这个时期的宝宝有起步就跑的特点,父母注意不要让宝宝跑得太远、太累,要注意休息和安全。

这时的宝宝,不但走路自如、扶栏杆能上下楼梯,而且还能连续跑5~6米,并能双脚连续跳;走路是时还具有平衡能力。

此外,还可以攀登:在爸爸妈妈的保护下,能在小攀登架上、下2层。迈过障碍:宝宝知道迈过8~10厘米高的杆。钻圈:能先低头、弯腰、再迈腿,(钻过直径67厘米的圈)。

在这个时期,父母可以根据宝宝的能力特点,去培养宝宝的动作锻炼能力。

比如,让宝宝在拖拉玩具时,既训练行走技巧,又增强了手臂的力量和四肢的协调性。在满足宝宝玩的兴趣的同时,也更好地帮助他锻炼了身体。

大动作能力游戏

跳起来够物

准备一些细长线和几样质地柔软的玩具,如毛绒动物、布娃娃、彩球等,用细线将这些玩具挂在屋子里,距离以宝宝跳起来可以够到为标准。周围要宽敞,清除障碍物和危险物品。

父母鼓励宝宝够玩具,如“宝宝的布娃娃怎么挂那里了呀,宝宝能够到吗?”“宝宝很厉害,跳起来就拿到娃娃了”等。父母还可以给宝宝演示一下跳起来伸手够物的动作,让宝宝模仿。宝宝会学着跳起来够玩具,偶尔手碰到玩具时,父母要给予鼓励,让他继续够。

走脚印

准备硬纸板和剪刀,分别剪出10个左右脚的鞋底样,比宝宝的鞋底稍微大一点点,按左右脚分别排列在地板上,左右脚印中间隔开15厘米,每步相距12厘米左右,用胶条固定住。妈妈和宝宝分别站在脚印的两端,妈妈告诉宝宝:“宝宝踩着脚印走到妈妈这儿来好吗?”爸爸在旁边先用手扶着宝宝,并指导宝宝两脚踩在脚印上,慢慢走向妈妈,并让宝宝眼睛注意看脚印,准确地踩在脚印上走;刚开始让宝宝慢慢踩踏,慢慢可以加快速度。

这个游戏可锻炼宝宝走路姿势和身体运动协调能力,父母要及时纠正宝宝的走路姿势和跨步大小。

追蜻蜓

用质地比较好的彩色纸剪四五只小蜻蜓,和宝宝的小手差不多一样大即可,然后用绳子将剪好的蜻蜓系在50厘米左右的细竹竿上面,绳子长大约30厘米。

父母和宝宝拿着竹竿和蜻蜓去户外的草坪上做游戏,告诉宝宝:“我们要去外面抓蜻蜓了,宝宝一定要抓好多只。”妈妈拿着一个竹竿摇晃,使蜻蜓在宝宝周围上下左右舞动,并引导宝宝:“宝宝来抓呀,宝宝抓蜻蜓呀!”爸爸要拉着宝宝一起追逐蜻蜓,妈妈有意让蜻蜓在宝宝的周围“飞”几圈,让宝宝跟着追逐、伸手抓,然后让宝宝“捉住”,将蜻蜓给宝宝作为奖励,并要夸奖宝宝:“宝宝真厉害,比爸爸都厉害哦。”妈妈再拿出一个竹竿和蜻蜓,让宝宝继续追逐,妈妈可在宝宝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任意变换着动作和方向,使蜻蜓到处“飞动”,引导宝宝四处跑动、跳跃;还可让宝宝挥动着竹竿,让妈妈和爸爸追逐宝宝的蜻蜓。

精细动作能力

宝宝精细动作训练

这个时期,爸爸妈妈可以通过游戏、手工制作,鼓励宝宝做力所能及的事,促进手部动作的稳定性、协调性和灵活性,以促进宝宝精细动作能力的发展。

宝宝本阶段精细动作能力特点:折纸时,会折2~3折,但是还不成形状。搭积木时,能搭高5~6块。穿扣眼时,用细线能穿过扣眼,有时还能将尼龙线拉过去。这个时期爸爸妈妈应根据宝宝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培养。

