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失眠症的原因有很多,80%的失眠是由于精神疾患或躯体疾病引发的,其中40%的失眠病人都有一个确诊的精神疾病,在由精神疾患引发的失眠中,23%是抑郁疾病引发。简单来说,失眠是一种最常见的睡眠紊乱,几乎每个人都有过或多或少的失眠。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各样的压力的增加,失眠症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据统计,大约有30%的成年人患有失眠。
虽然,失眠的发病因素有很多,总结起来引起失眠的原因有以下几条:
一、失眠的生理因素
通常我们的生理活动都是有规律的,并且总是保持沉睡与清醒相互交替的节奏,人体的生物钟也随之令睡眠中枢和觉醒中枢交替工作而维持着生理的节奏。但是当这种节奏因某些原因被扰乱时,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睡眠障碍。
“胃不和则卧不安”,是指饮食不当,脾胃功能失调可以影响到睡眠。中医认为脾为心之子,又脾胃相表里,脾胃功能失调,宿食停滞,影响心神,造成心神不宁而失眠。现代医学认为,进食之后,肠胃等消化器官便开始工作,要消化食物,需要分泌大量的消化液(如酶、胃酸等),这时消化系统的血液供应应该更充分才能满足分泌消化液的需求;当其他器官的供血相对减少,大脑也会出现暂时性的缺血,人就容易出现嗜睡犯困。如果晚餐吃得过饱,增加胃肠道负担,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影响睡眠。这是因为当大脑处于抑制状态时对其他器官抑制性也加强,胃肠道蠕动变慢,消化功能减弱,久而久之,就会产生饮食积滞之病,从而导致失眠。
睡前大量饮酒、饮水会造成肾脏负担,还因夜尿频多而干扰正常的睡眠。而夜晚饮咖啡或茶更会造成失眠,这是因为在茶水、咖啡及可乐等饮料中,都含有咖啡碱、茶碱等,这些物质通过血液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使其出现兴奋状态,这很容易造成失眠。
另外,因出国乘长途飞机,出现时差现象,影响了正常睡眠和觉醒的节奏从而造成失眠。还有因倒班工作而不能在夜里睡眠的夜班工作人员出现的失眠,这都是因为不能保持睡与醒的正常节奏而造成的。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生理性失眠是偶尔失眠,环境、情绪、饮食、娱乐、药物等都可能引起生理性失眠。在人的一生中,几乎所有人都有过短时期失眠的体验。短期失眠并不能算是疾病,无须特殊治疗,只需要改善引起生理失眠的原因,失眠便会随着消失。
二、失眠的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对睡眠有很大影响,可能很多有过失眠经历的人会同意这一点。其实在失眠症的各种原因中,心理因素高居首位。最为常见的心理因素就是我们负面情绪,如生活的打击、学习和工作的紧张、未达到的目标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等,都会使人产生心理和生理反应,而导致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造成大脑的功能障碍。
情绪过度会引起大脑功能调节异常,喜怒哀乐、悲伤恐惧、七情六欲中任何一种情绪的过度都可引起失眠。
心理因素是引起失眠的最重要的原因,但也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原因。心理因素可导致失眠,反过来失眠又影响人的情绪和心理状况,引起焦虑、紧张、担心、兴奋、心率失常,造成情绪不稳定,这更会加重失眠,如此走入怪圈,形成了恶性循环。在长期失眠者中,几乎都有心理因素的原因。那么,可以导致人们失眠的心理因素有哪些呢?
