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智慧读书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10859000000009

第9章 两种阅读想像

阅读想像可分为再造想像和创造性想像两种。

(1)再造想像

再造想像就是根据文献中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我们在阅读中运用再造想像就是要在头脑中再现与书中内容相适应的、自己没有直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例如,没有到过边塞沙漠的人,读了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使至塞上》一诗,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名句,就可以从“大漠”、“长河”、“孤烟”、“落日”的文字中想像到沙漠浩瀚无边,景物单调,惟有那股浓烟显得格外醒目,黄河横贯于沙漠之间,落日给人以温暖和茫茫的感觉,从而领略到塞外的奇特壮观。而读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我们可以领会到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下的月色的朦胧美,还可以想像到月夜的宁静,荷塘的幽香;蛙的喧闹,蝉的呜叫;作者在荷塘月色下徘徊踱步,忧思重重……,产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使人心驰神往,如临其境。又如阅读历史书籍,也必须根据书中的描述,通过再造想像,在头脑中呈现历史人物形象、地域和活动情景来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由此可见,在阅读中如果我们不展开再造想像,那么阅读只能停留在机械识记的水平上,一切科学书籍都会变得深奥难懂。

值得指出的是,阅读中的再造想像往往受到读者主观因素的制约,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不同,所具有的知识、经验、记忆表象也不相同,各自在阅读中进行再造想像,建立的事物形象也会不一样。

(2)创造性想像

创造性想像是创造性地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高级能力。

创造性想像的本质特征是首创性、独立性、新颖性。例如,鲁迅读《资治通鉴》,产生了中国历史是人吃人的历史的创造性认识,激发了创作的欲望而浮想联翩,在《狂人日记》中创造出了“狂人”的新形象。这也说明,创造性想像是与创造性阅读休戚与共的。没有创造想像,在阅读中就没有创造。

创造性想像与再造想像是相互联系而又有区别的。主要表现在再造想像是人们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的示意所进行的想像,构造的形象是已有的。创造性想像是人们按照自己的创见所进行的想像,构造出来的形象是新颖的。而且创造性想像的形成和发展比再造想像要复杂得多,困难得多。这就给阅读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把阅读活动作为创造性的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二是,阅读者需要更充分的表象储备和积极的理性思维活动,为创造性想像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