训练宝宝自己洗手

父母可以培养宝宝洗手的习惯,在洗手时小手可以灵活的来回搓动,以促进手部的锻练。滑滑的肥皂泡沫,也会让宝宝产生深厚的兴趣,在洗手时可以让宝宝感知双手之间互相运动。这时,父母也要有勤洗手的习惯,给宝宝做出榜样,让模仿力强的宝宝学习自己洗手。所以宝宝周围的大人首先要有勤洗手的好习惯。否则给宝宝讲多少勤洗手很重要之类的话都徒劳,宝宝从心底里不会看重洗手,因为父母不洗没有关系,为什么自己要洗呢?在宝宝很小的时候,父母就要当着宝宝的面洗手,让宝宝对洗手感兴趣。

精细动作能力游戏

穿鞋袜

每次给宝宝穿鞋袜时,可让他在父母的指导下自己动手,父母要耐心指教,不能因为宝宝动作慢而包办。先穿袜子:将袜口叠到袜跟、提住袜跟将脚伸进袜子至袜尖,足跟贴住袜跟,再将袜口提上来。这种穿法能使足跟与袜跟相符,穿得舒服。然后学穿鞋:大脚趾最长,在脚的里侧,把两只鞋尖的一侧对放在一起,让宝宝认出哪一只鞋应穿左脚、哪一只应穿右脚。反复练习后宝宝就能熟练地自己穿上鞋袜。

穿鞋袜的过程,可锻炼宝宝手指的精细能力。

倒米和倒水

用两只小塑料碗,其中一只放1/3量的大米或黄豆,让宝宝从一只碗倒进另一只碗内,练习至完全不撒出来为止。父母先给宝宝示范倒几次,然后再让宝宝自己做,宝宝撒了不要责骂或不高兴,应鼓励宝宝不断尝试。熟练了倒大米或黄豆后,再让他学习用碗倒水。倒水的游戏最好在夏天做。

一枪打四鸟

这个游戏对宝宝来说难度比较大,不过只要坚持练习,对宝宝的脑力开发是大有益处的。

一只手用拇指和食指比划“八”代表一支枪,另一只手比划“四”代表四只鸟,双手反复交替变换手势。宝宝初玩这个游戏时,由于较难掌握,很快会失去兴趣,父母可以和他比赛,看谁做得好做得快,从而可以提高宝宝的兴趣。

语言能力

培养宝宝多说话

宝宝刚刚开始学习语言,正如学习其他的一些新技能一样,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完善起来。有些1岁半左右的宝宝说话的积极性不高,只有在非常快乐或者有某种迫切需要,并且在熟人面前时,才会开口说话。家长应帮助宝宝提高他们说话的积极性,具体可从以下方面注意:

要鼓励宝宝说出会发音的词。大人一旦知道宝宝能懂得某个词的意思并会说这个词时,就应该鼓励他去使用这个词,对宝宝的所有言语尝试应给以奖励和表扬。当宝宝用词语表达意愿或需求时要积极互动,给予反应,不能忽略。

要与宝宝多交谈和沟通。虽然宝宝还不会说很多词,也应该“听”宝宝说话,寻找宝宝感兴趣的问题,主动与宝宝交流,无论宝宝的语言表达是否清晰、有条理,都要耐心地听,使他有机会发展自己的口语,且使他感到自己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提高了自信。自信是提高宝宝说话积极性的保证。

和宝宝一起看书

要多和宝宝一起阅读。宝宝喜欢的是图画书,并喜欢父母读给他们听,按照文字一句一句地读,对他们来说是无趣的。给宝宝一本故事插图书,和宝宝一起阅读,父母要用清晰、抑扬顿挫的音调大声朗读,让宝宝模仿父母的声音。