1.害怕心理:有些人经常无精打采地抱怨说:“哎,昨天晚上又没有睡好觉,今天一点精神都没有!”到了晚上,他们想方设法地让自己“今晚什么都不想,一定要睡个好觉”。结果事与愿违,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失眠。
2.期待心理:有些人在期待某人或做某事,或担心睡过头会误事的情况下,常出现早醒。比如一位“三班倒”的网站管理员,由于在夜里12点上班,经常晚7点睡觉,但害怕迟到。但害怕迟到的心理,他睡得很不踏实,常常只能睡上1~2个小时,就被惊醒,久之便成了早醒患者。另外,有些人在考试、晋升等重大事情前,往往也容易处于期待兴奋状态,难以入睡。
3.自责心理:有些人对自己的行为过失感到内疚自责。在脑子里总是重演过失事件,到夜晚则“徘徊”在自责、懊悔的幻想与兴奋中,故辗转难眠。
4.梦有害心理:不少自称失眠的人,总认为梦对人体有害,梦是睡眠不佳的表现,这些错误观念往往使人焦虑从而导致失眠。
5.手足无措心理:研究表明,75%的失眠症患者在他们失眠刚开始前经历过一次或多次应激性事件,这些事件中最常见的是人际关系问题、情感心理问题、信任危机、缺乏社会理解和支持等。从而造成焦急兴奋状态,不得入眠。
6.童年创伤心理的再现:有的人由于童年时受到丧失父母、恐吓、重罚等创伤而感到害怕,出现了怕黑夜不能入睡的现象,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好转。但成年期后,一旦受到某种类似儿童时期的创伤性刺激,就会使被压抑在潜意识的童年创伤性心理反应再现,重演童年时期的失眠现象。具体特征包括:敏感、多疑、自信心不足、固执、犹豫不决、完美主义、担心焦虑;有些人甚至对偶尔几次不眠造成的头痛、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等症状,也总是感到忧心忡忡;对自己的工作、生活缺乏自信,抗精神压力的能力不足,遇到挫折时总习惯于自责或压抑。在对待失眠问题上,这些人过分关注失眠的感觉和对身体的影响,过分关注周围的环境。
当我们了解了诱发失眠的心理因素,只要及时发现和解决这些心理因素,假以时日,失眠患者就一定能跳出这个怪圈,改善失眠的状况。
三、精神疾病导致失眠
很多精神疾病,例如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焦虑症、抑郁症等都容易引发失眠。据统计,大部分精神疾病患者都有失眠症状。
失眠是神经衰弱的常见症状。患有神经衰弱的人,总是觉得事事不顺利,所有的人和事都要操心,患得患失,白天的烦恼到晚上仍然不能消除,在床上老想不愉快的事,这种心情自然影响睡眠。
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伴有神经衰弱,有思维障碍、情感障碍、幻觉与感知障碍,常常沉湎于妄想之中,很难入睡,晚上会有反映其思维障碍的,具有焦虑与攻击性的离奇古怪的梦。
患有焦虑症的病人把所有事情都放在心上,整天惶恐不安又弄不清楚不安的原因,感情中枢始终处于高度紧张、兴奋状态,因此往往难以入睡。
抑郁症患者常常处于不眠状态。据统计,约90%的抑郁症患者失眠。抑郁症是一种脑部机能出现低落现象的疾病,患了这种病的人,精神毫无活力,思考能力也迟钝。抑郁造成的失眠多属早醒型的失眠。
由精神疾病原因引起的失眠必须接受专业医生的指导和治疗。首先要治疗精神疾病,随着精神疾病的治愈,由此引起的恶性失眠症状往往也会很快消失。
四、环境原因导致失眠
睡眠质量的好坏与环境因素息息相关。噪声或光照干扰睡眠,高温或者严寒天气影响睡眠,卧具不合适如床过硬或者被褥过厚过薄都会影响睡眠,连窗帘的选择对睡眠也有影响。旅行住宾馆或者生病住医院而改变了平时习惯的睡眠环境,也可能引起失眠,气候的变化和空气的温湿度都会对睡眠造成影响。
要想获得高质量的睡眠,讲究睡眠卫生很重要,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营造适宜睡眠的环境。声音刺激可以引起保持人觉醒状态的脑干网状结构中的神经细胞兴奋,但是,声音对睡眠的影响是双重的,突发的、嘈杂的声音影响入睡,甚至会使人从睡梦中惊醒,持续的单调有节奏的声音,或柔和的音乐等,可以催人入睡;强烈的光线,可穿透眼皮刺激视网膜,也引起脑干网状结构兴奋而难以入睡;环境温度对睡眠也有影响,室温过低或过高,都会使人睡不着甚至醒转。
