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智慧防骗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10856600000112

第112章 小妾巧计作正室

光绪年间,常州有位丁贡生,是个文才出众、足智多谋的人。他的千金小姐不仅人才出众,艳压群芳,而且能书会文,颇有其父家风。

安徽巡抚沈秉成是个好色之徒,听说丁小姐有才有貌,便派师爷钱某为媒,要娶丁小姐为妾。

可是,钱某知通丁贡生读书之人,又有一定的身份,必不肯把女儿给人作妾。到了丁家,只说巡抚大人要娶丁小姐为妻。

丁贡生听了笑道:人人皆知抚台大人姬妾满院,有金陵十二钗之称,怎肯娶小女儿为妻呢?

钱某说:传言皆是虚妄之谈。沈大人只因去年发妻去世,急待续弦。知令爱才貌双全,故委托钱某前来说媒,先生若肯答应,愿以千金为聘礼。

丁贡生沉吟片刻,忽然说道:即是抚台大人看得起小女,老夫岂敢不允?只是聘礼之外,须再要千金作衣饰之费。

钱某听得丁贡生张口只多要了一千两银子,并不算什么,便一口答应了。

亲事说好之后,丁贡生便按约定好的日子,亲自送小女乘船从常州去安庆成亲。沈秉成只派了一乘两人小轿码头来接,连个吹鼓手也没有。丁小姐一看这阵势,便知道沈巡抚一定是娶她作妾的,不由得抱着父亲痛哭起来,说什么也不肯下船。

丁贡生劝女儿道:孩子不要伤心,你的终生大事,为父早已安排好了。你到沈家后,只须按父安排去做,为父保你不为人作妾便是了。

丁小姐听了父亲妙计,立即被涕为笑,便高高兴兴地下船上轿去了。

因为丁小姐是新娶的妾,巡抚自然倍加宠爱。况且,丁小姐的文才不比男子差,更是闺中粉黛无人可比。所以,沈巡抚办公务时也让她在旁协助,不重要的公文,听凭她和师爷去处理。

丁小姐虽如此受宠,又打听得巡抚确实死了正妻,尚未续弦,但一直闭口不提要作正妻之事。

一天,沈秉成收到一件朝廷发来的公文,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

据安徽巡抚沈秉成咨称:山东灾荒严重,百姓流离失所,殊深悯恻!其有继妻丁氏节衣缩食,典质钗环首饰,凑齐纹银一千两,由银庄汇到山东,清散发灾区云云。查救灾恤邻,古人所难,今出自妇女,尤为罕见。自应据情奏文,究应如何奖励,请旨示下!

这是一件山东巡抚给皇帝请示文的副件,在这件公文的上面,还有一件皇帝圣旨的抄件,圣旨说:

安徽巡抚继妻丁氏,给予‘东善好施’匾额,建坊表彰,钦此!

沈秉成看见这两件公文惊得愣了半天,忙命人把师爷叫来,问道,钱先生,本巡抚何曾给山东巡抚发过咨文?那丁姑娘又几时送一千两银子给山东赈灾的?本抚巡什么时候承为过丁姑娘为继室?这些事,这公文都是怎么搞的?竟让山东巡抚呈报皇上,真是荒唐!

钱师爷反复看了公文,才不慌不忙说道:大人不必着急,事已至此,只好遵依皇上之命,建牌坊挂匾额就是了。

巡抚焦急道:“这究竟是谁搞的鬼?是你吗?”

钱师爷说道:大人,此事与在下无关。大人常让丁小姐协办公文,诚想,她还不能往山东发一封寻常公函吗?她汇银子给山东赈灾,也许真有此事。我想,当初娶丁小姐之前,曾骗她父女说是给大人作继室的,如今她用继室的名义作出事来,是要你承认她继室的名分呀!

沈巡抚怒道:“刚娶的小妾,怎么轮到她作正室呢?”

钱师爷笑了笑说:这‘继妻丁氏’四个字已经写进了皇帝圣旨,大人岂能不承认。再说建牌坊,立匾额会弄得尽人皆知,大人不认行吗?

沈巡抚听了,才知中了丁小姐圈套,只得跺脚叹道:这女子有如此智谋,竟逼得老夫无路可退。

钱师爷笑道:那丁贡生是骗得的吗?这是他给大人的回报啊!

沈巡抚摇头叹道:得个如此厉害的老泰山,以后的日子怕不好过了!

[评析]:在封建社会,良家女子被骗去给人作妾是常有的事。便是在今天,被已婚男人骗了爱情以致肉体的女人也有不少。丁小姐巧计作正妻的事,对有着相似的女人或许有一定的启发。便是从一般女人防骗的角度,也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丁氏父女之计,是以骗对骗。起初,丁贡生便料定钱某“正室”之说是骗局,但巡抚势大,一个贡生又无力抗拒,明知他要取妾,又不得不从。当时多要了一千两银子,说明丁贡生已有成竹在胸。后来竞巧妙地弄假成真,用圣旨逼巡抚认丁氏作正妻,真妙计也。

观当今之女,一旦受骗,唯有哭泣,谩骂而已。若能开动脑筋,想出个妙计,惩治一下骗色之徒,岂不令人拍手称快?