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0~3岁婴幼儿智力方案
10861000000028

第28章 4~5个月婴幼儿训练方案

能力发展标准

语言

这个时期的宝宝在语言发育和感情交流上进步很快,会大声笑,声音清脆悦耳。而当有人与他讲话时,他能发出咿呀的声音,好像在与人对话。

动作

这个月的宝宝所做的各种动作较以前熟练了,而且俯卧位时,能把肩胛成90°角。拿东西时,拇指较以前灵活多了,可以攥住小东西。

听觉

5个月的宝宝听觉能力已很发达了,对悦耳的声音和嘈杂的刺激已经能作出不同反应。妈妈轻声跟宝宝讲话时,宝宝会表现出非常注意倾听的表情,并且会显出非常高兴的神态。

宝宝对所有声音都有反应,可辨别妈妈的声音,跟宝宝说话时,他可以用眼睛注视你,或听到妈妈的声音停止活动,头转向声源,表现出有意识听熟悉声音的能力,说明大脑皮层已参与听觉活动。这个时期称为听性反应期,出现的行为可称为听性反应。

触觉

宝宝能够抓近处的玩具,妈妈可以抱起宝宝,将拨浪鼓等玩具放在他一侧手边的2.5厘米处,让宝宝尽力去抓取玩具,可以训练宝宝的触觉能力,练习指端掌根的抓握能力。

这个月的宝宝已开始用手探索世界,任何能拿到的东西他都要拿来看看,所以这个月家长要尽量让宝宝拿更多的小东西。

视觉

此时的宝宝视觉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物品在他眼中已逐渐为有立体感的影像了。在这个阶段里,由于已经能够比较稳定、清楚地视物,所以只要是放在周围的固定物,宝宝相对较能确定物品的位置,并伸手去拿。之后宝宝能逐渐盯着某一物看个几秒钟,即“定视”的能力。

感觉

这个月龄的宝宝会用表情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能区别亲人的声音,能识别熟人和陌生人,对陌生人做出躲避的姿态。

心理

这时的宝宝喜欢和人玩藏猫猫、摇铃铛,还喜欢看电视、照镜子,对着镜子里的人笑,还会用东西对敲。

家长可以每天陪着宝宝看周围世界丰富多彩的事物,你可以随机地看到任何物体就对他介绍其功能用途。如电筒会照明,音响会唱歌、讲故事等。

大动作能力

练习独坐、翻身

宝宝仰卧时,由于头和胸部已能够抬起,甚至有的宝宝双腿已能离开床面。这时,宝宝的身体可以以腹部为支点,在床上翻身打滚。宝宝仰卧时,能抬起伸直的两腿,看自己的脚,还能从仰卧位翻滚到俯卧位,并把双手从胸下抽出来。

宝宝已经基本上学会翻身了,可有的时候还是翻不过去,在这时妈妈可以对他进行滚动运动的训练。

翻身训练

左翻、右翻:当宝宝开始练翻身时,比如向左翻的时候,妈妈用右手扶住宝宝的左肩,左手扶住他的臀部,轻轻地给宝宝一点力量,这样宝宝就翻过来了。然后,再按此方法,让宝宝进行右翻,在翻身的时候注意动作不要太大也不要用力,以免弄伤宝宝的胳膊。

在翻的过程中,妈妈一定要注意动作要轻,不要扭伤宝宝。如果宝宝向左翻得比较好,向右翻的时候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时候父母一定要帮助宝宝练习翻身。

坐起过程的练习

在宝宝仰卧位时,妈妈双手的大拇指插入宝宝手中,让他握着,其他手指则轻轻抓着宝宝的手腕,使宝宝双手伸直前举,手掌向内相对,两手距同肩宽,然后轻轻向前拉起宝宝双手,使头、肩膀离开床面抬起。