有一种“气候过敏”性失眠症,是因气候变化造成的。气候突变不但对患有多种疾病的人产生不利影响,而且一些平时很健康的人也会出现某些不适。现代医疗气象学把气候变化诱发的人体一系列不适,称为“气候变化过敏”。这是一种相当常见却未受到人们注意的过敏。气候过敏症除有失眠易醒外,还常伴有情绪抑郁、乏力身困、头昏、易激动、焦虑等症状,这些症状主要是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的。当气候变化时,如“健康”人出现失眠等症状,又查不出其他原因时,就应想到“气候过敏”。若每当天气变化时,都出现上述类似的症状,那么,“气候变化过敏”即可确诊。国外研究发现,在人群中,约有1/3的人对天气变化敏感,且这种敏感性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对天气变化,一般女性比男性更敏感。
当天气变化时,气压会出现波动,从而影响大气中的重力波。重力波的变化作用人体后,可使人出现失眠易醒等功能性症状;而天气变化时,两个气团的摩擦会产生大量的正离子,人体也可因正离子的作用而产生失眠等不适的症状。
环境温湿度对失眠也有很大影响。人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寝室温度过冷、过热都难以入睡。如冬天手足露于被外,而室内温度又过低,手足温度达不到29℃,人就很难入睡,还会因手足冷而被“冻醒”。中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头寒足热利于眠”,就是说手足暖和,头冷点反而有利于睡眠。头冷可使脑血流减少,故有利于睡眠。在夏季,尤其在南方,如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异常炎热,使人汗流浃背,烦躁不安,热扰心神,因此也很难入眠。湿度对睡眠亦有影响,最理想的湿度是55%~60%,过于干燥或潮湿均不利于睡眠。夏季阴雨连绵,汗出不透,衣被潮湿,而入睡困难,即使睡着了也不很安定。
相对来讲,营造适宜睡眠的环境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我们改变不了大环境,至少可以改善卧室小环境。
五、身体疾病导致失眠
躯体的各种疾病、异常及不适往往也会造成失眠。例如,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由于晚上多次产生想如厕的感觉,结果频繁起床,自然影响睡眠。此症状多见于女性、高龄人群和患前列腺肥大的男性患者。引起失眠的常见疾病有以下几种:
1.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部慢性感染性病灶等。
2.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的疾病会干扰正常的睡眠,如肠炎、胃溃疡、痢疾等。
3.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主要有脑外伤、脑血管疾病(脑出血、脑梗死)、帕金森氏症、老年性痴呆、偏头痛、癫痫等,这些疾病都会很大程度引起失眠。
4.过敏性疾病:对睡眠质量有严重的影响,如皮肤瘙痒、鼻阻塞等。
5.泌尿系统疾病:慢性肾衰竭,睡眠时间很短,只有通过透析或换肾才能解决。
6.循环系统疾病:心绞痛、心衰、高血压等都会造成失眠。
7.肌肉、骨骼、关节的炎症和疼痛会不同程度地引起睡眠障碍。
8.肿瘤:肿瘤引起的焦虑、疼痛很明显地影响睡眠。
身体得了病时,除了到专业医院检查并及时治疗外,就是要保持乐观、平和的情绪,积极治疗原发病,失眠也会因身体的康复得到改善。
六、用脑过度导致失眠
现代社会,脑力劳动者的队伍越来越大。但是由于竞争的加剧,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却没有增强,如果过度用脑,不仅影响大脑的健康和发育,而且不利于睡眠,还容易导致失眠等睡眠问题的出现。
脑力劳动者由于长期用脑,大脑就会持续活跃,大脑细胞活动频繁。因此,大脑内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大脑需要更多的氧气和营养成分,大脑的供血必须充足。但是,由于脑力劳动者以坐为主,不经常运动,体内的血液循环缓慢,流经大脑内的血液流量减少,长期下去,大脑就会供血不足,这样就影响到大脑的正常活动,思维能力、记忆力下降,控制睡眠的睡眠中枢也不能正确调节睡眠了,从而引起睡眠障碍。