要多朗读儿歌和顺口溜。顺口溜、儿歌和诗歌等有韵律,读来朗朗上口,容易模仿和记忆,可以以此培养宝宝的模仿发音能力和记忆能力。要多和宝宝做游戏。游戏是宝宝语言能力发展的主要手段,在快乐的游戏氛围中,宝宝可轻松地接受各种信息和知识,父母应该多给宝宝提供一些游戏,如动物模仿秀、表演故事、过家家等,鼓励宝宝大胆说话,大胆表达自己。

语言能力游戏

家人的名字

告诉宝宝家里每个人的名字,然后在游戏中复习。比如打电话或有人敲门来访,妈妈先问爸爸的名字:“某某在吗?”宝宝会说在,然后去叫爸爸。之后妈妈与宝宝互换,让宝宝问,妈妈答,看宝宝是否能顺利念出家里人的名字。熟悉这个游戏后,还可以把家里的电话、地址及爷爷奶奶等常有联系的亲人的电话让宝宝背诵出来。

读书“猎字”

准备两本书和几张简单的识字卡,父母和宝宝每人看一本书,比一下谁“猎”到的字多。

先出示一张汉字的卡片,如“口”,父母和宝宝一起认读,等宝宝熟悉后,给他一本书,让他在阅读时如果“捕捉”到“口”时,就在汉字卡的后面贴上一颗五角星。

等到一本书阅读结束,看看宝宝找到了多少个相同的“口”字。每当宝宝猎到一个汉字时要给予赞扬和鼓励。父母和宝宝比赛,看谁猎到的多,父母可适当放慢速度,让宝宝“赢”,以增加他的游戏兴趣。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其他的汉字。

看图学说话

妈妈和宝宝一起看一些带有插图的故事书或者画册,并不断给宝宝提问,刺激宝宝回答问题,如:“宝宝,小狗在哪里呢,指给妈妈看好吗?”“这里有几个男宝宝呀,咱们数一下好吗?”等等,并教宝宝如何回答,如“小狗在这里”等。

妈妈也可边和宝宝看图书,边给宝宝讲解图画内容,并适当做一些改动,让讲解内容更符合宝宝的思维特点;妈妈还可以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加强宝宝的理解。每次看书时间不要太长,长时间看书对宝宝的眼睛发育有影响。

这个游戏可提高宝宝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完整地背诵儿歌

这个月的宝宝喜欢跟父母一起背诵儿歌,有的宝宝也喜欢自己单独背诵。如果宝宝有不熟悉的,和父母一起背诵时可得到提示而慢慢学会。每当宝宝会背诵一首简单的儿歌后,爸爸妈妈要肯定、赞扬,鼓励他背新的儿歌。

情绪培养与社交能力

宝宝社交能力培养训练

每天的生活都是宝宝社交能力培养的课堂,父母应该鼓励宝宝勇敢地表现自我,帮助他树立坚定的自信心,多与他人进行沟通与交往。宝宝在1岁半后,言语发展会突飞猛进,他们不仅能重复成人说的言语,而且还想自己说出周围东西的名称。

当宝宝长到1岁半的时候,就能够说50个词,并呈级数增长。这时,宝宝开始把词连成句子,而且理解能力远远超出表达能力。当妈妈说“逛街去”,宝宝就会去拿鞋。到宝宝2岁时,就能够听懂一些简单的指令,比如爸爸说“去拿本书”,宝宝就会去把书拿过来。

此时期的宝宝已有了语言,可以较多地和人交往,因此,父母要教育宝宝初步懂得与人交往中的一些简单的是非概念。

鼓励宝宝勇于承担责任

勇于承担责任的宝宝是受欢迎的,可以为自己赢得赞许、信任、朋友等。这样的好处不仅使宝宝摆脱自我中心,知道外部世界并不总能为所欲为;还能让宝宝遭受必要的情绪挫折,体验到后悔、难过、害怕是什么东西;此外还可让宝宝学会协调自己与环境的关系。如果宝宝做错了,就要鼓励他勇敢地承担责任。如把伙伴的玩具弄坏了,就要让他明白,是由于自己的过失才造成这样的后果,并帮助宝宝承担责任,陪他一起去买玩具赔给伙伴,并且向伙伴道歉。