此时,宝宝可能会试图屈肘用力坐起来,保持此姿势5~6秒,再轻轻让宝宝躺下,再重复2~3次。

大动作游戏

坐着玩

准备几样玩具,稍微大一些,如布娃娃、橡皮鸭子、气球等。将宝宝放在有扶手的沙发或者椅子上,让宝宝靠着坐起。

父母拿一个玩具在宝宝眼前晃动,并用玩具碰碰宝宝的小手小胳膊,逗宝宝开心,告诉宝宝:“宝宝看,布娃娃要打小宝宝了,宝宝伸手拉住她哦……”宝宝会伸着胳膊抓玩具,这时父母要让宝宝自己玩,在旁边看着宝宝,纠正宝宝坐着的姿势,不要让宝宝跌倒。训练一段时间后等宝宝能独自坐着玩的时候,父母可适当增加游戏难度,如将玩具举到宝宝头顶,让宝宝伸手够,或者放到宝宝身边随手够不到的地方,逗宝宝弓背伸手去取等,训练宝宝坐立平衡能力。

坐起是这个月宝宝的一大变化,随着宝宝背部和颈部肌肉力量的逐渐增强,以及头、颈和躯干的平衡发育,他开始迈出“坐起”这一小步。父母要提供机会让宝宝时常“练坐”。

学“爬行”

在床上铺垫些被子、褥子之类的柔软舒服的东西,让宝宝俯卧在上面,妈妈从宝宝背后扶着宝宝的双臂,帮宝宝支起双手,让宝宝用上肢和膝盖支撑身体。

这时候爸爸拿着玩具在前面引逗宝宝,让宝宝爬过来拿玩具,妈妈在后面挪动宝宝的一个膝盖至腹下方,然后在挪动另一个膝盖,帮助宝宝向前爬行。在妈妈的扶持和推动下宝宝会爬向爸爸,去拿玩具。

宝宝已能从仰卧翻到俯卧,能主动用前臂支起上身并抬头。父母应经常帮宝宝做这种被动爬行游戏,但每次时间不能过长。

爬行能锻炼宝宝身体平衡力,促进整体运动智能的发展,同时也锻炼了四肢和颈部的支撑力及其胸腹背的肌肉,促进宝宝茁壮成长。

精细动作能力

锻炼宝宝手部抓握能力

5个月大的宝宝,手的动作已经有着重大的发展,开始有了随意的抓握动作,并出现手眼的协调和五指动作的分化。

这时期的宝宝,很喜欢在自己胸前玩弄和观看双手,对自己的双手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喜欢把两个手握在一起。抓了东西喜欢放到嘴里,喜欢抓东西,抓起来后又喜欢放下或扔掉,或把东西抓在手里敲打。

在训练宝宝手部动作的时候,可以在宝宝的周围放一些玩具或在小床上方悬挂一些玩具,如拨浪鼓、响铃、圆环等一些玩具,让宝宝能看到并伸手可以抓到,以锻炼他手部抓握的能力及手眼协调能力。具体训练方法如下:

训练抓握能力

父母可以将挂着的带响声的玩具,拿到宝宝面前摇晃,使其注视,然后将玩具放在宝宝的胸前,其高度要让他能看到,能伸手可抓到以激发他去碰和抓的欲望。

如果宝宝抓了几次,仍抓不到玩具,就将玩具直接放在他的手中,使他握住,然后再放开玩具,教他学抓。若是宝宝只看玩具,不伸手抓,可用玩具触他小手,逗引他伸手抓,或将玩具放在他手中摇晃他的手,使玩具发出声音,并逗引宝宝听。

通过这个训练能发展宝宝的触觉,锻炼宝宝的手部抓握能力。

训练抱奶瓶

妈妈在给宝宝喂奶的时候,会观察到宝宝往往会把双手放在乳房或奶瓶上,好像扶着似的。

这是宝宝接近和接触物体动作的初始发展,妈妈可以通过训练宝宝去触摸乳房或奶瓶来培养这个动作。

培养准确抓握能力

把宝宝抱在桌前,桌上放几种不同的玩具,让其练习抓握。每次放3~5种,经常变换,可以从小到大,反复训练宝宝准确的抓握能力。

通过这个训练,可以使宝宝在玩乐的基础上,培养宝宝准确抓握能力,同时还可以训练宝宝手和眼的协调能力,让手、眼同时使用,可以促进宝宝的大脑发育。

精细动作游戏

拉滚球

准备一个带环的球和一根彩色绳子,将绳子系在球上面。将宝宝放在床上,让他爬着,两手支撑着身体,妈妈拿着球和绳子在前面逗宝宝,引起他的兴趣。

在宝宝注视这球的时候,妈妈用手轻轻拨动一下球,让它滚到宝宝够不到的地方,然后再慢慢拉一下绳子,让球滚回来。演示几次后,将绳子的一端放在宝宝的手里,将球滚到远处,看宝宝能否模仿妈妈拉绳子。

