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专家解答失眠
10856700000019

第19章 中药治疗失眠的原则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采用望、闻、问、切作为治疗手段,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症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中医治疗失眠的原则在补虚泻实、调整脏腑气血阴阳的基础上辅以安神定志是本病的基本治疗方法。实证宜泻其有余,如疏肝解郁,降火涤痰,消导和中。虚证宜补其不足,如益气养血。健脾、补肝、益肾。实证日久,气血耗伤,亦可转为虚证,虚实夹杂者,治宜攻补兼施。安神定志法的使用要结合临床,分别选用养血安神、镇惊安神、清心安神等具体治法,并注意配合精神治疗,以消除紧张焦虑,保持精神舒畅。

1.营气不足型。这类人常常睡眠不安,通宵似睡非睡,常有噩梦,白天精神不振、头晕目眩、健忘、注意力不集中、乏力等症。在治疗上,主要以益精养血安神为主,常用中草药有珍珠母、百合、酸枣仁等,也可以服用安神定志丸、参松养心胶囊等中成药,饮食上多吃一些补血的东西,如大枣、阿胶等。

2.肝郁气滞型。临床症状表现为入睡困难,夜晚卧床,思虑万千,转侧难眠,日间精神抑郁,善太息,胸胁胀痛,痛无定处,脘闷腹胀,嗳气频作等症。此类患者在治疗上主要是疏肝解郁安神,还要注意调养精神,消除顾虑以及紧张情绪。

3.营血蕴热型。这类人主要表现为早醒,醒后再迷迷糊,兼见咽干少津,五心烦热,面颊有痤疮盗汗,或伴有肌肉跳动,口角抖动等症。治疗原则主要是清营凉血宁神。可以按摩内关、神门、四神聪、后溪等穴位。

4.脾胃失和型。夜间睡不安稳,时睡时醒,多梦,同时感到口腻口淡,厌食,胃脘不适,大便不成形等症。治疗原则主要是和胃健脾安神。

5.心肝火旺型。这类人常常彻夜不眠,兼见头涨,目赤,心烦易急躁,大便干结,小便红赤等症。治疗原则主要清热泻火安神。

中医对失眠的分类,充分体现了祖国医学辨证施治的原则。如果患者在西医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建议去看看中医,或许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