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动物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10860500000003

第3章 学习动物解剖学的基本观点

学习动物解剖学时,必须运用形态与功能统一的观点、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发生发展的观点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来观察和研究动物体的形态结构,并且要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归纳综合,以期达到整体地、全面地掌握和认识动物体各部分的形态结构特征。

2.1 形态与功能统一的观点

动物的各个器官都有其固有的功能,如眼司视、耳司听等。形态结构是一个器官完成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反之,功能的变化又影响该器官形态结构的发展。因此,形态与功能是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的。一个器官的成形,除在胚胎发生过程中有其内在因素外,还受出生后周围环境和功能条件的影响。认识和理解形态与功能相互制约的规律,人们可以在生理限度范围内,有意识地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和功能活动,促使其形态结构向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

2.2 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

动物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任何器官系统都是有机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局部可以影响整体,整体也可以影响局部。我们虽按个别系统学习解剖学,但应该从整体的角度来理解局部、认识局部,以建立局部与整体统一的概念。

2.3 发生发展的观点

学习动物解剖学应该运用发生发展的观点,适当联系种系发生和个体发生,了解动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从而进一步认识动物的形态结构。这样既学习了动物解剖学的具体知识,又增进了对动物体的由来、发展规律以及器官变异的理解,从而使分散的、孤立的器官形态描述成为有规律的、更加接近事物内在本质的科学知识。了解这些发展和变异就能更好地认识动物体。

2.4 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进行科学实验的一项重要原则,学习动物解剖学更应遵循这个原则。动物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动物体结构复杂,名词繁多,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只有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把课堂知识和书本知识与尸体标本模型和活体观察以及必要的生产应用联系起来,才能准确地、全面地认识动物体的形态结构,学好动物解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