如果宝宝没反应,妈妈可以拉着宝宝的前臂,帮宝宝拉几次,再引导宝宝自己拉。这个游戏可训练宝宝手部的精细动作能力。

两手拿积木

准备两块小积木,妈妈拿着一块积木递给宝宝,让宝宝用左手接住,然后再拿起另一块积木给宝宝,观察宝宝是伸出右手来接,还是将积木转到右手里,用左手来接。

如果宝宝不会将左手的积木转到右手里,再伸出左手来接积木,妈妈应该引导宝宝去转换,让宝宝知道两只手是可以协调使用的。在宝宝抓积木的时候妈妈可以轻轻将宝宝的大拇指和其他四指分开,让宝宝用抓握的方式拿东西。

如果宝宝一两次游戏还是学不会抓握东西和交换使用左右手,不要太勉强宝宝,让他多玩几次,因为不同的宝宝发育速度不一样,而且各项本领的发育也有差异,父母一定要耐心。这个游戏可训练宝宝手部协调能力和抓握能力。

敲摇捏推

准备几个易于宝宝抓握的带响玩具,如摇铃、拨浪鼓、智能娃娃,并将这些玩具放在宝宝面前,首先用手指指着玩具向宝宝做介绍,如:“看,一个小娃娃,哦,还会叫呢,宝宝看。”让宝宝发现玩具,然后拿起一个玩具摇晃发出声音,引导他的手去抓握玩具,并在手中摆弄。

父母可拿着一个玩具摇晃、敲击、拍打,给宝宝演示,让宝宝边看边做,或和宝宝一起玩,拿玩具碰触宝宝或玩具,捏响玩具,与宝宝“抢”玩具等。

除继续训练其敲和摇的动作外,还要训练宝宝的推、捡等动作,并观察拇指和其他四指是否在相对的方向,并及时纠正。

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培养方案

宝宝在这个年龄阶段虽然还不会说话,但并不代表他没在学习说话,他也正很努力地在为自己今后的说话做准备。因此,爸爸妈妈要意识到这一点,平时带宝宝玩时,一定要多和宝宝说话,教他发音,鼓励他发音。并且不要对宝宝的发音视而不见、不感兴趣,这样会打击宝宝学习说话的积极性,不利于宝宝语言能力的发育。

爸爸妈妈除了要经常和宝宝说话,还要让宝宝有自言自语和与爸爸妈妈“交谈”的机会。其实,你不要认为宝宝年龄小,什么也不懂,此时他已经会看大人的脸色,凭自己的直觉已基本知道大人说话的意思。因此,大人跟他说的话越多,他自然学得就越多,说话就会早些,智力开发就早。

如果宝宝第一次无意识地叫出“爸爸”或“妈妈”时,此时的宝宝已经开始模仿爸爸妈妈对他发出的双辅音,宝宝也会不由自主地发出“爸爸”“妈妈”等声音。虽然这时他还不懂得语意,但爸爸妈妈一定要让他看着爸爸妈妈,用手指指着并重复叫着“爸爸”“妈妈”,这样反复多次以后,当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时,宝宝就认识了。在和宝宝说话时,还有一点要记住:语言要规范简洁,最好不要用儿语对宝宝说话,比如,对汽车不要说“嘀嘀”,对电灯不要说“亮亮”,对小狗不要说“汪汪”;还有,当你拿着苹果时,就跟宝宝说“苹果”,而不要说“这是又大又甜的苹果”。