让宝宝学会认错

宝宝没有学会道歉,可能是因为不懂得是非概念,不知道生活中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为什么是错的,更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改正错误。因此,家长切不可对宝宝动辄责备,应耐心地告诉宝宝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

有时候宝宝认错可能是缺乏一定的勇气,害怕承担后果,这时家长应和宝宝站在一条线上,给宝宝一种安全感,告诉宝宝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只要改了就是好宝宝,避免宝宝产生畏惧感。

情绪与社交能力游戏

唱歌表演

父母可以用手或乐器轻打节拍伴奏,并和宝宝一起唱:“小鸭子,嘎嘎嘎,找妈妈,嘎嘎嘎,找爸爸。”让宝宝学着鸭子在地上摇晃着边走边嘎嘎叫,一会儿走到妈妈面前,和妈妈碰个头或握个手,一会儿走到爸爸面前,和爸爸拥抱或碰头等。唱到“找妈妈时”,妈妈可招手示意宝宝向自己走来,唱到“找爸爸”时,爸爸可示意宝宝向自己走来,指导宝宝顺利表演。刚开始父母可先示范表演几次,让宝宝模仿父母表演。熟悉了后宝宝可独自边唱歌边表演,如果宝宝能顺利表演应及时给予鼓励。

父母应该加紧鼓励宝宝与人交往,大胆表现自己,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有利于将来的人际交往。

宝宝懂事了

妈妈把苹果递给爸爸,爸爸要说:“谢谢”;爸爸把饼干递给妈妈,妈妈也说:“谢谢”,“宝宝把苹果给妈妈,好吗?”若宝宝不会,妈妈轻轻取过来说:“谢谢,宝宝真乖!”让宝宝也学会把苹果递给爸爸妈妈。让宝宝在爸爸妈妈的言行中学会礼貌地同别人交往,发展良好的社交能力。

玩偶手套

家长准备一只布偶手套,用粗线笔画上眼睛、鼻子、嘴巴,戴在手上,对宝宝点“头”说:“你好,我是小玩偶,你叫什么名字?”或“宝宝你很可爱,我们一起玩你的小猫咪好吗?”等,并边说边和宝宝做拉手等动作,并指导宝宝回答玩偶的话,与玩偶拉手、玩耍等。

妈妈扮演玩偶时声音要夸张一点,提高游戏趣味性。玩偶要做得可爱,颜色鲜艳分明。还可以用玩偶给宝宝唱歌讲故事。

宝宝去购物

父母可带宝宝一起去购物,在路上碰到熟识的邻居要教宝宝打招呼,向宝宝介绍店里的阿姨或奶奶,还要让宝宝了解整个交易的过程,并向宝宝介绍经常使用的东西的价格和用途,如洗衣粉、香皂、袜子等。回家的路上,让宝宝替大人拿点轻巧的小东西,如小袋盐巴、毛巾、袜子等。如果楼下或楼里面有小店,可以让宝宝独自去帮妈妈买小袋食盐或其他小东西,父母可悄悄跟在后面观察并保护宝宝,看宝宝能否独自完成“使命”。

寻找心爱的小玩具

妈妈拿出一件宝宝最喜欢的玩具让他玩一会儿,然后当着宝宝的面用手绢盖住那个玩具,手绢的位置要是宝宝容易够到的地方,然后帮助宝宝把藏起来的玩具找到。

可以稍微变换几个方向重复做这个游戏,边玩边问宝宝“玩具在哪儿?”并装作迷惑不解的样子。做过几次以后,宝宝就会知道玩具在哪儿并能自己把它找出来了。也可以换成其他的玩具或物品重复做这个游戏。这个游戏让宝宝明白藏起来的东西并不是消失了,而是被其他东西遮挡住了,训练宝宝的分析能力,让宝宝学会寻找被遮挡住的东西,开发宝宝的早期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