另外,作家、工程师、设计师等由于工作原因,长期用脑,使大脑也长期处于活跃状态,大脑被迫持续地产生高度兴奋。但大脑毕竟不是机器,一旦达到极限,它就会产生消极反抗,不再对外界的刺激产生兴奋,如同废旧了的机器,不再具有它原先的功能。由于大脑功能的失调,控制睡眠的中枢神经系统出现紊乱,最终导致失眠。
这里值得提醒的一点是,由于长期用脑过度而导致的失眠,治疗和恢复都很费时日,因此我们要防止用脑过度,以下几点就是防止过度用脑的建议:
1.注意大脑的休息,如在用脑之余,看看窗外的风景、聊聊天、散散步或者打个盹,睡个午觉都可以使大脑得到休息,也让它重新恢复活力,大脑的兴奋和供血就会保持正常。
2.忌做事没有周密安排,做事没有规律性,不能用固定的时间来思考、工作,让大脑也在没有规律地运转着,从而始终处于晕头转向的状态,容易引起失眠。应该有规律地用脑。
3.禁止饭后立即高度用脑,因为饭后胃肠内的血流量增加,脑部供血较少,此时让大脑高速运转,会造成大脑功能紊乱,引起失眠。一般可在饭后1小时后用脑。
4.睡前不要胡乱思考,有些人喜欢躺在床上思考问题,总结失败或者经验,幻想美好未来,甚至单位同事之间的人情世故等也要在睡前分析一番。结果越想越兴奋,就会辗转反侧无法入睡,久而久之便形成恶性循环,引起失眠。所以应该改变这种影响睡眠的坏习惯,把一切事情放下,轻松上床睡觉。
七、压力太大易失眠
现代人压力大已是众所周知的,适当的压力有助于发挥最好的水平,挖掘出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潜力。但长期处在巨大压力下,会给身体各个部件造成损害。
压力包括工作和生活两个方面的,平时可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但是遇到一些突发事情可能就会显现不良后果。有学者指出,75%的失眠症患者在他们失眠开始前经历过一次或多次应急性生活事件,这些事件中最常见的是人际关系问题,包括人际冲突、信任危机、缺乏社会支持、对他人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心理防御机制过于脆弱等,都是造成失眠的重要原因。但在失眠慢性化的过程中,人的个性、对失眠的认识、睡眠行为等就起了重要的作用,不管工作多有挑战,任务有多重,只要能有个好睡眠,整个人立即变得生龙活虎,充满生机了。人的大脑皮层的神经活动具有兴奋与抑制两种状态,白天脑细胞处于兴奋状态,夜晚需要休整,大脑皮层进入抑制状态而睡眠,经过一夜休整后又自然转为清醒。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相互协调、转换、交替形成周而复始的睡眠规律。夜晚休息的好,白天精神状态就好。
压力让身体各个器官都处在紧张状态,长此以往,得不到休息的身体器官就会“发脾气”,出现情绪的“小感冒”,小小的抑郁、狂躁,这些丁丁点点的心理变化如果被忽略,压力就要显现它最为恐怖的一面了,失眠是最直接的表现,所以,保持健康的心理,学会放松,减轻压力以及对睡眠的客观态度,是避免长期失眠的重要措施。
八、坏习惯引起失眠
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导致很多问题和疾病的产生。睡不着觉的原因有很多,不良的睡眠习惯是造成失眠的主要原因之一。
1.强求自己非要睡满8小时
每个人有自己的睡眠时钟,有些人深信一定要睡满8小时,才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在强迫自己入睡的情况下躺得越久,睡眠质量就越差。不是想睡才上床睡,而是睡在床上等睡眠。睡眠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只要感觉睡眠已经达到恢复精力和体力的目的即可,否则强迫自己入睡,躺得越久,睡眠质量越差。
2.喜欢躺在床上想事情
有人喜欢把睡前当成检讨的时间,一边做着隔天的行程计划,越想越多当然睡不着,甚至使一些问题变得越来越烦人。有的人工作繁忙,平时没有时间清理自己的思绪,夜晚就躺在床上一面总结经验,一边计划着第二天的工作,越想越多,当然睡不着。
3.对睡眠没有信心
以为曾经失眠过就害怕自己睡眠会出现障碍,结果一到天黑就开始担心,其实他不知道睡眠只是人体的正常生理需求,越是担心越是睡不着。
4.把床当成看书、看电视、吃东西甚至玩游戏的地方,不容易培养出睡觉的气氛。
5.半夜睡不着时,常拿起闹钟看时间,结果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自己睁眼到天亮。所以正确办法是半夜起来不要看钟,转身倒头继续睡。