语言能力游戏

听儿歌认小动物

用电脑或VCD给宝宝播放一些儿童乐曲,提供一个优美、温柔和宁静的音乐环境,集中宝宝的注意力和培养他愉快的情绪。给宝宝选择几首关于小动物的儿歌,父母和宝宝一起听,且边听边给宝宝模仿动物的形象和动作,父母还可以自己给宝宝唱一些儿歌,经常听儿歌能帮助宝宝为以后的语言学习打下基础。

点名游戏

这个游戏可渗透到生活中,5个月大的宝宝都会有个小名了,父母除了呼唤“宝宝”外,生活中也应该尽量多呼唤宝宝的小名,让宝宝通过听觉,将大人的语音和自己结合起来。

宝宝要入睡的时候,妈妈可边拍着宝宝边哼着:“宝宝真乖,宝宝睡觉了。”

宝宝清醒的时候,妈妈在旁边叫宝宝的小名:“宝宝,妈妈在这里呢”“宝宝在说话呢哦”。宝宝吃奶的时候,妈妈可抚摸着宝宝,“宝宝饿了,宝宝吃奶”。

经常呼唤宝宝的小名,宝宝听习惯了后,每次听到呼唤会有反应,如回头或抬眼看看,或动一动小手等,当然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宝宝能理解其含义。如果没有反应,需在不同的场合反复地练习,经常称呼以后,宝宝就学会将呼唤和自己联系起来了。

情绪培养与社交能力

性格活泼宝宝的安抚方法

通常,性格外向的宝宝在遇到陌生人与其示好的时候,往往反应比较强烈,会大声哭闹挣脱陌生人的怀抱,企图得到妈妈的“救援”。

联谊活动

爸爸妈妈可以经常带着宝宝去亲戚或朋友家做客,或者邀请亲朋好友到自己的家里来,最好有与宝宝年龄相仿的小朋友,这样同龄小朋友之间的沟通障碍要小得多,渐渐让宝宝习惯于这种沟通,从而提升宝宝的交际能力。

及时安抚

遇到宝宝认生时,妈妈要马上让宝宝回到安全的环境,比如抱到自己怀里,放回到婴儿车里,不要勉强或强迫他接受陌生人的亲热,这样只会让他更加紧张,所以,要及时安抚宝宝的情绪。

性格内向宝宝的安抚方法

性格内向的宝宝,往往更怕生,怕陌生的环境与事物,对此,爸爸妈妈一定要多加开导。

多接触陌生人

抱着宝宝,主动地跟陌生人打招呼、聊天,让宝宝感到这个陌生人是友好的,是不会伤害他的。

慢慢接近

想要接近宝宝,最好拿着他最熟悉最喜欢的玩具,这样他会慢慢转移注意力,缓解认生的恐惧心理。

户外锻炼

平时多带宝宝到户外去,多接触陌生人和各种各样的有趣事物,开拓宝宝的视野。

社交能力游戏

做个幽默小宝宝

具有幽默感的宝宝大多开朗活泼,更容易融入周围的环境,同时也能拥有更加快乐积极的人生。宝宝的幽默感大约三成与生俱来,其余七成则靠后天培养。父母应该多给宝宝提供一些有趣的小游戏,更好地培养宝宝的幽默感。

和比较小的宝宝做这些游戏时,父母处于主导地位,要吸引宝宝的注意,让他试着学习父母的动作。和大一点的宝宝游戏时,要让宝宝成为游戏的主导者,鼓励他创造出更多花样的玩法。

带宝宝接待客人

当爸爸妈妈在和别人在聊天时,不妨也让宝宝参与进来,要知道,宝宝会试着用各种新的方法与你交流,并且对自己很满意。其实,宝宝的表情很丰富。比如微笑很频繁,甚至假装咳嗽来引起爸爸妈妈的注意,并且从宝宝闪亮热切的眼神中,也应该能明白宝宝很想与大人交流,此时,应该积极地回应宝宝。

爸爸妈妈还要经常抱宝宝出去玩,让宝宝多接触一些陌生人,有助于宝宝社交智能的发展,而且还能减缓宝宝即将出现的怕生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