6.外物刺激,如咖啡、茶、香烟都会破坏睡眠结构,应尽量避免,对于失眠的人来说晚上更应该避免。
7.夜生活过于丰富,常常留恋夜店,临睡前做剧烈运动。例如,看刺激的电影、电视节目都会影响睡眠。睡眠时间无规律,久而久之,引起失眠。
8.有些人习惯睡觉分段睡,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总时数一样(或增加),但睡眠结构则是支离破碎的,这样导致睡眠的质量也不会好。
9.当白天的活动不多,睡眠的需求自然就不大,吃饱睡、睡饱吃,睡多了自然睡不着,中午睡眠时间经常是1~2个小时,结果导致晚上很难入睡。
10.睡前饱餐
睡前吃得过饱,胃肠要加紧消化,装满食物的胃会不断刺激大脑。大脑有兴奋点,人便不会安然入睡,正如中医所说:“胃不和,则卧不安”。
11.无规律的作息时间会影响睡眠,特别是节假日期间,经常不按时起床和睡觉。
12.睡前生气 睡前生气发怒,会使人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思绪万千,以致难以入睡。
13.剧烈运动 睡前剧烈活动,会使大脑控制肌肉活动的神经细胞呈现极强烈的兴奋状态,这种兴奋在短时间里不会平静下来,人便不能很快入睡。所以,睡前应当尽量保持身体平静,但也不妨做些轻微活动,如散步等。
14.枕头过高:从生理角度上讲,枕头以8~12公分为宜。太低,容易造成“落枕”,或因流人头脑的血液过多,造成次日头脑发胀、眼皮浮肿;过高,会影响呼吸道畅通,易打呼噜,而且长期高枕,易导致颈部不适或驼背。
15.枕着手睡:睡时两手枕于头下,除影响血液循环、引起上肢麻木酸痛外,还易使腹内压力升高,久而久之还会引发“返流性食道炎”。所以,睡时不宜以两手为枕。
16.张口呼吸:闭口夜卧是保养元气的最好办法,而张口呼吸不但会吸进灰尘,而且极易使气管、肺及肋部受到冷空气的刺激。最好用鼻子呼吸,鼻毛能阻挡部分灰尘,鼻腔能对吸入的冷空气进行加温,有益健康。
17.被子蒙头:以被蒙面易引起呼吸困难;同时,吸入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婴幼儿更不宜如此,否则有窒息的危险。
18.对着风睡:睡眠时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降低,易受凉生病。古人认为,“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善调摄者,虽盛暑不当风及生卧露下”。所以睡觉的地方应避开风口,床离窗、门有一定距离为宜。
坏习惯引起的失眠只是暂时性的,只要改变不良的习惯,轻松入眠不是难事。
九、性生活不完美引起失眠
有生理学家曾经做过大量的调查,调查发现,性生活不完美是一些人失眠的重要原因。当一个人正处于性欲旺盛时期而又长时间得不到生理的发泄之时,神经系统便处于高度的亢奋状态,焦虑不安、烦躁,于是失眠便接踵而来。许多疾病的发生特别是身心疾患与性压抑有关,和谐适度性生活可以满足人体正常的性需求,性交时可使内啡肽分泌增加,自然杀伤细胞和巨细胞活力增加,延缓性器官衰退,有益于健康。所谓性生活和谐,是指夫妻双方在性交过程中都获得快感,达到性满足。性生活的次数因人、年龄、健康状况和精神状况而异,一般以性生活后第二天不感到疲乏为原则。
性生活不和谐、不完美导致失眠在女性身上表现得更加突出。这是因为男女性欲、性高潮和性欲消退在瞬间上都有较大的差距。男性的性欲能很快激发,并在整个性交过程中可以很快地达到性高潮,性高潮过后性欲又可以很快地消退。因此,男性只要一旦达到了性高潮就可以很快地安然入睡。但是女性则不同,女性的性欲要有一个较长的发动过程,“平台”期也较长,即使达到了性高潮之后性欲的消退也是缓慢的,所以女性在性生活过程中比男子更难达到完美和谐的程度,这样,女性更容易产生失眠。因此,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缺少正常的性生活或性生活不和谐不完美是女性失眠的重要原因。
完美和谐的性生活对睡眠有促进作用,因为热情奔放的性行为过后,紧张激动的身躯得以放松,肌肉在满足之后的疲倦中得以舒展,心灵在愉悦的飘荡之后得以放松。因此,夫妻俩需共同享受性生活带来的美妙体验,然后再同衾共枕,一同进入梦乡。
失眠虽然很痛苦,但是,只要找出失眠的真正原因,并设法消除,睡眠就会恢复正常。当自我无法寻找到正确的原因时,可以适当寻求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